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奇聞》~ 卷三 (1)
卷三 (1)
1. 卷三
2. 咽喉門
感冒風寒,忽咽喉腫痛,勢甚急,變成雙蛾,其症痰涎稠濁,口渴呼飲,疼痛難當,甚有勺水難入者,此陽火壅阻於喉,勢若重,病實輕。夫陽火,太陽膀胱火也。膀胱與腎表裡,膀胱火動,腎經少陰火即來相助,故直衝咽喉,肺、脾、胃火亦隨之上升,於是借三經之痰涎,盡阻塞喉間,結成火毒不解。似宜連數經治,然本始於太陽,泄膀胱火,諸經之火自安。
但咽喉近肺,太陽即假道於肺,肺即狹路戰場也,安有舍戰場要地,先搗其本國乎?用,破隘湯,:桔梗、玄參、花粉三錢,甘草二錢,柴胡、麻黃、山豆根一錢,白芍五錢。一劑咽寬,二劑蛾消。此方散太陽邪二,散各經邪五,尤加意散肺邪者,由近致遠也。
時喉忽痛,吐痰如湧,口渴求水,下喉少快,已復呼水,長成雙蛾,大且赤,形如雞冠,此喉痹,俗名纏喉風。蓋因君相二火兼熾,某勢甚暴,咽喉之管細小,火不得遽泄,遂遏抑其間,初作腫,後成蛾。蛾有雙蛾、單蛾。雙蛾生兩旁,兩相壅擠,中反留一線可通藥水,單蛾獨自成形,反塞住,水穀勺水莫咽。
宜先用刺法。一則刺少商等穴,然欠切近。用刀直刺喉腫處一分,必少消,可用吹藥開之。吹藥方,:膽礬、牛黃、皂角燒灰末、冰片一分,麝香三釐。為絕細末,和勻,吹入喉中,必大吐痰而愈,後用,救喉湯,:射干、甘草一錢,山豆根二錢,玄參一兩,麥冬五錢,花粉三錢。一劑全愈。
若雙蛾不必用刺,方用玄參為君,以泄心腎,火自歸經,咽喉之間,關門清肅矣。
咽喉腫痛,日輕夜重,亦成蛾如陽症,但不甚痛,自覺咽喉燥極,水咽少快,入腹又不安,吐誕如水,將涎投水中,即散化為水。人謂喉痛生蛾,用泄火藥反重,亦有勺水不能下咽者。蓋日輕夜重,陰蛾也,陽蛾則日重夜輕。此火因水虧,火無可藏,上衝咽喉。宜大補腎水,加補火,以引火歸藏,上熱自愈。
用,引火湯,:熟地三兩,巴戟、麥冬一兩,北味二錢,茯苓五錢。一劑火歸腫消,二劑全愈。方用熟地為君補水,麥、味為佐滋肺,金水相資,水足制火。加入巴戟之溫,又補水藥、則水火既濟,水下趨,火不得不隨,增茯苓前導,則水火同趨,共安腎宮,何必用桂、附引火歸元乎?況症因水虧火騰,今補水,倘用大熱之藥,雖引火,畢竟耗水。
余用巴戟,取其引火,又足補水,腎中無乾燥之虞,咽喉有清肅之益,此巴戟所以勝附、桂也。
咽喉乾燥,久疼痛,人謂肺燥,乃肺熱之故。誰知腎水涸竭乎。夫肺生腎,惟肺虛,肺中津液僅可自養,腎耗自來取給,剝膚之痛,烏能免哉?譬人無不養子,處困窮窘迫,則無米之炊,何能止索飯啼飢之哭?倘子成立,自然顧家,聊免迫索;今子日多金取耗,子母兩貧,狀不可言,肺腎何獨不然。用,子母兩富湯,:熟地、麥冬三兩。
白話文:
[咽喉門]
感冒風寒時,突然喉嚨腫痛,情況非常緊急,可能變成雙蛾(扁桃腺腫大)。這種情況會出現痰液黏稠混濁、口渴想喝水、疼痛難以忍受,甚至有連一小口水都喝不下的狀況。這是因為陽熱之火阻塞在喉嚨,看起來情況嚴重,實際上病因並不深。所謂的陽火,指的是太陽膀胱經的火氣。膀胱與腎臟互為表裡,當膀胱火氣旺盛時,腎經的少陰火也會來助長,因此直衝咽喉。同時,肺、脾、胃的火氣也會跟著上升,於是藉由三條經脈的痰液,全部阻塞在喉嚨間,結成難以消散的火毒。
