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1)

1. 卷十一

2. 帶門

下流白物如涕唾不止,自然而下者,甚則臭穢,白帶也。夫帶病俱是濕病,以帶名者,因婦人有帶脈不能約束故也。帶脈通於任督,任督病帶脈亦病。帶脈只婦人有之,所以束胞胎之系,婦人無帶脈,則難以系胎,故帶脈弱胎易墮,損傷帶脈,胎必不牢。然帶脈損傷,非獨跌閃挫氣已也。

行房過縱送,飲酒出顛狂,雖無疼痛,其中暗耗,則白物自下。故帶病師尼、寡婦、嫁女多,處子少。況脾氣虛,肝氣鬱,濕氣侵,火氣逼,安得不成帶下?白帶者,濕盛火衰,肝鬱脾虛,則脾土受傷,濕土之氣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為榮血,變白滑物,由陰門直下,欲禁止不得。宜大補脾胃氣,少佐舒郁,使風木不閉塞地中,地氣自升於天上,脾氣健,濕氣自消。

方用,完帶湯,:白朮、山藥一兩,甘草、半夏一錢,前子、蒼朮三錢,陳皮、荊芥五分,人參二錢,白芍五錢,柴胡六分。六劑全愈。此脾、胃、肝三經同治,寓補於升,寄消於散。開提肝氣,則肝血不燥,何致下克脾土?補益脾土,則脾經不濕,何難分消水氣。至補脾兼補胃者,脾胃表裡,脾非胃氣強,則脾弱不能旺,然補胃正補脾耳。

帶下色紅,似血非血,赤帶也。赤帶亦濕病,濕亦現黃白色,不現黃白現赤者,火熱也。火色赤,故帶下亦赤。但帶脈繫腰臍間,近至陰地,不宜有火。豈路通命門,腎火出乎。不知帶脈不通腎而通肝,憂思傷脾,又鬱怒傷肝,肝火內熾,下克脾土。脾土不能運化,濕熱蘊結於帶脈,肝火焚燒,肝血不藏,亦滲於帶脈內,帶脈又因脾氣傷,約束無力,濕熱隨氣下陷,同血而俱下。觀其形象,似血而非血,其實血與濕俱不能兩分。

世以赤帶屬心火,誤耳。宜清肝火,扶脾氣,赤淋庶可愈。方用,清肝止淋湯,:歸、芍、黑豆一兩,阿膠、丹皮三錢,生地五錢,牛膝二錢,黃柏、香附一錢,紅棗十枚。十劑不發。此補肝血,不利脾濕者,以赤帶火重濕輕也。火旺由於血衰,補血足以制火矣。但水與血合成赤帶,竟不能辨其是濕非濕,則濕盡化為血矣,故治血可也,何必利濕。

方妙在純治血,少加清火,故獨奇。倘利濕,反引火下行,轉難遽效。或問:前言助脾土,今何補肝,絕不補脾?不知芍藥平肝,肝舒自不克脾,是補肝正所以扶脾,又何必加參、術哉。

帶下色黑,甚如墨汁,其氣最腥,人謂下寒極,誰知火熱極乎。火色紅,何成黑色?不知火極似水,假象也。其症必然腹痛,小便時必如刀觸,陰門必發腫,面必紅。久則黃瘦,飲食兼人,口必大渴,飲涼水少覺寬快。此命門、膀胱、三焦火合,胃火又旺,四火同煎,安得不成炭色?不發狂者,以腎水與肺金之氣涓涓不絕,是以潤心濟胃耳。故飲水下胃,但成帶下。

白話文:

[帶門]

陰道分泌物像鼻涕口水一樣流個不停,自然而然地往下流,嚴重時會很臭,這就是白帶。這種病都屬於濕病,之所以叫做「帶」,是因為女人的帶脈無法約束住這些分泌物。帶脈連通任脈和督脈,如果任脈和督脈生病,帶脈也會跟著生病。帶脈只有女人才有,是用來束縛子宮和胎兒的,女人沒有帶脈,就難以懷孕,所以帶脈虛弱容易流產,損傷帶脈,胎兒必定不穩。然而,帶脈損傷不只是因為跌倒扭傷或受氣而已。

