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二 (9)

1. 癃閉

龔左,小溲不利,有因火閉,有因濕濁,有因於阻,有因肺氣不能通調,有陽衰不能司化,有因升降失職,有因腎不司開合。今年過七旬,脾肺之氣弱可知。而脈見左尺,似有若無,乃腎陽衰而不司開合之徵。法當滋其化源,培其根本,以補中益氣湯煎好,送服金匱腎氣丸,此立齋先生之法也。

白話文:

龔左小便不利,可能有以下原因:

  • 火氣閉塞
  • 濕氣濁氣
  • 氣血阻滯
  • 肺氣不能疏通
  • 陽氣衰弱,不能化氣
  • 升降失調
  • 腎臟不能開合

今年過了七十歲,脾肺之氣虛弱已顯而易見。而脈象顯示左尺脈細弱,似有似無,這是腎陽衰弱、不能開合的徵兆。

治療方法:滋養氣血來源,培補臟腑根基,可用補中益氣湯煎服,再配合服用金匱腎氣丸。這是李東垣醫師的方法。

黃耆(六錢),冬朮(炒,一錢),陳皮(一錢),洋參(五錢),升麻(三分),柴胡(三分),當歸(一錢五分),炙草(六分),送金匱腎氣丸(六錢)

白話文:

黃芪(36公克),炒冬朮(6公克),陳皮(6公克),西洋參(30公克),升麻(1.8公克),柴胡(1.8公克),當歸(9公克),炙甘草(3.6公克),搭配金匱腎氣丸(36公克)服用。

堵右,小溲不通一症,有氣虛不達,有腎真不司開合,有濕熱阻閉,有無陰則陽無化,有陽衰則氣化無權,有肺氣不能下行,有胎氣下墜壓於膀胱。今懷胎四五月,自覺胎元下壓,小便中有如火灼,上見口渴。似屬熱結癃閉,肺氣不能通調。宗此三門,立方。

白話文:

小便不通這一症狀,有氣虛無法通達,也有腎臟機能異常無法開合,或有濕熱阻礙,或因陰虛導致陽氣無法化生,或因陽氣衰退導致氣血無法通暢,或因肺氣無法下行,或因腹中的胎兒下墜壓迫膀胱所致。現在懷孕四五月,感覺胎兒下壓,小便時有灼熱感,同時感到口渴。這似乎是熱邪積聚導致小便不通,且肺氣無法流通所致。根據這三方面的成因,來開立藥方。

升麻(四分),洋參(四錢),黃柏(炒,一錢),知母(一錢),麥冬(四錢),黑梔(二錢),車前子(四錢),水牛瀝尿毛(一錢)

許左,上竅不通則下竅不利,嗽甚則小水痛而艱。顯系表邪客肺,氣機窒塞則膀胱不能輸化。

白話文:

升麻(0.5克),西洋參(6克),黃柏(炒製,1.5克),知母(1.5克),麥冬(6克),炒黑梔子(3克),車前子(6克),水牛尿中浸泡過的毛(1.5克)

細蘇梗(二錢),烏藥(一錢),棗仁(二錢),通草(一錢),茯苓(三錢),澤瀉(一錢五分),滑石(三錢),桔梗(一錢),炒苡米(四錢),車前子(二錢)

白話文:

細蘇葉梗(2 錢),吳茱萸(1 錢),大棗仁(2 錢),通草(1 錢),茯苓(3 錢),澤瀉(1.5 錢),滑石(3 錢),桔梗(1 錢),炒薏米(4 錢),車前子(2 錢)

又,蘇梗(一錢),烏藥(一錢),杏仁(二錢),茯苓(六錢),升麻(八分),肉桂(六分),黨參(六錢)

周左,膀胱不利為癃。

白話文:

另外加入:

  1. 蘇梗 (1 錢)

  2. 烏藥 (1 錢)

  3. 杏仁 (2 錢)

  4. 茯苓 (6 錢)

  5. 升麻 (8 分)

  6. 肉桂 (6 分)

  7. 黨參 (6 錢)

萆薢(二錢),海金沙(二錢),青蓮(十粒),條芩(一錢),黑梔(一錢),豬苓(一錢五分),澤瀉(一錢),赤苓(三錢),陳皮(一錢),通草(一錢),烏藥(一錢)

某,痛則不通,且用通法。

白話文:

  • 苦蕒草:2 錢

  • 海金沙:2 錢

  • 青蓮子:10 粒

  • 條芩:1 錢

  • 黑梔子:1 錢

  • 豬苓:1.5 錢

  • 澤瀉:1 錢

  • 赤苓:3 錢

  • 陳皮:1 錢

  • 通草:1 錢

  • 烏藥:1 錢

懷牛膝(六錢),甘草(三分),鮮車前根(四錢),蟋蟀(三隻),麝香(沖,一分)

白話文:

懷牛膝(36 克),甘草(2 克),新鮮車前草根(24 克),蟋蟀(3 隻),麝香(沖服,0.6 克)

又,柴胡(三分),當歸(三錢),洋參(三錢),澤瀉(一錢五分),陳皮(一錢),萹蓄(三錢),甘草(四分),車前子(三錢)

白話文:

另外,加入柴胡(三分),當歸(三錢),西洋參(三錢),澤瀉(一錢五分),陳皮(一錢),萹蓄(三錢),甘草(四分),車前子(三錢)。

華左,癃閉,有因於陽氣不化,有因於濕熱癃閉,有因於濁精阻竅,有因於正氣衰弱。今小水欲出不出,少腹脹痛,脈至數大有力,似屬濕熱居多。且宗輕可去實一法。

白話文:

尿路不通暢的原因有多種,可能與陽氣不溫化有關,也可能是濕熱引起的尿路不通暢,或是有濁精堵塞竅道,或是正氣虛弱所致。現在小便想排出來又排不出來,小腹脹痛,脈象來得又急又大有力,似乎以濕熱為主。因此,採用輕輕瀉實的方法可以治癒。

黑梔(一錢),通草(二錢),赤苓(五錢),澤瀉(二錢),甘草(五分),滑石(三分),菖蒲(四分),鮮扁豆(一兩),菊花根鬚(五錢)

宗左,舌黃脈軟,小水不利,此中二焦濕熱所蘊。

白話文:

黑梔子(1錢)

通草(2錢)

赤茯苓(5錢)

澤瀉(2錢)

甘草(5分)

滑石(3分)

菖蒲(4分)

新鮮扁豆(1兩)

菊花根鬚(5錢)

川通草(一錢),赤苓(三兩),半夏(一錢),六一散(三錢),黑梔(三分)

白話文:

川通草(6克),赤苓(18克),半夏(6克),六一散(18克),黑梔子(1.8克)

接方服,生冬朮(三兩),杜仲(三錢),赤苓(三兩),山藥(炒,三兩),苦參(一錢),豬肚(一具)

磨末,為丸。清晨開水送服四五錢。

白話文:

服用以下藥方:

生冬術(3兩)

杜仲(3錢)

赤苓(3兩)

炒山藥(3兩)

苦參(1錢)

豬肚(1個)

陳右,癃閉而至嘔惡,出汗,氣逆不能下臥,已泛及中上二焦,棘手極矣。而脈至細弱,右尺如無,口思飲冷,胸腹脹悶,偏寒偏熱不敢輕投,偏補偏攻亦末便擅用。勉商滑利,宣通氣分一法。

白話文:

陳右患有排尿困難和嘔吐,同時伴有出汗和氣喘,無法平躺。病情已經蔓延到胸腔和腹部。這是個很棘手的狀況。但是他的脈搏卻很細弱,右手寸口脈幾乎摸不到。他口渴想喝冷飲,胸腹脹氣悶痛。病症同時有寒熱,不敢貿然使用寒涼或溫熱藥物,也不敢輕易使用補藥或瀉藥。只好勉強考慮使用通便滑利,宣通氣分的治療方法。

北沙參(三錢),麥冬(三錢),通草(一錢),赤苓(三錢),滑石(三錢),冬葵子(三錢),蘇梗(磨沖,一錢),王不留行(三錢),陳粟梗(二錢),鮮車前草須(五錢),鮮荷梗(三隻),水牛瀝尿毛(十根),鮮菊花根鬚(五錢)

白話文:

北沙參(15克),麥冬(15克),通草(5克),赤苓(15克),滑石(15克),冬葵子(15克),蘇梗(研磨,5克),王不留行(15克),陳粟梗(10克),新鮮車前草鬚(25克),新鮮荷梗(3根),水牛尿管毛(10根),新鮮菊花根鬚(25克)

又,小便雖能稍通,而大便閉結,四五日未更衣。今肛門下墜,腫脹不收,腹內攻撐失氣,泄水穢濁而熱,渴思冷飲,脈至交昨略為流利,右尺依然若無,惟右寸關稍為滑數。蓋肺與大腸相為表裡,以見症而論,究屬火閉。經曰有從症不從脈之例,此其近似。然峻攻之藥,亦不敢輕易擅投。

