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奇聞》~ 卷十五 (5)
卷十五 (5)
1. 痔漏
肛門內外四旁,忽生紅瘰,先痛後癢成痔,日久不愈,此皆濕熱所成。縱飲及江南人往往有之。正因地氣濕熱,又加酒毒也。肛門通大腸,凡有濕熱,亦同大便出,何積而成痔?以濕熱在大腸不能久留,必盡趨肛門。肛門,大腸鎖鑰,有關防之意。於是蓄久濕熱之毒,肛門獨受。
有毒必外形,不生痔於門內,即生痔於門外,內外似殊,作楚則一,烏可舍濕熱而他治乎?但肛門去脾胃遠,化濕熱,必假道於脾胃,恐肛門未受益,脾胃必先損。必須無損脾胃,有益肛門者始效。用,益後湯,:茯苓、白芍、山藥、苡仁一兩,地榆三錢,穿山甲一片(土炒為末)。
八劑消。每味再加十倍,以蜜為丸。每日未飲,先滾水下五錢。完一料,不再發。此利濕去熱,脾胃無傷,肛門受益。
肛門邊生小癤,不慎酒色,腐爛成漏,不收口,後生肉管,流膿水甚苦。世人用刀針掛線,徒受苦,毒未除,口難長,經年不效,亦不戒酒色,治不得法也。蓋他處皮肉,非縱則橫,惟肛門皮肉有縱有橫,最難生合。況大便出入,又易損,刀針掛線,已傷又傷,何能長皮肉。
切戒輕用。惟消濕熱毒為佳。然漏久,氣血必虛。不治虛,無論漏不可止,氣血反傷,終難奏功。必補中用消,何漏不痊。用,青龜丸,:烏龜二個、茯苓五兩,苡仁六兩、羊蹄後爪四副、穿山甲五錢(二味土炒)、參、歸三兩,干青苔二兩、黃耆八兩,松三條(陰乾,忌火焙)、白芷、槐米一兩。各為細末。
將龜用古石臼搗死,拌藥末,鍋內蒸熟,將龜肉與甲火焙乾,為末,同藥蜜糊丸。日三錢,完,全愈不發。但非戒酒色三月,不能奏功。此方不可思議,去濕不散氣,敗毒不損血。願人敬服,守戒以去病。
大便先射血後溺糞,人謂便血,誰知肛門暗生血痔乎。久必變漏,宜流膿水。不知受病不同,症亦異。此飲燒酒過多,熱毒走直腸不得泄,乃結小痔不化,久之皮破血出。此出血於直腸外,非出於直腸中,乃膀胱血也。膀胱化氣不化血,酒毒滲入膀胱,將酒氣化水,出於陰器,酒毒爍血,不從陰器出,不得不趨大腸,肛門無奈,門別戶牢,無可出路,酒毒結於直腸外,毒向內攻,直腸痔生。痔生必破,有隙可乘,膀胱之血注之,久且以血引血,不只膀胱之血盡歸也。
乘大便之開合,血先奪門而出,故先射,正見欲出之速。若不清上游,但截下流,非計之善也。用,清源散,:黃連、槐米、地榆、人參、三七根末三錢,苓、朮、白芍五錢,葛根、前子二錢,白芷三分,穿山甲(土炒,末)一錢。水煎,調末服三劑,血更多,減黃連,再三劑愈。
宜斷酒,能禁女色三月,不發。妙在黃連多,以解酒熱毒,先清源也。上游無病,下流自安,又分配得宜,去濕化熱,堵截有方,故慶平成,何患洪水哉。
白話文:
標題: [痔瘡和瘻管]
內容: 在肛門內外四周,突然長出紅色的腫塊,起初疼痛隨後發癢並形成痔瘡,如果長時間未能治癒,這都是由溼熱引起的。經常飲酒以及江南地區的人們常有此狀況。主要是因爲當地的氣候溼熱,再加上酒精的毒素。肛門連接大腸,所有溼熱都應通過大便排出,爲何會累積成痔瘡?因爲溼熱在大腸無法持久停留,必定集中於肛門。肛門是大腸的鎖鑰,具有防止溼熱外溢的作用。於是,長時間積聚的溼熱毒素,使肛門獨自承受。
有毒必外顯,不會在肛門內生成痔瘡,就在肛門外生成,內部和外部看似不同,但痛苦是一樣的,怎能忽視溼熱而採取其他治療方法呢?但是肛門離脾胃遠,要化解溼熱,必須藉助脾胃,恐怕肛門還未受益,脾胃就已經受損。必須無損脾胃,有益肛門的方法纔有效。使用“益後湯”,包括茯苓、白芍、山藥、薏仁各一兩,地榆三錢,穿山甲一片(土炒爲末)。
服用八劑後症狀消失。每種藥材再增加十倍,製成蜜丸。每天未進食前,先用滾水吞下五錢。完成一個療程,痔瘡不再復發。這種方法有利溼去熱的效果,脾胃不受傷害,肛門得到益處。
