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奇聞》~ 卷一 (6)
卷一 (6)
1. 傷寒
誤汗,熱仍不退,身仍不涼,邪仍在中焦。此時用前方則虛虛,不死何待?必大補中氣,使汗出亡陽仍歸腠理,少加柴胡以和解,則轉敗為攻,實有妙用。救汗,用,救汗回陽湯,:人參三兩、當歸二兩,柴胡一錢,白芍一兩,陳皮五分,甘草一錢,冬麥五錢。一劑汗收,再劑喘定,三劑厥不作。
去柴胡,將此方減十之六,漸漸調理,此救壞症一法也。人見人參多用,未必不驚,不知陽已盡亡,非多用參,何以能回。恐參回陽不能回陰,故又佐當歸助參奏功。至於多用白芍、麥冬,恐參、歸勇猛,使調和藏府,二經不相戰克,陽回陰中,陰攝陽內,聽柴胡解紛,有水乳之合也,何必以多用參、歸為慮哉。
救敗散,亦妙。當歸、麥冬、人參一兩、白芍五錢,柴胡、甘草五分,北五味五粒,神麯三分。
冬月傷寒,汗吐後加大下,身熱如火,發厥,氣息奄奄欲死,人謂壞症,然亦有可救者,其誤下也。夫誤下必損胃氣,未必不增風寒之勢。必須救脾胃又不助邪,乃為得。方用,援下回生丹,:人參、茯苓五錢,白朮一兩,柴胡五分,甘草、赤石脂一錢。水煎調服。一劑泄止厥定,再劑身熱解,思飲食。
此時止可少與米湯,漸加米粒。若驟用飲食,必變結胸,斷難救。同是壞症,何前多用參,此條少用?蓋大汗亡陽,勢甚急;大下亡陰,勢少緩。亡陽者,陽盡散;亡陰者,陰難盡。亡陽,遍身之陽皆泄,非多用參不能挽回於頃刻;亡陰,脾胃之陰盡而後及於腎,故少用參即救死於須臾。
方妙參、術以固脾、胃、腎,茯苓分消水濕,柴胡、甘草以調和於邪正之內,赤石脂收澀其散亡之陰、此又救壞症法也。
定亂湯,亦神。人參、山藥一兩,茯苓、薏仁五錢,甘草、黃連五分,陳皮、神麯三分,砂仁一粒。
冬月傷寒,汗下後又加大吐,吐後遂嘔逆飽悶,胸中痞滿,時時發厥,昏暈欲死,譫語見鬼,且知人出入,此亦壞症也。然因誤吐以成,於誤吐後思安吐之方,舍,轉氣救吐湯,不可。方用:人參一兩,旋覆花、石脂末一錢,茯神五錢。一劑氣逆轉。
另用,招魂湯,。麥冬、人參、茯苓、山藥、芡實三錢,陳皮、神麯三分,柴胡一錢,白芍五錢。一劑身涼,神魄寧,前症盡愈。汗下後身熱未解者,邪在半表裡,宜和解,乃不用,而妄吐,邪隨氣湧。氣升下降者,汗下後元氣大虛,又加大吐,五藏反覆。自然氣逆不能順,氣既逆,嘔吐何能遽止。
胸中無物而作虛滿、虛痞,神不守舍,隨吐越出,故陰陽人鬼盡見。似宜追魄招魂為急,何必先轉氣?蓋氣不轉,則神魄終不能回,所以必先轉氣,氣順而神歸也。況轉氣仍佐定神之品,安得不奏功如響?至後反用招魂者,非神魄用此招,蓋氣虛極,用藥順之,苟非和平之劑調之,未必不仍變為逆。招魂湯健脾理胃,土氣既生,安魄定魂,神自長處於心宮。
白話文:
傷寒
出汗後,發熱未退,身體也沒有涼下來,邪氣仍在中焦(腹部)。此時若用之前的藥方,就會導致病情更加虛弱,不死等什麼?必須大補中氣,讓汗出的陽氣回歸肌膚,稍微加一點柴胡來調和解表,就能轉危為安,這是很妙的方法。治療這種出汗的症狀,可以使用救汗回陽湯:人參三兩、當歸二兩、柴胡一錢、白芍一兩、陳皮五分、甘草一錢、麥冬五錢。一劑藥下去,汗就能止住;再服一劑,呼吸就會平穩;三劑藥後,身體發冷的症狀就不會再出現了。
去掉柴胡,將這個藥方減少六成,慢慢調理,這是治療危重症狀的方法。很多人看到用這麼多的人參會吃驚,不知道陽氣已經完全耗盡了,不用這麼多的人參,怎麼能夠回陽?擔心人參回陽卻不能回陰,所以又加了當歸來輔助人參發揮作用。至於大量使用白芍、麥冬,是擔心人參、當歸藥性太猛,用它們來調和臟腑,使兩種藥性不相衝突,陽氣回歸陰中,陰氣攝納陽氣,再讓柴胡來調解紛亂的氣血,就像水乳交融一樣,何必擔心人參、當歸用量太多呢?
