《王樂亭指要》~ 卷一 (32)
卷一 (32)
1. 吐血
金左,失血成碗盈盆,脈來大而且數,更兼腰痛,又發熱。無非肝腎陰不自立,而虛陽不能潛伏矣。
生地(二兩),荊芥炭(一錢五分),丹皮(一錢五分),牛膝(三錢),杜仲(三錢),象貝(三錢),知母(炒,一錢五分),竹茹(一錢),參七(二錢),竹葉(十)
許左,失血,左肋作痛,顯系肝絡有傷。右眼氣輪赤色,肺家現有客邪。先為清解,接服育陰,清金平木法。
桑白皮(一錢),地骨皮(一錢),沙參(三錢),天冬(一錢)
又,生地(五錢),萸肉(一錢),茯苓(一錢五分),丹皮(一錢),懷藥(三錢),當歸(一錢五分),白芍(一錢),天冬(一錢),川貝(一錢),紅花(三分)
又,脈見和平,血亦大減。從此可以調理正氣,自然漸愈矣。
生地(八錢),懷藥(炒,一兩),扁豆(一兩五錢),冬朮(二錢),洋參(三錢),炙草(四分),荊炭(一錢五分),穀芽(生炒,四錢),荷蒂(炒,一枚)
徐左,據述病情,先傷於脾,繼及肝腎。蓋肝不能藏血,脾能統血,腎能藏精,不統所以泛於上,或趨於下也。肝腎為子母之臟,子傷則盜氣於母,精之所以不固也。今血已止,面色淡黃,脈來細弱,大便時溏。脈症合參,肝腎虧而脾陽尤弱矣。
芡實(一錢),黃耆(六錢),黨參(三錢),冬朮(二錢),當歸(一錢五分),茯神(一錢五分),遠志(七分),棗仁(二錢),炙草(六分),熟地(八錢),牡蠣(煅,三錢),懷藥(炒,五錢),五味七,萸肉(二錢),杜仲(三錢),建蓮(三錢)
龔左,藥者,原為補偏救弊而設。經曰:毒藥治病,中病即止;常藥治病,衰其大半而止;猛品之藥,過投謂誅伐無過之地矣。茲脈至洪浮而見革,非胃家積熱積毒而何?肺為嬌臟而屬金,最畏者火,日受火爍,肺液焉有不傷?失血口咳之所由來也。
麥冬(二錢),川貝(四錢),北參(八錢),天冬(一錢五分),藕節(三),竹葉(十),竹茹(一錢)
某,見紅而脈洪數,陰氣大傷,虛陽上亢,難免血不復來。重症,急早靜室安養,否則服藥無功。
沙參(四錢),生地(五錢),川貝(二錢),丹皮(一錢五分),青蒿梗(一錢),茜草(八分),龜板(六錢),秦艽(一錢),黑梔(三錢),鮮地骨皮(二錢),元稻根鬚(一錢),懷藥(一錢)
某左,土受木侮,肋脹痛而食減,金受火灼,血出於口,或見於鼻。
北參(三錢),麥冬(一錢),扁豆(五錢),川金(七分),蒺藜(二錢),白芍(炒,一錢)
元米湯代水。
蔣左,血後,先賢有云,宜用六味,久服以制陽光;然又云,當以胃藥收功。平昔喜飲,中焦濕濁阻遏,因此痰多。從前見紅,又因陰虛火熾而來。此二說不可偏廢,宗此大旨。
白話文:
金先生: 你吐血量多到可以用碗和盆來衡量,脈象又大又快,還伴隨腰痛和發燒。這都是因為肝腎的陰液不足,導致虛火不能潛藏而上浮的緣故。
**藥方:**生地(2兩)、荊芥炭(1錢5分)、丹皮(1錢5分)、牛膝(3錢)、杜仲(3錢)、象貝(3錢)、知母(炒過,1錢5分)、竹茹(1錢)、參三七(2錢)、竹葉(10片)
許先生: 你吐血,而且左邊肋骨疼痛,明顯是肝經絡受傷。右眼眼白有血絲,表示肺部有外邪入侵。先用藥清除外邪,再用藥滋養陰液,採用清肺平肝的方法治療。
