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奇聞》~ 卷十一 (5)
卷十一 (5)
1. 調經
經先期來,其經多,人謂血熱極,誰知腎中水火旺乎。火旺血熱,水旺血多,似勿藥有喜。但過於有餘,則子宮大熱,恐爍干男精。太過損之,既濟道也。然火不可任有餘,水必不可使不足。宜少清火,不必泄水。用,清經散,:丹皮、白芍、熟地三錢,骨皮五錢,青蒿、茯苓二錢,黃柏五分。二劑自平。清火仍滋水,火泄水不與俱泄,則兩益。
經先期來甚少,人亦謂血熱極,誰知腎火旺水虛乎。女子經最難調,不細辨,必鮮效。先期者,火氣衝。多寡者,水氣驗。前來多,火有餘。此來少,水不足。倘俱謂有餘,泄火不補水,或水火兩泄,必加病。法不必泄火,但補水,水足火自消。用,兩地湯,;玄參、生地一兩,白芍、麥冬五錢,阿膠、骨皮三錢。
四劑經調。骨中熱,由腎宮熱,地骨、生地俱涼骨中熱,則腎氣自寒,又不損胃氣。況藥純補水,水盛火安,得不平。
經後期來甚多,人謂血虛,不知非也。蓋後期來少,血寒不足;後期來多,血寒有餘。經水雖本於腎,其流則臟腑之血皆歸。故經來諸血盡來附益,以徑開門啟,不遑迅合,血乘而出也。血既出,則成不足。宜於補中溫之,非後期俱不足也。用,溫經攝血湯,:白芍、熟地一兩,川芎、白朮五錢,肉桂、柴胡五分,續斷一錢,北味三分。二十劑調。
此大補腎、肝、脾之精血,加肉桂去寒,柴胡解鬱。補中有散,散不耗氣;補中有泄,泄不損陰。故受補益,收溫功。凡經後來俱效,誠調經攝血妙劑。倘元氣虛,加參一二錢。
經來斷續,前後莫定,人謂血虛,誰知肝氣鬱結乎。經出腎。肝,腎子,肝鬱亦腎郁,腎鬱氣自不宣。前後或斷或續,正腎氣或通或閉也。然肝鬱腎不虛,未必至此。此子母關切,子病母有顧復之情,肝泄腎自有繾綣之誼。肝氣或藏或閉,則腎氣或去或留,相因而至者,又何疑?開肝鬱即宣經水之流。
用,定經湯,:歸、芍、菟絲子一兩,熟地、山藥五錢,柴胡五分,炒荊芥一錢,茯苓三錢。四劑期定。此舒腎肝氣,非通經藥。補腎肝液,不利水。腎肝氣舒而經通,腎肝津旺而水利,故為妙。
數月一行經,無先後、多少之殊。此乃無病,氣血兩不虧損。夫婦人有天生仙骨者,經水以季為數,不以月為盈虛。女子經水不泄,黃河便可逆流。真氣內藏,則坎中之陽不損。倘加煉形之法,一年之內便飛昇。然世人見經水不來,妄加藥餌。然天仙骨之婦,世不少。嗜欲深者,天分損也,可不立方?名,助仙丹,:白朮、山藥、白芍三錢,茯苓五錢,甘草、杜仲一錢,陳皮五分,菟絲子二錢。四劑如舊,不可再服。
此平補有妙理,健脾益腎,解鬱消痰,不損天然之氣血,便是調經之大益。何用重劑助火,熱藥通經。
白話文:
月經提前,經量多
一般人認為這是血熱的極致,但誰知道是腎中的水火太旺盛呢?火旺就會導致血熱,水旺就會導致經血過多,看起來好像不用吃藥就會懷孕。但是,過多的陽氣會使子宮過熱,可能損耗男性的精液。過度損害反而不好,要達到平衡才行。然而,火不能任由過旺,水也不能使其不足。應該稍微清一下火,不必過度利水。可以用「清經散」:牡丹皮、白芍、熟地各三錢,地骨皮五錢,青蒿、茯苓各二錢,黃柏五分。服用兩劑就會恢復正常。清火的同時也要滋養腎水,清火不會過度耗損體內的水分,這樣兩方面都有好處。
月經提前,經量少
