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六 (11)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1)

1. 燥症

陰已耗,思色以降精,精不出內敗,小便道澀如淋,人謂小腸燥,誰知心液燥乎。久戰,相火旺也,然由心火旺。君火靜,有為,行似無為;君火衰,不能有為,轉若有為。蓋心君衰,相火上奪其權,心欲固,相欲動;心欲閉,相欲開,況心原思色,無怪精自降也。然心衰因腎水虛。

心液,腎精也。精足上交心,心始不動,即動,相代君行令,不敢僭君以奪權,故久戰不泄。精虛心無所養,本不可戰,相火鼓動,定難持久。今陰耗,非精虛比。其心君寡弱,惟相是任,心甫思色,相火操柄,久之心弱,相亦不強,不必交接精已離,既離,又不能行河車逆流法,安能復回故宮哉?勢必閉塞溺口,水澀如淋而作痛。法須補心仍補腎。

然補腎不利水,則水路不通,精濁不泄。用,化精丹,:熟地二兩,人參、牛膝、生棗仁五錢,棗皮、麥冬、白朮、沙參一兩,前子三錢。二劑愈。人參生心液,熟地、棗皮、沙參填腎精,麥冬益肺,使金生水,腎自滋心,又得棗仁,則心有權,自下通腎,腎氣足,氣行膀胱,又白朮利腰臍,則尤易通達,加牛膝、車前下走利水,則水竅開,精竅閉,何患小腸之燥澀。心液非補腎不化,精竅非補腎不閉,倘利水逐濁,何能效乎。

陽物不舉,強入房,耗精,則二便必牽痛,數至圊不得便,愈便愈痛,愈痛愈便,人謂腎火燥,誰知腎水燥乎。腎中無水,火不旺,無火,水不生。老年水火兩衰,故宜閉關不戰,中年乃縱欲竭精,火隨水流,此病不免。倘慎疾閉關,亦可延年。無如見色奮勇,或半途倒戈,入門流涕,腎不多精,又暢泄,則精已涸竭,無陰以通大小腸,二腸乾燥,自兩相取給,彼此牽痛。上游無泉源,下流必竭澤,下便,上愈燥痛,下痛,上愈燥便急。

宜大補腎水兼補腎火,蓋水得火易生。用,潤涸湯,:熟地二兩,白朮、巴戟一兩。方用熟地滋真陰,巴戟助真陽,妙在補陽仍補陰,則陽生陰長,不至強陽。二味補腎水火,不為之通達,故腎氣不入二腸,故加白朮利腰臍,則前後通達,何致乾燥,數至圊而不得便哉。

日間口燥,舌上無津,至夜又潤澤,人謂陽虛之燥,誰知陰畏陽火之燥,不交陽乎。人無病,陰平陽秘。惟陽旺則陰衰,陽衰則陰旺,皆成病。口燥,陰陽兩虛。然有辨。夜燥,陰氣虛;日燥;陽火旺。腎水,陰水也。

舌上廉泉,正腎水所注,腎水注廉泉則舌上不不燥,胡陽火遽至爍竭哉?陽火爍腎水,宜立亡,何僅口燥?且腎水乾,自日夜焦涸,何但日燥?此陽火甚旺,陰水尚未大衰,只可自顧保陰,不能分潤濟陽,堅守其陰於下焦,不肯上交陽位,故日燥夜不燥。法不必泄陽火之旺,惟補真陰水,水足濟陽。

白話文:

體內陰液已經耗損,會因為慾望而想射精,但精液卻排不出來,導致內部功能衰敗。小便時會感到尿道澀痛,像淋病一樣。人們都說是小腸太乾燥,卻不知道是心液乾枯的緣故啊!

性事太過頻繁,導致相火旺盛,但這其實是心火旺盛引起的。心火平靜時,雖然有所作為,但表現得像沒有作為一樣;心火衰弱時,則無法有所作為,反而表現得像有所作為一樣。這是因為心主衰弱,相火就奪取了它的權力。心想要固守,相火卻想動;心想要閉合,相火卻想開啟。何況心原本就慾望強烈,難怪精液會自動流失。但心衰的原因是腎水虛弱。

