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五 (2)

1. 反胃

食入胃即吐,此肝木克胃土,用逍遙散加吳萸、黃連隨愈。然人謂胃病,用香砂消導,傷胃氣,愈吐;又用下藥,不應;復用寒涼降火,不獨胃傷,脾亦傷;又改辛熱救寒,不應,始悟用和解,解鬱散邪,然已成噎膈。

白話文:

進食後立即嘔吐,這是肝屬木剋制脾胃屬土所致,用逍遙散加上吳茱萸、黃連即可痊癒。然而,人們認為是胃病,使用香砂健脾消導的食物,會損傷胃氣,導致嘔吐加重;又使用瀉下的藥物,不對症;再用寒涼藥物降火,不僅胃部受損,脾臟也受損;又改用辛熱藥物驅寒,也不對症,最後才明白需要使用和解的藥物,化解肝氣鬱結,散去邪氣,但此時已經形成噎嗝了。

胃為腎關門,腎水足,咽喉間無非津液,可以推送水穀;腎水不足,力難潤灌胃中,又何能分濟咽喉?且腎水不足,不能下注大腸,大腸無津相養,久必瘦小,腸細小,飲食入胃,勢難推送。下既不行,積而上浮,不特上不能容而吐,亦下不能受亦吐,必大補腎水。用,濟難催輓湯,:熟地當歸二兩,山藥玄參一兩,車前子一錢,牛膝三錢。

白話文:

胃就像腎臟的門,腎水充足時,咽喉之間就會滋潤,有助於消化食物。但如果腎水不足,無法潤澤胃部,更別說分配水分給咽喉了。此外,腎水不足還會導致大腸無法得到充足的水分滋養,久而久之大腸就會變得乾枯瘦小。大腸細小後,食物進入胃中時就難以被推送。食物下不去,就會在胃中積聚並往上湧,不僅吐不出來,也下不去。因此,必須大補腎水。可以使用濟難催輓湯:

  • 熟地:2兩
  • 當歸:2兩
  • 山藥:1兩
  • 玄參:1兩
  • 車前子:1錢
  • 牛膝:3錢

十劑必大順。此純補精血,水足胃有津,大腸有液,自然上下相通無阻滯。

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一日三日盡吐出者,雖同是腎虛,然食入即吐,腎無水;食久始吐,腎無火。此食久始出,非腎寒而何?腎寒何成反胃?蓋脾胃必得腎火,土始有溫熱氣,能發生消化飲食。倘土冷水寒,結成冰凍,則下流壅積,必返上越。

白話文:

早晨吃進去晚上就吐出來,或者晚上吃進去早晨吐出來,甚至一天三餐都吐光的人,雖然都是腎虛所致,但是吃下去立刻就吐,是腎中沒有水;吃下去很久才吐,是腎中沒有火。這種吃下去很久才吐的,不是腎寒是什麼?腎寒為什麼會引起反胃?這是因為脾胃一定要有腎火,脾胃的土性才會有溫暖的氣,才能產生消化食物的作用。如果脾胃的土冷水寒,結成像冰凍一樣,那麼下方的消化就會壅塞,一定會反胃嘔吐。

宜急補腎火,使一陽來復,大地回春,冰泮土松,沮洳之類,順流而下,又何上衝嗌口?然但補火則焚林竭澤,必成焦枯,必濟以水,水火既濟,上下流通,何有反胃?用,兩生湯,:肉桂二錢,附子一錢,熟地二兩,棗皮一兩。四劑止,十劑愈。此水火兩生,脾胃得火無寒冷,得水無干澀,自上可潤肺,不阻於咽喉,下可溫臍,不結於腸腹。

白話文:

應該緊急補充腎陽,讓陽氣恢復旺盛,大地回歸春天,冰雪融化,土地鬆軟。積水之類的陰邪順著水路流走,怎麼會往上衝到咽喉?但是隻補火就會像焚燒森林、竭澤而漁,必然會導致虛耗枯竭。必須同時滋補水液,使水火調和,上下通暢,就沒有反胃的問題了。

可以用「兩生湯」:

  • 肉桂二錢
  • 附子一錢
  • 熟地二兩
  • 棗皮一兩

四劑藥可以止住症狀,十劑藥可以根治。這是讓水火兩者都得到滋養,脾胃得到火氣就不會寒冷,得到水液就不會乾燥。這樣從上面可以滋潤肺氣,不會阻塞咽喉;從下面可以溫暖臍腹部,不會結成腹中結塊。

