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五 (3)

1. 反胃

食入胃即吐,此肝木克胃土,用逍遙散加吳萸、黃連隨愈。然人謂胃病,用香砂消導,傷胃氣,愈吐;又用下藥,不應;復用寒涼降火,不獨胃傷,脾亦傷;又改辛熱救寒,不應,始悟用和解,解鬱散邪,然已成噎膈。

胃為腎關門,腎水足,咽喉間無非津液,可以推送水穀;腎水不足,力難潤灌胃中,又何能分濟咽喉?且腎水不足,不能下注大腸,大腸無津相養,久必瘦小,腸細小,飲食入胃,勢難推送。下既不行,積而上浮,不特上不能容而吐,亦下不能受亦吐,必大補腎水。用,濟難催輓湯,:熟地、當歸二兩,山藥、玄參一兩,車前子一錢,牛膝三錢。

十劑必大順。此純補精血,水足胃有津,大腸有液,自然上下相通無阻滯。

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一日三日盡吐出者,雖同是腎虛,然食入即吐,腎無水;食久始吐,腎無火。此食久始出,非腎寒而何?腎寒何成反胃?蓋脾胃必得腎火,土始有溫熱氣,能發生消化飲食。倘土冷水寒,結成冰凍,則下流壅積,必返上越。

宜急補腎火,使一陽來復,大地回春,冰泮土松,沮洳之類,順流而下,又何上衝嗌口?然但補火則焚林竭澤,必成焦枯,必濟以水,水火既濟,上下流通,何有反胃?用,兩生湯,:肉桂二錢,附子一錢,熟地二兩,棗皮一兩。四劑止,十劑愈。此水火兩生,脾胃得火無寒冷,得水無干澀,自上可潤肺,不阻於咽喉,下可溫臍,不結於腸腹。

或謂下寒多腹痛,腎寒正下寒,宜少腹作痛,何食久而吐,無腹痛症?不知寒氣結於下焦則腹痛,今上吐,寒氣盡從口趨出,又何寒結之有。

時吐時不吐,吐則盡情吐出,人謂反胃,不知實郁。此婦人多,男子少。郁必傷肝,肝氣傷,即克脾胃。肝最急,其剋土未有不急者。土不能受,遂越出。木怒土不受,於是挾鬱氣捲土齊來,盡祛而出,故盡吐出。其時不吐者,木鬱少平耳。法不必止吐,惟平肝,肝平郁舒,吐自止。

用,逍遙散,:柴胡、白朮一錢,白芍五錢、茯神、當歸三錢,陳皮三分,甘草一分。二劑愈。仍以濟難催輓湯一半調理。蓋解鬱後,其木必枯,隨補水,木始滋息,自然枝葉榮敷榮,何至拂性作吐。

胃中嘈雜,腹微疼,痰涎上湧,嘔吐,人謂反胃,不知乃蟲也。人水濕留脾胃,肝旺又克,則土虛生熱,此熱乃肝火,虛火也。土得真火消食,得虛火生蟲。蟲得肝木之氣,性最急,飢覓食,飽跳梁,挾水穀上吐。其不吐蟲者,蓋蟲最靈,居土則安,入金則死,在胃翻騰,不越胃遊樂,恐出胃為肺金殺也。法必殺蟲佐瀉肝。

然瀉肝殺蟲,不免寒涼克削,肝未泄脾胃先傷,蟲又何能盡殺。必於補脾胃中行斬殺,庶賊除地方不擾。用,健土殺蟲湯,:人參、茯苓、白芍一兩,炒梔子、白微三錢。水煎,加黑驢尿一半調,飢服,不再劑,蟲盡死。驢屬金,肝蟲畏金,故取尿用。有單用驢尿者,然殺蟲不健土,肝木仍旺,後心再生。

白話文:

標題: [反胃]

內容: 當食物一進入胃就嘔吐出來,這可能是因爲肝臟功能過強,剋制了胃的功能,治療可用逍遙散加上吳茱萸、黃連,症狀就會緩解。然而,人們常認爲這是胃部的問題,使用芳香類藥物幫助消化,但這會傷害胃氣,反而加重嘔吐;再用瀉藥,沒有效果;又用寒涼藥物來降火,不僅胃受到傷害,脾臟也會受傷;接着嘗試用辛辣熱性的藥物來對抗寒涼,還是沒有效果,這才意識到應該使用調和的方法,解除鬱結,驅散邪氣,但是此時已經發展成爲嚴重的吞嚥困難。

胃部像是腎臟的守門員,當腎水充足時,喉嚨間充滿滋潤的津液,可以順利推動食物的消化;但如果腎水不足,力量難以滋潤到胃部,又如何能補充喉嚨間的津液呢?而且,腎水不足,無法滋養大腸,導致大腸缺乏津液的滋養,久而久之,腸道會變得狹窄,當食物進入胃部後,很難被順利推送下去。下方通道不通暢,食物積聚並向上湧動,不僅上部無法容納而引起嘔吐,下部也無法接受食物,同樣引發嘔吐,這時必須大力補充腎水。使用濟難催挽湯,包括熟地、當歸各兩錢,山藥、玄參各一錢,車前子一錢,牛膝三錢。

服用十劑後,情況將大大改善。這個方子純補精血,讓腎水充足,胃部有了滋潤,大腸有了潤滑,自然上下通暢無阻。

如果早餐吃後晚上才吐,或者晚餐吃後第二天早上才吐,或者每隔一兩天才把食物全部吐出來,雖然都是腎虛的表現,但是食物剛吃進去就吐,說明腎水不足;食物吃了很久才吐,說明腎火不足。這種情況,食物長時間留在胃裏才吐出來,如果不是腎寒又是什麼呢?腎寒怎麼會引發反胃?這是因爲脾胃需要得到腎火的溫暖,才能產生熱量,從而能夠消化食物。如果脾胃像被冷水浸泡,結成冰凍狀態,那麼食物消化後的殘渣會堆積在下部,必然會上逆嘔吐。

