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四 (7)

1. 痿症

某,小腹垂垂,溲不利,便亦難,清濁之氣,不得升降,以至機關不利,兩足痿弱,先為開通膀胱,以觀其效否。

白話文:

某人,小腹下垂,小便不利,排便也不順暢。體內的清濁之氣,不能正常升降,導致功能受阻,雙足虛弱。首先為他疏通膀胱,看看是否有效果。

滑石(三錢),赤苓(三錢),豬苓(三錢),澤瀉(一錢),陳皮(一錢五分),烏藥(二錢),川牛膝(二錢),冬葵子(二錢),川斛(四錢)

馬,足膝不能伸,左關尺濡弱。此氣血兩虧,筋失所養。擬溫補舒中。

白話文:

滑石(15克),赤茯苓(15克),豬苓(15克),澤瀉(5克),陳皮(7.5克),烏藥(10克),川牛膝(10克),冬葵子(10克),川斛(20克)

獨活(一錢),黨參(三錢),冬朮(三錢),炙草(六分),川芎(七分),當歸(三錢),熟地(一兩),苡米(六錢),秦艽(二錢),續斷(三錢),木瓜(一錢),牛膝(三錢),虎脛骨(三錢),肉桂(三分),製附子(六分)

白話文:

獨活(1 克),黨參(3 克),冬朮(3 克),炙草(0.6 克),川芎(0.7 克),當歸(3 克),熟地(10 克),苡米(6 克),秦艽(2 克),續斷(3 克),木瓜(1 克),牛膝(3 克),虎脛骨(3 克),肉桂(0.3 克),製附子(0.6 克)

某,六脈沉細,腿膝無力,而成痿症。此非肺熱葉焦,亦非陽明火症。系下元不足,氣血兩虧,兼之勞動大過。用大防風湯治之。

白話文:

患者脈搏細弱,腿部和膝蓋沒有力氣,導致癱瘓。這不是肺熱導致葉脈焦枯,也不是陽明火症。而是由於元氣不足,氣血虧損,再加上過度勞累所致。使用大防風湯進行治療。

防風(二錢),黃耆(六錢),黨參(五錢),山藥(四錢),狗脊(四錢),熟地(一兩),杞子(三錢),杜仲(一兩),炙草(五分),冬朮(三錢),牛膝(二錢),續斷(三錢),熟附子(一錢)

畢童,大筋軟短為拘,良由血不營,氣不足。

白話文:

  • 防風:2 錢
  • 黃耆:6 錢
  • 黨參:5 錢
  • 山藥:4 錢
  • 狗脊:4 錢
  • 熟地黃:1 兩
  • 枸杞:3 錢
  • 杜仲:1 兩
  • 甘草:5 分
  • 冬朮:3 錢
  • 牛膝:2 錢
  • 續斷:3 錢
  • 熟附子:1 錢

苡米(四錢),杜仲(四錢),牛膝(三錢),續斷(三錢),秦艽(三錢),熟地(八錢),木瓜(一錢),鎖陽(二錢),虎脛骨(四錢),當歸(三錢),紅花(三分),銀花藤(八錢),桑枝(五錢),筍緶絲綿筋(四錢)

白話文:

苡米(20 克),杜仲(20 克),牛膝(15 克),續斷(15 克),秦艽(15 克),熟地(40 克),木瓜(5 克),鎖陽(10 克),虎脛骨(20 克),當歸(15 克),紅花(1.5 克),銀花藤(40 克),桑枝(25 克),筍緶絲綿筋(20 克)

某,骨屬腎,筋屬肝。膝腫甚於內側,脈見弦數,左足曲而難伸。脈症合參,顯系肝腎陰虧,風溫乘虛下注,郁久化火為患。法當扶正育陰為主,佐以驅風活絡清火一法。況頻頻夢遺,助火劫陰之品,均宜慎用。

白話文:

某人,骨頭歸屬於腎臟,筋脈歸屬於肝臟。膝蓋腫脹在內側較嚴重,脈象顯現弦緊而快速,左腳彎曲難以伸直。綜合脈象和症狀來看,明顯是肝腎陰虛,風溫之邪趁虛而入,鬱結時間久了化為火邪作祟。治療方法應以扶正滋陰為主,輔以驅風活絡清火的藥方。況且患者頻繁遺精,會助長火邪耗損陰津,因此任何滋補壯陽的藥物都應謹慎使用。

生地(一兩),丹皮(一錢五分),羚羊(三錢),木瓜(一錢),沒藥(一錢),當歸(五錢),秦艽(三錢),防風(一錢),洋參(四錢),麥冬(一錢),獨活(六分),川斛(六錢),苡米(一兩),芡實(一兩),山藥(三錢),銀花(三錢),桑節(五錢)

白話文:

  • 生地黃(60克)
  • 丹皮(9克)
  • 羚羊角粉(18克)
  • 木瓜(6克)
  • 沒藥(6克)
  • 當歸(30克)
  • 秦艽(18克)
  • 防風(6克)
  • 洋參(24克)
  • 麥冬(6克)
  • 獨活(3.6克)
  • 川斛(36克)
  • 苡米(60克)
  • 芡實(60克)
  • 山藥(18克)
  • 金銀花(18克)
  • 桑寄生(30克)

某左,經曰: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履。又曰: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舒長,軟短為拘,舒長為痿。凡有邪者,無不腫痛。今左手不用,而肩脫不腫不紅不痛,此血不營於筋絡,氣不達於肢節,理當氣血兼培,以血肉有情之品,投之自愈。

白話文:

《黃帝內經》記載:手掌得到血液滋養才能握住東西,足部得到血液滋養才能行走。還有記載:濕熱之氣不暢通,就會導致大筋收縮變短,小筋鬆弛變長,收縮變短會導致拘攣,鬆弛變長會導致痿弱。凡是有邪氣存在的地方,必定會腫痛。現在左手不能使用,但是肩膀脫臼了卻不腫不紅不痛,這是因為血液不能滋養筋絡,氣血不能到達四肢末端,所以治療原則應該是同時益氣養血,使用具有滋養血肉功效的藥物,自然就病癒了。

黃耆(六錢),當歸(三錢),白芍(一錢),熟地(六錢),冬朮(三錢),虎骨(四錢),龜板(炙,三錢),鹿筋(牡蠣粉炒,三錢),桂枝(三分),黨參(四錢),桑枝(五錢),馬料豆(三錢),紅棗(三個)

白話文:

  • 黃耆:6 錢

  • 當歸:3 錢

  • 白芍:1 錢

  • 熟地:6 錢

  • 冬術:3 錢

  • 虎骨:4 錢

  • 龜板(炙,即經過火烤):3 錢

  • 鹿筋(用牡蠣粉炒過):3 錢

  • 桂枝:3 分

  • 黨參:4 錢

  • 桑枝:5 錢

  • 馬料豆:3 錢

  • 紅棗:3 個

楊左,諸節屬肝,屈不能伸,病在筋也。脈見左關弦數,據述初起,二便不通,蓋肝主疏泄,因憂鬱氣滯傷肝,濕熱之邪,乘虛下注,以至右足步履艱難,痛無已時。法當疏肝養之體,兼清濕熱治之。

白話文:

楊左認為,四肢關節都歸屬於肝臟管轄。如果關節屈不能伸,應該是筋出了問題。把脈會發現左關脈弦而脈搏跳動較快,根據病人的敘述,症狀剛開始出現時,大、小便都不通。這是因為肝臟主疏泄,如果過度憂鬱導致氣血鬱滯,會損傷肝臟,濕熱之邪便會趁虛而入,導致右腳行走困難,疼痛不休。治療方法應以疏肝養肝為原則,同時兼清利濕熱之邪。

柴胡(三分),當歸(三錢),木瓜(一錢五分),丹皮(一錢五分),黑梔(一錢),茅朮(一錢),防風(一錢),秦艽(一錢),苡米(一兩),牛膝(二錢),沒藥(六分),銀花藤(五錢),川斛(五錢),清晨服虎潛丸三錢開水送下。

白話文:

柴胡(3分)、當歸(3錢)、木瓜(1錢5分)、丹皮(1錢5分)、黑梔(1錢)、茅朮(1錢)、防風(1錢)、秦艽(1錢)、苡米(1兩)、牛膝(2錢)、沒藥(6分)、銀花藤(5錢)、川斛(5錢)。

早上服下虎潛丸(3錢),用開水送服。

汪左,經曰: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履。又云:氣虛則麻,血虛則痛。今診得脈象,左三部細弱,右寸無力,右關帶滑,此氣血之虧,不言可知,所用地黃飲子方法加減,極為穩當。目下煎劑,宜先理脾胃為要。

白話文:

汪老師說:經典上說,手掌得到氣血濡養才能握東西,足部得到氣血濡養才能行走。又說:氣虛就會麻木,血虛就會疼痛。現在診斷的脈象是,左手三部脈細弱,右手寸脈無力,右手關脈帶滑,這明顯是氣血虧虛。所用的地黃飲方劑加減很妥當,目前用藥煎劑,要先調理脾胃。

冬朮(五錢),杜仲(一兩),芡實(四錢),穀芽(五錢),建蓮(三錢),山藥(三錢),扁豆(炒,三錢),茯苓(二錢),半夏(二錢),陳皮(一錢),黃耆(元米炒,六錢),杞子(三錢),當歸(土炒,一錢五分)

某左,右足步履,屈伸不能如意,亦是氣血不充之故。

白話文:

  • 白朮:5 錢

  • 杜仲:1 兩

  • 芡實:4 錢

  • 麥芽:5 錢

  • 蓮子:3 錢

  • 山藥:3 錢

  • 扁豆(炒):3 錢

  • 茯苓:2 錢

  • 半夏:2 錢

  • 陳皮:1 錢

  • 黃耆(炒米):6 錢

  • 枸杞:3 錢

  • 當歸(土炒):1 錢 5 分

洋參(二錢),冬朮(五錢),杞子(三錢),遠志(一錢),當歸(三錢),丹參(三錢),杜仲(六錢),馬料豆(三錢),紅棗(三個),桂圓肉(三個)

王左,兩足痿軟,不時收引,脈細弱無力。此係欲後受寒,邪歸入肝腎。治當溫補,但時令不宜過於辛熱。

白話文:

洋參(12 克),冬朮(25 克),枸杞(18 克),遠志(6 克),當歸(18 克),丹參(18 克),杜仲(36 克),馬豆(18 克),紅棗(3 個),桂圓肉(3 個)

虎骨(炙,四錢),鹿筋(麩炒,三錢),筍緶(四錢),杜仲(薑汁炒,一兩),當歸(酒炒,五錢),川斷(三錢),木瓜(一錢五分),綿耆(一兩),冬朮(六錢),丹參(三錢),懷膝(酒炒,一錢)

白話文:

虎骨(烤製,4 錢)

鹿筋 (炒熟,3 錢)

筍緶 (4 錢)

杜仲 (薑汁炒過,1 兩)

當歸 (酒炒過,5 錢)

川斷 (3 錢)

木瓜 (1 錢 5 分)

綿耆 (1 兩)

冬朮 (6 錢)

丹參 (3 錢)

懷膝 (酒炒過,1 錢)

金匱腎氣丸(三錢),每日清晨用木瓜湯送下。

某,寒濕乘虛入於太陽,䙀腿脹痛,屈伸不便,曾經患瘍,恐又復發。

白話文:

金匱腎氣丸(三錢),每天早上用木瓜煮成的湯服用。

澤瀉(一錢),羌活(一錢),赤苓(三錢),苡米(一兩),宣木瓜(一錢五分),川斷(三錢),綿耆(三錢),牛膝(三錢),杜仲(四錢),黃芩(一錢),當歸(三錢),陳皮

白話文:

澤瀉(5克),羌活(5克),赤苓(15克),苡米(50克),宣木瓜(7.5克),川斷(15克),綿耆(15克),牛膝(15克),杜仲(20克),黃芩(5克),當歸(15克),陳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