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奇聞》~ 卷五 (5)
卷五 (5)
1. 膨脹
腰腳腫,小便不利,或腹腫脹,喘急痰盛,不可臥,此肺腎俱虛,非臌脹也。水症多脾胃虛,茲肺腎虛,何成水脹?不知肺虛盜脾胃氣,腎虛不生脾胃氣,二經虛,脾胃更虛。土虛,肺之氣化不行;肺虛,腎之關門不開,水乃氾濫如水腫。法似宜補肺兼補腎,然不若補腎之為得,蓋肺生腎水,不生腎火也,脾胃必得腎火以生,水氣必得腎火以化,況補腎肺不來生,肺金自安。
用,金匱腎氣丸,:茯苓、澤瀉十兩,附子一枚,牛膝、車前子三兩,官桂、丹皮、棗皮二兩,熟地四兩,山藥六兩。為末,密丸。早晚各一兩,滾水下。一料全愈,二料不發。此方經後人改分兩,多不效,畏苓、澤耳。不知水勢滔天,既不用掃蕩決水,乃畏利導,不用消水乎?故必多用苓、瀉、車前,則水從膀胱下。然腎關不開,胃之積水又何以下?故用附、桂回陽助火,蒸動腎氣以開關,群藥始能利水。
然又恐利水未免損陰,佐熟地、丹皮、山藥,利中有補,陽得陰生,火不亢,土自升,誠神方。倘妄增藥味,更改輕重,斷難收功。
大病初起,致傷脾胃,氣衰中滿,成氣臌。服,補土消滿湯,數劑。人參、陳皮、神麯三分,白朮、山藥五錢。茯苓、芡實三錢,蘿蔔子、蘇子五分,山楂五粒,甘草一分。神效。
四肢脹,腹腫如鼓,面目浮,皮膚流水,按不如泥,但陷下成孔,手起如故,飲食知味,糞溏,溺閉澀,氣喘不能臥。人謂水臌,不知腎水衰也。真水足,邪水不橫,真水衰,邪水乃溢。況真水衰,虛火必盛。三焦火與衝脈屬火者,性皆上炎,無不逆沖。水從火泛,上走於肺,喘嗽不寧。
臥主腎,腎氣既逆,又安得臥?至不得臥則肺氣不得夜歸腎,腎水空,無非火氣,則肺氣不敢久留於腎,仍歸肺宮。母因子虛,清肅之令不行於膀胱,水入膀胱之口,膀胱不受,乃散於經絡,隨臟腑之虛者,入而注之,不走小腸而走肢膚,故毛孔出水。法必補腎水制腎火,尤宜補肺金生腎水。
腎水不能速生,助肺氣,則皮毛閉塞。腎氣下行,水趨膀胱,不走腠理。用,六味地黃湯,加味治。熟地、茯苓二兩,棗皮、山藥、澤瀉、麥冬一兩,丹皮六錢,北味三錢。十劑全愈。戒酒色一年,戒鹽三月,否必發。此屬腎水虛,故補水不補火。腎虛以致火動,肺虛以致水流,補水火自靜,補金水自通,實有至理。
單腹脹滿,四肢不浮,數年不死,人謂水臌。水臌不過兩年,必皮膚流水死,今數年,皮膚又不流水,乃蟲結於血中,血裹子蟲內,似臌而非。蓋飲食內有惡蟲之子,食入腹而生蟲,或食難化物,久變蟲形,血裹不化,久之血塊漸大,蟲遂多。所用食物止足供蟲食,即水穀所化之血,亦只為蟲外郭,不能灌注臟腑。
白話文:
膨脹
腰腿腫脹,小便不通暢,或者腹部腫脹,呼吸急促,痰多,無法平躺,這是肺腎兩虛,而非真正的臌脹(腹水)。水腫大多是因為脾胃虛弱,而這裡是肺腎虛弱,怎麼會形成水腫呢?這是因為肺虛導致盜取脾胃之氣,腎虛則不能生髮脾胃之氣,兩經虛弱,脾胃就更加虛弱。脾土虛弱,肺的氣化功能失常;肺虛弱,腎的氣化功能失常,水分就泛濫成水腫。治療方法看似應該補肺兼補腎,但不如單純補腎效果好,因為肺生腎水,但並非生腎火,脾胃必須依靠腎火來生髮,水氣也必須依靠腎火來代謝,況且補腎後肺也能得到滋養,肺金自然平和。