應立即補充腎火,使陽氣回覆,大地回暖,冰凍融化,土壤變得鬆軟,溼氣等物質可以順暢向下流動,怎麼還會有上衝喉嚨的情況呢?但是隻補充火氣,就像燒林乾涸,必然會變得焦乾枯萎,必須同時補充水分,水火既濟,上下暢通,怎麼會還有反胃呢?使用兩生湯,包括肉桂兩錢,附子一錢,熟地兩錢,棗皮一錢。服用四劑後症狀停止,十劑後痊癒。這個方子同時補養水火,脾胃得到火氣就不會感到寒冷,得到水分就不會幹燥,自然能夠從上部潤澤肺部,不會在喉嚨處受阻,下部可以溫暖腹部,不會在腸道處凝結。

有人會說,下寒常伴有腹痛,腎寒正是下寒,應該出現下腹疼痛的症狀,爲什麼食物吃後很久才吐,卻沒有腹痛的症狀呢?不知道寒氣凝結在下部會導致腹痛,而現在是上部嘔吐,寒氣完全從口中排出,哪裏還會有寒氣凝結的情況。

有時候嘔吐,有時候不吐,一旦開始吐,就會徹底吐出來,人們認爲這是反胃,卻不知道實際上是情緒鬱結所致。這種情況在女性中更爲常見,男性較少。情緒鬱結會傷害肝臟,肝氣受損,就會剋制脾胃。肝臟是最急躁的器官,它剋制脾胃時總是非常強烈。脾胃無法承受,食物就會反吐出來。木氣憤怒於土不受剋制,於是帶着鬱氣,捲起泥土一起湧上來,全部排出體外,所以纔會徹底吐出。而在不吐的時候,只是因爲木氣鬱結稍微緩解了而已。治療方法不必止吐,而是要平肝,肝氣平和,鬱氣得以釋放,嘔吐自然就會停止。

使用逍遙散,包括柴胡、白朮各一錢,白芍五錢,茯神、當歸各三錢,陳皮三分,甘草一分。服用兩劑即可痊癒。然後以濟難催挽湯的一半進行調理。因爲解除鬱結後,木氣可能會枯萎,及時補充水分,木氣才能得到滋養,自然枝葉茂盛,何至於因爲性情不順而引發嘔吐。

胃部嘈雜,腹部輕微疼痛,痰液湧上喉嚨,引起嘔吐,人們認爲這是反胃,卻不知道實際上是寄生蟲所致。人體中的水溼停留在脾胃之間,加上肝氣旺盛剋制脾胃,導致脾胃虛弱產生熱氣,這種熱氣實際上是肝火,屬於虛火。脾胃得到真火才能消化食物,而得到虛火則會產生寄生蟲。寄生蟲得到肝木的氣息,性情急躁,飢餓時尋找食物,飽食後跳躍,帶着食物向上吐出。那些沒有吐出蟲子的人,是因爲蟲子非常聰明,它們在土中生存安全,在金屬中則會死亡,在胃部翻騰,不會離開胃部,擔心一旦離開胃部會被肺部的金屬殺死。治療方法必須殺蟲並輔助清肝。

然而,清肝和殺蟲難免會用到寒涼藥物,這樣在清肝的同時,脾胃可能先受到傷害,蟲子也無法完全殺死。必須在補養脾胃的過程中進行殺蟲,這樣才能根除病源,避免對身體造成干擾。使用健土殺蟲湯,包括人參、茯苓、白芍各一兩,炒梔子、白薇各三錢。用水煎煮,加入一半的黑驢尿,空腹服用,不需要第二劑,蟲子就會全部死亡。驢屬金,肝蟲害怕金屬,因此採用驢尿。也有單獨使用驢尿的情況,但是隻殺蟲而不健脾,肝木仍然旺盛,蟲子可能再次生成。

這個方子補脾平肝,特別是梔子、白薇與驢尿合用,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飯後一定會吐幾口,但不會全部吐出來,膈部時常發出聲音,面色看起來正常,人們認爲是脾胃中氣堵塞,卻不知道膈部有痰血凝結不散。膈位於胃上方,與肝臟相連,每當生氣時膈部會疼痛,因爲血液不流通。血液不流通,停滯在膈部會形成死血,死血存留在膈部,必然會阻礙氣道,影響氣血的升降,阻滯津液形成痰液,痰液聚集形成水飲,與血液搏鬥發出聲音,再加上食物的刺激,勢必要吐出一些才能稍微舒服些。但是一旦食物進入胃部,胃本身並沒有問題,能夠自然接受食物,這就是爲什麼一定要吐幾口但不會全部吐出來的原因。

治療方法只需去除膈部的痰血,嘔吐的症狀自然會緩解。使用瓜蒂散,加味治療。瓜蒂七枚,蘿蔔子、半夏、花粉、甘草各三錢,韭菜汁一合,枳殼、人參各一錢。服用一劑後,大量吐出痰血,病情就能緩解,不需要第二劑。這個方子原本是吐藥,但加入蘿蔔子、枳殼可以幫助消化,半夏、花粉可以清除痰液,韭菜汁可以排除血液,可能會擔心過度清除,不免因吐傷氣,因此又加入人參、甘草,使胃部不會受到損傷,這樣積滯容易清除,何須再吐。這種情況,飯後立刻嘔吐類似反胃,因此放在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