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奇聞》~ 卷十三 (2)
卷十三 (2)
1. 驚疳吐泄
吐泄,目上視,死亡頃刻,狀如慢風,人謂驚風,誰知脾胃氣將絕乎。若作慢風治,用牛黃等丸,下喉即死。脾胃氣絕,是陰陽氣欲脫也。非急用人參救氣,何能再活?然價重,此症又須多用,無論近人無此膽,即古人亦無此法,故小兒多亡。夫小兒脾胃虛寒,何禁吐泄?尤宜多用人參。
用,安兒至寶湯,:參、術五錢,茯苓、巴戟三錢,附子、麥芽、蘿蔔子一錢,枳殼、檳榔三分,前子、扁豆二錢,白蔻三粒。三劑愈。此方多用參附,故奪命於將亡。以參回陽於何有之鄉,附子續陰於已絕之後,群藥佐之,陰陽自分,積穢自除。世但祛除,不補中用攻,故不效。
吐泄後,角弓反張,驚悸牽搐。此肝克脾胃土,土氣欲絕耳。若用風藥定驚,立亡。蓋吐泄陰陽兩亡,但有幾希之氣。不補脾胃以續氣,反散風損氣,能不死乎?且補脾胃土,不補命門、心包之火,則土寒,陽不能驟回,陰不能速長。宜補火生土,補土止驚。用,續命湯,:參、術一兩,茯苓、巴戟五錢,肉桂、半夏一錢,生棗仁三錢,志肉二錢,菖蒲、丁香、白芍、薑、附三分,柴胡五分、甘草二分。此方以十歲為準,每歲減二分。
慢、急驚風俱治,可謂急為風,慢為虛也。世謂驚為風,誤矣。不作風治,十活九;作風治,十人十死;虛兼風治,十死八。以大虛,絕不治風,十人十活。喻嘉言謂:驚風二字,勸醫絕口不道。雖過於憤激,然實有不得不大聲以救者,但所立方,尚兼風治,猶未洞達底裡。
世人以急驚屬風,慢驚屬虛,此似是而非,殺人之說也。驚風二字殺人甚多,小兒何嘗有風?一作風治,千人千死。無如殺運未除,此輩亂治。予治急慢驚,以,保赤定驚丹,:人參、茯苓、白芍三兩,白朮八兩,半夏、柴胡、山楂、枳殼、神麯、甘草、乾薑、麥冬一兩,炒荊芥、檳榔、菖蒲、薄荷葉、麥芽五錢,木香三錢。各為末,蜜丸如龍眼核大。
凡急慢驚,用一丸,重則二丸。但人參多多益善。然無參亦免死。
白話文:
驚疳吐泄
小孩吐瀉,眼睛向上看,很快就會死亡,症狀像慢驚風,人們誤以為是驚風,其實是脾胃之氣將要絕了。如果按照慢驚風治療,用牛黃等丸藥,服下就會立即死亡。脾胃之氣絕,就是陰陽之氣將要脫離身體。如果不緊急用人參救氣,怎麼可能活下來?但是人參價格昂貴,這種病症又需要大量使用,無論現代人還是古代醫生,都沒有這個膽量和方法,所以很多小孩都因此死亡。小孩子脾胃虛寒,怎麼能禁得住吐瀉?更應該大量使用人參。
安兒至寶湯:人參、白術各五錢,茯苓、巴戟天各三錢,附子、麥芽、蘿蔔子各一錢,枳殼、檳榔各三分,前胡、扁豆各二錢,白蔻仁三粒。三劑即可痊癒。這個方子大量使用人參和附子,所以能從死亡邊緣搶救回來。人參回陽於將要絕氣之時,附子續陰於氣已絕之後,其他藥物輔助,陰陽自然平衡,積穢自然消除。世人只注重祛除邪氣,而不注重補益脾胃,所以治療效果不好。
吐瀉之後,角弓反張,驚悸抽搐。這是肝氣克制脾胃之土,土氣將要絕了。如果使用祛風藥物治療驚厥,就會立刻死亡。因為吐瀉導致陰陽兩虛,只剩下很少的氣息。不補益脾胃以續接元氣,反而散風耗氣,怎麼能不死?而且補益脾胃之土,如果不補益命門、心包之火,那麼脾胃仍然寒冷,陽氣不能迅速回升,陰氣不能迅速增長。應該補益心火以生脾土,補益脾土以止驚厥。
續命湯:人參、白術各一兩,茯苓、巴戟天各五錢,肉桂、半夏各一錢,生棗仁三錢,豬肉二錢,菖蒲、丁香、白芍、生薑、附子各三分,柴胡五分、甘草二分。這個方子以十歲兒童為標準,每減少一歲就減量二分。
慢驚風和急驚風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治療,可以說急驚風是風邪所致,慢驚風是虛證所致。世人認為驚風都是風邪所致,這是錯誤的。不按風邪治療,十個病人能活九個;按風邪治療,十個病人必死無疑;虛證兼夾風邪治療,十個病人要死八個。如果是大虛證,絕對不能用風邪治療,十個病人都能活。喻嘉言說:驚風兩個字,勸告醫生不要輕易說出口。雖然他的話語過於激動,但是確實有必要大聲疾呼,以挽救生命,但是他提出的方子,還夾雜著風邪的治療方法,還沒有徹底洞察病理的根本。
世人認為急驚風是風邪所致,慢驚風是虛證所致,這種說法似是而非,是殺人的說法。驚風兩個字害死了很多人,小孩子哪有什麼風邪?一用風邪治療,千人必死無疑。只是因為殺人的禍根尚未消除,這些人亂投醫亂治療。我治療急驚風和慢驚風,用保赤定驚丹:人參、茯苓、白芍各三兩,白術八兩,半夏、柴胡、山楂、枳殼、神麴、甘草、乾薑、麥冬各一兩,炒荊芥、檳榔、菖蒲、薄荷葉、麥芽各五錢,木香三錢。研成粉末,用蜂蜜做成如龍眼核大小的丸藥。
凡是急驚風和慢驚風,每次服用一丸,病情嚴重則服用兩丸。人參用量越多越好。但是沒有人參也能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