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二 (1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4)

1. 脅痛

兩脅作痛,經年累月,時少止,後又痛,痛時發寒熱,不思飲食,人謂肝病,尚未知所以成之故。大約多因拂抑,欲怒不敢,不怒不能,忍耐吞聲,未得舒泄,肝氣鬱,膽氣亦郁,不能取決於心,心中作熱,外反變寒,寒熱交蒸,肝血遂瘀,停住兩脅作痛。順境時肝氣少舒,痛少愈,若遇不平,觸動怒氣,前病興動更重。

法須解怒氣,解怒要在乎肝。用,遣怒湯,:白芍二兩,柴胡、甘草、木香末、乳香末一錢,白芥子、生地三錢,桃仁十粒,枳殼三分。十劑痛除。平肝舍白芍實無第二味,世人不敢多用,孰知必多用而後效。用至二兩,力倍尋常,遍舒肝氣。況柴胡疏泄,甘草調和,桃仁、芥子攻瘀,乳香、廣木止痛。

橫逆驟加,大怒,叫號罵詈,致兩脅大痛,聲啞,人謂怒氣傷肝。然人必素有火性,肝脈必洪大無倫,眼必紅,口必大渴呼水,舌必乾燥開裂,急平肝泄火,方舒暴怒,倘不中病或稍遲,必觸動其氣,嘔血傾盆。用,平怒湯,:白芍三兩,丹皮、當歸一兩,炒梔仁五錢,炒黑荊芥、花粉、香附三錢,甘草一錢。三劑痛如失。

用白芍平肝,甘草緩急,肝氣平緩。加當歸、荊芥之散,梔子、丹皮涼泄。然徒散火,火為痰氣所結,未能遽散,又加香附通氣,花粉消痰,怒雖甚,有不知而解。或疑藥太重,涼藥過多,詎知人素有火,加大怒,五藏無非熱氣,非大劑涼藥,何以平怒解火。

跌僕後,兩脅脹痛,手不可按,人謂瘀血,用小柴胡加膽草、青皮愈。次年左脅復痛,仍用前藥不效。蓋瘀積不散,久而成痛。小柴胡半表裡藥,能入肝舒木,脅正肝部,何以不效?蓋能散活血,不能散死血。活血易於推動,行氣瘀滯可通,死血難於推移,行氣沉積莫滌。用抵當丸,以水蛭、虻下有形死血。

一劑必便黑血愈,後用,四物湯加減,調理。熟地、白芍一兩,丹皮、三七根末三錢,川芎一錢,當歸五錢。苟既下死血,不用四物補血,肝舍空虛,又因虛成痛,惟補血,則死去新生,肝氣快暢,何至再痛。又加三七根止血者,蓋水蛭、虻蟲過於下血,死血行後,新血隨之,不其無益。

所以旋補旋止,始奏萬全。

右脅大痛,腫如杯覆,手按益甚,人謂肝火,誰知脾火內伏,瘀血成積不散。血雖肝主,肝克脾,脾受肝克,則脾亦隨肝作痛。然無形之痛,治肝乃止,有形之痛,治脾後消。今作腫,必有形之痛,乃瘀血積脾中,鬱而不舒,乘肝隙,外腫於右脅。法須通脾中伏熱,下其瘀血,痛可立除。

用,敗瘀止痛湯,:大黃、當歸三錢,桃仁十四粒,白芍一兩,柴胡、甘草、黃連一錢,厚朴二錢。水煎服。一劑瘀下,二劑痛除腫消。此方妙在大黃、黃連、柴胡同用,掃瘀去陳,開鬱逐火。然非多用白芍,肝氣難平。脾中之熱,受制於肝,甚不易散,是病在脾,治仍在肝也。

白話文:

[脅痛]

兩脅經常疼痛,這種狀況持續多年,偶爾會稍微緩解,但不久後又開始痛,疼痛時伴隨寒熱交替的症狀,食慾減退,人們通常認爲這是肝臟疾病,但並不瞭解疾病形成的原因。大致上,這種情況多是因爲長期壓抑情緒,想要發怒卻又不敢,即使想控制也無法做到,只能忍氣吞聲,無法得到釋放,導致肝氣鬱結,膽氣也受到抑制,不能由心決定,心中產生燥熱,外表卻變得寒冷,寒熱交蒸,使得肝血淤積,停滯在兩脅引發疼痛。當處於順境時,肝氣稍微得以舒緩,疼痛也會減輕,但如果遇到不公之事,觸動了怒氣,先前的病痛就會加重。

治療上必須化解怒氣,而解怒的關鍵在於肝臟。使用遣怒湯,藥物成分包括:白芍二兩,柴胡、甘草、木香末、乳香末各一錢,白芥子、生地各三錢,桃仁十粒,枳殼三分。服用十劑後疼痛可以消除。平肝的首選藥物就是白芍,沒有第二種選擇,人們往往不敢大量使用,殊不知只有大量使用纔能有效果。使用到二兩的量,效果比平常強數倍,可以全面舒緩肝氣。加上柴胡的疏泄作用,甘草的調和作用,桃仁、芥子的攻瘀作用,乳香、廣木的止痛作用。