救敗散也很有效。當歸、麥冬、人參各一兩,白芍五錢,柴胡、甘草各五分,北五味子五粒,神曲三分。
冬天患傷寒,汗吐之後又加重瀉下,身體發熱像火燒一樣,四肢厥冷,呼吸微弱,快要死了,人們認為這是危重症,但也是可以救治的,這是因為瀉下過度造成的。瀉下過度必然損傷胃氣,很可能加重風寒的勢頭。必須要救護脾胃,又不能助長邪氣,才能收到效果。藥方用援下回生丹:人參、茯苓各五錢,白朮一兩,柴胡五分,甘草、赤石脂各一錢。水煎服。一劑藥下去,腹瀉就會停止,厥冷也會好轉;再服一劑,發熱就會消退,就會想吃東西。
此時只能少量給予米湯,再慢慢增加米粒。如果突然食用飲食,必定會轉變成胸部結塊,很難救治。同樣是危重症狀,為什麼前面用這麼多的人參,這裡卻少用?這是因為大量出汗耗損了陽氣,情況非常緊急;大量瀉下耗損了陰氣,情況相對緩慢。耗損陽氣,全身的陽氣都泄露了,不用大量的人參,就不能在短時間內挽回;耗損陰氣,是脾胃的陰氣耗盡之後才影響到腎臟,所以少用些人參就能立刻救治。
藥方巧妙地運用人參、白朮來固護脾胃腎臟,茯苓消除水濕,柴胡、甘草調和邪正之氣,赤石脂收斂散失的陰氣,這也是治療危重症狀的方法。
定亂湯也很神奇。人參、山藥各一兩,茯苓、薏仁各五錢,甘草、黃連各五分,陳皮、神曲各三分,砂仁一粒。
冬天患傷寒,汗瀉之後又加重嘔吐,嘔吐之後便出現嘔逆、飽脹、胸部痞滿,經常四肢厥冷,昏迷欲死,胡言亂語,看見鬼怪,還能知道人進人出,這也是危重症狀。但是由於誤吐而導致的,在誤吐之後考慮安撫嘔吐的藥方,舍棄轉氣救吐湯是不行的。藥方用:人參一兩,旋覆花、石脂末各一錢,茯神五錢。一劑藥下去,氣逆就能好轉。
另外,再用招魂湯:麥冬、人參、茯苓、山藥、芡實各三錢,陳皮、神曲各三分,柴胡一錢,白芍五錢。一劑藥下去,身體就會涼下來,精神就會安定,之前的症狀都會痊癒。出汗瀉下後,身體發熱未退,邪氣在半表半裡,應該調和解表,卻亂用嘔吐法,邪氣隨著氣血上湧。氣血升降失調,汗瀉後元氣大虛,又加重嘔吐,五臟功能紊亂。自然就會氣逆不能順暢,氣逆了,嘔吐怎麼可能馬上停止。
胸中沒有東西卻覺得脹滿、痞塞,精神恍惚,嘔吐不止,所以能看到陰陽鬼神。好像應該趕快安定魂魄,為什麼要先調理氣機?因為氣機不通,那麼魂魄就不能回歸,所以必須先調理氣機,氣機順暢了,魂魄自然會回來。況且調理氣機的藥物中,也包含了安神定魄的成分,怎麼能不奏效呢?後來再用招魂湯,不是用它來招魂,是因為氣虛到了極點,用藥來順應它,如果不用平和的藥物來調治,很可能還會再次變為氣逆。招魂湯健脾理胃,脾土之氣生髮了,魂魄就能安定,精神自然會在心宮中安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