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樂亭指要》~ 卷三 (3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4)

1. 脾胃

白朮(炒,二錢),神麯(炒,一錢),穀芽(三錢),半夏(炒,一錢),赤苓(二錢),扁豆(炒,二錢),會皮(八分)

徐左,飲食不運,食後作飽,脈沉細,不獨脾氣衰弱,水中之火亦衰。宜火生土。

遠志(一錢),冬朮(炒,三錢),薑炭(五分),焦穀芽(三錢),清晨桂附八味丸(三錢)

夏左,脈虛浮,右三部更甚。宜養其氣,修其脾胃健旺,再商真陰之議。

綿耆(六錢),當歸(三錢),洋參(一錢),茯苓(一錢五分),杜仲(鹽水炒,四錢),冬朮(炒,三錢),山藥(炒,五錢),炙草(四分),陳皮(一錢),穀芽(三錢)

蔣左,胸腹痞滿,食入作脹,脾氣失於健運故也。

冬朮(炒,三錢),枳殼(炒,五分),神麯(炒,一錢),穀芽(炒,三錢),陳皮(一錢),遠志(八分)

邵左,至高之陽不振,痰濁阻於膻中,用離火照法,以消陰霾。

熟附(四分),黨參(五錢),半夏(一錢),桔梗(六分),當歸(二錢),砂仁(炒,四分),陳皮(一錢),姜(一)

嚴左,中陽不旺,喜食麵物,未免為滯。

黨參(炒,六錢),遠志(炒,一錢),楂肉(炒,二錢),冬朮(土炒,一兩),半夏(炒,一錢),穀芽(炒,三錢),陳皮(炒,一錢),泡姜(一錢)

龔左,氣分偏虧,脾土不健運。

黃耆(一錢),當歸(炒,三錢),冬朮(炒,四錢),穀芽(炒,五錢),神麯(炒,一錢),陳皮(一錢),姜(二),棗(二)

吳右,痞結中宮,便溏脈弱。當以健運脾土為主。

焦白朮(三錢),焦神麯(一錢),焦穀芽(三錢),焦楂肉(一錢),炙草(四分),砂仁(四分),官桂(四分)

楊右,氣血兩虧之疾,全仗水穀之海,能納能運,能受重劑,補方希冀可以斡旋。今不思納穀,食入噁心,大便見溏,前投熟地,而胸膈滿悶,皆脾胃不醒不運見症。急培後天,能多進穀食,乃是轉機,否則圖痊非易。

棗仁(炒,三錢),建蓮(二錢),砂仁(炒,三分),冬朮(三錢),扁豆(炒,三錢),穀芽(炒,三錢),懷藥(炒,三錢),枸杞子(三錢),丹參(三錢),玉竹(炒,三錢),牛膝(炒,一錢五分),五味(七粒)

衛,久熱脈不弦數,虧在氣分。宜培土為主。

冬朮(一錢五分),炙草(四分),懷藥(四錢),穀芽(三錢),廣皮(五分),焦曲(一錢五分),當歸(一錢五分),黨參(三錢),姜(一),棗(一)

許,面色淡黃無神,脈軟而少力,痰之多者,良由脾不運化。主以培土,乃治痰之本也。

六君子湯,加生薑(一)。

劉右,脾虛挾濕,兼以操撈。

茅朮(一錢),白朮(炒,一錢五分),穀芽(三錢),生熟砂仁(八分),廣皮(一錢),半夏(一錢),香附(一錢),赤苓(二錢),丹參(三錢),玫瑰花(二朵)

白話文:

[脾胃]

**徐某:**飲食消化不良,飯後飽脹,脈象沉細,不僅脾氣虛弱,胃中之火也衰弱。應當用溫補的方法,以助脾胃之運化。

**夏某:**脈象虛浮,右側更甚。應當調理氣血,增強脾胃功能,再考慮滋陰。

**蔣某:**胸腹脹滿,進食後更加脹,是脾氣運化失常所致。

**邵某:**陽氣不足,痰濁阻滯於胸部,需溫散寒邪,化解痰濁。

**嚴某:**中焦陽氣不足,喜歡吃麵食,容易導致食積。

**龔某:**氣虛,脾胃運化功能不佳。

**吳某:**腹部痞塊,大便稀溏,脈象虛弱。應當健脾益氣,運化水濕。

**楊某:**氣血兩虛,脾胃運化功能衰弱,導致食慾不振,噁心,大便稀溏。需補益脾胃,促進其運化功能恢復。

**衛某:**久病,脈象不弦數,氣虛。應當以健脾益氣為主。

**許某:**面色蒼白無神,脈象軟弱無力,痰多,是脾胃運化失常所致。應當健脾益氣,從根本上解決痰濕問題。

**劉某:**脾虛濕盛,且勞累過度。

以上症狀描述及處方內容僅供參考,並非現代醫學診斷及治療建議,實際用藥需遵從專業中醫師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