所謂心液,其實就是腎精。精氣充足時,會向上滋養心,心才會安靜不動,即使有活動,也是相火代替心君行使職責,不敢僭越心君來奪權,所以能持久而不洩精。精氣虛弱時,心沒有養分,原本就不適合性事,如果相火鼓動,肯定無法持久。現在陰液耗盡,並非單純精虛可以比擬。這是心主過於虛弱,只能任由相火主宰。心剛產生慾望,相火就掌握了主導權,久而久之心就會衰弱,相火也會變得不強。甚至不必性交,精液就會自動流失。一旦流失,又無法通過「河車逆流法」讓精液返回精宮,怎麼可能再回到原來的狀態呢?這樣下去,一定會導致尿道口阻塞,小便澀痛,像淋病一樣。治療方法必須補心,同時也要補腎。

然而,如果補腎卻不利水,水路就會不通暢,導致精液渾濁無法排出。可以使用「化精丹」:熟地二兩,人參、牛膝、生棗仁各五錢,棗皮、麥冬、白朮、沙參各一兩,車前子三錢。服用兩劑就會痊癒。人參能生心液,熟地、棗皮、沙參能填補腎精,麥冬能滋養肺,使肺金生腎水,腎水自然可以滋養心。再加上棗仁,心就會有主導權,能夠自行向下疏通腎,腎氣充足後,氣才能運行到膀胱。而白朮則能疏通腰部和肚臍,使之更容易通達。加入牛膝和車前子這類往下走能利水的藥材,就能疏通水道,關閉精竅,還怕小腸的乾燥和澀痛嗎?心液不靠補腎無法化生,精竅不靠補腎無法閉合,如果只是利水排除濁液,怎麼可能有效呢?

陽具無法勃起,強行性交,會耗損精液,導致大小便時都會牽扯疼痛,甚至頻頻跑廁所卻無法順利排便,越排越痛,越痛越想排。人們都說是腎火太旺,卻不知道是腎水枯竭的緣故啊!腎中沒有水,火就不會旺;沒有火,水就無法產生。老年人水火都衰弱,所以應該閉門休養,不縱慾。中年人如果縱慾過度,耗盡精液,就會導致火隨著水流失,這種疾病就難以避免。如果能謹慎養病,閉門休養,也可以延年益壽。無奈的是,有些人一見到美色就奮不顧身,或者半途而廢,性事後感到沮喪,腎中精液不多,又頻繁洩精,精液就會枯竭,沒有陰液來滋潤大小腸,導致兩條腸道乾燥,只能互相掠奪水分,互相牽引疼痛。上游沒有水源,下游肯定會乾涸,大便時,上腹部就會更加乾燥疼痛,下腹部疼痛,上腹部就會更加燥熱,並且便意急迫。

這種情況應該大補腎水,同時也要補腎火,因為水得到火就容易生發。可以使用「潤涸湯」:熟地二兩,白朮、巴戟各一兩。這個方子的妙處在於,用熟地滋養真陰,巴戟助長真陽,補陽的同時也補陰,使陽氣得以生發,陰液得以滋長,不會過於強盛。這兩種藥材補腎水和腎火,如果還不能疏通,腎氣就無法進入兩條腸道,所以加入白朮來疏通腰部和肚臍,這樣前後就能通暢,又怎麼會乾燥呢?又怎麼會頻頻跑廁所卻無法排便呢?

白天口乾舌燥,沒有唾液,到了晚上又會潤澤,人們都說是陽虛導致的乾燥,卻不知道是陰液畏懼陽火,不敢與陽氣相交的緣故啊!人沒有疾病的時候,陰陽是平衡的。只有陽氣過旺,陰液才會衰弱;陽氣衰弱,陰液才會旺盛,這都會導致疾病。口乾,就是陰陽兩虛的表現。但其中還是有區別。夜晚乾燥,是陰氣虛弱;白天乾燥,是陽火旺盛。腎水,屬於陰水。

舌下的廉泉穴,正是腎水所流注的地方,腎水如果能滋潤廉泉穴,舌頭就不會乾燥,為什麼陽火會突然旺盛到把腎水燒乾呢?陽火如果燒乾腎水,人應該立刻死亡,怎麼可能只是口乾?而且如果腎水乾涸,應該是日夜都感到乾燥,怎麼會只有白天乾燥?這是因為陽火過於旺盛,而陰水尚未完全衰竭,只是只能勉強自保,無法分潤給陽氣,只能堅守在下焦,不肯向上滋養陽位,所以才會白天感到乾燥,晚上卻不乾燥。治療方法不是要洩陽火,而是要補足真陰之水,只要水分充足,就能滋養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