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六 (3)

1. 燥症

陰已耗,思色以降精,精不出內敗,小便道澀如淋,人謂小腸燥,誰知心液燥乎。久戰,相火旺也,然由心火旺。君火靜,有為,行似無為;君火衰,不能有為,轉若有為。蓋心君衰,相火上奪其權,心欲固,相欲動;心欲閉,相欲開,況心原思色,無怪精自降也。然心衰因腎水虛。

白話文:

陰氣已經消耗殆盡,心神疲憊,精氣不足,無法排出體外,導致小便困難,好像淋漓一樣。人們都說是小腸乾燥,誰能想到實際上是心陰液乾燥呢?長期過度房事,相火旺盛。然而,相火旺盛是由於心火旺盛而導致的。心火旺盛時,表面上安靜,實際上卻在運轉,看起來就像無所作為;心火衰弱時,沒有能量發揮功能,反而表現得很活躍。這是因為心君衰弱,相火上犯,奪取了它的權力,心想要保持穩定,相火卻想要運動;心想要閉藏,相火卻想要發散。再加上心君本來就思念女色,則精氣必然消耗。然而,心衰弱的原因又是因為腎水不足。

心液,腎精也。精足上交心,心始不動,即動,相代君行令,不敢僭君以奪權,故久戰不泄。精虛心無所養,本不可戰,相火鼓動,定難持久。今陰耗,非精虛比。其心君寡弱,惟相是任,心甫思色,相火操柄,久之心弱,相亦不強,不必交接精已離,既離,又不能行河車逆流法,安能復回故宮哉?勢必閉塞溺口,水澀如淋而作痛。法須補心仍補腎。

白話文:

心液就是腎精。腎精充足就會通過心脈上達於心,心就會穩定不動。一旦心動了,心液就會代替君主(腎)發號施令,不敢僭越君主而奪取權力,所以即使持久戰也不洩。當腎精虛弱時,心就沒有滋養,本來就不適應戰鬥,而相火(命門之火)卻鼓動起來,肯定難以堅持。而現在是陰液耗損,不能與腎精虛弱相提並論。心君(心神)因此虛弱,只能依靠相火。心神稍有動於色慾,相火就會掌握主動權。時間一長,心神虛弱,相火也不強盛。不必等到交接後腎精離散,腎精一旦離散,又不能施行河車逆流之法,怎麼能讓腎精返回丹田呢?勢必閉塞尿道,出現尿液澀痛的症狀。治療方法必須同時補益心腎。

然補腎不利水,則水路不通,精濁不泄。用,化精丹,:熟地二兩,人參、牛膝、生棗仁五錢,棗皮、麥冬、白朮沙參一兩,前子三錢。二劑愈。人參生心液,熟地、棗皮、沙參填腎精,麥冬益肺,使金生水,腎自滋心,又得棗仁,則心有權,自下通腎,腎氣足,氣行膀胱,又白朮利腰臍,則尤易通達,加牛膝、車前下走利水,則水竅開,精竅閉,何患小腸之燥澀。心液非補腎不化,精竅非補腎不閉,倘利水逐濁,何能效乎。

白話文:

但是,如果補腎而不利水,那麼水路就不通暢,精濁之物無法排出。使用「化精丹」:熟地黃二兩,人參、牛膝、生棗仁五錢,棗皮、麥冬、白朮、沙參一兩,車前子三錢。兩劑即可痊癒。人參能生津液,熟地黃、棗皮、沙參能填補腎精,麥冬能滋養肺氣,使金(肺)生水(腎),腎氣自然滋養心,再加棗仁,則心有滋養,自然能通往腎,腎氣充足,氣行膀胱,而白朮能利尿,更加容易暢通,再加牛膝、車前子向下利水,則水竅打開,精竅閉合,何必擔心小腸乾燥不利?心液如果不補腎就不會化生,精竅如果不補腎就不會閉合,如果只是一味利水排濁,怎麼能有效呢?