或謂下寒多腹痛,腎寒正下寒,宜少腹作痛,何食久而吐,無腹痛症?不知寒氣結於下焦則腹痛,今上吐,寒氣盡從口趨出,又何寒結之有。

白話文:

有人說,下寒的人通常會有腹痛。腎寒也屬於下寒,應該會出現小腹部疼痛,為什麼吃了很久東西後會嘔吐,卻沒有腹痛的症狀?殊不知寒氣積聚在下焦就會導致腹痛。現在嘔吐,說明寒氣都從口中排出去了,哪還有寒氣積聚的情況呢?

時吐時不吐,吐則盡情吐出,人謂反胃,不知實郁。此婦人多,男子少。郁必傷肝,肝氣傷,即克脾胃。肝最急,其剋土未有不急者。土不能受,遂越出。木怒土不受,於是挾鬱氣捲土齊來,盡祛而出,故盡吐出。其時不吐者,木鬱少平耳。法不必止吐,惟平肝,肝平郁舒,吐自止。

白話文:

有的人嘔吐不定時,但嘔吐時就一股腦吐個痛快,一般人會說是反胃,其實這是肝鬱造成的。這種情況女性居多,男性較少。肝氣鬱結必定會損傷肝臟,傷了肝氣,就會剋制脾胃。肝最容易激動,它剋制土氣的時候,都很激動。脾胃不能承受,就溢出來了。肝氣剋制脾胃的土氣時,就把鬱氣夾帶在土氣中一併湧出來,全部吐出去,所以才會嘔吐個痛快。如果當時不嘔吐,是因為肝氣的鬱結稍微緩解了。治療的方法不必止吐,只要調理肝氣,肝氣平和了,鬱結化解了,嘔吐自然就會停止。

用,逍遙散,:柴胡白朮一錢,白芍五錢、茯神、當歸三錢,陳皮三分,甘草一分。二劑愈。仍以濟難催輓湯一半調理。蓋解鬱後,其木必枯,隨補水,木始滋息,自然枝葉榮敷榮,何至拂性作吐。

白話文:

可以使用逍遙散,配方如下:

  • 柴胡 3 克
  • 白朮 3 克
  • 白芍 15 克
  • 茯神 9 克
  • 當歸 9 克
  • 陳皮 1 克
  • 甘草 3 克

服用兩劑即可見效。

另外,還可以使用濟難催輓湯的一半劑量進行調理。因為在疏解鬱結後,身體就像枯萎的樹木。此時需要補充津液(水),樹木才能重新生長,自然枝葉茂盛,不會再出現逆反性嘔吐。

胃中嘈雜,腹微疼,痰涎上湧,嘔吐,人謂反胃,不知乃蟲也。人水濕留脾胃,肝旺又克,則土虛生熱,此熱乃肝火,虛火也。土得真火消食,得虛火生蟲。蟲得肝木之氣,性最急,飢覓食,飽跳梁,挾水穀上吐。其不吐蟲者,蓋蟲最靈,居土則安,入金則死,在胃翻騰,不越胃遊樂,恐出胃為肺金殺也。法必殺蟲佐瀉肝。

白話文:

胃裡咕嚕作響,腹部隱隱作痛,痰液上湧,嘔吐不止。人們都說是胃反胃,卻不知道這是因為體內有寄生蟲。人體水濕滯留在脾胃之中,肝氣旺盛又剋制脾胃,導致脾胃虛弱而生熱。這種熱是肝火和虛火。脾胃需要真火來幫助消化,但虛火卻會滋生寄生蟲。寄生蟲得到肝木之氣的滋養,性情異常急躁。飢餓時出來尋找食物,吃飽後就在胃裡亂跳,裹挾着水谷向上嘔吐。不嘔吐寄生蟲的人,是因為寄生蟲非常狡猾,呆在脾胃中就安然無恙,一旦進入肺金就會被殺死。寄生蟲在胃中翻騰,卻不敢離開胃部,害怕一離開就會被肺中的金氣殺死。治療方法必須兼顧驅蟲和瀉肝。

然瀉肝殺蟲,不免寒涼克削,肝未泄脾胃先傷,蟲又何能盡殺。必於補脾胃中行斬殺,庶賊除地方不擾。用,健土殺蟲湯,:人參茯苓、白芍一兩,炒梔子、白微三錢。水煎,加黑驢尿一半調,飢服,不再劑,蟲盡死。驢屬金,肝蟲畏金,故取尿用。有單用驢尿者,然殺蟲不健土,肝木仍旺,後心再生。

