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奇聞》~ 卷三 (6)
卷三 (6)
1. 鼻淵
柴胡、白朮、茯苓二錢、當歸、白芍、桔梗三錢,陳皮五分,甘草、黃芩、白芷、半夏一錢。二劑輕,八劑愈。此治肝鬱,何肺郁亦效?不知逍遙散治五郁,非獨肝。況佐桔便散肺邪,黃芩泄肺熱,且引群藥直入肺經,何郁不宣。故壅塞通,稠濁化。
白話文:
鼻淵方劑使用柴胡、白朮、茯苓各兩錢,當歸、白芍、桔梗各三錢,陳皮五分,甘草、黃芩、白芷、半夏各一錢。一般服用兩劑症狀就會減輕,八劑就能痊癒。此方主治肝氣鬱結導致的鼻淵,但即使是肺氣鬱結也能有效。逍遙散能治療五臟鬱結,並非只針對肝臟,況且此方中桔梗能疏散肺邪,黃芩能清泄肺熱,藥物還能直達肺經,因此無論何種鬱結都能得以疏通。所以,此方能使阻塞的鼻竅通暢,濃稠的鼻涕也能轉化稀釋。
2. 目痛
目痛如刺,兩角多眵,羞明畏火,見日則澀,胞浮腫,淚濕,此肝風火作祟,脾胃氣不升耳。人脾胃為後天,不甘受肝之制,則土氣遏抑,土不伸,則津液枯,木亦無所養,加風襲,木更燥。目,肝竅,肝皆風火,目欲清涼得乎?惟肝燥目痛,偏生淚者,蓋腎救耳。肝,腎子,子為風火所困,必求救於母,腎痛其子,必以水濟,然風火未除,腎欲養木而不能,肝欲得水而不敢,於是目反損矣。然水終為木所喜,火終為木所畏,故畏日羞明。
法當祛風滅火,然徒治風火,不用和解,則風火不易散。用,息氛湯,:柴胡、花粉、白蒺藜二錢,當歸、白芍、甘菊、炒梔子、白茯苓三錢,荊子一錢,草決明一錢。二劑退,四劑不羞明,六劑愈。此方泄肝木,調脾胃,佐治目退醫,真和解得宜。
目痛經年紅赤,胬肉攀睛,拳毛倒睫,乃誤治而成。凡目初痛為邪盛,久痛為正虛。正虛誤作邪盛,則變此症。世動外治,不知內未痊,外治劫藥反受害。今一方,凡胬肉攀睛,拳毛倒睫,無不漸愈,但不速效。名,磨翳丹,。葳蕤、甘菊、當歸、白芍、同州蒺藜一斤,陳皮二兩,柴胡三兩,白芥子四兩,茯神半斤。
各為末,密丸。早晚滾水送下五錢,服完愈。此方用攻於補,不治風火,風火自息;不治胬肉攀晴,拳毛自痊,勿謂無奇也。
目痛後迎風流淚不已,夜則目暗不明,一見燈光,兩目乾澀,此少年斫喪元陽,又加時眼,不守色戒,損傷大眥,眥孔不閉,一見風寒即透。內虛,外邪難杜,故出淚。夫淚生於心,大眥心竅。傷心則淚出,傷大眥淚亦出,正內外關切也。傷大眥即傷心。欲止淚必急補心。然補心必兼治腎肝,使腎生肝,肝更補心。
用,固根湯,:葳蕤、熟地一兩,當歸、白芍、麥冬五錢,甘菊三錢,菖蒲三分,柴胡五分。四劑不畏風,八劑不流淚,再十劑愈。蓋葳蕤止淚,當歸、白芍補肝,熟地滋腎,麥冬補心,佐甘菊、菖蒲、柴胡舒風火,引諸藥,塞淚竅,固本末自愈。
患時眼後,目不痛,淡紅,羞明畏日,無異痛時,此內傷,誤作實火,又多色欲耳。再作風火治,必失明。必大補肝腎,使水生肝木,肝木旺祛風,目得液養,虛火盡散。用,養目湯,:熟地、當歸一兩,白芍、麥冬、葳蕤五錢,棗皮四錢,北味、甘草一錢,甘菊二錢,柴胡五分。八劑全愈矣。
方大補肝腎。世醫每拘成方,不顧虛實,治火為主,予傳此方,望治目者察虛實。如虛,此方之效如響,正不必分先後也。初痛內傷又何辨?蓋日痛重,陽火實症:夜痛重,陰火虛症。虛症用此方,隨手建功。
陰火上衝,兩目紅腫,淚出不熱,不甚羞明,日輕夜重。此虛症。然虛不在肝而在腎。腎中無火,下焦寒甚,逼火上浮。法宜補火兼補水。腎中有火則水不寒,有水火不燥。陰虛火動當兼治,治目豈殊?用,八味湯加減,治。熟地一兩,棗皮、山藥五錢,苓、澤、丹皮、甘菊三錢,柴胡五分,肉桂一錢。
白話文:
眼睛像被針刺一樣疼痛,眼角有很多眼屎,怕光怕火,見到太陽就覺得眼睛乾澀,眼皮浮腫,容易流淚,這是因為肝的風火作祟,加上脾胃的氣無法向上升發。人的脾胃是後天之本,不喜歡被肝所控制,這樣會導致脾胃的氣被抑制,脾胃的氣無法舒展,津液就會枯竭,肝木也得不到滋養,再加上風邪侵襲,肝木會更加乾燥。眼睛是肝的孔竅,肝臟都是風火之氣,眼睛怎麼能清涼呢?只有肝燥引起的眼睛痛,卻反而會流淚,這是因為腎在救治。肝是腎的兒子,兒子被風火所困,一定會向母親求救,腎心疼兒子,一定會用水來滋潤他,但風火沒有被消除,腎想滋養肝木卻無能為力,肝想得到水的滋潤卻不敢,這樣一來,眼睛反而更加受損。然而水最終還是肝木所喜愛的,火最終還是肝木所畏懼的,所以會怕太陽、怕光。
應該要祛除風邪、熄滅火氣,但如果只單純治療風火,不加以調和,風火不容易消散。使用「息氛湯」:柴胡、花粉、白蒺藜各二錢,當歸、白芍、甘菊、炒梔子、白茯苓各三錢,荊子一錢,草決明一錢。服用兩劑就會好轉,四劑就不會怕光,六劑就能痊癒。這個方子可以疏泄肝木,調理脾胃,輔助治療眼睛的疾病,真正做到了和解得宜。
眼睛疼痛多年,變得紅腫,眼翳攀附眼球,睫毛倒長,這是因為錯誤的治療造成的。一般來說,眼睛剛開始痛是邪氣旺盛,痛久了就是正氣虛弱。如果把正氣虛弱誤認為是邪氣旺盛,就會變成這種情況。世人總是偏向於外治,卻不知道內在的病根沒有好,外治反而會受到藥物的傷害。現在有一個方子,無論是眼翳攀附眼球,還是睫毛倒長,都能慢慢好轉,只是效果不會很快。這個方子叫做「磨翳丹」:葳蕤、甘菊、當歸、白芍、同州蒺藜各一斤,陳皮二兩,柴胡三兩,白芥子四兩,茯神半斤。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製成蜜丸。早晚用滾水送服五錢,服完就會痊癒。這個方子是以攻為補,不直接治療風火,風火自然會消散;不直接治療眼翳攀附眼球和睫毛倒長,它們也會自然痊癒,不要覺得它沒有什麼奇特之處。
眼睛痛過之後,迎風就一直流淚,晚上眼睛昏暗看不清楚,一看到燈光,眼睛就會乾澀,這是因為年輕時過度消耗元陽,又加上眼睛生病時,沒有遵守戒色規則,損傷了大眼角,眼角的孔隙沒有閉合,一遇到風寒就會入侵。這是內在虛弱,外邪難以抵禦,所以才會流淚。淚水是由心所生,大眼角是心的孔竅。傷心就會流淚,損傷大眼角也會流淚,這是內外相關聯的。損傷大眼角就是損傷心。想要止住眼淚,必須趕快補心。然而補心必須同時治療腎和肝,讓腎滋養肝,肝再補心。
使用「固根湯」:葳蕤、熟地各一兩,當歸、白芍、麥冬各五錢,甘菊三錢,菖蒲三分,柴胡五分。服用四劑就不會怕風,八劑就不會流淚,再服用十劑就會痊癒。葳蕤可以止淚,當歸、白芍可以補肝,熟地可以滋腎,麥冬可以補心,再加上甘菊、菖蒲、柴胡來舒緩風火,引導其他藥物,閉合淚孔,鞏固根本,自然就會痊癒。
眼睛生病過後,眼睛不痛,只是顏色淡淡的紅,怕光怕太陽,和眼睛痛的時候沒有什麼差別,這是內傷,被誤認為是實火,而且大多是因為過度縱慾造成的。如果再用治療風火的方法來治療,一定會失明。必須大補肝腎,讓腎水滋養肝木,肝木旺盛就能祛除風邪,眼睛得到津液的滋養,虛火就會全部消散。使用「養目湯」:熟地、當歸各一兩,白芍、麥冬、葳蕤各五錢,棗皮四錢,北味、甘草各一錢,甘菊二錢,柴胡五分。服用八劑就能痊癒。
這個方子主要是大補肝腎。世上的醫生都拘泥於固定的方子,不考慮虛實情況,總是把治療火氣當作重點。我傳授這個方子,希望治療眼睛疾病的人能夠分辨虛實。如果是虛症,這個方子的效果就會像回聲一樣快速,根本不需要區分先後順序。剛開始的疼痛,如何判斷是不是內傷呢?一般來說,白天疼痛嚴重,是陽火實症;晚上疼痛嚴重,是陰火虛症。虛症用這個方子,就會立刻見效。
陰火向上衝,導致兩眼紅腫,流出的眼淚不發熱,也不是很怕光,白天比較輕,晚上比較重。這是虛症。然而虛並不在肝,而是在腎。腎中沒有火,下焦寒冷嚴重,才會逼使火氣向上浮。應該要補火兼補水。腎中有火,水就不會寒冷,有水火氣就不會乾燥。陰虛火動應該同時治療,治療眼睛的疾病也是一樣的道理。使用「八味湯」加減來治療:熟地一兩,棗皮、山藥各五錢,茯苓、澤瀉、丹皮、甘菊各三錢,柴胡五分,肉桂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