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中風

火路通,風反得入,風火互勢,欲不變風症得乎?法貴補水,用,滅火湯,:玄參三兩,沙參二兩,白芥子三錢,茯苓、熟地一兩,棗皮、麥冬五錢,北味一錢。十劑全愈。玄參息浮游之火,群藥補水添精,自然水足火衰,倘少加風藥,則拘攣其手足,水轉助風,反增火勢。

或曰不用風藥,獨不可用涼藥?不知實火可寒涼直攻,虛火斷不可用,況玄參微寒,補中帶泄,何必再用涼藥。

時猝中,手足牽搐,口眼喎斜,語言如故,神思清,人謂陽虛中風。陽虛猝倒必神昏,今神思清,乃陰虛之中耳。陰虛非血虛,蓋真陰腎水乾枯,不能上滋於心,痰來侵心,一時猝中,及痰散,心清如故。作中風固錯,作中血亦非。惟直補腎真陰,精足腎自交心,心液流行各臟腑,諸症自痊。

用,填陰湯,:熟地四兩,棗皮、北味、牛膝、三錢,麥冬、山藥一兩,白芥子五錢,故紙一錢,附子一分。水煎服。十劑全愈。棗、藥、熟地填精聖藥,麥冬、五味益肺仙丹。單補腎水恐難速生,故又補肺,子母相資,更易滋潤。又恐陰不下降,故用故紙、牛膝下安腎宮,則濁陰不致上干,真陰自然相濟。

然陰藥太多,未免過於膩滯,加附子一分以行真陰氣,非假以助火也。水得火氣,尤易生。

無恙覺手足麻木,尚無口眼喎斜等症,人謂風中於內,三年後必暈僕,勸預服搜風順氣藥,以防猝中。其論是,所用方則非。手足麻木乃氣虛,非氣不順。即氣不順,非風作祟。人苟中風、來甚暴,豈待三年哉?然氣虛何以手足麻?蓋氣虛即不能化痰,痰聚胸中,氣不通於手足。

宜補氣中佐消痰,用,釋麻湯,:人參、半夏、白芥子、陳皮一錢,當歸、黃耆、白朮三錢,甘草五分,柴胡八分,附子一分。服四劑,手足不木。倘仍麻木,前方倍加,再四劑必愈。蓋手足麻木,乃四餘輕病,不必重治。人疑重病,風藥亂投,反致誤事。苟知虛而非風,何難之有。

遍身麻木,不顛仆,狀似中風,然風則有之,中則非。此症不可不治風,又不可直治風。不治風,風不能出,直治風,損氣血,風又欺氣血虛,反客為主不肯去。必補氣血中佐祛風祛痰,氣血不傷。風又易散。用,解縛湯,:黃耆、葳蕤一兩,當歸、白芍、人參、白朮、熟地五錢,花粉、秦艽三錢,附子、羌活一錢。四劑麻木愈,十劑全愈。

同一麻木,何上條用藥少,此獨多且重?蓋手足麻木,無風入體,周身麻木,風乘虛入腑。故上條可輕治,此條宜重治。

天稟厚,素好飲酒,一時怒激,致口眼喎斜,似中風,身未僕,且善飲食,脈洪大有力,非中風,乃火盛肝傷耳。此症西北人多,南人少。法不徒泄火,又須養肝血。用,解焚湯,:酒蒸大黃、白芥子、炒梔仁二錢,柴胡一錢,歸、芍一兩。大黃泄酒毒,梔子泄肝火,但二味除祛未免迅厲。

白話文:

中風

火邪入侵,風邪乘虛而入,風火互相搏結,怎能不變成中風呢?治療的关键在于补益肾水,服用灭火汤:玄參三錢,沙參二錢,白芥子三錢,茯苓、熟地各一錢,棗皮、麥冬各五錢,五味子一錢。十劑即可痊癒。玄參能熄滅浮游的火邪,其他藥物則補益腎水、滋養精氣,自然就能水盛火衰。如果輕率地加入祛風藥物,反而會導致手足拘攣,因為水反而會助長風邪,加劇火勢。

有人說不用祛風藥,單獨使用寒涼藥物不行嗎?其實實火可以用寒涼藥物直接攻治,但虛火絕對不能用,況且玄參性微寒,具有補益和瀉火的作用,何必再用其他寒涼藥物呢?