陽物不舉,強入房,耗精,則二便必牽痛,數至圊不得便,愈便愈痛,愈痛愈便,人謂腎火燥,誰知腎水燥乎。腎中無水,火不旺,無火,水不生。老年水火兩衰,故宜閉關不戰,中年乃縱欲竭精,火隨水流,此病不免。倘慎疾閉關,亦可延年。無如見色奮勇,或半途倒戈,入門流涕,腎不多精,又暢泄,則精已涸竭,無陰以通大小腸,二腸乾燥,自兩相取給,彼此牽痛。上游無泉源,下流必竭澤,下便,上愈燥痛,下痛,上愈燥便急。

白話文:

應該同時滋補腎陰和腎陽,因為腎陰得腎陽才能生髮。使用「潤涸湯」:生地黃二兩,白朮、巴戟天各一兩。

宜大補腎水兼補腎火,蓋水得火易生。用,潤涸湯,:熟地二兩,白朮、巴戟一兩。方用熟地滋真陰,巴戟助真陽,妙在補陽仍補陰,則陽生陰長,不至強陽。二味補腎水火,不為之通達,故腎氣不入二腸,故加白朮利腰臍,則前後通達,何致乾燥,數至圊而不得便哉。

方劑使用生地黃滋養腎陰,巴戟天助益腎陽,妙處在於補陽卻同時滋陰,讓腎陰和腎陽都得到滋養,不會過度補陽。

然而只有滋補腎陰和腎陽,如果不讓它們通達,腎氣就會無法流入大腸和膀胱,因此加入利尿消水的白朮,打通前後,就不會產生乾燥、頻繁上廁所卻排不出大便的情況。

日間口燥,舌上無津,至夜又潤澤,人謂陽虛之燥,誰知陰畏陽火之燥,不交陽乎。人無病,陰平陽秘。惟陽旺則陰衰,陽衰則陰旺,皆成病。口燥,陰陽兩虛。然有辨。夜燥,陰氣虛;日燥;陽火旺。腎水,陰水也。

白話文:

白天時口乾舌燥,到了晚上又潤澤,有人認為這是陽氣虛弱造成的乾熱。其實這可能是陰氣害怕陽氣的燥熱,和陽氣無法交融。

健康的人,陰陽是平衡且暗藏的。只有陽氣旺盛,陰氣就會衰弱;陽氣衰弱,陰氣就會旺盛,兩者失衡都會導致疾病。口乾是陰陽雙虛的表現。

但是,要區分一下。晚上口乾是陰氣虛;白天口乾是陽火旺。腎水屬於陰水。

舌上廉泉,正腎水所注,腎水注廉泉則舌上不不燥,胡陽火遽至爍竭哉?陽火爍腎水,宜立亡,何僅口燥?且腎水乾,自日夜焦涸,何但日燥?此陽火甚旺,陰水尚未大衰,只可自顧保陰,不能分潤濟陽,堅守其陰於下焦,不肯上交陽位,故日燥夜不燥。法不必泄陽火之旺,惟補真陰水,水足濟陽。

白話文:

舌頭上的「廉泉」穴位,是腎臟水液聚集的地方。當腎臟的水液滋潤廉泉穴位時,舌頭就不會乾燥。如果陽氣過於旺盛而消耗了腎臟的水液,理論上人應該立即死亡,為什麼只出現口乾舌燥的症狀?

而且,如果腎臟的水液枯竭,應該是晝夜都口乾舌燥,為什麼只是白天口乾?這是因為陽氣過於旺盛,陰液還沒有大量損耗。陰液只顧著保護自己,不能夠滋潤陽氣。它堅守著下焦的陰位,拒絕與陽位相交,所以白天口乾舌燥,晚上不口乾。

治療的方法不是瀉除過旺的陽氣,而是滋補真正的陰液。當陰液充足時,就能夠滋潤陽氣。

用,六味湯加麥味,:熟地、麥冬一兩,棗皮、山藥五錢,丹皮、苓、瀉三錢,北味一錢。數劑愈。六味補水,麥、味固肺,肺腎相資,水尤易生,下水滿,上水自盂。陰何吝而不交陽?陽得陽而化,亦得陰而平,陰既既濟,陽又不旺,口安得再燥。

白話文:

使用六味湯加麥門冬:

  • 熟地、麥冬:各一兩
  • 棗皮、山藥:各五錢
  • 丹皮、茯苓、澤瀉:各三錢
  • 北味(可能是北沙參):一錢

服用數劑即可治癒。六味湯補益腎水,麥門冬固守肺氣,肺與腎相輔相成,腎水更易生發,下焦水液充盈,上焦水液自然清利。陰津為何吝嗇而不與陽氣交合?陽氣得到陽氣滋養而生化,也得到陰氣滋潤而平衡,陰陽既已交濟,陽氣也不會再旺盛,口乾自然也會消失。

