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一 (26)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6)

1. 咳血

黃耆(炙,六錢),懷藥(炒,四錢),萸肉(炒,三錢),丹皮(炒,一錢),川貝(一錢五分),玉竹(炒,四錢),炙草,冬花(三錢),熟地(炙,八錢),砂仁(鹽水炒,三分),陳皮(一錢),百合(三錢)

元米煎湯代水。

某右,清晨心蕩如飢,近又見紅,平日素有咳嗽嘔吐之恙。營衛無不傷矣。

生熟砂仁(八分),丹參(三錢),川貝(一錢),洋參(一錢),香附(一錢五分),玫瑰(一朵),紅花,生熟棗仁(二錢)

某,久咳見紅,絡傷血溢。靜養勿勞,為囑。

川貝(三錢),生地炭(一兩),紅花(三分),荊芥(炒,一錢),藕節(一枚),絲瓜絡(三分),蓮鬚(二錢),參三七(一錢),竹茹(三分)

曹左,陰虛發熱,咽喉腫痛。此屬虛陽上浮,上則咳嗽見紅,下則夢遺精滑。肺腎兩虧,法當壯水制陽,清金保肺。擬四陰甘桔二方合投。

生甘草(一錢),桔梗(一錢),北沙參(五錢),生地(八錢),甘菊(一錢),元參(一錢),山藥(四錢),川貝母(一錢五分),燈心(一丈),青果(一枚),建蓮心(一錢,肉五錢)

某左,咳嗽見紅之後,不時寒熱,近因負重遠行以致腰膝作痛,咳逆更甚。此內傷而兼外感,外感而兼不內外因。

川芎(一錢),當歸(三錢),熟地(六錢),白芍(一錢),黨參(三錢),冬朮(三錢),茯苓(一錢),炙草(六分),杏仁(二錢),杜仲(六錢),續斷(三錢),牛膝(二錢),紅花(三錢),前胡(七分)

趙左,肺有伏寒,久咳不已,近見痰中見血,而納穀減,腰痛。損及脾腎,圖痊甚難。

黨參(四錢),冬朮(三錢),茯苓(二錢),炙草(八分),陳皮(一錢五分),杜仲(四錢),款冬花(三錢),百部(三錢),蘇子(二錢),杏仁(二錢),白及(二錢),五味(三分),炮姜(三分,二味合搗)

楊左,咳血形瘦,痰多胸痞。脾肺兩傷,為症重險。

砂仁(炒,六分),陳皮(八分),焦白朮(一錢五分),茯苓(一錢五分),當歸(一錢),穀芽(炒,三錢)

楊左,失血,咳嗽氣短,六脈無力。不特脾肺兩虧,腎真固納失司,急急三臟並培,不可輕視此症。

黃耆(元米炒,六錢),當歸(醋炒,二錢),冬朮(二錢),炙草(三分),棗仁(三錢),茯神(三錢),木香(四分),黨參(三錢),丹皮(一錢),苡米(四錢),五味(三分),白及(一錢五分),麥冬(一錢),荊芥炭(一錢),生地炭(一兩)

又,洋參(二錢),麥冬(一錢),沙參(四錢),生地(一兩),丹皮(一錢),陳皮(一錢),山藥(炒,三錢),砂仁(鹽水炒,一錢),萸肉(二錢),五味(三分),川貝(三錢),澤瀉(一錢),玉竹(四錢),茯苓(一錢五分),穭豆衣(三錢),藕(一兩),青蒿(一錢)

白話文:

咳血

第一方:黃耆(炙,六錢)、懷牛膝(炒,四錢)、吳茱萸肉(炒,三錢)、丹皮(炒,一錢)、川貝母(一錢五分)、玉竹(炒,四錢)、炙甘草、款冬花(三錢)、熟地黃(炙,八錢)、砂仁(鹽水炒,三分)、陳皮(一錢)、百合(三錢)。用米湯煎服。

某患者,清晨感覺心慌意亂,像飢餓一樣,最近又咳血,平時就有咳嗽嘔吐的毛病。營衛都受損傷了。

第二方:生熟砂仁(八分)、丹參(三錢)、川貝母(一錢)、西洋參(一錢)、香附(一錢五分)、玫瑰花(一朵)、紅花、生熟棗仁(二錢)。

某患者,久咳咳血,血絡受損導致出血。要靜養,不要勞累。

第三方:川貝母(三錢)、生地黃炭(一兩)、紅花(三分)、荊芥(炒,一錢)、藕節(一枚)、絲瓜絡(三分)、蓮子心(二錢)、三七(一錢)、竹茹(三分)。

曹姓患者,陰虛內熱,咽喉腫痛。這是虛陽上浮,上浮則咳嗽咳血,下浮則夢遺滑精。肺腎兩虛,治療方法應滋陰降火,清肺潤燥。擬用四物湯與甘桔湯合方。

第四方:生甘草(一錢)、桔梗(一錢)、北沙參(五錢)、生地黃(八錢)、甘菊(一錢)、玄參(一錢)、山藥(四錢)、川貝母(一錢五分)、燈心草(一丈)、青果(一枚)、蓮子心(一錢,蓮肉五錢)。

某患者,咳嗽咳血後,時有寒熱,最近因為負重遠行導致腰膝疼痛,咳嗽加重。這是內傷兼外感,外感又兼內傷。

第五方:川芎(一錢)、當歸(三錢)、熟地黃(六錢)、白芍藥(一錢)、黨參(三錢)、白朮(三錢)、茯苓(一錢)、炙甘草(六分)、杏仁(二錢)、杜仲(六錢)、續斷(三錢)、牛膝(二錢)、紅花(三錢)、前胡(七分)。

趙姓患者,肺部有寒邪伏藏,久咳不止,最近痰中帶血,食慾減退,腰痛。脾腎受損,痊癒很困難。

第六方:黨參(四錢)、白朮(三錢)、茯苓(二錢)、炙甘草(八分)、陳皮(一錢五分)、杜仲(四錢)、款冬花(三錢)、百部(三錢)、蘇子(二錢)、杏仁(二錢)、白芨(二錢)、五味子(三分)、炮薑(三分,二味合搗)。

楊姓患者,咳血消瘦,痰多胸悶。脾肺兩傷,病情危重。

第七方:砂仁(炒,六分)、陳皮(八分)、焦白朮(一錢五分)、茯苓(一錢五分)、當歸(一錢)、穀芽(炒,三錢)。

楊姓患者,失血,咳嗽氣短,脈象虛弱。不僅脾肺兩虛,腎氣不足,固攝無力,必須同時補益三臟,不可輕視此病。

第八方:黃耆(米炒,六錢)、當歸(醋炒,二錢)、白朮(二錢)、炙甘草(三分)、酸棗仁(三錢)、茯神(三錢)、木香(四分)、黨參(三錢)、丹皮(一錢)、薏苡仁(四錢)、五味子(三分)、白芨(一錢五分)、麥冬(一錢)、荊芥炭(一錢)、生地黃炭(一兩)。

第九方:西洋參(二錢)、麥冬(一錢)、沙參(四錢)、生地黃(一兩)、丹皮(一錢)、陳皮(一錢)、山藥(炒,三錢)、砂仁(鹽水炒,一錢)、吳茱萸肉(二錢)、五味子(三分)、川貝母(三錢)、澤瀉(一錢)、玉竹(四錢)、茯苓(一錢五分)、扁豆衣(三錢)、藕節(一兩)、青蒿(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