白話文:

雖然瀉肝殺蟲的方法有效,但是難免會傷及脾胃,造成虛寒的副作用。如果只顧著瀉肝,沒有顧及脾胃的調養,那麼蟲子很難徹底殺死。必須通過補脾胃,纔能有效除蟲。

可以使用「健土殺蟲湯」來調養脾胃,殺死蟲子:人參、茯苓、白芍各一兩,炒梔子、白微各三錢。用清水煎煮,加入一半的黑驢尿攪拌均勻,空腹服用。一般一劑即可殺死蟲子。

為什麼使用驢尿?因為驢屬金,肝蟲害怕金,所以用驢尿可以殺蟲。有人只單獨使用驢尿,但這種方法雖然可以殺蟲,卻不能健脾胃,導致肝木仍然旺盛,後續可能還會再生蟲子。

此補土平木,況梔子、白薇同驢尿用,又拔本塞原。

食後必吐數口,卻不盡出,膈上時作聲,面如平人,人謂脾胃中氣塞,誰知膈上痰血結不散。膈在胃上,與肝連,凡怒則膈痛,血不行也。血不行,停於中則成死血,血死存膈上,必礙氣道,難於升降,阻住津液成痰,痰聚成飲,與血相搏作聲,又加食犯,勢必吐而少快。至已入胃,胃原無病,自受之,此所以必吐而不盡也。

白話文:

吃完飯後一定會吐幾口,但吐不完,隔肌上時常發出聲響,面色像常人一樣。人們說這是脾胃中的氣堵塞了,誰知道是隔肌上積聚了痰血散不開。隔肌在胃上面,與肝臟相連。凡是生氣就會膈肌疼痛,血液運行不暢。血液運行不暢,停滯在身體中間就會變成瘀血,瘀血存留在隔肌上,一定會阻礙氣道,升降困難,阻隔津液形成痰液。痰液積聚成水飲,與血液相搏發出聲響,再加上食物傷胃,勢必吐出才能稍微舒服一些。等到食物已經進入胃中,胃本身沒有疾病,是受到隔肌病變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一定會吐但吐不完的原因。

法但去膈上痰血,吐病自愈。用,瓜蒂散,加味治。瓜蒂七枚,蘿蔔子、半夏、花粉、甘草三錢,韭汁一合、枳殼、人參一錢。一劑,大吐痰血愈,不必二劑。方本吐藥,得蘿葡子、枳殼消食,半夏、花粉蕩痰,韭汁逐血,或恐過於祛除,未免因吐傷氣,又加人參、甘草使胃無損,則積滯易掃,何有再吐。此食後輒吐似反胃,故同論。

白話文:

治療方法就是去除橫膈膜上積聚的痰血,吐出病理物質後,疾病自然就能痊癒。用法:使用「瓜蒂散」,再適量加藥調整。瓜蒂七枚、蘿蔔子、半夏、花粉、甘草各三錢,韭汁一合、枳殼、人參各一錢。一劑藥服用後,就能大量吐出痰血而痊癒,通常不需要第二劑。這個方劑主要是催吐,但是加入了蘿蔔子和枳殼來消食,半夏和花粉來化痰,韭汁來驅散血液。有些人可能會擔心服用後會過度驅除積滯,導致因嘔吐而傷氣,所以再加入人參和甘草來保護胃氣,如此一來積滯物就能輕易清除,就不需要再吐了。這個病症是吃東西後就會嘔吐,類似反胃,所以採用相同的方法治療。

2. 膨脹

兩足跗上先腫,漸至腹,按如泥,小便不利,人謂水腫,誰知土氣鬱乎。人生脾胃氣健,則能制水,水自灌注經絡,不相礙。惟脾胃虛,則土不能轉輸水精於上,胃中之水積而不流,浸淫表裡皮毛。然脾胃虛由腎虛,上無升騰之氣,土乃郁不伸,力不制水,水反來侮,脾胃愈虛。

白話文:

兩隻腳的腳背上面開始腫脹,漸漸腫到腹部,按壓起來感覺像泥一樣,小便也不通暢。人們都說是水腫,殊不知是土氣鬱結所致。人要脾胃氣健壯,就能夠控制水分,水分自然會流注到經絡之中,互不幹擾。只有脾胃虛弱,土氣就不能將水精向上輸送,胃中的水分積聚而不能流動,浸潤表裡的皮膚和毛孔。而脾胃虛弱是由於腎虛,腎陽升騰之氣不足,土氣因此鬱結不舒,制約不了水分,反而被水分侵害,脾胃更加虛弱。

夫腎司開合,陽太盛則水道大開,陰太盛水道常閉。陽為腎火,陰為腎寒也。腎寒,脾胃亦寒,水畏熱不畏寒,此寒土所以難制水也。法烏可舍腎火而他求蓄水之土?然水勢滔天,補火以生土,不如放水以全土,故補腎火,可治久病水臌,泄脾腎中水,實益初起水脹。下身脹,上未脹,正初起,泄水最宜。

白話文:

腎臟掌管著人體的水道開合。陽氣過盛,水道就會過度開放;陰氣過盛,水道則會經常閉塞。陽氣就是腎中的熱氣,陰氣就是腎中的寒氣。腎寒時,脾胃也會跟著受寒,水害怕熱但不害怕寒,因此寒性的體質很難控制水。那麼如何治水,可以放任腎中的熱氣不理,而另尋可以蓄水的土壤嗎?然而,水勢洶湧澎湃,用補充熱氣的方法來生出土壤,不如直接放水來保全土壤。因此,補腎火可以治療長期因水而導致的腫脹,瀉掉脾腎裡的水,可以有效治療初期水腫。下半身脹了,但上半身還沒脹,這是水腫的初期,最適合瀉水治療。

用,泄水至神湯,:大麥須、白朮二兩,茯苓一兩,赤小豆三錢。一劑腹必雷鳴,泄水如注,再劑水盡,不必三劑。牽牛、甘遂非不可用,但人脾、胃、腎三經多虛,恐藥力之迅,故另立此方,補中瀉水,正無傷,水盡去。方中苓、術健脾胃,又通脾胃氣,則土鬱解,況大麥消無形水,赤小豆消有形濕,合用化水,直出膀胱,由尾閭盡泄。

白話文:

使用去水神湯:

成分:大麥須、白朮各二兩,茯苓一兩,赤小豆三錢。

服一劑,腹部會劇烈鳴叫,大量排尿,就像泉水一樣。服用第二劑,水分就會排盡,不用再服用第三劑。

牽牛、甘遂這兩種藥不是不能用,但如果脾、胃、腎三經虛弱,恐怕藥效太快會傷身。因此另外製定了這個方子,既能補益脾胃,又能瀉水,絕對不會傷身,可以完全排出水分。

方中的茯苓、白朮能健脾胃,又能通氣,這樣就能解除脾胃的鬱結。加上大麥可以消無形的水,赤小豆可以消有形的水,兩者合用能化解水分,直達膀胱,通過尾閭完全排出。

水腫久,肢體俱脹,面目亦浮,口不渴,皮毛出水,按膚如泥,此真水臌,乃土氣鬱塞甚,致水濕不化耳。土剋水,何反致水侮?蓋土虛則崩泥帶水而流,日積月累,下焦阻滯,水乃上浮。

白話文:

水腫拖得久了,四肢都腫脹,臉也浮腫,但沒有口渴的感覺,皮膚冒出水珠,按壓皮膚時像觸摸到泥土一樣,這是典型的真水臌,是因為土氣鬱結得太厲害,導致水濕無法運化。

土屬性是剋制水屬性的,為什麼反而會導致水邪侵犯呢?這是因為土氣虛弱就會崩解,泥土會帶著水流動,日積月累,導致下焦氣機阻滯,水液就向上浮腫了。

脾胃原能藏水,水多氾濫,散經絡,積皮膚,經絡皮膚既滿,勢必流出於外,不用下奪,何以泄滔天水?用,決水湯,:車前子一兩,茯苓二兩,王不留行五錢,肉桂三分,赤小豆三錢。一劑小便如注,二劑消。論理雞屎醴亦效,然逐水從大便出,此逐水從小便出。從大便勢逆,從小便勢順。

白話文:

脾胃本就具有藏水的功能,如果水過多,就會氾濫到經絡和皮膚中。經絡和皮膚被水充滿後,水必然會流向體外,不用再往下走,如何能泄掉這大量的氾濫之水呢?可以使用決水湯:

車前子一兩

茯苓二兩

王不留行五錢

肉桂三分

赤小豆三錢

服用一劑,小便會像注水一樣,服用兩劑就可以消除了。從理論上來說,雞屎醴也有效,但它會讓水從大便中排出,而決水湯讓水從小便中排出。從大便排出是逆勢而行,從小便排出纔是順勢而為。

逆,效速氣傷;順,效緩氣固。此方利水從小便出,利其膀胱也。凡水,必膀胱氣化,而後由陰器以出。土氣不宣,則膀胱之口閉,用王不留行以開口,加肉桂引車前、茯苓、赤豆直入膀胱而利導之,茯苓、車前利水不耗氣,且茯苓健土,水決土不崩,此奪法之善也。臍突、手掌無紋,此方尚救,但禁食鹽一月,倘不禁,復脹不治。

白話文:

逆行利尿,藥效快但傷氣;順行利尿,藥效慢但保氣。此方利尿從小便排出,也就是利於膀胱。所有的水都必須經過膀胱氣化,才能從陰部排出。土氣(脾氣)不暢通,膀胱口就會閉塞,可以使用王不留行來開通膀胱口,再加入肉桂引車前、茯苓、赤豆直接進入膀胱,起到利尿導水的作用。茯苓和車前利水但不耗氣,而且茯苓還可以健脾,這樣就能避免利水時傷及脾氣,這是奪取法法的精妙之處。臍凸出、手掌沒有紋路,使用此方還能挽救,但需要禁食鹽一個月,如果不禁食鹽,就會再次脹大,無法治療。

氣喘作脹,腹腫,小便不利,大便溏,漸身腫,人謂水腫,誰知肺、脾、腎三經虛乎。胃,水穀海,臟腑大源。但胃能容水,不能行水,恃脾散水以行肺,肺通水以入膀胱,膀胱化水以達小腸。惟脾虛則不能散胃之水精於肺,病在中;肺虛不能通胃之水道於膀胱,病在上;腎虛不能司胃之關。時其輸泄,病在下。

白話文:

氣喘胸悶、腹脹,小便困難、大便稀溏,逐漸全身浮腫,一般人認為這是水腫,殊不知這是肺、脾、腎三條經脈虛弱造成的。胃是儲存食物水的海洋,是臟腑的總源。但胃只能容納水,不能運行水,依靠脾將水佈散到肺,肺將水輸送到膀胱,膀胱將水分解後送入小腸。如果只有脾虛,就不能將胃中的水精佈散到肺,這是中焦的病;如果只有肺虛,就不能將胃中的水道通到膀胱,這是上焦的病;如果只有腎虛,就不能主持胃的關門功能,不能按時輸送排泄,這是下焦的病。

三經既虛,胃中積水走皮膚經絡,無所底止。法宜補三經氣,胃自旺,腫脹消。用,消脹丹,:白朮三錢,茯苓、山藥一兩,麥冬、熟地芡實五錢,蘇子一錢。一劑喘定,再劑脹消,十劑小便利,二十劑盡愈。用苓、術健脾,麥冬、蘇子益肺,熟地、山藥、芡實滋腎,三經旺,水從膀胱出小腸矣。

白話文:

當胃氣虛弱,導致胃中積液並流竄到皮膚經絡時,就無法停止。治療方法應當補充三焦的氣息,以增強胃氣,如此腫脹才會消退。

使用「消脹丹」:

  • 白朮:三錢
  • 茯苓:一兩
  • 山藥:一兩
  • 麥冬:五錢
  • 熟地:五錢
  • 芡實:五錢
  • 蘇子:一錢

服用一劑後,喘息會得到改善;服用二劑後,腫脹會消退;服用十劑後,小便通暢;服用二十劑後,就能痊癒。

此方中的茯苓和白朮可健脾利濕;麥冬和蘇子可益肺化痰;熟地、山藥和芡實可滋補腎氣。三焦氣息旺盛後,積液就會通過膀胱和腸道排出。

腰腳腫,小便不利,或腹腫脹,喘急痰盛,不可臥,此肺腎俱虛,非臌脹也。水症多脾胃虛,茲肺腎虛,何成水脹?不知肺虛盜脾胃氣,腎虛不生脾胃氣,二經虛,脾胃更虛。土虛,肺之氣化不行;肺虛,腎之關門不開,水乃氾濫如水腫。法似宜補肺兼補腎,然不若補腎之為得,蓋肺生腎水,不生腎火也,脾胃必得腎火以生,水氣必得腎火以化,況補腎肺不來生,肺金自安。