交感樂極情濃,精泄,陽物不倒,精盡血隨,人謂火動極,誰知水燥極乎。腎中水火不可須臾離,蓋以陰陽之氣彼此相吸不能脫。陽欲離陰,陰下吸,陰欲離陽,陽上吸。惟醉飽入房,亂其常度,陰陽不能平,於是陽離陰而陽脫,陽不來救也;陰離陽而陰脫,陰不來援也。至是則水火兩絕,魂魄且不能自主,有精脫而死者。

白話文:

使用引陰奪命丹:熟地黃八兩、人參一兩、北芪三錢、沙參二兩、肉桂一錢。連續服用四劑,才會有生機。接著將上述藥物減量七成,服用一個月,恢復原狀。使用熟地黃和沙參大量補腎陰,人參固住未脫離的陽氣,北芪收斂耗散的氣,用肉桂於純陰,引入於孤陽肉,讓已經離散的重新結合,已經失去的重新回歸。如果不多補陰,卻大量使用人參和桂枝,那麼陽氣旺盛而陰氣枯竭,只能暫時救活,無法救治五臟的燥熱。

今但精盡血隨,乃陰脫陽未脫也。使陽脫,陽物何能不倒。急大補腎水,俾水生留陽。然陰脫,須陽藥引陰,今陽強不倒,倘補陽,必更燥,涸水且不生,又何能引陰?不知無陰則陽不得引,無陽陰亦不能引。宜用九分陰藥,一分陽藥,大劑煮飲,水火無偏勝,阻陽相抱合。

用,引陰奪命丹,:熟地八兩,人參一兩,北味三錢,沙參二兩,肉桂一錢。連服四劑,始有性命。再將前藥減十分之七,服一月如故。用熟地、沙參大補腎陰,人參固未脫之陽,北味收耗散之氣,用肉桂於純陰,引入於孤陽肉,令已離者重合,已失者重歸。倘不多補陰,重用人參、桂,則陽旺陰涸,止可救絕於一時,不能救燥於五臟。

夜不能寐,口中無津,舌乾燥,或開裂紋,或生瘡點,人謂火起於心,誰知燥在心乎。心屬火,必須腎水滋為既濟。水既不滋心,舌,心苗,何得不燥。至夜,心氣入腎,腎中無水,不敢入,故不寐。宜大補心津,則心不燥,口舌自潤。然徒補心,心液未必大潤。蓋心津,腎內精也。

白話文:

晚上睡不著,口裡沒有口水,舌頭發乾,可能出現裂痕或潰瘍。人們認為這是心火旺盛,但其實是心臟缺水。心屬火,必須依靠腎水滋養才能平衡。如果腎水不足,無法滋養心臟,舌頭作為心臟的苗芽,自然會發乾。到了晚上,心氣會進入腎臟,如果腎臟缺水,心氣不敢進入,所以導致失眠。因此,應該滋補心臟津液,這樣心臟就不會發乾,口舌自然就會潤澤。然而,只滋補心臟,心液不一定會大量滋潤,因為心津是來源於腎臟的精液。

腎水上交心,則成既濟,尤宜補腎生心。用,心腎兩資湯,:人參、茯神、炒棗仁、沙參、棗皮、芡實、山藥三錢,柏子仁、北味一錢,麥冬五錢,熟地一兩,丹參、菟絲子二錢。十劑夜臥安,口中生津,諸症盡愈。此心腎同治,補火水足濟,補水火相生。故不見焦焚,反蕕優渥。

白話文:

當腎臟的水液上行至心臟時,就形成「既濟」的狀態,此時最適合補腎生心。使用「心腎兩資湯」:

配方:

  • 人參
  • 茯神
  • 炒棗仁
  • 沙參
  • 棗皮
  • 芡實
  • 山藥(各三錢)
  • 柏子仁
  • 北味(各一錢)
  • 麥冬(五錢)
  • 熟地(一兩)
  • 丹參
  • 菟絲子(各二錢)

功效:

十劑藥服用後,夜間睡眠安穩,口中生津,各種症狀都會痊癒。這是因為心腎同時得到調治,補益水火,水火相生相濟。因此不會出現過度熱燥的「焦焚」現象,反而會感到滋潤豐厚。

咳嗽吐痰,皮膚不澤,少動則喘,人謂邪在肺,誰知燥在肺乎。《內經》曰:夏傷於熱,秋必病燥。前症皆燥症。人咸謂燥症必補腎水,腎水乾,燥乃成。不知此燥因夏傷於熱,耗損肺氣,不必補腎,但潤脾,肺燥可解。然脾,肺母,腎,肺子,脾健本生肺,腎足尤不耗肺,補脾腎,肺不更潤乎。