當遭遇突然的橫逆之事,大怒,大聲叫罵,導致兩脅劇痛,聲音嘶啞,人們認爲是怒氣傷肝所致。然而,這通常是因爲患者本身就有火性體質,肝脈必然異常粗大,眼睛發紅,口渴嚴重,舌頭乾燥開裂,此時應迅速平肝瀉火,以緩解暴怒,如果處理不當或稍有延遲,必定觸動其氣,引起大量嘔血。使用平怒湯,藥物成分包括:白芍三兩,丹皮、當歸各一兩,炒梔仁五錢,炒黑荊芥、花粉、香附各三錢,甘草一錢。服用三劑後疼痛消失。

使用白芍平肝,甘草緩解緊急狀況,使肝氣平緩。再加上當歸、荊芥的散氣作用,梔子、丹皮的涼泄作用。然而,僅僅散火是不夠的,因爲火是由痰氣凝結所致,不會立即散去,還需加入香附來通氣,花粉來消痰,即使怒氣再盛,也能不知不覺中得到緩解。有人可能擔心藥量過重,涼藥過多,但要知道,患者本身就有火性體質,加上大怒,五臟都充滿了熱氣,非大劑量的涼藥,如何能平息怒火,解除火熱。

跌倒後,兩脅脹痛,手不能按壓,人們認爲是瘀血所致,使用小柴胡湯加膽草、青皮治療後痊癒。次年左側脅部再次疼痛,使用同樣的藥物卻無效。這是因爲瘀血積累沒有完全散去,長時間後形成了疼痛。小柴胡湯是一種半表裏藥,能進入肝臟舒展木氣,脅部正好位於肝部,爲何無效呢?這是因爲小柴胡湯能活血散瘀,但無法散去死血。活血容易被推動,通過行氣可以使瘀滯暢通,而死血難以移動,行氣無法滌盪沉積水垢。使用抵當丸,含有水蛭、虻蟲等成分,可以排除有形的死血。

服用一劑後,大便中會有黑色血液排出,疼痛隨之緩解,之後使用四物湯加減進行調理。藥物成分包括:熟地、白芍各一兩,丹皮、三七根末各三錢,川芎一錢,當歸五錢。如果已經排除了死血,不使用四物湯補血,肝臟會空虛,又因虛而疼痛,唯有補血,死去的細胞才能重生,肝氣得以暢快,纔不至於再次疼痛。此外,加入三七根來止血,因爲水蛭、虻蟲會導致過度出血,死血排盡後,新的血液會隨之而來,否則並無益處。

因此,一邊補充一邊止血,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右側脅部劇烈疼痛,腫脹如同杯狀覆蓋,手按壓更加嚴重,人們認爲是肝火,但實際上是脾火內伏,瘀血形成積塊未能散去。雖然血液主要由肝臟主管,但肝臟剋制脾臟,脾臟受肝臟剋制,也會隨肝臟一起產生疼痛。無形的疼痛,治療肝臟即可緩解,有形的疼痛,則需要治療脾臟後纔會消散。現在出現腫脹,顯然是有形的疼痛,即瘀血在脾臟中積累,鬱結不舒,趁肝臟虛弱之時,在右脅部外腫。治療方法是疏通脾臟中的伏熱,排除瘀血,疼痛可以立即緩解。

使用敗瘀止痛湯,藥物成分包括:大黃、當歸各三錢,桃仁十四粒,白芍一兩,柴胡、甘草、黃連各一錢,厚朴二錢。用水煎服。一劑後瘀血排出,二劑後疼痛消除,腫脹消退。這個方子的妙處在於大黃、黃連、柴胡的聯合使用,能夠清除瘀血,去除陳舊的物質,開鬱逐火。然而,如果沒有大量使用白芍,肝氣難以平復。脾臟中的熱氣受肝臟的制約,不易散發,疾病雖然發生在脾臟,但治療仍然需要從肝臟入手。

過度房事又惱怒,導致氣府脹悶,兩脅疼痛,人們通常認爲是縱慾傷腎,惱怒傷肝,應該同時治療。但其實不知道的是,肝是腎的兒子,腎充足時肝容易平和,腎虧損時肝血會變得乾燥。肝不喜歡急躁,通過補血來控制急躁不如通過補水來安撫急躁。況且,肝血容易再生,腎水卻難以再生,因此肝不足時,輕微地補木就能得到滋養;腎水不足時,非大量補水不能增長。更何況在房事後兩脅疼痛加劇,損失的精液更多。

使用填精益血湯,藥物成分包括:熟地一兩,山藥、白芍各五錢,當歸、沙參、地骨皮、白朮各三錢,柴胡一錢,丹皮、茯苓各二錢。服用十劑後完全恢復。這個方子重在補腎,輕在舒緩肝臟。妙處在於同時治療肝臟和腎臟,使腰臍氣通暢。腰臍氣順暢後,兩脅疼痛自然不同以往。因此,精血得以再生,疼痛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