性生活過度,或是飲酒過量導致精神失常,即使沒有疼痛,身體內部也在暗中損耗,就會有白色分泌物流出。所以帶下病在尼姑、寡婦、出嫁女子身上常見,處女比較少。加上脾氣虛弱、肝氣鬱結、濕氣入侵、火氣逼迫,怎麼可能不產生帶下病呢?白帶是濕氣太盛、火氣衰弱,肝氣鬱結、脾氣虛弱,導致脾臟受傷,濕氣往下沉,所以脾精無法固守,不能化成營養的血液,反而變成白滑的分泌物,從陰道直接流出,想要阻止也沒辦法。應該要大力補養脾胃之氣,稍微疏通肝氣,讓肝木不堵塞脾土,讓脾土之氣自然上升,脾氣健壯,濕氣自然消散。

藥方可用「完帶湯」:白朮、山藥各一兩,甘草、半夏各一錢,車前子、蒼朮各三錢,陳皮、荊芥各五分,人參二錢,白芍五錢,柴胡六分。服用六劑就會痊癒。這個方子可以同時調理脾、胃、肝三條經絡,在補養中帶有提升的作用,在消散中帶有疏通的作用。疏通肝氣,肝血就不會枯燥,怎麼會反過來壓制脾土?補益脾土,脾經就不會濕氣過重,又怎麼會難以消除水濕之氣呢?至於補脾兼補胃,是因為脾胃是互為表裡的,脾臟如果沒有胃氣的強壯,脾臟就會虛弱無法旺盛,然而補養胃氣,其實也是在補養脾臟。

陰道分泌物顏色發紅,像血又不是血,這是赤帶。赤帶也是濕病,濕氣本來會呈現黃白色,沒有黃白色而是紅色,是因為有火熱。火的顏色是紅色,所以分泌物也是紅色。只是帶脈在腰部和肚臍之間,靠近陰部,不應該有火。難道是通往命門,腎火跑出來了嗎?其實帶脈不是通往腎臟而是通往肝臟,憂愁思慮會傷害脾臟,生氣發怒會傷害肝臟,導致肝火內盛,反過來壓制脾土。脾土無法運化,濕熱積聚在帶脈,肝火焚燒,肝血無法收藏,也滲入帶脈內,帶脈又因為脾氣受損,約束無力,濕熱跟著氣往下沉,和血一起流出來。看它的樣子,像血又不是血,其實血和濕氣無法清楚分開。

世俗認為赤帶是心火引起的,這是錯誤的。應該要清瀉肝火,扶助脾氣,赤帶病或許就能治好。藥方可用「清肝止淋湯」:當歸、白芍、黑豆各一兩,阿膠、丹皮各三錢,生地五錢,牛膝二錢,黃柏、香附各一錢,紅棗十枚。服用十劑就不會再發作。這個方子是補養肝血,不去除脾濕,因為赤帶是火熱嚴重而濕氣較輕。火旺是因為血虛,補血就能夠抑制火。只是水和血混合成赤帶,無法分辨是濕氣還是血,那麼濕氣就全部轉化成血了,所以治療血就可以了,何必去除濕氣?

這個方子的巧妙之處在於純粹治療血,稍微加上清火的藥,所以很特別。如果去除濕氣,反而會引火下行,反而難以見效。有人問:之前說要幫助脾土,現在為什麼要補肝,反而不補脾?要知道白芍可以平息肝火,肝氣舒暢自然不會壓制脾土,所以補肝其實就是在扶助脾土,又何必額外加入人參、白朮呢?

陰道分泌物顏色發黑,像墨汁一樣,氣味非常腥臭,人們認為是寒氣太重,誰知道是火熱太盛呢?火的顏色是紅色,怎麼會變成黑色?不知道火熱到了極點會呈現水的假象。這種症狀一定會腹痛,小便時像刀割一樣,陰部一定會腫脹,臉色一定會發紅。時間久了會變得黃瘦,食量很大,口渴很厲害,喝涼水會稍微舒服一點。這是因為命門、膀胱、三焦的火氣,加上胃火旺盛,四種火一同煎熬,怎麼可能不變成炭色?沒有發狂,是因為腎水和肺金的氣還在涓涓不斷,所以可以滋潤心臟,調濟胃氣。所以喝進去的水到了胃裡,只會變成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