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四 (12)
卷四 (12)
1. 痢疾
薛左,休息痢而兼大瘧,又有淋濁。脾腎交損。
黨參(三錢),熟地(六錢),砂仁(五分),白朮(二錢),當歸(二錢),炮薑炭(五分),建蓮(三錢),荷蒂(一個)
薛右,丹溪曰:產後百脈空虛,雖有他疾,亦宜大補氣血為主。今胎前瘧痢,幾及兩旬,而胎下又三日矣,脈至虛數無力,熱仍不退,痢仍不減。其為重險之急症,宜氣血兼培,少佐疏泄之品。
洋參(三錢),生地(八錢),扁豆(三錢),赤門芍(各一錢),丹皮(一錢),丹參(三錢),生炙草(六分),懷藥(三錢),穀芽(三錢),生熟砂仁(一錢)
範,久痢,脈至右寸關大而無情,更兼歇止,氣血兩虧。急宜培固脾腎,即有他恙,無暇理及。
茅朮炭(一錢),熟地炭(五錢),當歸炭(一錢),五味子(五分),扁豆(五分),懷藥(炒,五錢),甘草炭(三分),白芍(炒,一錢五分),杜仲(三錢),罌粟殼(鹽水炒,一個),桔梗,紅曲炭(二錢),烏梅炭(二個),穀芽(炒,三錢)
盛左,脈至細微欲絕,神形頹困已甚,更兼下泄無度,穀食少納。陰陽兩傷,脾胃敗壞極矣。
懷藥(八錢),萸肉(二錢),黨參(三錢),炙草(六分),白芍(炒,二錢),炮姜(三分),五味(五分),牡蠣(煅,三錢),建蓮(三錢),赤石脂(三錢),熟地(五錢)
吳左,久痢納減,六脈皆虛。用擬胃關煎,脾腎雙補。
熟地(八錢),冬朮(四錢),吳茱萸(三分),乾薑(八分),白芍(三錢),懷藥(一兩),煨肉果(一錢),神麯(炒,一錢),炙草(四分),黨參(三錢),穀芽(炒,三錢),建蓮(三錢),石榴皮(一錢)
杜,久痢,脾腎兩傷。
胃關煎,加五味、白芍、建蓮、石榴皮、艾。
沈右,木剋土位,脘痛嘔惡,腹脹痛,痢紅積。
吳萸(三分),川連(三分),炮姜(五分),白芍(一錢),神麯(一錢五分),扁豆(三錢),炙草(三分),木香(三分),陳皮(一錢),丹參(三錢),香附(一錢),竹茹(一錢),楂炭(一錢)
宋左,血痢有年,六脈細弱,胸腹不寬,腰疼足軟,肝脾腎三臟俱傷,用擬黑歸脾主治。
黑歸脾湯,加荷葉蒂、白芍炒、懷藥。
邵,痢延一載,元陽大傷,清陽不升,腸脂日迫。擬用補中益氣加減。症勢恐棘,調非易之。
黃耆(元米炒,六錢),黨參(炒,三錢),冬朮(三錢),當歸(土炒,一錢五分),炙草(八分),懷藥(炒,三錢),炮姜(六分),穀芽(三錢),升麻(醋炒,三分),柴胡(醋炒,三分),白芍(桂枝炒,一錢),木香(三分),荷葉(炒,一錢),苡米(一錢)
又,桔梗(一錢),白芍(炒,一錢),懷藥(炒,六錢),炙草(一錢),木香(五分),炮姜(一錢),苡米(一兩),官桂(六分),地榆(一錢),牡蠣(六錢)
白話文:
痢疾
薛左:患有間歇性痢疾,同時伴有瘧疾和淋濁,脾腎功能受損。處方:黨參、熟地、砂仁、白朮、當歸、炮薑炭、建蓮、荷蒂。
薛右:產後百脈空虛,即使患有其他疾病,也應以大補氣血為主。目前孕前患瘧疾和痢疾已近二十天,分娩後三天,脈象虛弱數而無力,發熱未退,痢疾未減,病情危急,需同時培補氣血,並少量使用疏泄藥物。處方:洋參、生地、扁豆、赤芍、白芍、丹皮、丹參、炙甘草、懷藥、穀芽、砂仁。
範:久痢,脈象在右寸關部位有力但無力感,且間歇性發作,氣血兩虛。需緊急培補脾腎,其他症狀暫時不予考慮。處方:茅朮炭、熟地炭、當歸炭、五味子、扁豆、懷藥、甘草炭、白芍、杜仲、罌粟殼、桔梗、紅曲炭、烏梅炭、穀芽。
盛左:脈象細微,危及生命,精神萎靡不振,腹瀉嚴重,飲食減少,陰陽兩虛,脾胃極度受損。處方:懷藥、萸肉、黨參、炙甘草、白芍、炮薑、五味子、牡蠣、建蓮、赤石脂、熟地。
吳左:久痢,食慾減退,六脈皆虛弱。擬用胃關煎,補益脾腎。處方:熟地、白朮、吳茱萸、乾薑、白芍、懷藥、煨肉果、神麴、炙甘草、黨參、穀芽、建蓮、石榴皮。
杜:久痢,脾腎兩虛。處方:胃關煎加五味子、白芍、建蓮、石榴皮、艾葉。
沈右:木克土,胃脘疼痛嘔吐,腹部脹痛,痢疾帶血,有血瘀。處方:吳茱萸、川連、炮薑、白芍、神麴、扁豆、炙甘草、木香、陳皮、丹參、香附、竹茹、山楂炭。
宋左:多年血痢,六脈細弱,胸腹不舒,腰痛腿軟,肝脾腎三臟受損,擬用黑歸脾湯主治。處方:黑歸脾湯加荷葉蒂、白芍、懷藥。
邵:痢疾持續一年,元陽大傷,清陽不升,腸道受損。擬用補中益氣湯加減。病情棘手,治療不易。處方一:黃耆、黨參、白朮、當歸、炙甘草、懷藥、炮薑、穀芽、升麻、柴胡、白芍、木香、荷葉、苡米。處方二:桔梗、白芍、懷藥、炙甘草、木香、炮薑、苡米、官桂、地榆、牡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