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三 (1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4)

1. 血症

鼻衄經年不止,或愈或不愈,鼻衄較吐血少輕,然不治或不得法,皆殺人。吐血犯胃,衄血犯肺。胃濁道,肺清道。犯濁,五臟反復;犯清,只肺一臟逆。犯清雖輕,氣逆則一,逆則變生,宜調肺氣。但肺逆成於肺火。肺無火,肺火仍是腎火。肺因心逼,腎水來救,久之水涸,腎火來助,二火斗,血妄從鼻上越。

則調氣舍調腎無他法,調腎在補水制火。用,止衄湯,:生地一兩,麥冬三兩,玄參二兩。一劑止。麥冬治肺乏、生地、玄參解腎火,火退氣自順,氣順血歸經。倘畏重減輕,火未易遏,正不效。

耳出血,涓涓不斷,三日人死。此病少,實有其症。耳,腎竅,耳流血,自是腎虛,然血不從胃從口出,從耳出,心包火引之耳。心包與命門火相通,胃為心包子,胃恐腎火害心兼害胃,故引火上走耳,諸經所過,捲土而行,故血隨出。雖耳竅甚細,不比胃口,無沖決之虞,涓涓不絕,其能久乎?用,填竅止氛湯,:麥冬一兩,熟地二兩,菖蒲一錢。一劑即效。

用熟地補腎,麥冬息心包火,二火息,耳竅不閉,血暫止,必仍越出,故用菖蒲引二味直透耳中,引火返心包,火歸,耳竅閉矣。

舌上出血不止,舌必紅爛,裂紋中有紅痕,血從痕出,雖不猝殺人,久亦不救。此心火炎,腎水不濟也。邪水犯心則死,真水養心則生,故心腎似相剋實相生。今水不交心,欲求腎養而不得,乃求救於舌下之廉泉。然腎水足,廉泉亦足,如江河水旺,井泉自滿。今水既不濟心,又何能上升於唇口?此廉泉欲自養方寸舌而不能,又濟心乎?故泉脈斷而井、裂,亦無濟於心,並爛其舌。舌爛,清泉泥濘,必流血。

大補心腎,使交濟,舌血自斷。用,護舌丹,:丹皮、麥冬、桔梗三錢,甘草、人參、北味一錢,玄參五錢,熟地一兩,黃連三分,肉桂一分。一劑血止,四劑愈。此方專交心腎,使心通腎,腎濟心,舌無取給,症自愈。

齒縫出血如線標,此腎火沸騰也。夫齒屬腎,腎病直現於齒。然齒若堅固,血無隙可乘,似治齒標血,宜治齒。然腎為本,齒乃末。夫腎龍雷之火宜奔咽喉,宜從口出,何以入齒?蓋腎火走任、督,上趨唇齒,乘隙而出。火性急,齒縫隙小,故標如線。用,六味地黃湯,加味治。

熟地一兩,山藥、棗皮四錢,丹皮、麥冬五錢,苓、瀉三錢,北味、骨碎補一錢。一劑血止,四劑不發。六味補水,水足火自降,火降血不妄行。加麥、味從化源以補肺,水尤易生,骨碎補透骨補漏,血欲不止得乎?

臍中出血不多,如水流出。夫臍通氣海、關元、命門,烏可泄氣?雖但血流,日日如此,氣必隨泄。可不急治?此大小腸火斗於腸中,小腸火欲趨於大腸,大腸火欲升於小腸,兩不相受,火乃無依,上下莫泄,直攻臍隙而出,血亦隨之。似宜急安二腸火。然火動,腎枯無水潤也。

白話文:

血症

鼻子流血多年不止,時好時壞,鼻出血比吐血輕微,但如果不治療或治療方法不當,都會致命。吐血犯胃,鼻出血犯肺。胃是濁絡之處,肺是清肅之處。犯濁則五臟反覆受累;犯清則只有肺臟受損。雖然犯清看似較輕,但氣逆則會產生變化,應該調理肺氣。然而肺氣逆亂源於肺火。如果肺部沒有火,則肺火實際上是腎火。肺因受心臟逼迫,腎水來救援,時間久了,腎水耗盡,腎火助長肺火,兩火相鬥,血液就妄從鼻孔溢出。