白話文:

腰腳浮腫,小便不利,或腹部脹大,呼吸急促,痰液過多,無法平躺,這是肺和腎都虛弱的情況,並不是水腫。水腫大多是因為脾胃虛弱,現在是肺和腎虛弱,為什麼會形成水腫?這是因為肺虛會奪取脾胃之氣,腎虛無法生出脾胃之氣,這兩經虛弱,脾胃就更虛弱了。脾胃虛弱,肺部的氣化作用無法正常進行;肺虛弱,腎臟的關口無法打開,水液就會像水腫一樣氾濫成災。治療方法看起來應該是同時補肺補腎,但是不如只補腎有效,因為肺生腎水,不生腎火;脾胃必須得到腎火纔能夠生出氣血,水氣必須得到腎火纔能夠化解,而且補腎不會讓肺受影響,肺金自然就會安穩。

用,金匱腎氣丸,:茯苓、澤瀉十兩,附子一枚,牛膝、車前子三兩,官桂、丹皮、棗皮二兩,熟地四兩,山藥六兩。為末,密丸。早晚各一兩,滾水下。一料全愈,二料不發。此方經後人改分兩,多不效,畏苓、澤耳。不知水勢滔天,既不用掃蕩決水,乃畏利導,不用消水乎?故必多用苓、瀉、車前,則水從膀胱下。然腎關不開,胃之積水又何以下?故用附、桂回陽助火,蒸動腎氣以開關,群藥始能利水。

白話文:

使用金匱腎氣丸:

成分:茯苓、澤瀉各 10 兩,附子 1 枚,牛膝、車前子各 3 兩,官桂、丹皮、棗皮各 2 兩,熟地 4 兩,山藥 6 兩。研成粉末,做成藥丸。

用法:每天早晚各服用 1 兩,用開水送服。

療效:一劑藥即可完全康復,兩劑藥即可不再發作。

後人將此方藥修改為分兩服用,但很多都不見效果,因為擔心茯苓和澤瀉。難道不知道水勢洶湧時,既不用掃除障礙疏通水流,反而忌憚導利藥物,不使用它來消退水勢嗎?因此,一定要多用茯苓、澤瀉、車前子,這樣水才能從膀胱排出。然而,腎臟關閉,胃中的積水又怎麼能排出呢?所以使用附子、桂枝回陽助火,蒸動腎氣以打開關卡,其他藥物才能發揮利水的作用。

然又恐利水未免損陰,佐熟地、丹皮、山藥,利中有補,陽得陰生,火不亢,土自升,誠神方。倘妄增藥味,更改輕重,斷難收功。

白話文:

但是,只利水可能會損傷陰氣,於是在藥方中加入熟地、丹皮、山藥,既利水又滋補,使陽氣得到陰氣的滋養,火氣不會過於旺盛,脾胃自然強健。這個藥方實在是妙不可言。如果隨意增加藥物或者改變劑量,肯定不會奏效。

大病初起,致傷脾胃,氣衰中滿,成氣臌。服,補土消滿湯,數劑。人參陳皮、神麯三分,白朮、山藥五錢。茯苓、芡實三錢,蘿蔔子、蘇子五分,山楂五粒,甘草一分。神效。

白話文:

大病剛開始的時候,會損傷脾胃,導致氣血不足、腹脹,形成氣脹的症狀。服用補土消滿湯數劑,可以有效治療。

補土消滿湯的組成:

  • 人參、陳皮、神麴,各三分
  • 白朮、山藥,各五錢
  • 茯苓、芡實,各三錢
  • 蘿蔔子、蘇子,各五分
  • 山楂,五粒
  • 甘草,一分

此湯藥效顯著。

四肢脹,腹腫如鼓,面目浮,皮膚流水,按不如泥,但陷下成孔,手起如故,飲食知味,糞溏,溺閉澀,氣喘不能臥。人謂水臌,不知腎水衰也。真水足,邪水不橫,真水衰,邪水乃溢。況真水衰,虛火必盛。三焦火與衝脈屬火者,性皆上炎,無不逆沖。水從火泛,上走於肺,喘嗽不寧。

白話文:

四肢浮腫,肚子脹得像鼓一樣,臉部浮腫,皮膚流出黃水,按壓後皮膚像泥一樣,但立即凹陷形成洞孔,然後又恢復原狀,飲食正常,但大便稀溏,小便不通且困難,呼吸急促難以平躺。人們稱之為水腫,卻不知是腎臟功能衰弱所致。真正的水液充足,邪水就不會橫行;真正的水液衰弱,邪水就會泛濫。況且真正的水液衰弱,虛火必定旺盛。三焦之火與衝脈屬火的性質都是向上燃燒,一定會逆行向上。水隨火而流,上沖至肺部,導致喘息咳嗽,難以平息。

臥主腎,腎氣既逆,又安得臥?至不得臥則肺氣不得夜歸腎,腎水空,無非火氣,則肺氣不敢久留於腎,仍歸肺宮。母因子虛,清肅之令不行於膀胱,水入膀胱之口,膀胱不受,乃散於經絡,隨臟腑之虛者,入而注之,不走小腸而走肢膚,故毛孔出水。法必補腎水制腎火,尤宜補肺金生腎水。

白話文:

腎臟主掌睡眠,腎氣上逆,怎麼能睡得著?如果一直無法入睡,肺氣就會無法在夜間歸入腎臟,腎臟內的津液會枯竭,只剩下火氣,因此肺氣不敢在腎臟停留太久,又會回到肺部。由於腎臟虛弱,膀胱無法按照氣化的規律運作,水液進入膀胱口,膀胱卻不接受,於是水液就分散到各經絡,流向臟腑虛弱的地方,進入並充斥該處,不循著小腸的路線運行,反而滲出皮膚,因此毛孔會出水。治療方法必定是補腎水來制伏腎火,尤其要補肺金來生發腎水。

腎水不能速生,助肺氣,則皮毛閉塞。腎氣下行,水趨膀胱,不走腠理。用,六味地黃湯,加味治。熟地、茯苓二兩,棗皮、山藥、澤瀉、麥冬一兩,丹皮六錢,北味三錢。十劑全愈。戒酒色一年,戒鹽三月,否必發。此屬腎水虛,故補水不補火。腎虛以致火動,肺虛以致水流,補水火自靜,補金水自通,實有至理。

白話文:

腎臟中的陰液(水)無法快速生成,無法幫助肺氣運作,導致皮膚毛孔閉塞。腎氣下行,水液流向膀胱,無法進入皮膚組織。使用六味地黃湯加上其他藥材來治療。熟地黃、茯苓各二兩,棗皮、山藥、澤瀉、麥冬各一兩,丹皮六錢,北味三錢。服用十劑即可完全康復。戒酒色一年,戒鹽三月,否則必定會復發。這是因為腎臟中的陰液虛弱,所以要補水而不是補火。腎虛會導致火氣旺盛,肺虛會導致水液流失,補水後火氣自然平靜,補金(肺)水(腎)後水液自然暢通,這是非常有道理的。

單腹脹滿,四肢不浮,數年不死,人謂水臌。水臌不過兩年,必皮膚流水死,今數年,皮膚又不流水,乃蟲結於血中,血裹子蟲內,似臌而非。蓋飲食內有惡蟲之子,食入腹而生蟲,或食難化物,久變蟲形,血裹不化,久之血塊漸大,蟲遂多。所用食物止足供蟲食,即水穀所化之血,亦只為蟲外郭,不能灌注臟腑。

白話文:

只有肚子脹滿,四肢沒有浮腫,過了好幾年都沒有死亡,一般人稱之為「水臌」。但水臌症通常不會超過兩年,一定會全身皮膚流出水而死亡。現在症狀已經持續好幾年,皮膚也沒有流出水,那應該是血中寄生蟲導致的症狀,血中包裹著蟲,這種情況類似水臌,但並非真正的水臌。

患者飲食中可能含有寄生蟲的幼蟲,進入肚子後生長為寄生蟲。或者患者食用難以消化的食物,這些食物經過長時間轉化成寄生蟲,血中無法消化的食物慢慢累積,形成血塊,漸漸變大,寄生蟲也越來越多。這些食物只能供給寄生蟲作為養分,而身體吸收食物後轉化的血液養分,也只成為寄生蟲的保護層,無法供應臟腑所需。