看起來應該要連同多條經脈一起治療,但根本原因在於太陽經,所以只要疏洩膀胱的火氣,其他經脈的火氣自然就會平息。不過喉嚨靠近肺部,太陽經的邪氣會先經過肺部,肺部就像是個狹路戰場,哪有捨棄戰場要地,先去攻擊根本原因的道理呢?因此使用「破隘湯」:桔梗、玄參、花粉各三錢,甘草二錢,柴胡、麻黃、山豆根各一錢,白芍五錢。服用一劑就能感到喉嚨寬鬆,服用二劑,蛾(扁桃腺腫大)就會消退。此方除了驅散太陽經的邪氣,也兼顧驅散其他經脈的邪氣,尤其注重驅散肺經的邪氣,是由近而遠的治療方法。
有時候喉嚨突然疼痛,吐出的痰液像湧泉一樣,口渴想喝水,喝下去喉嚨稍感舒適,但很快又想喝水,接著長出又大又紅、形狀像雞冠的雙蛾,這就是喉痹,俗稱纏喉風。這是因為君火(心火)和相火(腎火)都過於旺盛,而且來勢洶洶。咽喉的管道又細小,火氣無法迅速消散,於是被阻礙在其中,一開始形成腫脹,後來變成蛾。蛾有雙蛾和單蛾之分。雙蛾長在兩旁,互相擠壓,中間反而留有一線可以讓藥水通過;單蛾則是獨自成形,反而會完全堵住,導致水或食物都難以吞嚥。
這種情況應該先用針刺法。可以針刺少商等穴位,但效果不夠直接。應該用刀直接刺在喉嚨腫脹處一分深,應該能稍微消腫,之後再用吹藥來疏通。吹藥的配方是:膽礬、牛黃、皂角燒灰末、冰片各一分,麝香三分。將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混合均勻後,吹入喉嚨,必定會大量吐出痰液而痊癒。之後再服用「救喉湯」:射干、甘草各一錢,山豆根二錢,玄參一兩,麥冬五錢,花粉三錢。服用一劑就能完全痊癒。
如果是雙蛾,就不必用針刺。處方應以玄參為主藥,用來疏洩心腎的火氣,使火氣回到原位,這樣咽喉之間自然就會清淨平靜。
咽喉腫痛,白天輕微,晚上加重,也長出像陽症的蛾,但不覺得很痛,只是自覺咽喉乾燥至極,喝水下去稍微舒服,但進到肚子裡又不舒服,吐出的痰液如水,將痰投入水中,就會散開變成水。有人認為喉嚨痛長蛾,用瀉火的藥反而會加重病情,也有連一小口水都無法吞嚥的情況。這是因為白天輕微,晚上加重,屬於陰蛾,而陽蛾則是白天加重,晚上輕微。這種情況是因為陰液虧虛,火氣沒有地方可以潛藏,才會往上衝到咽喉。應該大量補充腎水,同時加入補火的藥,以引導火氣歸藏,這樣上熱自然就會消除。
因此使用「引火湯」:熟地三兩,巴戟、麥冬各一兩,北五味子二錢,茯苓五錢。服用一劑,火氣就會歸藏,腫脹就會消退,服用二劑就能完全痊癒。方中以熟地為君藥來補充腎水,麥冬和五味子為佐藥來滋養肺陰,使金水互相資助,當水足夠時就能制約火氣。加入巴戟的溫性,既能補水又能引火歸元,使水火既濟。水氣向下,火氣自然不得不跟隨,再加入茯苓來引導,使水火同時回到腎宮,何必使用桂枝、附子來引火歸元呢?況且此症是因水液虧損導致火氣上炎,如果補水時又使用過於燥熱的藥物,雖然能引火,但畢竟會耗損陰液。
我使用巴戟,是因為它既能引火又能補水,不會使腎中乾燥,而且對咽喉有清肅的益處,這就是巴戟勝過附子、桂枝的原因。
咽喉乾燥,疼痛很久,有人認為是肺燥,是肺熱所致。殊不知是腎水枯竭嗎?肺臟的津液需要腎水來滋養,當肺虛時,肺中的津液僅僅夠自給自足,而腎精耗損時卻要向肺臟索取,就像皮膚被剝落一樣的疼痛,怎麼能避免呢?這就像人沒有不養孩子的,但處於困頓窘迫時,連米飯都煮不出來,怎麼能止住孩子飢餓的哭鬧?如果孩子長大了,自然會顧家,暫時免於被索取;現在孩子每天都在消耗資源,導致母子都貧困,情況難以言喻,肺和腎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因此使用「子母兩富湯」:熟地、麥冬各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