所以調氣不如調腎,調腎的方法在於滋陰降火。使用止衄湯:生地黃一兩,麥冬三兩,玄參二兩。一劑即可止血。麥冬滋養肺陰、生地黃、玄參清解腎火,火退則氣自順,氣順則血歸經絡。如果藥量過重,可以減輕用量,如果火勢不易遏制,則療效不佳。

耳朵出血,細細不斷,三日內就會死亡。這種病症雖然少見,但確實存在。耳朵是腎的竅穴,耳朵流血,自然是腎虛,但血不是從胃或口而出,而是從耳朵流出,是因為心包火引發的。心包與命門之火相通,胃為心包所包,胃害怕腎火傷害心臟又傷害胃,所以將火引向上走至耳朵,沿著經絡蔓延,所以血也就流出來了。雖然耳竅很細,不像胃口那麼大,沒有衝決的危險,但細細不斷,能持續多久呢?使用填竅止氛湯:麥冬一兩,熟地黃二兩,菖蒲一錢。一劑即可見效。

用熟地黃補腎,麥冬熄滅心包火,但如果只熄滅這兩火,耳竅不閉,血雖然暫時止住,但必定還會流出,所以用菖蒲引導前兩味藥直達耳中,將火引回心包,火歸位了,耳竅也就閉合了。

舌頭出血不止,舌頭必定紅腫爛,裂紋中有紅痕,血從裂紋中流出,雖然不會立刻致命,但久治不愈,也是無法挽回的。這是心火熾盛,腎水不足造成的。邪火犯心則死,真水滋養心則生,所以心腎雖然看似相剋,其實是相生。現在水不能滋養心,想依靠腎來滋養卻得不到,於是向舌下廉泉穴求救。但腎水充足,廉泉穴也充足,就像江河水旺,井泉自然滿盈。現在水已經不能滋養心臟了,又怎麼能上升到嘴唇呢?所以廉泉穴想要滋養心臟和舌頭卻不能,又怎麼能去滋養心臟呢?因此,廉泉穴的經脈斷裂,舌頭也裂開,也不能滋養心臟,舌頭就爛了。舌頭爛了,清泉阻塞,必然流血。

大補心腎,使心腎相交相濟,舌頭出血自然會停止。使用護舌丹:丹皮、麥冬、桔梗各三錢,甘草、人參、北五味子各一錢,玄參五錢,熟地黃一兩,黃連三分,肉桂一分。一劑血止,四劑痊癒。這個方子專門調理心腎,使心通腎,腎濟心,舌頭沒有了求救的需要,病症自然痊癒。

牙縫出血像線一樣,這是腎火旺盛造成的。牙齒屬腎,腎臟的病症會直接表現在牙齒上。但是如果牙齒堅固,血液就沒有縫隙可乘,看起來治療牙齒出血,應該治療牙齒。但是腎是根本,牙齒是末梢。腎臟是龍雷之火,應該奔向咽喉,應該從口中流出,為什麼會進入牙縫呢?因為腎火走任脈、督脈,向上到達嘴唇牙齒,乘機從牙縫流出。火性急,牙縫隙小,所以像線一樣。使用六味地黃湯加味治療。

熟地黃一兩,山藥、棗皮各四錢,丹皮、麥冬各五錢,澤瀉、茯苓各三錢,北五味子、骨碎補各一錢。一劑血止,四劑不再出血。六味地黃湯補腎水,水足則火自降,火降則血不再妄行。加麥冬、五味子從根本上滋補肺陰,水更容易生成,骨碎補通補腎經,還能讓血不再流出。

臍中出血不多,像水一樣流出。臍部連通氣海、關元、命門,怎麼能泄氣呢?雖然只是流血,但每天都這樣,氣必定會隨著流失。難道不應該緊急治療嗎?這是大腸和小腸的火在腸中相鬥,小腸之火想趨向大腸,大腸之火想上升到小腸,兩者都不接受對方,火就沒有依託,上下都不能宣洩,直接攻擊臍部縫隙流出,血也隨之而出。看起來應該趕緊調和大小腸的火。但是火動,腎臟枯竭,沒有水來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