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四 (1)
卷四 (1)
1. 卷四
2. 嘔吐
某,胃為陽,土喜潤而惡燥,宜降不宜升。今診脈右關滑大,唇紅口甜,納穀輒吐無餘,雖湯飲不納,業已月餘,大便兩旬不解。脈症合參,系陽明實火,閉結胃氣,有失下行之旨。法宜清降。
川貝(五錢),活水蘆根(去節,五錢),竹茹(一錢),淡姜渣(二分)
另,用上龍井茶葉(一撮),生薑(一片),泡湯飲;白扁豆煮爛如糊,食之,以代粥。嘔止便解,用獨參湯以扶正氣。
吏左,朝日暮吐,脈來細軟。當培火生土。
焦六曲(一錢五分),焦穀芽(三錢),淡乾薑(炒,三分),茯苓(一錢),冬朮(炒,三錢),炙草(三分),益智仁(炒,一錢),遠志(炒,八分),蔻仁
陳左,胃氣逆行,以致作嘔。
半夏(炒,三錢),黨參(一兩),生熟砂仁(一錢),蔻仁(三),丁香(七粒),烏梅(一枚),姜(二)
陳右,厥陽犯胃,氣逆則嘔,胃氣下行為順,肝陽以清泄為宣,但由來已久,不可不兼扶正。
半夏(炒,一錢五分),陳皮(一錢五分),砂仁(一錢),枳殼(炒,四分),洋參(二錢),川連(二分),吳茱萸(一分),竹茹(八分),蘆根(五錢),車前子(三錢),姜(一片),大麥仁(四錢)
某,納食輒嘔,著寒則甚,胸脘作痛。
冬朮(三錢),黨參(三錢),炙草(六分),蔻仁(二粒),陳皮(一錢),淡乾薑(二分),竹茹(八分),木香汁(三匕),灶心土煎湯代水
王左,嘔吐本胃病,而胃為腎之關,有因水之不足而不能制胃火者,有因火之不足而不能生胃土者,此兩說之辯論最詳。大凡食入即出者,屬火之有餘,必得腎水以濟之,無過於六味作湯,資飲昨服,既能安適,不必日日更換,且服十濟再商。
熟地(一兩二錢),萸肉(三錢),丹皮(炒,一錢五分),茯苓(三錢),懷藥(三錢),澤瀉(一錢五分),懷膝
邵左,久咳,邪移於胃則嘔,此胃失下行之司,而上逆也。擬六君合蘇子降氣法,肺胃同調。
黨參,半夏,陳皮,茯苓,冬朮,炙草,蘇子,砂仁,生薑
某,胃氣應降不降,濁氣不泄而作嘔。
半夏(炒,三錢),陳皮(二錢),砂仁(一錢),柏子仁(一錢),萊菔子(五分),蘇子(一錢),姜(一),大麥仁(炒,一錢)
陳右,診脈左寸關獨數,納食輒嘔,大便不通,肝陽犯胃,腑氣有升無降。
川連(二分),枳實(五分),吳茱萸(三分),檳榔(一錢五分),蔞仁(三錢),姜(三),川楝子(炒,三錢),青皮(炒,一錢),木香(沖,四分),洋參(二錢),黑梔(一錢),元胡索(生炒,三錢),生熟砂仁(一錢)
吳,脈形兩損,咳痰嘔逆,身熱汗濡,頭暈氣升,症勢甚劇。擬調中培土,冀其嘔止納穀。
白話文:
某人,他的胃屬於陽性,胃土喜歡濕潤而討厭乾燥,應該向下運行而不是向上。現在診斷他的脈象,右手的關脈滑動有力,嘴唇紅潤且口中帶甜,吃下食物就完全吐出來,即使喝湯水也無法下嚥,已經一個多月了,大便也已經兩個星期沒有排出了。綜合脈象和症狀來看,屬於陽明經的實火旺盛,導致胃氣阻塞,失去向下運行的功能。治療方法應該以清熱降火為主。
