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一 (29)
卷一 (29)
1. 咳血
北沙參(三錢),芍藥(炒,一錢五分),生地(一兩),丹皮(炒,一錢五分),天冬(一錢),川貝(二錢),鬱金(七分),藕節(二),穭豆衣(三錢),荊芥(炒,一錢五分)
惠左,病後不邂風寒,不慎勞碌,咳傷血絡,宜乎發熱失血等症迭出,速速安養,勿事操勞為囑。
北沙參,元參,生地,丹皮,天冬,荊芥,茜草,竹茹,穭衣,藕節
過左,嗜飲,不貪冷暖,濕熱蘊於胃而蒸灼肺,焉得不咳而見血?
苡米(二兩),百合(一兩),雞鉅子(一兩),葛花(一錢),白及(二錢),藕節(二),綠豆(一撮)
過左,火酒之性熱而毒,加溫燥之藥浸之,以火濟火,火上添油。積熱於胃,熏蒸灼肺,咳嗽吐血所由來也。脈至右寸關獨見有力而大。理當清熱保肺,但見飲食驟減,大便溏薄,又因飲食不節。此病中加病,且先為見病治病。
楂肉(炒,二錢),神麯(炒,一錢),焦穀芽(一錢五分),陳皮(一錢五分),麥芽(炒,一錢五分)
接方,竹茹(炒,五分),藕節(二),綠豆(三錢),葛花(一錢),天冬(一錢),香稻根鬚(三錢),鮮百合根鬚(一錢)
又,不能多言者氣弱,大便燥結者血枯。多食胸脘不寬者,胃雖強而脾氣不足。脈似有力,自述身靜心定之時則細小。種種見象,純乎虛症見端,急宜培補其本,無徒從事其標。
洋參(三錢),生地(一兩),紅棗(五),芝麻(二錢)
畢左,久咳曾經見血,近加喉痛音雌。半由肝腎陰虛火旺,半由時令風熱之邪。
生地(一兩),丹皮(一錢五分),茯苓(二錢),山藥(三錢),萸肉(二錢),澤瀉(一錢五分),元參(二錢),川貝(一錢五分),薄荷(六分),甘草(一錢),射干(一錢),北參(四錢),蟬衣(一錢),燈心(一丈),百合(五錢)
黃,久咳久熱,近加咽碎音雌,脈至兩關尺細數。此屬陰虧陽旺,稍挾客邪。擬與清上實下之法。
六味丸,加桔梗、甘草、元參、北參、芡實、射干、薄荷、燈心。
某左,咳嗽痰多帶血,聲音不揚,據述受寒起見。理當溫散。
叭杏仁(二錢),蘇子(二錢),百部(三錢),款冬花(三錢),陳皮(一錢),荊芥(炒,八分),細辛(一分),炮姜(二分,此二味三帖後不用)
楊左,秉質陰虧,兼以課讀耗氣勞神,兩頭份結塊,有時見紅。脈至左三部細數,寸尤甚,右三部細軟。顯系氣分有虧,肝腎陰虛,厥陽上熾。
生地(一兩),山藥(三錢),白芍(一錢五分),丹皮(一錢),茯苓(一錢五分),元參(二錢),草節(一錢),川貝(一錢),黃耆(三錢),牡蠣(煅,五錢),青蓮心(十)
張左,失血咳嗽,便溏納減,脈至細數,寸關浮大,出於右部。顯系水虧於下,陽浮於上,致爍肺經,恙非輕瘀,陰虧之熱,非六淫之火可比,豈芩、蓮、知、柏可退?無怪乎脾土日虧,至成棘手。經曰寒之不寒責其無水,又曰勞者溫之,宗此二義,朝用都氣以壯水制陽,晚用百合固金以培土補肺。
白話文:
咳血
案例一: 患者病後體弱,勞累後咳血,伴發熱、失血等症狀。需臥床休息,避免勞累。處方:北沙參、芍藥(炒)、生地、丹皮(炒)、天冬、川貝、鬱金、藕節、穭豆衣、荊芥(炒)。 另有其他處方:北沙參、元參、生地、丹皮、天冬、荊芥、茜草、竹茹、穭衣、藕節。
案例二: 患者嗜酒,不注意飲食冷暖,濕熱內蘊導致肺熱咳血。處方:苡米、百合、雞骨草、葛花、白及、藕節、綠豆。 患者飲用熱酒並服用溫燥藥物,加重病情。脈象:右寸關脈有力洪大。需清熱潤肺。但患者飲食減少、大便稀溏,需先治療現有症狀。處方:楂肉(炒)、神麴(炒)、焦穀芽、陳皮、麥芽。 加方:竹茹(炒)、藕節、綠豆、葛花、天冬、香稻根鬚、鮮百合根鬚。
案例三: 患者久咳咳血,伴隨症狀如氣弱、大便燥結或胸悶等,脈象有力但靜息時較弱,屬虛症。處方:洋參、生地、紅棗、芝麻。
案例四: 患者久咳咳血,近期伴隨喉嚨痛,聲音嘶啞,由肝腎陰虛火旺和風熱邪氣引起。處方:生地、丹皮、茯苓、山藥、萸肉、澤瀉、元參、川貝、薄荷、甘草、射干、北沙參、蟬衣、燈心、百合。
案例五: 患者久咳久熱,近期咽喉疼痛,聲音嘶啞,脈象細數。屬陰虛陽亢,略帶外邪。處方:六味丸,加桔梗、甘草、元參、北沙參、芡實、射干、薄荷、燈心。
案例六: 患者咳嗽痰多帶血,聲音低弱,受寒引起,需溫散寒邪。處方:杏仁、蘇子、百部、款冬花、陳皮、荊芥(炒)、細辛、炮姜(此二味三帖後不用)。
案例七: 患者體質陰虛,加之過度用腦勞神,導致肺部結塊,偶爾咳血。脈象:左三部脈細數,寸脈尤甚,右三部脈細軟。屬氣虛、肝腎陰虛、陽氣上亢。處方:生地、山藥、白芍、丹皮、茯苓、元參、草節、川貝、黃耆、牡蠣(煅)、青蓮心。
案例八: 患者咳血、大便稀溏、食慾減退、脈象細數,寸關脈浮大,位於右側。屬下焦虧虛,陽氣上浮,灼傷肺經,非一般陰虛火旺,脾胃亦受損。處方:早服都氣丸(補腎益氣),晚服百合固金丸(益氣養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