白話文:

咳嗽咳痰、皮膚暗沉無光、稍微活動就會喘,大家以為是邪氣在肺部,殊不知是肺部乾燥造成的。《黃帝內經》說:夏季受熱,秋季就會生病。前面說的症狀都是燥症。大家都認為燥症一定要補腎水,腎水乾了才會導致燥症。但不知道這種燥症是因為夏季受熱,耗損了肺氣造成的,不需要補腎,只要滋潤脾胃,肺部乾燥就能解除。脾胃是肺的母親,腎臟是肺的兒子,脾胃健壯本來就能滋養肺部,腎臟足夠就不會耗損肺氣,補益脾胃和腎臟,肺部自然會更潤澤滋潤。

用,子母兩濡湯,:麥冬、熟地五錢,天冬玄參三錢,紫苑、牛膝、花粉一錢,甘草三分,蘇葉五分,丹皮二錢。十劑愈。此肺、脾、腎同治方也。然治脾腎,無非治肺。脾腎濡,肺安獨燥。

白話文:

使用子母兩濡湯:

子湯

  • 麥冬、熟地黃 各 5 錢
  • 天冬、玄參 各 3 錢

母湯

  • 紫苑、牛膝、花粉 各 1 錢
  • 甘草 3 分
  • 蘇葉 5 分
  • 丹皮 2 錢

服用十劑即可見效。

這個方劑同時治療肺、脾、腎。不過,治療脾腎,最終都是為了治療肺。脾腎得到滋養,肺就不會獨自乾燥。

兩脅脹滿,皮膚如蟲咬,乾嘔不吐酸,人謂肝氣逆,誰知肝氣燥乎。肝藏血,肝中有血,則肝潤氣舒;無血,肝燥氣鬱。鬱則下克脾胃,土氣不能潤,何以化精微生肺。故傷於中,脹滿、嘔吐;傷於外,皮毛拂抑似肝逆,實肝燥也。然肝燥由腎虧,滋肝不補腎,終非治法。故必大滋腎,腎濡肝亦濡。

白話文:

兩側肋骨下方脹滿,皮膚上有類似蟲咬的痕跡,乾嘔但不吐出酸水,一般人會認為是肝氣上逆,其實是肝臟乾燥所致。肝臟儲藏血液,肝臟中有血,肝臟就會滋潤,氣機就會通暢;沒有血,肝臟就會乾燥,氣機就會鬱結。氣機鬱結就會剋制脾胃,脾胃之氣無法滋潤,何以化生精微物質滋養肺臟?所以,如果傷在內,會出現脹滿、嘔吐;傷在外,會出現皮膚上類似蟲咬的痕跡,看起來像是肝氣上逆,實際上是肝臟乾燥。然而,肝臟乾燥是由於腎臟虧虛導致,只滋養肝臟而不補腎,最終不是治療之道。因此,必須滋養腎臟,腎臟得到滋養,肝臟也會得到滋養。

用,水木兩生湯,:熟地、白芍一兩,茯苓、白朮、牛膝、玄參三錢,柴胡陳皮一錢,甘草三分,神麯五分,甘菊、枸杞二錢。四劑愈。或疑用地、芍濡潤自建功,今朮、苓、柴、曲不益燥乎?不知過於濡潤,反無益。以脾喜燥,純用濡潤,未免太濕。脾先損,安能資肝。

白話文:

應用「水木兩生湯」:

原料:熟地黃、白芍藥各一兩,茯苓、白朮、牛膝、玄參各三錢,柴胡、陳皮各一錢,甘草三分,神麴五分,甘菊、枸杞各二錢。

服用四劑即可痊癒。有人質疑使用熟地黃和白芍藥滋潤自有效果,現在加入茯苓、白朮、柴胡和神麴豈不更燥?其實不然。過度滋潤反而無益。

因為脾臟喜燥,如果只用滋潤的藥物,會太濕潤。脾臟先受損,怎麼能滋養肝臟呢?

