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十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 (3)

1. 火丹

身熱後其身不涼,遍身俱現紅紫,名火丹。人謂熱在胸膈,誰知熱在皮膚。夫火丹、發斑,熱雖同,症各異。蓋發斑紅白間,火丹一身盡紅。發斑,熱鬱內發外,火丹,熱鬱外趨內。發久有散機,趨內必深入。故發斑輕,火丹重。法祛水散火,使火外出不內攻。用,消丹飲,:玄參三兩,升麻桔梗二錢,麥冬一兩,甘草一錢。

白話文:

發燒後身體無法降溫,全身出現大片紅色和紫色斑點,這種情況稱為「火丹」。一般人認為熱氣在胸腔和橫膈膜,但其實熱氣在皮膚上。

火丹和發斑雖然都伴有發熱,但症狀不同。發斑呈現紅色和白色相間的斑點,而火丹全身都是紅色。

發斑是熱氣鬱積在體內往外發散,而火丹是熱氣鬱積在體外往內湧入。發斑時間久了自然會消散,但火丹會往內深入。因此,發斑的病情較輕,而火丹的病情較重。

治療方法是祛除水分並散熱,讓熱氣從體外排出,不往內攻。

藥方: 消丹飲

  • 玄參:三兩
  • 升麻、桔梗:二錢
  • 麥冬:一兩
  • 甘草:一錢

不必二劑。玄參散浮游火,麥冬滋肺,升、桔散表於毛竅,甘草調和臟腑、經絡,引火外出,故神效。

白話文:

不需要其他藥方,玄參散可以清除遊離的虛火,麥冬滋潤肺部,升麻和桔梗能將虛火散發到皮毛腠理,甘草能調和臟腑和經絡,引導虛火外出,所以效果顯著。

赤白遊風,往來不定,小兒最多,似發斑,但發斑有一定之根,赤白遊風無一定之色,人謂三焦實火,誰知胃火鬱熱乎。夫胃火不郁,必發汗亡陽,惟火不宣,則熱在內不在外。然必由內達外,又不可遽達,於是或發此移彼,或現白改紅,竟無定象。治法自宜清熱,清熱必須涼血。

白話文:

皮膚出現一塊塊紅白相間的斑點,位置不定,時而出現時而消失,常發生在兒童身上。它像麻疹,但麻疹的斑點位置固定,而紅白相間的斑點則沒有固定的顏色。一般人認為這是三焦的實火所致,但其實是胃火鬱熱造成的。胃火不鬱結,就會發汗而陽氣耗盡。但是,當火氣發不出來時,熱就積聚在體內而不在體外。

不過,熱氣最終會由內向外擴散。但它不能一下子擴散出去,就會時而出現又消失,或從白色變成紅色,變化不定。治療的方法主要是清熱,而清熱必須同時涼血。

然血寒則凝滯不行,雖血能止火,終難散火,又必須行血以舒熱。用,清火消丹湯,:生地一兩,丹皮、玄參、赤芍三錢,甘草、花粉一錢,牛膝、荊芥二錢。四劑愈。此方涼血並行血,清火併散火,無大寒,無甚熱,郁易開,火易達。

白話文:

當血液寒冷時,會凝結堵塞而不流通。儘管血液可以抑制燥熱,但終究難以消除燥熱,因此必須促進血液循環以舒緩熱氣。使用清火消丹湯: 生地一兩, 丹皮、 玄參、 赤芍三錢, 甘草、 花粉一錢, 牛膝、 荊芥二錢。四劑即可治癒。此方既能涼血又能活血,既能清火又能散火,不過於寒涼,也不會過於燥熱,鬱滯易於疏散,燥熱易於消散。

滿身發斑,色黃白,斑上有水流,時痛,久之皮爛,人謂心肝火,誰知脾肺濕熱乎。火丹有赤、白二症。赤丹皮乾,白丹皮濕。赤丹屬心肝火,白丹屬脾肺濕。然熱鬱皮毛,則赤白、乾溼一也。

白話文:

全身長滿斑點,顏色黃或白,斑點上有液體流出,時常疼痛,久了會皮膚腐爛。一般人認為這是心肝火旺所致,但其實可能是脾肺濕熱所造成。火丹有紅白兩種。紅丹皮膚乾燥,白丹皮膚濕潤。紅丹與心肝火有關,白丹與脾肺濕熱有關。不過,如果熱氣鬱積在皮膚表層,則紅白、乾濕的區別就不明顯了。

夫濕從下受,病宜在下身,何上身亦成黃白丹?蓋脾,肺母,脾病子願代母,將濕氣分散,皮毛火熱亦隨外越,然脾病,肺尚不切膚,邪畏肺氣健,不敢徑從皮毛而泄,反留戀於皮毛外,現黃白耳。法利水濕,解火熱,仍從膀胱下走,正不必外逐也。蓋濕熱原在脾不在肺,母逐其仇,子有不共逐乎。

白話文:

濕氣從下半身入侵,所以症狀應該出現在下半身,為何上半身也會出現黃白色斑點呢?