一般人也認為這是血熱的極致,但誰知道是腎火旺盛而腎水不足呢?女子的月經最難調理,如果不仔細辨別,效果一定不好。月經提前,表示體內火氣過盛;經量多少,可以驗證體內水氣的狀況。月經提前且量多,表示火有餘;月經提前且量少,表示水不足。如果都認為是火有餘,只瀉火而不補水,或是水火都一起瀉,病情一定會加重。治療方法不必瀉火,只要補水,腎水充足,火自然就會消退。可以用「兩地湯」:玄參、生地各一兩,白芍、麥冬各五錢,阿膠、地骨皮各三錢。
服用四劑月經就會調順。骨頭裡的熱是因為腎臟熱引起的,地骨皮和生地都能清骨中的熱,這樣腎氣自然就會轉為寒涼,而且不傷胃氣。況且這個藥方純粹是補水的,水足了火自然會平靜,這樣不就恢復正常了嗎。
月經延後,經量多
一般人認為這是血虛,但其實不對。月經延後且量少,表示血寒不足;月經延後且量多,表示血寒有餘。經血雖然源自於腎,但它流動的時候,是全身臟腑的血液都匯集而來。所以月經來潮時,各種血液都來附益,因為經血開門,來不及迅速關閉,導致大量血液湧出。血液既已流出,就變成不足的狀態。此時應該在補養的同時溫補,而不是說月經延後就一定是血虛。可以用「溫經攝血湯」:白芍、熟地各一兩,川芎、白朮各五錢,肉桂、柴胡各五分,續斷一錢,北五味子三分。服用二十劑月經就會調順。
這個藥方大補腎、肝、脾的精血,加入肉桂來祛寒,柴胡來疏肝解鬱。補的同時也有疏散的作用,疏散不耗損氣血;補的同時也有瀉的作用,瀉也不會損傷陰液。所以能獲得補益,並有溫熱的作用。凡是月經延後的情況都有效,真是調理月經、收斂經血的妙方。如果元氣虛弱,可以加人參一到二錢。
月經來時斷斷續續,沒有規律
一般人認為這是血虛,但誰知道是肝氣鬱結呢?月經出自腎臟。肝是腎的兒子,肝鬱也會影響腎,腎氣鬱結自然就不會順暢。月經時來時斷,正是腎氣或通或閉的表現。然而,肝鬱不一定導致腎虛,未必會這樣。這是母子之間的關聯,兒子生病,母親會有照顧他的心意,肝氣鬱結,腎也會有牽掛的情緒。肝氣或藏或閉,則腎氣或去或留,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的,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呢?疏通肝氣,就能使月經順暢。
可以用「定經湯」:當歸、白芍、菟絲子各一兩,熟地、山藥各五錢,柴胡五分,炒荊芥一錢,茯苓三錢。服用四劑月經週期就會固定下來。這個藥方是舒緩腎肝之氣,不是通經藥。它補益腎肝的陰液,不單純利水。腎肝之氣舒暢,月經自然會通暢;腎肝津液充足,體內水分自然會調和,所以才是妙方。
數月才來一次月經,沒有固定時間,經量也沒什麼特別變化
這是正常的,並不是疾病,表示氣血兩不虧損。有些婦女天生體質特異,月經不是按月來,而是按季度來,不是因為體內有盈虛的狀況。女子月經不外洩,就像黃河可以倒流一樣,真氣內藏,則腎中的陽氣就不會耗損。如果能加上修煉的方法,一年之內便可以得道成仙。然而,世人看到月經不來,就胡亂吃藥。這種天生仙骨的婦女,世上並不少見。那些慾望深重的人,天賦就會受到損耗,難道不需要用藥來調理嗎?可以用「助仙丹」:白朮、山藥、白芍各三錢,茯苓五錢,甘草、杜仲各一錢,陳皮五分,菟絲子二錢。服用四劑就能恢復原狀,不要再繼續服用。
這個藥方是平和的補養,有奇妙的道理,能健脾益腎,疏肝解鬱,化痰,不損傷天生的氣血,這就是調理月經的最大好處。何必用猛藥來助長火氣,用熱藥來通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