用燥於濕中,正善治燥。

口渴喜飲,時煩燥,喜靜不喜動,見水果則快,遇熱湯則憎,人謂胃火盛,誰知胃氣燥乎。胃屬土,似不喜水。然水潤物生,火燥物病,況胃土屬陽,陽土非陰水不養。胃中無水,斷難化物,物難化,愈無水養土,土正如大旱望時雨也。無水解熱,煩燥生,理也。人靜火降,動,火起。

白話文:

經常口渴想喝水,有時會煩躁,喜歡安靜不喜歡運動,看到水果會很開心,但遇到熱湯卻會反感。人們都說這是胃火旺盛,但其實是胃氣太乾燥了。

胃屬土,似乎不喜歡水。但水能滋潤萬物,乾燥會損害物品,更何況胃土屬陽,陽土需要陰水來滋養。胃中沒有水,就難以消化食物,食物難以消化,就越缺少水來滋潤胃土,胃土就像大旱時盼望及時雨一樣。

沒有水來解熱,就會產生煩躁,這是很合理的。人靜止時,火氣會下降;人運動時,火氣會上升。

內火盛,自索外水救,熱湯、,水果相反,喜寒不喜熱,又何疑。論理,胃燥尚未至熱,然燥極必至熱極,解燥須清熱。用,清解湯,:玄參一兩,生地五錢,花粉、甘菊、茯苓、麥冬、沙參三錢,丹參二錢。十二劑全愈。方何平胃火兼平少陰相火?蓋胃火必得相火,勢乃烈。

白話文:

內部火氣旺盛,身體會自行尋找外部水源來緩解,例如喝熱湯、吃水果。這時身體會傾向於喜歡冷的東西而不喜歡熱的東西,這一點毋庸置疑。從道理上講,胃部乾燥尚未達到發熱的程度,但如果乾燥到極點,必然會導致發熱到極點,而解除乾燥就需要清熱。可以使用清解湯:玄參一兩,生地五錢,花粉、甘菊、茯苓、麥冬、沙參三錢,丹參二錢。連服十二劑即可痊癒。為什麼這個方子能同時平胃火和少陰相火?這是因為胃火必然會受到相火的催動,才會變得猛烈。

雖治躁不必泄火,然土燥由火熾,平相火,胃火失勢,燥尤易解,此先發制人之妙也。

肌肉四肢消瘦,皮膚飛屑,口渴飲水,人謂風消,誰知脾燥乎。蓋脾燥由肺燥,肺燥由胃燥。胃燥必致胃熱,胃熱必移熱於脾,脾熱燥乃成。脾,濕土,本喜燥,燥宜脾所喜,何反成風消症?蓋脾最懼肝木,木剋土,肝怒,胃火逃竄,見胃火入脾,即挾風木之氣相侮,脾畏肝木,不敢不受其風,風火合,安得不燥。脾燥何以外榮?是以內外交困,風消成。

白話文:

肌肉四肢瘦弱,皮膚脫屑,口渴愛喝水,人們都說是「風消」(營養不良症狀),但其實是脾胃燥熱造成的。

脾胃燥熱的根本原因是肺部燥熱,而肺部燥熱又是因胃部燥熱引起的。胃部燥熱會產生胃熱,胃熱會轉移到脾臟,導致脾臟發熱乾燥。脾臟屬濕土,本應喜歡乾燥,但是現在卻因過度乾燥而出現問題。

這是因為脾臟最怕肝臟屬木,而木剋土,如果肝臟生氣,胃火就會四處逃竄。當胃火進入脾臟時,會挾帶風木之氣侵犯脾臟。脾臟害怕肝臟屬木,只能被迫接受它的風氣,風火結合,脾臟自然會變得乾燥。

脾臟乾燥為什麼會影響身體外在表現?這是因為脾臟受內外交困,導致「風消」症狀的產生。

用,救消湯,:麥冬一兩,玄參二兩,柴胡一錢。二十劑痊愈。此潤肺不潤脾,何脾消能愈?蓋病成於肺,潤肺脾亦潤。加柴胡大有深意,柴胡最舒肝氣,肝不克脾,脾氣得養。況又泄脾肺火,火息風不揚,故脾燥易解,風消又何難愈。

白話文:

使用「救消湯」,內容包括:麥冬一兩、玄參二兩、柴胡一錢。服用了二十劑後痊癒。這種療法滋潤肺部但不滋潤脾臟,為什麼脾臟虛弱還能治癒?