肛門邊緣生長小癤,如果不慎飲食和房事,導致潰爛成瘻管,傷口難以癒合,之後生出肉管,流出膿水十分痛苦。人們常用刀針掛線治療,只是徒增痛苦,毒素並未清除,傷口難以癒合,經年累月不見效果,同時並未戒酒和節制房事,治療方法不當。皮膚肌肉在其他部位可以橫向或縱向生長,只有肛門的皮膚肌肉有橫向和縱向,最難癒合。況且大便出入,更容易損傷,刀針掛線已經造成傷害,又再次傷害,怎能長出新的皮膚肌肉。
切記輕易不要使用。唯有消除溼熱毒素纔是上策。然而瘻管久而不愈,氣血必然虛弱。不治療虛弱,不論瘻管是否停止,氣血反而受損,最終難以奏效。必須在補中的同時進行消除,怎會有瘻管不痊癒的情況。使用“青龜丸”,包括烏龜兩隻、茯苓五兩,薏仁六兩、羊蹄後爪四副、穿山甲五錢(兩味土炒),人參、當歸三兩,幹青苔二兩、黃芪八兩,松三條(陰乾,避免火烤),白芷、槐米各一兩。將各種藥材磨成細粉。
將龜用古石臼搗死,與藥粉混合,在鍋內蒸熟,將龜肉與甲烘乾,磨成粉末,與藥粉混合,製成蜜丸。每天服三錢,完成後,瘻管完全治癒不再復發。但如果不能戒酒和房事三個月,無法達到效果。這個配方不可思議,去除溼氣不散氣,敗毒不傷血。希望人們能夠敬重服用,並遵守禁忌以去除疾病。
排便時先噴射出血,隨後排泄糞便,人們稱之爲便血,誰又知道肛門內部暗中生長出血痔呢。長久下去必定變爲瘻管,應該流膿水。不知道受到的病原不同,症狀也會不同。這是由於過度飲用燒酒,熱毒進入直腸無法釋放,於是結成小痔瘡無法化解,長時間後皮膚破裂出血。這是從直腸外部出血,而不是從直腸內部出血,是膀胱的血。膀胱負責化氣,不負責化血,酒精毒素滲入膀胱,將酒氣轉化爲水分,通過生殖器官排出,酒精毒素灼傷血液,不從生殖器官排出,不得不轉向大腸,肛門無奈,門別戶牢,沒有其他出路,酒精毒素在直腸外部集結,毒素向內攻擊,直腸痔瘡生成。痔瘡生成必定破裂,有缺口可乘,膀胱的血液注入其中,長時間後,以血引血,不只是膀胱的血液全部流入。
趁着大便的開合,血液搶先奪門而出,所以先射出,正說明想要快速排出。如果不清理源頭,只是截斷下游,不是明智之舉。使用“清源散”,包括黃連、槐米、地榆、人參、三七根末各三錢,茯苓、白朮、白芍各五錢,葛根、前子各二錢,白芷三分,穿山甲(土炒,末)一錢。用水煎煮,調入藥末服用三劑,如果血量增多,減少黃連,再服用三劑即可治癒。
應當戒酒,能夠禁慾三個月,不再復發。妙在於大量使用黃連,以解除酒精熱毒,先清理源頭。上游無病,下游自然安全,又分配得宜,去除溼氣化解熱氣,堵截有方,因此能夠平息,何懼洪水呢。
胸部生瘡,不慎飲食和房事形成瘻管,瘡口長出數個頭流出血液,長久下去精神疲憊,腰痛難以伸展,人們稱之爲心漏,誰知道腎虛形成瘻管呢。心氣必須依賴腎氣來滋養,腎氣必須依賴心氣來封閉,心漏是由於腎氣泄露形成的,怎能不緊急治療腎衰呢。然而治療腎,如果心氣無法封閉,與不補充相同。因爲只有出氣,沒有止氣。有人認爲:凡是瘻管瘡都由溼熱引起,只要封閉心的竅孔,不去除溼熱,恐怕瘻管也無法治癒。
不知道心漏是由腎虛引起,腎虛則寒而非熱。腎虛,真正的水液不足,而非邪水過剩。應該補充真正的陰液,邪水消退,溫補腎寒,溼熱消退。使用“溫腎丹”,包括鹿茸、附子兩個,青鹽、人參各兩,瓦蔥兩枝、紅棗四兩。磨成粉末,煮紅棗,搗碎製成丸。每天空腹酒下三十丸。服用一個月以上治癒。此方奇特之處在於鹿茸既能益腎中水火,更能補充心中的缺陷。
另外,附子辛熱,無經不達,引入心腎,填補空竅。加入青鹽,以增強效果。因爲瘻管瘡一定有許多孔洞,所以會流血。血液遇到鹹味則止。瓦蔥可以無形中消除溼熱,雖然心漏並非溼熱引起,但如果稍有殘留,孔洞就難以封堵,因此用來預防變化。又擔心氣血虛弱無法運行,更加益人參產生氣血,幫助鹿茸、附子上下通達,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