最忌小便不利,胃口不開。蓋小便利,腎氣通膀胱;胃口開,心氣行脾胃。二臟有根,用殺蟲下血可無恐。用,逐穢消脹湯,:白朮、大黃當歸、蘿蔔子一兩,雷丸白薇紅花三錢、甘草一錢,丹皮五錢。一劑,腹作雷鳴,少頃,下惡物皆蟲狀,再劑,大泄惡物盡。後以人參、白芥子一錢、茯苓五錢、苡仁一兩、山藥二兩、陳皮五分、白朮二錢調理。

白話文:

最怕小便不順暢,食慾不佳。因為小便通暢,腎氣才能通往膀胱;胃口好,心氣才能運作脾胃。這兩個臟腑都有根基,使用驅蟲、瀉血的藥方就不必擔心。使用驅穢消脹湯:白朮、大黃、當歸、蘿蔔子一兩;雷丸、白薇、紅花三錢;甘草一錢;丹皮五錢。服用一劑,腹部會發出雷鳴聲,不久後會排出像蟲子的穢物;再服用一劑,會大量排出穢物。之後以人參、白芥子一錢、茯苓五錢、苡仁一兩、山藥二兩、陳皮五分、白朮二錢調理身體。

前方恐少損元氣,繼此方則脾胃固,不致亡陰。凡水臌、蟲臌起時,以面辨之,而澹黃中有紅點、紅紋者,蟲臌。更於食先腹先作疼,即以前方減半,一劑愈。但新久必忌鹽一月,不然,再發難治。

白話文:

前面開的藥方,可能會稍微損傷元氣,因此這個藥方後,脾胃會更加強健,不會再虛損體力。凡是水腫和蟲引起的浮腫發作時,可以從臉色判斷。如果臉色是淡黃色,並且有紅點或紅紋,就是蟲引起的浮腫。如果在吃飯前腹部就開始疼痛,就可以將前面的藥方減半,一劑就能治癒。不過,不管腫脹是新的或舊的,都必須忌食鹽一個月,否則再發作就難治療了。

先腫上身,後腫下身,久之盡腫,氣喘咳嗽,不得臥,小腹光亮,人謂水臌已成,誰知水臌假症乎。濕從下受,不聞從上受。凡脾旺能散精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何至水氣上侵。惟脾虛,飲食不化精化水,此邪水,非真水。真水不生,腎涸,無非火氣,同任、沖屬火者,逆而上出,水從火溢,上積肺於而咳,奔越於肺而喘,喘嗽自難臥,散聚於經絡,初成跗腫,故先上腫後下腫。

白話文:

一開始是上半身腫脹,後來變成下半身腫脹,久而久之全身都腫了,而且氣喘咳嗽,無法平躺,小腹浮腫發亮,人們都說這是水腫已經形成,但其實這是水腫的假象。濕氣從下半身侵入,從來沒有聽說過從上半身侵入的。正常情況下,脾氣旺盛就能將水穀精微運送到肺部,疏通水道,將水液輸送到膀胱。水液和精微物質分佈到全身,五臟六腑通暢運作,怎麼會出現水液向上侵犯的情況?只有脾氣虛弱,飲食無法化成精微水液,才會形成這種異常的水液,這不是真正的水腫。真正的水腫是腎臟功能衰退,導致水液難以排出,轉化為陽熱之氣,連同任脈、衝脈這些屬火的經脈逆行而上,水液隨著熱氣溢出,積聚於肺部而咳嗽,奔湧在肺部而氣喘,氣喘咳嗽自然難以入睡。水液分佈在經絡中,最初形成腳背腫脹,所以先是上半身腫脹,然後纔是下半身腫脹。

似宜補腎,然火盛由於水衰,水衰實先於土衰,補土其可緩乎?但補脾以健土,必至旺火以燥腎,故脾腎兼補始得。用,二天同補丹,:山藥、芡實一兩,茯苓、百合五錢,白朮二兩,肉桂三分,訶子一錢。十劑全愈。方皆脾腎二經藥,健脾不虧腎,滋水不損脾,兩相分消,兩相資益,實鬼神不測妙法。

白話文:

似乎應該補腎,但火旺盛是因為水虛,水虛實際上早於脾虛,補脾能緩解嗎?但補脾以健脾,必定會旺火以烘乾腎,因此脾腎兼補才能奏效。方劑:二天同補丹,包含:山藥、芡實各一兩,茯苓、百合各五錢,白朮二兩,肉桂三分,訶子一錢。十劑即可痊癒。方劑全是脾腎兩經的藥物,健脾不虧腎,滋水不損脾,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這是妙不可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