白話文:

此外,小便雖然還能稍微通暢,但大便已經好幾天不通,都沒有排便。現在肛門下垂腫脹,無法縮回,腹中感到脹滿不適,會拉出帶有熱氣的水樣糞便,口渴想喝冷飲。脈象較昨天稍為流利,但右手寸口脈仍然若有若無,只有右手關脈稍為滑動且快速。肺和大腸互為表裡,根據症狀來看,判斷是火閉所致。經典中提到有些情況不以脈象為準,而用症狀來判斷,這個情況就類似這樣。不過,不敢貿然使用攻下藥。

先用更衣丸以通火腑,再商無陰則陽無以化之法以清膀胱。愚見如斯,未識當否。

白話文:

首先使用更衣丸疏通大腸,然後再用無陰則陽無法轉化的療法來清潔膀胱。這個方法是我認為的,不知道對不對。

黃柏(一錢),知母(一錢),桔梗(一錢),川貝(八錢),麥冬(三錢),黑梔(一錢),滑石(三錢),茯苓(三錢),通草(一錢),枳實(八分),澤瀉(一錢五分),蔞仁(三錢),元明粉(三錢),紫菀茸(三錢),老蘇梗(四錢),鮮車前草根鬚(五錢),鮮菊花根鬚(三錢),鮮萹蓄(三兩)

白話文:

黃柏(5克),知母(5克),桔梗(5克),川貝母(40克),麥冬(15克),黑梔子(5克),滑石(15克),茯苓(15克),通草(5克),枳實(4克),澤瀉(7.5克),蔞仁(15克),元明粉(15克),紫菀(15克),老蘇梗(20克),新鮮車前草根鬚(25克),新鮮菊花根鬚(15克),新鮮萹蓄(150克)

又,昨投更衣丸後,連得大便,始而乾結,繼下溏薄稀水,胸腹已寬,小溲已通。今脈象左三部流利,右尺仍若有若無。據述脈象向來如是,可以不必為慮。惟右尺緩大未平,此余焰還未清楚。方宜輕靈清泄。

白話文:

另外,昨天服用了通便藥後,連續大小便了幾次,一開始大便乾硬,後來變成了稀水樣的溏便,胸腹已經寬鬆,小便也通暢了。今天的脈象左邊的三部氣血運行通暢,右尺脈仍然像有似無。根據你的描述,你的脈象一直如此,可以不用擔心。只是右尺脈緩慢而脈搏大,這表明身體內的餘熱還沒有完全清除。所以,現在適宜服用較為溫和的清熱瀉火的藥方。

北沙參(三錢),麥冬(三錢),茯苓(四錢),通草(一錢),黑梔(一錢),蘇梗(一錢),荷梗(一尺),鮮車前草根鬚(三錢),鮮菊花根鬚(三錢),燈心(五寸)

又,二便通利,脈亦和平。今神情懶倦者,病後之景象也。能調理小心,自然日愈一日。

白話文:

北沙參(15公克),麥冬(15公克),茯苓(20公克),通草(5公克),黑梔子(5公克),蘇梗(5公克),荷花梗(30公分),新鮮車前草根鬚(15公克),新鮮菊花根鬚(15公克),燈心草(15公分)。

洋參(一錢五分),茯神(一錢五分),生熟砂仁(六分),香附(一錢),通草(一錢),麥冬(三錢),丹參(三錢),穀芽(生炒,二錢),山梔(八分),車前子(炒,一錢),荷梗(五寸),燈心(五寸)

某右,濕熱壅閉,小溲為之艱澀。

白話文:

太子參(1.5錢),茯苓(1.5錢),生熟砂仁(0.6錢),香附(1錢),通草(1錢),麥門冬(3錢),赤芍(3錢),麥芽(生炒,2錢),梔子(0.8錢),車前子(炒,1錢),荷梗(5寸),通草芯(5寸)

赤苓(三錢),川通草(一錢),車前子(三錢),滑石(三錢),澤瀉(一錢五分),豬苓(一錢五分),黑梔(一錢),蘇梗(三錢),廣皮(二錢),瞿麥(三錢),燈心(五寸)

白話文:

赤苓(15克),川通草(5克),車前子(15克),滑石(15克),澤瀉(7.5克),豬苓(7.5克),黑梔(5克),蘇梗(15克),廣皮(10克),瞿麥(15克),燈心(25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