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四 (1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3)

1. 痢疾

又,山藥(一兩),建蓮(四兩),元米(炒焦,一升)

上藥,磨為細末,另用。

生熟砂仁(一錢),吳萸(三分),荷葉(炒,一錢),黃糖(三錢)

共煎三四滾,調藥(一兩),日服多次。

陸,下痢後重,腹痛,上兼失血。此陰陽兩絡俱傷,暑積交阻,氣機不宣。宜為通利。

滑石(三錢),烏藥(七分),元胡(炒,三錢),川貝(炒,一錢五分),神麯(炒,三錢),苡米(三錢),楂炭(三錢),木香(四分),當歸(二錢),紅花(四分),桃仁(一錢五分),牛膝(一錢)

又,延胡(炒,二錢),神麯(炒,二錢),苡米(三錢),楂炭(炒,二錢),木香(三分),阿膠(一錢),川連(三分),荷葉(炒,三錢)

杜右,久痢,舌赤陰傷。宜與胃關煎加減。

熟地炭(四錢),冬朮(二錢),山藥(炒,三錢),扁豆(炒,三錢),神麯(五分),甘草炭(六分),白芍(一錢),銀花(炒,一錢),木香(三分),荷葉(炒,一錢)

胡,赤痢,脈沉細。

焦茅朮(一錢),當歸(三錢),炮姜(五分),白芍(炒,一錢),炙草(五分),荷葉(二錢)

徐,濕痢。

茅朮(炒,一錢),當歸(二錢),澤瀉(一錢),赤苓(三錢),焦曲(一錢),炮姜(六分),烏藥(七分)

孫,血痢。

升麻(三分),黨參(三錢),當歸(一錢五分),炙草(五分),冬朮(炒,三錢),白芍(一錢五分),神麯(炒,一錢五分),炮姜(六分),地榆炭(一錢)

戴,咳嗽已久,滯下未痊。此當先為調治,痢愈再商治咳。

神麯(一錢五分),桔梗(一錢),炙草(四分),白芍(一錢五分),當歸(二錢),煨木香(四分)

項左,暑濕傷於氣分,致成白痢,兩月未已。今脈至軟弱,舌白滑,腸胃濕濁未清,動則肛門易墜。脾胃之真氣已見不攝不固,茲擬溫六丸先理其濕,繼用換腸散以固其氣。

六一散(一兩),淡乾薑(二錢,切片泡三次,曬乾為末),共研細末,每服三錢,清晨米湯下,只可服五朝。懷藥(一斤),生熟砂仁(一兩),研為細末,和勻,每日清晨以用兩許。黃糖(三錢),調陳倉米湯,送服十五朝。

煎方,洋參(二錢),茯苓(二錢),冬朮,炙草(四分),綿耆(蜜炙,三錢),當歸(一錢五分),白芍(桂枝湯炒,一錢五分),骨脂(泡三次,炒焦,五分),防風(五分),木香(四分),荷葉(炒,一錢)

秦左,癉瘧轉痢,脈至數而無力。液涸於上,陰虛於下。

洋參(三錢),麥冬(一錢),生地(六錢),白芍(一錢五分),丹皮(一錢),烏梅(一),大紅石榴子(三錢)

唐左,初痢。

神麯(一錢),麥芽(炒,三錢),楂肉(炒,二錢),枳殼(炒,八分),檳榔(一錢),砂仁(五分),木香(三分),防風(一錢),葛根(一錢),桔梗(一錢),銀花(一錢),荊芥(一錢),鮮荷葉(一錢),鮮藿香(二錢)

白話文:

痢疾

第一種處方:山藥一兩、蓮子四兩、炒焦米一升,磨成細粉備用。再用生熟砂仁一錢、吳茱萸三分、炒荷葉一錢、黃糖三錢煎煮三四滾,加入前面藥粉一兩,分多次服用。

第二種處方:此方用於下痢里急後重,腹痛伴隨出血,屬陰陽兩虛、暑熱積滯、氣機阻滯。需通利大便。藥物包括:滑石三錢、烏藥七分、炒元胡三錢、炒川貝一錢五分、炒神麴三錢、苡米三錢、焦楂炭三錢、木香四分、當歸二錢、紅花四分、桃仁一錢五分、牛膝一錢。

另一種處方:延胡索(炒)二錢,炒神麴二錢,苡米三錢,炒焦楂炭二錢,木香三分,阿膠一錢,川連三分,炒荷葉三錢。

第三種處方:久痢,舌紅,陰虛。需加減胃關煎。藥物包括:熟地黃炭四錢、白朮二錢、炒山藥三錢、炒扁豆三錢、神麴五分、甘草炭六分、白芍藥一錢、炒金銀花一錢、木香三分、炒荷葉一錢。

第四種處方:赤痢,脈沉細。藥物包括:焦白朮一錢、當歸三錢、炮薑五分、炒白芍一錢、炙甘草五分、荷葉二錢。

第五種處方:濕痢。藥物包括:炒白朮一錢、當歸二錢、澤瀉一錢、赤小豆三錢、焦麥芽一錢、炮薑六分、烏藥七分。

第六種處方:血痢。藥物包括:升麻三分、黨參三錢、當歸一錢五分、炙甘草五分、炒白朮三錢、白芍一錢五分、炒神麴一錢五分、炮薑六分、地榆炭一錢。

第七種處方:久咳伴隨下痢未癒,應先治痢,痢癒再治咳。藥物包括:神麴一錢五分、桔梗一錢、炙甘草四分、白芍一錢五分、當歸二錢、煨木香四分。

第八種處方:暑濕傷氣,導致白痢,已持續兩個月,脈象軟弱,舌苔白滑,腸胃濕濁未清,活動則肛門易墜。脾胃真氣不足。先用溫六丸除濕,再用換腸散固氣。溫六丸:六一散一兩,泡三次曬乾的淡乾薑二錢(切片),研成細末,每次服三錢,清晨米湯送服,連服五天。換腸散:懷藥一斤、生熟砂仁一兩,研成細末混合,每日清晨服用二兩,用黃糖三錢調陳米湯送服,連服十五天。

第九種處方:此方用於治療:洋參二錢,茯苓二錢,白朮,炙甘草四分,蜜炙黃耆三錢,當歸一錢五分,桂枝湯炒白芍一錢五分,泡三次炒焦骨脂五分,防風五分,木香四分,炒荷葉一錢。

第十種處方:瘧疾轉成痢疾,脈象數而無力,上焦津液不足,下焦陰虛。藥物包括:洋參三錢、麥冬一錢、生地黃六錢、白芍一錢五分、丹皮一錢、烏梅一個、大紅石榴子三錢。

第十一種處方:初痢。藥物包括:神麴一錢、炒麥芽三錢、炒山楂肉二錢、炒枳殼八分、檳榔一錢、砂仁五分、木香三分、防風一錢、葛根一錢、桔梗一錢、金銀花一錢、荊芥一錢、鮮荷葉一錢、鮮藿香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