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奇聞》~ 卷四 (16)
卷四 (16)
1. 呆
輕成呆,重發厥。起居失節,則胃中勞傷,不生氣而生痰。一時成呆,乃痰迷心脘下,尚未直入心包,倘入心包,人且立亡。宜生胃氣,佐消痰。用,起心救胃湯,。人參、茯苓一兩,白芥子、神麯三錢,菖蒲、黃連、甘草一錢,半夏、南星二錢,枳殼五分。三劑愈。此救心正救胃。
蓋胃乃心子,心氣旺,胃氣自清。設作呆病,用附子斬關直入,以火助火,發狂死。總之,呆成於久,不成於暫,一時成呆,非真也。故久病宜於火中補胃消痰,猝病宜於寒中補胃消痰,不可不知。
白話文:
輕微的呆症,嚴重則會發作昏厥。生活作息不規律,就會導致胃部勞損,無法生氣反而生痰。突然發生的呆症,是因為痰迷住了心臟和胃脘下部,尚未直接進入心包,如果進入心包,人就會立刻死亡。治療應當滋養胃氣,輔助消痰。可以使用「起心救胃湯」,藥材包含:人參、茯苓各一兩,白芥子、神麴各三錢,菖蒲、黃連、甘草各一錢,半夏、南星各二錢,枳殼五分。服用三劑即可痊癒。此方能救治心臟和胃部。
因為胃是心的根本,心氣旺盛,胃氣自然就清。如果治療呆症,使用附子強行刺激,以火助火,反而會導致發狂而死。總而言之,呆症是長期形成的,而不是一時造成的,突然發生的呆症,並不是真正的呆症。所以,久病應該用溫熱的方法來補益胃氣、消痰;突然發病則應該用寒涼的方法來補益胃氣、消痰,這點務必記住。
2. 呃逆
忽呃逆不止,人謂寒氣相感,誰知氣逆寒入乎。然氣逆非氣有餘,乃不足也。丹田氣足,則氣守下焦,順;丹田氣不足,則氣奔上焦,逆。症雖小,徒散寒不補氣,多成危症。宜大補丹田氣,少佐祛寒,則氣旺可接續,寒祛能升提,呃逆自止。用,定呃湯,:人參三錢,白朮、茯苓五錢,丁香、陳皮五分,沉香末、牛膝一錢。
一劑愈。參、苓、白朮補氣回陽,丁香祛寒,沉香、牛膝降丹田以止逆,逆氣既回,呃聲自定。
痰氣不清;忽呃逆,人謂火逆作祟。火逆口必渴,今不渴呃逆,仍是痰氣,非火邪。痰在胃口,呃逆在丹田,何能致此?不知怪病多起於痰,安得呃逆獨異。此丹田氣欲升,痰結胸中,不使其氣直上也。較虛呃甚輕,消痰氣,呃逆自除。用,二陳湯加減,治。入參、陳皮五分,半夏、厚朴一錢,甘草三分,茯苓三錢。
一劑即愈。二陳治痰,加人參、厚朴補中降氣,自祛痰於上焦,達氣於下焦。
口渴舌燥,飲水後忽呃逆,人謂水氣,誰知火氣逆乎。此胃火,胃火太盛,必大渴呼水,今但渴不喜大飲,乃胃氣虛,胃火微旺,故飲水雖快,多則不能消,火上衝呃逆。宜補胃土,降胃火,則胃氣安,胃火息,呃逆自止。用,平呃散,:玄參、白朮五錢,甘菊、茯苓、麥冬三錢,人參二錢,甘草五分。
一劑即平。此降火不耗氣,倘輕用石膏,雖取勝,胃終有傷,他症必生。
惱後肝血燥,肺氣熱,忽呃逆不止,人謂火動,誰知氣逆不舒乎。肝性最急,拂必下克脾土,脾土氣閉,則腰臍間不通,奔咽喉作呃逆。倘用降火降氣藥,呃逆更甚,必須散郁,佐消痰潤肺。用,解呃丹,:茯神、白芍三錢,當歸、白芥子二錢,白朮、蘇葉五分,麥冬五錢,柴胡一錢。一劑即止。
此散郁神方,不特治呃逆。白朮利腰臍氣,柴、芍、歸舒肝膽,麥冬、蘇葉潤肺,茯神通心與膀胱氣,白芥子宣膜膈氣,故一身之氣流通,何慮下焦氣不升咽喉。
呃逆時作時止,人謂氣滯,誰知氣虛乎。氣旺,順;衰,逆。逆之至,皆衰之極。使氣衰不甚,何至於逆。惟衰極則氣弱不能轉,呃逆生。氣衰呃逆,不比痰呃、火呃,補氣自止。倘徒消痰降火,則輕變重,重必死。況痰火之呃亦虛而致之,不只寒呃之成於虛也,然不補虛何以治呃。
用,六君子湯,加減治。人參、茯苓三錢,白朮一兩,陳皮一錢,甘草三分,半夏二錢,柿蒂三枚。連三劑,呃自除。此治胃聖藥,胃氣弱,諸氣自弱,故補胃氣正補諸氣也,氣旺尚有氣逆乎?況柿蒂尤易轉呃。胃多氣之腑,氣逆從胃始,氣順獨不從胃始乎?故胃氣轉,諸氣無不轉。