這是因為疾病起源於肺部,滋潤肺部,連帶脾臟也會得到滋潤。加入柴胡用意深刻,柴胡具有疏肝理氣的功效,肝氣舒暢就能避免剋制脾臟,讓脾氣得到滋養。再加上柴胡還能瀉去脾肺之火,火氣消退,風邪無法興起,因此脾臟燥熱容易解除,風氣消散也就不難痊癒了。

目痛後,眼角刺觸,羞明喜暗,人謂風邪在肝,誰知膽血燥乎。膽屬木,木中有汁,是木得水而後養。膽系通於目,不若肝竅開於目。目無血而燥,宜是肝病非膽病。然肝膽為表裡,肝燥膽亦燥。膽肝皆主藏不泄,膽汁藏,目明,膽汁泄,目暗。蓋膽汁即膽內血,血少則汁少,汁少不能養膽,即不養目。

白話文:

眼睛疼痛後,眼角會刺痛,怕光喜歡暗處,一般人會說這是肝臟受到風邪侵襲造成的,但其實是膽汁太過燥熱。膽屬木行,木中有汁液,木有水才能滋養。膽囊系統與眼睛相通,不如肝臟的通道直接開口於眼睛。眼睛沒有血就會乾燥,應該是肝臟出了問題,而不是膽臟。不過,肝臟和膽囊是表裡關係,肝臟乾燥,膽囊也會乾燥。肝臟和膽囊都主藏而不泄,膽汁貯藏在膽囊中,眼睛就會明亮。如果膽汁外泄,眼睛就會昏暗。因為膽汁就是膽囊內的血液,血液少了,膽汁就少,膽汁少了就無法滋養膽囊,也就無法滋養眼睛。

宜亟滋膽中汁,尤不可止治其膽,更宜潤肝中血,膽汁自潤,目之火自解。用,四物湯,加味。熟地、白芍一兩,川芎、柴胡一錢,當歸、甘菊三錢,白蒺藜錢半。連服八,諸症愈。四物補肝中血,補肝,膽在其中。且四物尤入心腎,心得之而濡,不助膽火;腎得之而澤,不盜膽氣。

白話文:

應該馬上補充膽汁,更不能停止治療膽子,更應該滋潤肝臟中的血氣,膽汁自然會滋潤,眼中的火氣也會自動消解。使用四物湯加味:熟地、白芍一兩,川芎、柴胡一錢,當歸、甘菊三錢,白蒺藜錢半。連續服用八次,各種症狀都能治癒。四物湯補充肝臟中的血氣,滋補肝臟,膽子也在其中。而且四物湯尤其能進入心腎,心臟得到了滋潤,就不會助長膽火;腎臟得到了滋養,就不會盜取膽氣。

心肝腎無乾燥,膽獨居於燥乎。

目不痛,瞳神日緊小,口乾舌苦,人謂心火旺,誰知心包乾燥乎。目系通於五藏,不止心包一經。何瞳神緊小,獨責心包?不知瞳神之光,全責心腎。心包代君出治,瞳神實心腎所注。然心精必得腎精交心包,心腎之精始交於目。蓋心君無為,心包有為也。故心包屬火,全恃腎水滋。

白話文:

眼睛不痛,但瞳孔逐日縮小,嘴巴乾澀舌頭發苦,一般人認為是心火旺盛,但誰能料到是心包乾燥呢?眼睛與五臟相通,不止心包這一條經絡。為什麼瞳孔縮小,卻只責怪心包?殊不知瞳孔的光亮,是由心腎共同掌管。心包代替君主執行政務,瞳孔的光亮實際上是由心腎注視的。然而,心精必須得到腎精交於心包,心腎之精才能交於眼睛。因為心君無為,心包有為。因此,心包屬火,完全依賴腎水滋養。

蓋腎不交心包,即心包不交心,火無水濟,則心包無非火氣,乾燥急,何能內潤心外潤目?窘迫情形,安得上顯瞳神。是則瞳神緊小,其原因腎水乾枯。用,救瞳湯,:熟地、玄參、白芍一兩,棗皮、丹皮、當歸五錢,甘菊、山藥三錢,柴胡五分。此肝腎同治法也。心包無水,不治心包,滋肝腎者,以肝乃心包母,肝取給於外家,以大益子舍,勢甚便,理甚順,即無扦格,自獲優渥,緊小之形,不化為寬象哉。

白話文:

因為腎臟與心包膜不溝通,也就是心包膜與心臟不溝通,火氣缺乏水氣的滋潤,因此心包膜充滿火氣,變得乾燥急躁,怎麼能滋潤內心、濡養眼睛?這種窘迫的狀況,怎麼能讓瞳孔看起來明亮?所以瞳孔緊縮的原因,是腎水乾枯。