中醫認為脾臟是肺臟的母親,當脾臟生病時,肺臟作為子女就會替母親承擔病痛,將濕氣分散到全身。皮膚毛孔的熱氣也會隨著濕氣一起擴散到體表。但是,由於脾臟生病時,肺臟並未受到直接影響,而邪氣又害怕肺臟強大的正氣,不敢直接從皮膚毛孔排出。因此,邪氣便滯留在皮膚毛孔附近,表現為黃白色的斑點。

治療方法應該是利水除濕、清火解熱,讓邪氣從下半身的膀胱排出,而不是從外皮膚毛孔排出。因為濕熱原本就在脾臟,不在肺臟。母親要驅逐仇敵,子女自然也會一同驅逐。

故祛脾之濕熱,肺中濕熱自散。用,除濕逐丹湯,:防風、二朮、梔子三錢,赤茯苓五錢,陳皮五分,厚朴豬苓一錢,甘草、薄桂三分。數劑丹退愈。此利水多,散火少,以濕重難消,水消火亦消。

白話文:

因此,祛除脾臟濕熱,肺臟的濕熱就會自然消散。使用下面的「除濕逐丹湯」:

  • 防風 3 錢
  • 白朮、茯苓各 2 錢
  • 梔子 3 錢
  • 赤茯苓 5 錢
  • 陳皮 5 分
  • 厚朴、豬苓各 1 錢
  • 甘草、薄桂各 3 分

服用幾劑丹藥,病情即可緩解。這種藥方利水較強,散火較弱,因為濕氣重難以消散,水消退後火氣也會消退。

2. 離魂

心腎兩傷,忽覺己身分為兩,人未見,己獨見,人謂離魂,誰知心腎不交乎。心不交於腎,夢不安;腎不交於心,神發躁。然此猶心病腎不病,腎病心不病也,故夢雖不安,魂猶戀心中,神雖發躁,魂尚依腎內,魂欲離而不能。惟心腎兩虧,則腎精不能交心,心液不能交腎,魂乃離。

白話文:

當心腎都受損傷時,人會突然感覺自己分成了兩半。別人看不到你,但你自己可以看到自己。別人會說這是「離魂」,但其實這是因為心腎無法交流所致。

心腎無法交流,就會造成做夢不安穩。腎腎無法交流,就會導致精神煩躁。不過,這種情況還只是心病腎不病,或腎病心不病的程度。所以,儘管做夢不安穩,魂魄仍然依附在心中;儘管精神煩躁,魂魄仍然依附在腎中,想要離開也離不開。

只有當心腎都虧損時,腎精無法交於心,心液無法交於腎,魂魄才會真正離開。

然藏魂於肝,不藏心腎,心腎虧,肝氣未傷,則肝能藏魂,何至離?不知腎,肝母,虧則無不養肝;心,肝子,虧則無液耗肝,肝又傷,肝傷則血燥,血燥則魂不藏,往來心腎,母不生,子不養,魂安得不離。似宜大補肝血,引魂以入,然心腎不補,仍耗肝氣,魂必復離。

白話文:

魂魄儲存在肝臟,不儲存在心臟和腎臟。如果心臟和腎臟機能衰退,但肝臟機能尚未受損,則肝臟可以儲存魂魄,怎麼會導致魂魄離散呢?

不知腎臟是肝臟的母親,腎臟衰退會導致無法滋養肝臟;心臟是肝臟的兒子,心臟衰退會導致無法提供液體滋潤肝臟,因此肝臟會再度受損。肝臟受損會導致血液乾燥,血液乾燥會導致魂魄無法儲存,在心臟和腎臟之間遊蕩。母親無法養育,兒子無法滋潤,魂魄怎麼能不離散呢?

看起來似乎需要大力滋補肝血,引導魂魄歸位,但如果不補益心臟和腎臟,仍然會耗損肝氣,魂魄必定會再次離散。

用,攝魂湯,:生棗仁、當歸、棗皮、茯神、巴戟五錢,麥冬、熟地白芍人參一兩,遠志柏子仁白芥子二錢。數劑不再離。此三經並治,腎水潤,肝不燥,肝血旺,心不枯,自然魂定神安,目不歧視。

白話文:

攝魂湯

配方:生棗仁、當歸、棗皮、茯苓、巴戟天各 5 錢;麥冬、熟地、白芍、人參各 1 兩;遠志、柏子仁、白芥子各 2 錢。

連服幾天,即可見效。此藥方同時調理三條經絡,滋潤腎水,緩解肝臟燥熱,充盈肝血,防止心氣耗竭,自然能安定神魂,消除視力模糊。

思想情人不見,以至魂夢交接,醒又遠隔,晝思夜夢,忽忽如失,遂覺身分為兩,知外事,人謂離魂,誰知心肝氣鬱乎。肝藏魂,氣鬱肝氣不宣,宜魂不出,何反出?夫肝鬱必克脾,思又傷脾,脾傷不能輸精於心肝,心氣必燥,肝因鬱血干,無津以潤心,心更燥,心燥則肝氣不安,欲出氣顧心,情人不見愈郁,鬱極火炎,魂不願藏於肝,隨火外出。魂既外出,軀殼未壞,故能回顧己身,視身為二。

白話文:

思念情人未相見,導致夢中與情人交會,醒來後又遠隔兩地。白天思念、晚上夢到,恍恍惚惚像丟失了魂魄,於是感覺自己的身體分成兩部分,意識清楚外部事物,旁人說我離魂了,卻不知道其實是我的心肝之氣鬱結住了。

肝臟藏有魂魄,氣鬱就會導致肝氣不順,正常情況下魂魄是不會外出的,怎麼反而出來了?肝氣鬱結必定會影響脾臟,思慮也會損傷脾臟,脾臟受損後,不能將精氣輸送至心肝,心氣必然乾燥,肝臟因鬱結而血燥,沒有津液潤澤心臟,心更乾燥,心燥則肝氣不安,想要發泄情緒又顧及心臟,思念情人未相見更加鬱悶,鬱結極致就會化為火熱,魂魄不願藏在肝臟,隨著火熱外出。

魂魄既然外出,身體並未毀壞,所以還能回頭看自己的身體,視自己的身體為兩部分。

必須舒肝鬱,滋心燥,兼培脾土,使土氣得養,生津即能歸魂。用,舒魂丹,:人參、白芍一兩,當歸、白朮、茯神、麥冬五錢,丹砂末、菖蒲、柴胡鬱金、花粉、甘草一錢。二劑愈。此心、脾、肝同治,舒肝為甚。病成於郁,解鬱神魂自定。

白話文:

必須調暢肝鬱,滋潤心燥,同時補養脾胃之氣,讓脾胃之氣得到滋養,就能生出津液,將魂魄招回來。使用舒魂丹:

  • 人參、白芍:各一兩
  • 當歸、白朮、茯苓、麥冬:各五錢
  • 丹砂末、菖蒲、柴胡、鬱金、花粉、甘草:各一錢

兩劑即可痊癒。這種方法同時治療心、脾、肝,其中以舒肝最為重要。疾病是由鬱結造成的,疏解鬱結,神魂自然安定。

狂初起,身在床能知外人,口罵詈,嫌人不出戶迎,人亦為離魂,誰知胃火犯心乎。心本生胃,誼關子母,何敢犯心,使心神出外?不知胃乃心嬌子,胃弱則心火養胃,胃強心反避胃矣。蓋心火寧靜,胃火沸,胃且自顧不暇,甚至犯上作亂,心君姑息,寧下堂而避胃火,故心神外出成離魂。夫魂離宜隨亡,何尚苟延?因心神雖出,心氣猶未絕耳。

白話文:

狂躁病剛發作時,患者躺在牀上還能感知外界的動靜,開口大罵、抱怨別人不出門迎接,旁人以為是患者失魂了,殊不知是胃火攻心所致。心臟本是胃的母親,兩者關係密切,胃怎麼敢冒犯心臟,導致心神遊離體外?不知胃是心臟的嬌子,胃氣虛弱時,心火會滋養胃,胃強健時,心火反而會避開胃。

因為心火平靜而胃火旺盛,胃部自身難保,甚至還會反過來作亂,心臟這個君主只能忍氣吞聲,寧願暫時退讓來躲避胃火,於是心神遊離體外,形成了失魂症。失魂的人應該隨之死亡,為什麼還能苟延殘喘?因為雖然心神已經離開,但心氣還沒有完全斷絕。

舍,人參石膏湯,無二法。然必須大劑,恣其酣飲。最宜多者石膏,其次人參。大約石膏宜二兩,人參鬚一兩,倘畏首畏尾,少用人參、石膏,均無濟。或謂多用石膏,少用人參,何不可?嗟乎!定狂雖藉石膏,返魂非人參不可,蓋魂出回宮,搖搖靡定,非多用人參,將何以鎮國。

白話文:

只有人蔘石膏湯一個方子。但是必須用大劑量,讓病人盡情暢飲。最適合多用的是石膏,其次是人蔘。大致上石膏應二兩,人蔘須一兩,如果首尾顧忌,少用人蔘、石膏,都是沒用的。有人說多用石膏,少用人蔘,爲什麼不可呢?唉!鎮定狂躁雖然依靠石膏,但恢復神志非人蔘不可,因爲神魂離體迴歸宮室,搖搖晃晃不能安定,如果不大量使用人蔘,用什麼來安定國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