**藥方:**桑白皮(1錢)、地骨皮(1錢)、沙參(3錢)、天冬(1錢)
藥方:(接續治療)生地(5錢)、山茱萸(1錢)、茯苓(1錢5分)、丹皮(1錢)、懷山藥(3錢)、當歸(1錢5分)、白芍(1錢)、天冬(1錢)、川貝(1錢)、紅花(3分)
**(情況好轉)**現在脈象平和,出血量也減少很多。接下來可以調理身體的正氣,自然就會慢慢康復。
**藥方:**生地(8錢)、懷山藥(炒過,1兩)、扁豆(1兩5錢)、白朮(2錢)、西洋參(3錢)、炙甘草(4分)、荊芥炭(1錢5分)、谷芽(生炒,4錢)、荷蒂(炒過,1枚)
徐先生: 根據你的描述,你的病是先傷到脾胃,然後影響到肝腎。因為肝臟無法好好儲藏血液,脾臟無法統攝血液,腎臟無法儲存精液,所以血才會往上或往下流失。肝和腎像母子一樣,兒子生病會耗損母親的氣,所以精液才會不穩固。現在血已經止住,但臉色蒼白,脈象細弱,大便稀溏。綜合來看,你的問題是肝腎虧虛,脾胃陽氣也特別虛弱。
**藥方:**芡實(1錢)、黃耆(6錢)、黨參(3錢)、白朮(2錢)、當歸(1錢5分)、茯神(1錢5分)、遠志(7分)、酸棗仁(2錢)、炙甘草(6分)、熟地(8錢)、煅牡蠣(3錢)、懷山藥(炒過,5錢)、五味子(7分)、山茱萸(2錢)、杜仲(3錢)、建蓮(3錢)
龔先生: 藥物原本是用來矯正身體的偏差和消除弊病的。《黃帝內經》說:用毒性藥物治病,病好了就停止用藥;用一般藥物治病,病好了一大半就停止用藥;用猛烈的藥物,如果過量使用,就如同過度砍伐一樣。現在你的脈象又大又浮,甚至帶有空虛的感覺,這不就是胃裡累積了熱毒嗎?肺臟很嬌嫩,五行屬金,最怕火,長期受到火的煎熬,肺液怎麼可能不受傷?這就是你吐血和咳嗽的原因。
**藥方:**麥冬(2錢)、川貝(4錢)、北沙參(8錢)、天冬(1錢5分)、藕節(3個)、竹葉(10片)、竹茹(1錢)
某某: 你吐血而且脈象又洪又快,這是因為陰液嚴重受損,虛火上浮,很可能血會再次吐出來。病情嚴重,必須盡早靜養休息,不然吃藥也沒用。
**藥方:**沙參(4錢)、生地(5錢)、川貝(2錢)、丹皮(1錢5分)、青蒿梗(1錢)、茜草(8分)、龜板(6錢)、秦艽(1錢)、黑梔子(3錢)、鮮地骨皮(2錢)、元稻根鬚(1錢)、懷山藥(1錢)
某先生: 你的情況是脾胃受到肝木的壓制,所以肋部脹痛而且食慾不振;肺金受到火的煎熬,所以血從口或鼻流出。
**藥方:**北沙參(3錢)、麥冬(1錢)、扁豆(5錢)、川黃連(7分)、蒺藜(2錢)、白芍(炒過,1錢)
用米湯代替水煎藥。
蔣先生: 你吐血之後,前人有說,應該用六味地黃丸來滋養陰液,抑制浮陽;但也有人說,應該用健脾胃的藥來收斂效果。你平時又喜歡喝酒,導致中焦濕濁阻滯,所以痰很多。之前吐血,也是因為陰虛火旺所造成的。這兩種說法都不能偏廢,應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