可以使用「救瞳湯」治療:熟地黃一兩、玄參一兩、白芍一兩、棗皮五錢、丹皮五錢、當歸五錢、甘菊三錢、山藥三錢、柴胡五分。這是同時治療肝臟、腎臟的方法。

心包膜缺水,但我們不直接治療心包膜,而是滋養肝臟、腎臟,因為肝臟是心包膜的母親,肝臟從外界吸收養分,用大益子來養肝,方法很方便、也很合理,也不會造成阻礙,自然會得到好的效果。瞳孔緊縮的情況,就能變成寬大的狀態了。

秋後閉結,不能大便,人謂大腸火,誰知肺燥,因而大腸亦燥。蓋肺與大腸相表裡,肺燥,大腸安得獨潤。且大腸之能開合,腎氣主之也。腎足,大腸有津,腎涸,大腸無澤。有津則大腸易於轉輸,無澤大腸難於搬運,是大腸全藉腎水之相資。然肺,腎母,肺潤則清肅之令行,易於生水,肺衰則腎水無源,腎又何能潤於大腸。

白話文:

秋天過後,出現排便困難,人們認為是大腸發熱了。其實是肺部乾燥了,導致大腸也乾燥了。因為肺和​​大腸互為表裡,肺乾燥,大腸怎麼可能單獨保持濕潤呢?而且大腸的開合功能是由腎氣控制的。腎氣充足,大腸就有津液分泌;腎氣不足,大腸就沒有滋潤液體。有大腸有津液,大腸就容易運化食物;沒有滋潤液體,大腸就難以運化,也就是說大腸完全依賴腎水來維持正常功能。肺是腎的母親,肺部滋潤,才能發揮濡養腎臟的作用,腎臟才能生水;肺虛,腎臟就沒有水的來源了,腎臟又怎麼能夠滋潤大腸呢?

此大腸所以燥也。宜補肺腎,大腸自潤。用,六味地黃湯,加味。熟地、麥冬一兩,棗皮四錢,北味一錢,山藥、茯苓、丹皮、澤泄三錢。四劑自通。切戒用大黃芒硝。蓋此病本傷陰,又加劫陰藥,重傷其陰,心成陽結,使腹中作痛,危哉。

白話文:

大腸乾澀是因為身體陰液不足。應該滋補肺和腎,大腸自然就會滋潤。建議使用加味六味地黃湯。

藥方:熟地黃、麥冬各一兩,棗皮四錢,北味一錢,山藥、茯苓、丹皮、澤瀉各三錢。四劑後可自行通便。

切記不要使用大黃和芒硝。因為這種病本質上是陰液受傷,再加重傷陰的藥物會嚴重損傷陰液,導致心火盛,造成腹痛,危及生命。

夏秋小便點滴不出,人謂膀胱熱結,誰知肺燥,膀胱亦燥乎。膀胱之通,故由腎氣足,亦由肺氣足。膀胱與腎相表裡,肺為水道上游,二經足,水始有源。肺燥至,既虧清肅之行,復少化生之氣,膀胱純是乾枯,又從何處以導細流。此小便不通,實無水化也。宜亟潤肺,更當補腎。

白話文:

夏天或秋天小便點滴不出,人們都說這是膀胱熱結造成的,誰能想到這是肺部乾燥,膀胱也乾燥造成的。膀胱的通暢,既依靠腎氣充足,也依靠肺氣充足。膀胱和腎臟相表裡,肺部像是水道上游,兩個經絡都通暢,水源才會充足。肺部乾燥時,既損害了肺部清除熱氣的功能,又使得化生腎氣的能力下降,膀胱就會變得十分乾燥,又怎麼能順利導出小便呢。小便不通暢,實際上是因為沒有水可以化出。應該儘快滋潤肺部,還要補腎。

腎水足,自膀胱滂沛,何虞燥結。用,啟結生陰湯,:熟地一兩,棗皮、苡仁、麥冬五錢,前子三錢,沙參三錢,山藥四錢,肉桂一分,益智仁一錢。此補腎仍補肺者,滋生化之源也。補中仍通結者,水得補無停滯,益收補利。加益智防遺,肉桂引路,滂沛之水自趨膀胱,燥者不燥,閉者不閉。

白話文:

當腎水充足時,膀胱會自然地充盈,不必擔心乾燥鬱結。使用「啟結生陰湯」來治療:

湯方組成:

  • 熟地黃 一兩
  • 大棗皮、薏苡仁、麥冬 各五錢
  • 車前子 三錢
  • 沙參 三錢
  • 山藥 四錢
  • 肉桂 一分
  • 益智仁 一錢

此湯不僅滋補腎臟,還滋補肺臟,這是滋養陰液的根源。滋補脾胃的同時也能通利鬱結,因為充足的水液不會停滯,既滋補又通利。

添加益智仁可以防止遺精,肉桂可以引導藥力,讓充沛的水液自然流向膀胱,乾燥的地方不再乾燥,閉塞的地方不再閉塞。

消渴飲水,時重時輕,人謂心腎火騰,誰知三焦氣燥乎。消症分上中下,其實皆三焦火熾。下焦火動,上中二焦火同起,故渴甚。下焦火息,上中二焦火浮游不定,故時渴時輕。蓋下焦火發,每不可遏,故下焦火,宜靜不宜動,又易動難靜。蓋此火必得腎水相制。人多腎水不足,水本虛,取資於水者又多,奚能制火乎?火動必爍干三焦氣,則三焦更燥,如大旱望雨。法必補腎水。

白話文:

口渴喝水,有時嚴重,有時較輕。人們說這是心腎火旺盛,但誰知道是三焦氣分乾燥呢?消渴症分為上、中、下三焦,實際上都是三焦火氣旺盛引起的。下焦火氣發作,上中兩焦火氣也跟著旺盛,所以口渴得很厲害。下焦火氣平息,上中兩焦火氣飄浮不定,所以有時口渴,有時緩解。因為下焦火氣發作時,往往無法遏制,所以下焦火氣應該保持安靜,不宜激動,但又容易激動難以平靜。這種火氣一定要靠腎水來剋制。大多數人腎水不足,水本來就少,而需要水來滋養的部位又很多,哪能剋制住火氣呢?火氣發作必然會灼乾三焦氣,導致三焦更加乾燥,就像久旱盼雨一樣。治療方法必須是補腎水。

用,六味湯,加味:熟地二兩,棗皮、丹皮、麥冬一兩,茯苓、山藥、澤瀉五錢,北味。三十劑愈。六味治腎,麥、味治肺,非止清肺火也。蓋補肺助腎源,肺旺腎更有氣。腎水旺,足制下焦火,上中二焦烏能興焰。

白話文:

使用六味湯,並加入以下藥材:

  • 熟地黃:二兩
  • 紅棗皮:一兩
  • 丹皮:一兩
  • 麥門冬:一兩
  • 茯苓:五錢
  • 山藥:五錢
  • 澤瀉:五錢

連續服用30劑即可治癒。六味湯主治腎臟疾病,麥門冬和丹皮主治肺臟疾病,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滋養肺腎。

肺臟強健,有助於腎臟的功能,腎臟強健,則能抑制下焦的虛火,上中焦自然就不會上火。

大病後,小腸細小不能出溺,脹甚欲死,人謂小腸火,誰知小腸燥乎。小腸開合,半由膀胱,半由腎氣,故小腸結全在膀胱閉,膀胱閉又成於腎閉也。然腎氣無時不入膀胱,即無時不入小腸,何便閉結?蓋腎水結而膀胱枯,故小腸亦燥而成結。宜大補腎水,又補肺金,以膀胱氣化,必得肺金清肅之令行。

白話文:

大病之後,小腸又細又小,導致無法小便,腹部脹得非常厲害,快要死了。人們認為是小腸有火,其實是小腸太乾燥了。小腸的開合,一半由膀胱控制,一半由腎氣控制。所以小腸堵塞是因為膀胱閉塞,而膀胱閉塞又是由於腎氣閉塞造成的。然而,腎氣一直會進入膀胱,也就是一直會進入小腸,為什麼還會導致閉塞呢?那是因為腎水被堵塞,膀胱乾枯,所以小腸也變得乾燥並產生堵塞。應該大量補充腎水,同時補充肺金,以便膀胱氣化,這需要肺金清肅的指令才能運行。

肺旺更利水,則腎氣開,小腸亦開。用,治本消水湯,:熟地二兩,棗皮、麥冬一兩,前子、茯苓五錢,北味二錢,牛膝、劉寄奴三錢。二劑愈。此專治肺腎,肺腎不燥,小腸自潤,故奏功。

白話文:

肺氣強盛,水液也會更旺盛,這時腎氣會通暢,小腸也通暢。運用這個原理,治療水腫,使用消水湯:熟地黃二兩,大棗皮、麥冬各一兩,車前子、茯苓各五錢,北五味子二錢,牛膝、劉寄奴各三錢。兩劑即可治癒。這個方劑專門治療肺腎問題,使得肺腎不乾燥,小腸自然會滋潤,所以顯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