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二 (1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3)

1. 心痛

倘直泄其心,心必受傷,雖暫效,脾胃不能仰給心火,則生氣遏抑,必至中脘虛寒,又變他症,此黃連不用反用梔子。

心痛,百藥不效,得寒得熱皆痛,謂熱不止於熱,謂寒不止於寒,蓋非心痛,乃胃痛。既胃痛何在心痛不止?不知寒熱俱能作痛,不可執諸痛皆火之言,疑心痛盡是火非寒。夫熱能作痛,寒何以作痛耶?因寒熱相擊痛生矣。寒熱不並立,同乘於心胃,兩相攻戰,勢均力敵。治心,胃受傷,治胃,心受損,所以治寒治熱兩無效。

法宜兩治,心痛自愈。用,雙治湯,:附子、黃連、甘草一錢,白芍五錢。一劑自愈。用黃連清心火,附子除胃寒,妙在芍藥、甘草為君,使兩家和解,入肝平木,肝既平,自不克胃,反去生心,調和心胃,實有至理。

心痛難忍,氣息奄奄,服薑湯少安,按之能忍,日輕夜重,痛甚時幾不欲生,人謂寒邪痛。蓋寒有不同,凡心君寧靜,由於腎氣通心。心腎不交,寒邪中之,心遂不安而痛。徒祛寒不補腎,則腎火虛,不能下熱於腎;腎水虛,不能上交於心。此救須救腎,補腎火以救心,尤須補腎水以救腎。

用,補水救火湯,:熟地一兩,棗皮、山藥三錢,巴戟、白朮五錢,肉桂一錢,北味五分。二劑愈,十劑不發。此絕非治心痛,用治心腎不交之心痛實奇。蓋腎中水火不交,邪直犯心。補腎,使水得火相生,火得水相養,陰陽既濟,心腎之陰陽安得有乖。故不必引其上下之相交,腎自通心,心自降腎,又原無寒邪,所以奏功。

白話文:

心痛

如果直接泄掉心火,心脏必然受伤,虽然暂时有效,但脾胃无法供应心火,就会导致生气郁结,最终导致中脘(胃部)虚寒,又会转变成其他疾病,所以这种情况不用黄连,反而要用栀子。

许多心痛的病例,百药无效,寒热都会疼痛,这是因为热证并不仅仅是热,寒证也并非只有寒,其实这并非真正的“心痛”,而是胃痛。既然是胃痛,为何疼痛却在心脏?这是因为不知道寒热都能引起疼痛,不能执着于所有疼痛都是火热之症,怀疑所有心痛都是火热而非寒邪。热能导致疼痛,寒邪又为什么能导致疼痛呢?因为寒热交击才会产生疼痛。寒热不单独存在,共同作用于心胃,两者互相攻伐,力量势均力敌。治疗心脏,胃就会受伤;治疗胃,心脏就会受损,所以治疗寒邪和热邪都无效。

方法应该同时治疗寒热,心痛就能自愈。使用“双治汤”:附子、黄连、甘草各一钱,白芍五钱。一剂就能自愈。用黄连清心火,附子除胃寒,妙在白芍、甘草为君药,使寒热两方调和,平肝,肝气平和了,就不会克伐脾胃,反而能滋养心脏,调和心胃,这确实有道理。

心痛难忍,呼吸微弱,服用生姜汤可以稍稍缓解,按压也能缓解疼痛,白天轻晚上重,疼痛剧烈时几乎生不如死,人们认为是寒邪导致的疼痛。其实寒邪也有不同,心脏的宁静,取决于肾气的通达。心肾不交,寒邪入侵,心脏就会不安而疼痛。仅仅祛除寒邪而不补肾,肾中之火就会虚弱,不能下降温热于肾脏;肾水虚弱,不能上升滋养心脏。治疗必须救助肾脏,补益肾火以救助心脏,尤其要补益肾水以救助肾脏。

使用“补水救火汤”:熟地一两,枣皮、山药各三钱,巴戟、白术各五钱,肉桂一钱,北五味子五分。两剂痊愈,十剂不复发。这并非治疗普通的心痛,而是治疗心肾不交导致的心痛,实属奇方。因为肾脏的水火不交,邪气直接侵犯心脏。补益肾脏,使肾水与肾火互相滋生,阴阳调和,心肾的阴阳就自然平衡。所以不必刻意引其上下相交,肾脏自然通达心脏,心脏自然下降温热于肾脏,根本就没有寒邪,所以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