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四 (13)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3)

1.

熱極發狂,登高呼,棄衣走,氣喘,汗出如雨,此陽明胃火,登高棄衣者何?蓋火炎上,內火熾騰,身自飛揚。熱鬱胸中,得呼則氣泄。衣乃蔽體,內熱盛,得衣不啻如焚,棄則快。火盛刑金,自大喘。肺主皮毛,不能外衛,腠理開泄,陰不攝陽,逼汗外出。汗出心無血養,神將飛越,安得不發狂?用加味,白虎湯,救。

人參二兩,石膏、麥冬三兩,知母、茯苓、半夏五錢,甘草一錢,竹葉三百片,米一撮。二劑愈,不可三劑。非白虎急救胃火。則腎水立干,身成黑炭。然火燎原,非杯水可救,必得滂沱大雨,始能撲滅。

發狂,腹滿不得臥,面赤身熱,妄見妄言,如見鬼,此陽明胃火盛。然胃火屬陽,妄見妄言見鬼,又陰症,不知陽明火盛,由心包火盛,陽明屬陽,心包屬陰,二火齊發,故腹滿不得臥,倘只胃火,雖口渴腹滿尚可臥,唯心包助胃齊發、遂至心神外越,陰氣乘之,妄見妄言如見鬼。法宜泄胃,不必泄心包火。

蓋胃,心包子,母盛子始旺,然子衰母亦弱,泄胃即泄心包,用,泄子湯,:玄參三兩,甘菊一兩,知母、花粉三錢。一二劑二火平,狂愈。論理可用白虎,然過峻。心包屬陰,白虎泄陽,畢竟有傷陰氣,不若此,既泄陽,又無損陰。或曰:母盛子始旺,泄心包火何必泄胃?不知胃火最烈,胃火熾,腎水立干,故必先救胃火,胃火息,心包火亦息。

倘先泄心包,寒涼之藥必由胃而後入心包,假道滅虢,不反動胃火怒乎?不若直泄胃火,既制陽,又制陰。

易喜易怒,狂妄譫語,心神散亂,目有所見,人疑胃火,不知乃心火耳。心熱發狂,膻中之外衛謂何?亦因心過酷熱,包絡膻中何敢代君司令。喜笑不節,如君恣肆威權,宰輔不敢輕諫,左右無非便佞,自然聲色娛心,語言博趣,偏喜偏笑,所發無非亂政。及令不行,渙散景象有如鬼域,人心發熱亦然。

然心熱發狂至神越,宜立亡,何能苟延歲月?不知心熱不同胃熱,胃熱發狂,外熱犯心,心熱乃內熱自亂,故胃狂有遽亡,心狂有苟延。用,清心丹,:黃連、人參、丹參三錢,茯神、生棗仁五錢,麥冬一兩。一二劑定,不必用三劑。黃連清心,然徒用連則心燥,連性亦燥,恐燥以動燥,所以又用二參、麥冬潤以濟之。

火有餘自氣不足,補氣以泄火,則心君無傷,可靜不可動矣。

身熱發狂,言淫亂,喜無非愉悅,一拂言違事,狂妄猝發,見神鬼,人謂心熱極,誰知心包熱乎。心包,心君相也,君靜,胡相拂亂至此。蓋君弱臣強,心寒極不能自主耳。如懦主寄權於相,相植黨營私,生殺予奪,悉出其手,奉令者立遷除,違命者輒褫革,甚則殺人如兒戲,輕人如草菅。顛倒是非,違禮背法,不必神怒鬼擊,彼心若有所見,心包熱狂正似,法宜泄心包火。

白話文:

極度發熱導致發狂,會爬到高處大喊大叫,脫掉衣服亂跑,氣喘吁吁,汗如雨下,這是陽明胃火引起的。為什麼會爬高和脫衣服?因為火性向上,內火太旺,身體自然會躁動不安。胸中鬱悶發熱,所以需要呼喊來宣洩氣息。衣服本來是遮蔽身體的,但體內太熱,穿著衣服就像被火燒一樣,脫掉反而覺得舒暢。火熱太盛會損傷肺金,所以會大喘氣。肺主皮毛,無法抵禦外邪,導致毛孔打開,陰氣無法收斂陽氣,逼迫汗水往外流。汗出過多,心臟沒有血液滋養,神智就會飛散,怎麼可能不發狂?可以用加味的白虎湯來救治。