使用金匱腎氣丸:茯苓、澤瀉各十兩,附子一枚,牛膝、車前子各三兩,桂枝、丹皮、棗皮各二兩,熟地四兩,山藥六兩。磨成粉末,製成蜜丸。早晚各服用一兩,用滾水送服。一劑藥就能痊癒,兩劑藥就能徹底根治。這個方子後人修改了藥量,大多無效,是因為害怕茯苓、澤瀉的利水作用。他們不知道水勢像滔天洪水一樣,不用疏通排水,反而害怕利水藥物,不用消水藥物嗎?所以必須大量使用茯苓、澤瀉、車前子,這樣才能使水從膀胱排出。但是腎的氣機不通暢,胃裡的積水又怎麼能排出呢?所以使用附子、桂枝回陽助火,溫通腎陽以開啟氣機,其他藥物才能利水。
但是又擔心利水過度會損傷陰液,所以加入熟地、丹皮、山藥,在利水的同時又能滋補,陽氣得到陰液的滋養,火不亢盛,脾土就能自行升起,確實是一個神奇的方劑。如果隨意增加藥物或更改藥量,就難以收到療效。
大病初起,導致脾胃受損,氣虛導致腹部脹滿,形成氣臌。服用補土消滿湯,服用幾劑即可。人參、陳皮、神麴各三分,白朮、山藥各五錢,茯苓、芡實各三錢,蘿蔔子、蘇子各五分,山楂五粒,甘草一分。療效神奇。
四肢腫脹,腹部腫脹如鼓,面部浮腫,皮膚滲出水分,按壓皮膚凹陷不回彈,但陷下去的地方會形成小坑,放開手後又能恢復原狀,能感覺食物的味道,大便稀溏,小便閉澀,呼吸急促,無法平躺。人們認為是水臌,但其實是腎水虧虛。真水充足,邪水就不會橫行,真水虧虛,邪水就會溢出。況且真水虧虛,虛火必然旺盛。三焦的火和衝脈(屬火)的火,性質都是向上蔓延,都會逆沖。水因為火而泛濫,向上衝擊肺部,導致咳嗽喘息不止。
臥下主要依靠腎氣,腎氣逆亂,怎麼能躺下呢?不能平躺,肺氣就不能在夜間歸於腎臟,腎水空虛,只剩下火氣,那麼肺氣就不敢久留於腎臟,又回到肺部。母氣(腎氣)虛弱,清肅之令不能到達膀胱,水進入膀胱,膀胱不能容納,就散佈到經絡,隨著臟腑虛弱的地方,滲入注滿,不走小腸而走四肢皮膚,所以毛孔會滲出水分。治療方法必須補腎水,制約腎火,尤其要補肺金以生腎水。
腎水不能迅速生髮,幫助肺氣,則皮膚毛孔閉塞。腎氣下行,水分才能趨向膀胱,不走肌膚腠理。使用六味地黃湯加味治療。熟地、茯苓各二兩,棗皮、山藥、澤瀉、麥冬各一兩,丹皮六錢,北五味子三錢。十劑藥就能痊癒。戒酒色一年,戒鹽三月,否則一定會復發。這屬於腎水虛弱,所以補水不補火。腎虛導致火動,肺虛導致水溢,補水火自然就會平靜,補金水自然就會通暢,這確實是大道理。
單純腹部脹滿,四肢不浮腫,好幾年都不死,人們認為是水臌。水臌不過兩年,必然會皮膚滲水而死,現在好幾年了,皮膚又不滲水,這是蟲結在血中,蟲被血包裹,看似臌脹但卻不是。這是因為飲食中有害蟲的蟲卵,吃進去後在腹中生蟲,或者吃了難以消化的東西,久而久之變成蟲形,被血包裹而不能被消化,久之血塊越來越大,蟲也越來越多。所吃的食物只夠蟲子吃,就是水穀化生的血液,也只作為蟲子的外殼,不能灌注臟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