藥方:川貝(15克),新鮮蘆根(去節,15克),竹茹(3克),淡姜渣(0.6克)
另外,用上等龍井茶葉(一小撮),生薑(一片),泡水飲用;白扁豆煮爛成糊狀,當作粥來吃。等嘔吐停止,大便通暢後,用獨參湯來扶助正氣。
某人,早上嘔吐,傍晚也嘔吐,脈象細弱。應該培養火氣來生養脾土。
藥方:焦六曲(4.5克),焦穀芽(9克),淡乾薑(炒,0.9克),茯苓(3克),冬朮(炒,9克),炙甘草(0.9克),益智仁(炒,3克),遠志(炒,2.4克),蔻仁
陳先生,胃氣向上逆行,導致嘔吐。
藥方:半夏(炒,9克),黨參(30克),生砂仁和熟砂仁(各3克),蔻仁(9克),丁香(7粒),烏梅(1枚),生薑(2片)
陳先生,厥陰肝陽侵犯胃部,氣機逆行則會嘔吐,胃氣向下運行才會順暢,肝陽應該以疏泄為宜,但由於病程較長,所以必須兼顧扶助正氣。
藥方:半夏(炒,4.5克),陳皮(4.5克),砂仁(3克),枳殼(炒,1.2克),西洋參(6克),黃連(0.6克),吳茱萸(0.3克),竹茹(2.4克),蘆根(15克),車前子(9克),生薑(1片),大麥仁(12克)
某人,吃東西就嘔吐,遇到寒冷會更加嚴重,胸口和胃部會疼痛。
藥方:冬朮(9克),黨參(9克),炙甘草(1.8克),蔻仁(2粒),陳皮(3克),淡乾薑(0.6克),竹茹(2.4克),木香汁(約15毫升),用灶心土煎湯代替水來煎藥。
王先生,嘔吐的根本原因在於胃病,而胃是腎的關口,有的是因為腎水不足而無法制約胃火,有的則是因為火氣不足而無法生養胃土,這兩種說法爭論最多。一般來說,吃下就吐出來的,屬於火氣有餘,必須用腎水來滋潤,沒有比用六味地黃丸來泡湯飲用更好的方法了,如果昨天喝了感覺舒適,就不用每天更換藥方,先服用十劑再做討論。
藥方:熟地(36克),山茱萸(9克),丹皮(炒,4.5克),茯苓(9克),懷山藥(9克),澤瀉(4.5克),懷牛膝
邵先生,長期咳嗽,邪氣侵犯到胃部就會導致嘔吐,這是因為胃失去了向下運行的功能而向上逆行。打算用六君子湯合蘇子降氣湯的方法,同時調理肺和胃。
藥方:黨參,半夏,陳皮,茯苓,冬朮,炙甘草,蘇子,砂仁,生薑
某人,胃氣應該向下運行卻沒有向下,濁氣無法排泄而導致嘔吐。
藥方:半夏(炒,9克),陳皮(6克),砂仁(3克),柏子仁(3克),萊菔子(1.5克),蘇子(3克),生薑(1片),大麥仁(炒,3克)
陳先生,診斷脈象,左手的寸脈和關脈跳動頻率快,吃東西就嘔吐,大便不通暢,這是肝陽侵犯胃部,腑氣只向上升而不向下行。
藥方:黃連(0.6克),枳實(1.5克),吳茱萸(0.9克),檳榔(4.5克),蔞仁(9克),生薑(3片),川楝子(炒,9克),青皮(炒,3克),木香(沖服,1.2克),西洋參(6克),黑梔子(3克),元胡索(生炒,9克),生砂仁和熟砂仁(各3克)
吳先生,脈象顯示身體虧損嚴重,咳嗽吐痰,嘔吐,身體發熱多汗,頭暈氣逆,病情很嚴重。打算用調理脾胃的方法來培養中焦脾土,希望他能夠停止嘔吐並開始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