藥方是:人參二兩,石膏、麥冬各三兩,知母、茯苓、半夏各五錢,甘草一錢,竹葉三百片,米一小撮。服用兩劑就會痊癒,不可超過三劑。如果不是用白虎湯來緊急救治胃火,那麼腎水很快就會枯竭,身體會像木炭一樣焦黑。火勢蔓延像野火燎原,不是一小杯水可以撲滅的,必須要有傾盆大雨才能熄滅。

發狂時,腹部脹滿,無法躺臥,面色發紅,身體發熱,會胡言亂語,甚至看到鬼,這也是陽明胃火太盛的表現。然而,胃火屬於陽,但胡言亂語看到鬼又屬於陰症,這是因為陽明火盛是因為心包火盛引起的。陽明屬於陽,心包屬於陰,兩種火一起發作,所以腹部脹滿無法躺臥。如果只是胃火,即使口渴腹滿,還能躺臥,但心包也來助長胃火,就會導致心神外散,陰氣趁機而入,出現胡言亂語看到鬼的狀況。治療方法應該宣洩胃火,不必宣洩心包火。

因為胃是心包的兒子,母親強盛兒子才會旺盛,但兒子衰弱母親也會虛弱。宣洩胃火,也就等於宣洩心包的火。可以用「泄子湯」:玄參三兩,甘菊花一兩,知母、花粉各三錢。服用一兩劑,兩種火就會平息,發狂也會痊癒。理論上可以用白虎湯,但藥性太過猛烈。心包屬於陰,白虎湯是宣洩陽氣的,畢竟會損傷陰氣,不如「泄子湯」,既能宣洩陽氣,又不會損傷陰氣。有人說:母親強盛兒子才會旺盛,為什麼要宣洩胃火,而不是宣洩心包火?這是因為胃火最為猛烈,胃火太盛,腎水會立刻枯竭,所以必須先救治胃火,胃火熄滅,心包火自然也會熄滅。

如果先宣洩心包火,寒涼的藥物必須經過胃才能進入心包,這樣就像「假道滅虢」一樣,反而會激怒胃火。不如直接宣洩胃火,既能控制陽氣,又能控制陰氣。

容易高興又容易生氣,狂妄胡言亂語,心神散亂,眼睛好像看到什麼東西,人們認為這是胃火,其實是心火。心熱發狂,膻中以外的防衛體系又算什麼呢?也是因為心火太過旺盛,心包和膻中不敢代君主發號施令。高興和笑容沒有節制,就像君主恣意妄為,宰輔不敢輕易進諫,左右都是些阿諛奉承之徒,自然會用聲色娛樂來取悅君主,所說的話都是為了博取君主的歡心,偏愛和偏笑,所做的一切都是禍亂朝政。以至於政令無法推行,散亂的景象就像鬼域,人心發熱也是一樣的道理。

然而,心熱發狂到神智飛散,應該會立刻死亡,怎麼還能苟延歲月呢?這是因為心熱不同於胃熱,胃熱發狂是外邪侵犯心臟,心熱發狂是內熱自亂,所以胃火發狂會很快死亡,心火發狂卻能苟延時間。可以用「清心丹」:黃連、人參、丹參各三錢,茯神、生棗仁各五錢,麥冬一兩。服用一兩劑就能安定,不必超過三劑。黃連可以清心火,但是單獨使用黃連會使心臟乾燥,因為黃連藥性也是燥熱的,恐怕會讓燥熱更加嚴重,所以要用人參、丹參、麥冬來滋潤,才能起到調和的作用。

火有餘,通常是氣不足,補氣才能宣洩火氣,這樣心君就不會受到損傷,心神就會安靜下來,不會再躁動不安。

身體發熱而發狂,胡言亂語淫穢之事,喜歡的都是些享樂的事情,稍微不如意就立刻發狂,看到神鬼,人們認為是心火太盛,誰知道是心包熱呢?心包是心君的宰相,君主本來應該安靜,為什麼宰相會如此胡作非為呢?這是因為君主太過虛弱,臣子太過強勢,心臟過於虛寒,無法自主。就像昏庸的君主把權力交給宰相,宰相結黨營私,生殺予奪都出自他手,順從命令的就被提拔,違抗命令的就被貶職,甚至殺人像玩遊戲一樣,輕視人命如同草芥。顛倒是非,違背禮法,不需要神鬼降罪,他自己心裡好像看到什麼似的,這和心包熱發狂的情形很相似,治療方法應該宣洩心包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