患者突然中風,手足抽搐,口眼歪斜,但言語如常,神志清醒,有人認為這是陽虛中風。但陽虛猝倒必定神志昏迷,現在神志清醒,實際上是陰虛內傷。陰虛並非血虛,而是腎陰虧損,腎水不足以滋養心臟,痰邪侵犯心臟,一時猝然發病,痰邪散去後,心神恢復如常。因此,說這是中風或中血都不對。只需直接補益腎陰,精氣充足,腎水就能滋養心臟,心液就能運行於各個臟腑,諸症自然痊癒。

服用填陰湯:熟地四錢,棗皮、五味子、牛膝各三錢,麥冬、山藥各一錢,白芥子五錢,炮薑一錢,附子一分。水煎服。十劑即可痊癒。棗皮、五味子、熟地都是滋補精血的良藥,麥冬、五味子則能益肺。單純補益腎水可能見效較慢,因此又加入補益肺陰的藥物,讓肺腎相輔相成,更容易滋潤陰液。又擔心陰液不能下行,因此加入炮薑、牛膝以引導陰氣下行至腎經,使濁陰不致上逆,真陰自然就能相互滋補。

然而,陰藥過多容易導致藥性過於滋膩,因此加入附子一分以促進真陰氣的運行,這不是為了助長火邪,而是使水液得到火氣的溫煦,更容易產生生機。

如果感覺手足麻木,但沒有口眼歪斜等症狀,有人認為這是風邪內侵,三年後必將昏倒,建議預先服用祛風順氣的藥物,以預防突然發病。這種說法雖然有道理,但用藥卻不對。手足麻木是氣虛所致,而非氣機不順。即使是氣機不順,也不是風邪作祟。如果真的中風,發病會很迅速,怎麼會等到三年呢?那麼氣虛為何會導致手足麻木呢?因為氣虛就不能化痰,痰液積聚於胸中,氣血不能通達手足。

應該補益氣血,同時化痰,服用釋麻湯:人參、半夏、白芥子、陳皮各一錢,當歸、黃耆、白朮各三錢,甘草五分,柴胡八分,附子一分。服用四劑,手足麻木即可痊癒。如果麻木仍然存在,可以將藥量加倍,再服用四劑,一定可以痊癒。因為手足麻木是輕微的病症,不必大劑量治療。有人誤認為是重病,胡亂使用祛風藥物,反而會耽誤病情。如果知道是虛證而非風邪,治療起來就容易多了。

全身麻木,沒有昏倒,症狀類似中風,但是風邪的確存在,但並非中風。這種病症既不能不治風,也不能直接治療風邪。不治風,風邪就不能祛除;直接治療風邪,會損傷氣血,風邪又會乘虛而入,反客為主,難以去除。必須在補益氣血的基礎上,兼顧祛風化痰,這樣氣血就不會受損,風邪也更容易消散。服用解縛湯:黃耆、葳蕤各一錢,當歸、白芍、人參、白朮、熟地各五錢,花粉、秦艽各三錢,附子、羌活各一錢。服用四劑麻木即可痊癒,十劑即可痊癒。

同樣是麻木,為什麼上面一方用藥較少,而這一方面用藥較多且藥力較強呢?因為手足麻木,沒有風邪入侵,全身麻木則是風邪乘虛而入臟腑。所以上面一種情況可以輕治,而這種情況則需要重治。

體質強健,平素愛飲酒,一時怒氣攻心,導致口眼歪斜,看似中風,但沒有昏倒,而且飲食如常,脈象洪大有力,這不是中風,而是肝火旺盛傷肝所致。這種病症北方人多見,南方人少見。治療方法不能單純瀉火,還要養護肝血。服用解焚湯:酒蒸大黃、白芥子、炒梔仁各二錢,柴胡一錢,當歸、白芍各一錢。大黃瀉除酒毒,梔子瀉除肝火,但這兩種藥物瀉火過於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