白話文:
[呃逆]
忽然間不停打嗝,人們常認為是受了寒氣,卻不知是氣機逆亂,寒氣趁虛而入。然而氣逆並不是因為氣太多,反而是氣不足。如果丹田氣足,氣機就會駐守在下焦,運行順暢;若丹田氣不足,氣機就會奔向上焦,導致逆亂。雖然這只是個小病狀,但如果只是單純散寒而不補氣,可能會演變成危險的情況。應該大力補充丹田的氣,稍微輔助一些祛寒的治療,讓氣力旺盛可以持續,寒氣驅除能夠提升氣機,打嗝自然停止。使用「定呃湯」:人參三錢,白朮、茯苓各五錢,丁香、陳皮各五分,沉香末、牛膝各一錢。
服用一劑即可康復。人參、茯苓、白朮可以補氣回陽,丁香祛寒,沉香、牛膝則能下降丹田以止逆,一旦逆氣回歸正常,打嗝自然消失。
如果痰氣不清,忽然開始打嗝,人們常認為是火逆作祟。如果是火逆,口裡一定會很渴,現在不渴卻打嗝,還是痰氣的問題,並非火邪。痰在胃口,打嗝源自丹田,怎麼會有這樣的關係呢?但不知道的是,許多奇怪的疾病都是由痰引起的,打嗝怎麼可能例外呢?這是丹田的氣想要上升,但是胸中的痰結阻止了它,讓氣機無法直上。這種情況比虛弱的打嗝輕很多,只要消除痰氣,打嗝自然消失。使用「二陳湯」加減來治療:人參、陳皮各五分,半夏、厚朴各一錢,甘草三分,茯苓三錢。
服用一劑即可痊癒。二陳湯能治痰,加上人參、厚朴補中降氣,自然能將痰從上焦驅除,讓氣機到達下焦。
口渴舌燥,喝水後突然開始打嗝,人們常認為是水氣,卻不知是火氣逆亂。這是胃火,如果胃火太盛,一定會非常口渴,想要喝水,但現在只是口渴卻不喜歡大量喝水,這表示胃氣虛弱,胃火微微旺盛,所以雖然喝水可以暫時緩解,但喝多了身體卻無法消化,火氣上衝導致打嗝。應該補充胃部的氣,降低胃火,這樣胃氣才能安穩,胃火得以平息,打嗝自然停止。使用「平呃散」:玄參、白朮各五錢,甘菊、茯苓、麥冬各三錢,人參二錢,甘草五分。
服用一劑即可平息。這個方子可以降火但不會消耗氣力,如果輕易使用石膏,雖然可以取勝,但最終會傷害到胃,引發其他病症。
生氣後肝血乾燥,肺氣過熱,忽然開始不停打嗝,人們常認為是火動,卻不知是氣機逆亂,無法舒展。肝臟性質急躁,受刺激時必定會抑制脾土,脾土氣閉塞,腰臍間的通道就不通暢,氣機奔向咽喉形成打嗝。如果使用降火降氣的藥物,打嗝反而會更嚴重,必須先疏解鬱悶,再輔助清除痰氣,滋潤肺部。使用「解呃丹」:茯神、白芍各三錢,當歸、白芥子各二錢,白朮、蘇葉各五分,麥冬五錢,柴胡一錢。服用一劑即可停止。
這是疏解鬱悶的神奇方子,不只是治打嗝。白朮能幫助腰臄間的氣機,柴胡、白芍、當歸能舒展肝膽,麥冬、蘇葉能滋潤肺部,茯神能通心與膀胱的氣機,白芥子能宣散膈膜間的氣機,因此全身的氣機流通,還需要擔心下焦的氣機無法上升到咽喉嗎?
打嗝時好時壞,人們常認為是氣滯,卻不知是氣虛。氣力旺盛,氣機就順暢;氣力衰弱,氣機就逆亂。到了極點的逆亂,都是氣力衰弱到極點的表現。如果氣力衰弱得不嚴重,怎麼會逆亂呢?只有氣力衰弱到極點,才會讓氣力無法轉換,打嗝便產生。氣力衰弱導致的打嗝,和痰打嗝、火打嗝不同,只需要補氣就能停止。如果只是消除痰氣、降火,病情可能會輕微變嚴重,嚴重的話甚至會致命。況且痰火導致的打嗝也是因為虛弱所致,不只是寒氣導致的打嗝。然而,如果不補虛,怎麼治療打嗝呢?
使用「六君子湯」加減來治療:人參、茯苓各三錢,白朮一兩,陳皮一錢,甘草三分,半夏二錢,柿蒂三枚。連續服用三劑,打嗝自然消失。這是治療胃病的聖藥,如果胃氣虛弱,其他部位的氣機也會跟著虛弱,所以補充胃氣等於補充全身的氣機,氣力旺盛還有氣機會逆亂嗎?況且柿蒂特別容易轉化打嗝。胃是多氣的腑,氣機逆亂從胃開始,氣機順暢難道不會從胃開始嗎?因此,一旦胃氣轉換,其他的氣機也都會跟著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