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卷二

2. 中風

入室向火,邊熱邊寒,遂致左頰出汗,偶出戶,為賊風所襲,覺右頰拘急,口喎於右,人謂中風,孰知向火,火逼熱並一邊也。惟和氣血,佐解火,則火平,喎斜正。用,和血息火湯,:升麻、秦艽、甘草一錢,黃耆、麥冬三錢,防風、桂枝三分當歸、玄參五錢,白芷五分,花粉二錢。二劑愈。

方補血氣為先,何輔佐多用陽明藥?蓋陽明脈起於鼻交中,循鼻外,入上齒中,是兩頰與齒正陽明部位。升麻、白芷,陽明經藥,用之引於齒頰。秦艽能開口禁,防風能散風邪,桂皮實表,固宮衛,與黃耆、玄參同用,善通經絡,活臟腑,縱真有風邪何處存?自應如桴鼓。

久痢後卒昏僕,手撒眼瞪,小便自遺,汗出不止,喉作曳鋸,人謂中風,孰知病在下多亡陰,陰虛陽暴絕,本不治。然灸氣海,陽氣得續,亦有生者。但陽回不用補氣,陽氣隨回隨絕。用,獨參湯,:人參三兩,附子三分。煎灌,而人不死。氣海前與丹田相通,乃生氣之原,故灸之而陽回,非助以人參,則氣回不能生生不息。

兩手麻,面亦麻木,人謂中風將現,誰知氣虛不能運血。頭乃六陽之經,面乃陽之外見。氣旺則陽旺,氣衰則陽衰。旺則氣行於面,面乃和;衰則氣滯於血,面乃木。面木,陽衰可知,何能運動手指?治宜補氣,通陽之閉,手面之麻木解。方用,助氣通陽湯,:人參、當歸、茯苓三錢,白朮、黃耆、葳蕤五錢,防風五分,花粉、麥冬、烏藥二錢,木香、附子三分。二劑手解,四劑面解,六劑不發。

此方大補氣,氣旺血行,又何麻木?

身猝倒,目緊閉,昏暈不識人,人謂中風危症,誰知乃心氣乏絕乎。身中未有不痰盛者,痰盛則直走心經,心氣乏絕,則痰涎壅住,膻中不能開。雖膻中為心君相,痰來侵心,膻中先受,所以障心而使痰不入。然膻中本衛心以障痰,何反壅痰以害心?不知心氣虛,膻中亦虛,膻中既虛,僅可障痰以衛心,力難祛痰以益心。

況痰氣過盛,犯心甚急,膻中堅閉夫膜膈,使痰之不入,心氣因之不通,不能上通,故目閉不識人。治法急宜補君相火,佐之祛痰,心氣一通,目自開,人自識。用,四君子加減,治之。人參一兩,白朮二兩,茯苓三錢,附子一錢,竹瀝、薑汁一合、菖蒲三分。一劑目開,再劑識人。

此方用參、術以救生氣之絕,然非附子,斷不能破圍直入。非竹瀝、薑汁,則痰涎間隔。然附子孤單,又借菖蒲嚮導,直達心宮。

素性好飲,兩臂作痛,服祛風治痰藥更麻木,痰涎愈盛,體軟筋弛,腿膝拘疼,口噤語澀,頭目暈重,口角流涎,身如蟲行,搔起白屑,人謂中風已成,抑知脾氣不足乎。人生賴飲食以養,飲食過多,反傷脾氣,脾氣傷,有何益?況酒散人真氣,少飲則益,多飲則損。

白話文:

中風

一個人走進屋子靠近火爐取暖,身體一下熱一下冷,結果導致左邊臉頰出汗。偶然走出門外,被賊風吹襲,感覺右邊臉頰緊繃,嘴巴歪向右邊,大家都說是中風,但哪裡知道是因為靠近火爐,火熱逼迫集中在一邊所致?只要調和氣血,輔助解熱,火氣平息,歪斜的嘴巴自然就正了。用和血息火湯:升麻、秦艽、甘草各一錢,黃耆、麥冬各三錢,防風、桂枝各三分,當歸、玄參各五錢,白芷五分,花粉二錢。服用兩劑就痊癒了。

這個方子雖然以補血氣為先,為何輔助藥多用陽明經的藥?因為陽明經脈起於鼻子的根部,沿著鼻子外側,進入上牙齦中,這是兩頰和牙齒正是陽明經的部位。升麻、白芷是陽明經的藥,用它們來引藥力到牙齒和臉頰。秦艽能打開僵硬的嘴巴,防風能驅散風邪,桂枝能鞏固體表,與黃耆、玄參一起用,能暢通經絡,活絡臟腑,就算真的有風邪又會在哪裡呢?自然會像敲鼓一樣迅速消散。

久病痢疾後突然昏倒,手腳鬆開,眼睛向上翻,小便失禁,汗流不止,喉嚨發出像鋸子拉木頭的聲音,大家都說是中風,但哪裡知道是因為病在下部,導致陰液大量亡失,陰虛造成陽氣暴絕,這本來是無法醫治的。然而,如果艾灸氣海穴,陽氣就能接續,也可能有活命的機會。只是陽氣恢復後,如果不補氣,陽氣很快又會消散。用獨參湯:人參三兩,附子三分。煎湯灌服,病人就不會死。氣海穴前面與丹田相通,是生命力的源頭,所以艾灸它陽氣就能恢復,但如果沒有人參輔助,陽氣恢復後就不能生生不息。

兩手麻木,臉也麻木,大家都說是中風即將發生,但哪裡知道是氣虛不能運送血液所致?頭部是六條陽經匯聚的地方,臉是陽氣外顯的部位。氣旺盛陽氣就旺盛,氣衰弱陽氣就衰弱。旺盛時氣血能運行到臉部,臉色就正常;衰弱時氣滯血瘀,臉色就麻木。臉麻木,就表示陽氣衰弱,又怎麼能活動手指呢?治療方法應該補氣,打通陽氣的閉塞,手和臉的麻木就能解除。方用助氣通陽湯:人參、當歸、茯苓各三錢,白朮、黃耆、葳蕤各五錢,防風五分,花粉、麥冬、烏藥各二錢,木香、附子各三分。服用兩劑手麻木解除,四劑臉麻木解除,六劑就不會發病了。

這個方子大補氣,氣旺盛血就能運行,又怎麼會有麻木呢?

突然倒地,眼睛緊閉,昏迷不認識人,大家都說是中風的危急症狀,但哪裡知道是心氣虛脫呢?人體沒有不積聚痰液的,痰液過多會直接衝到心經,心氣虛弱時,痰液就會堵塞,使膻中穴不能打開。雖然膻中穴是心臟的輔助器官,但痰液侵襲心臟時,膻中穴會先受到影響,所以會阻礙心臟,使痰液不能進入。然而,膻中穴本來是保護心臟,阻擋痰液,為何反而會壅塞痰液傷害心臟呢?那是因為心氣虛弱,膻中穴也虛弱,膻中穴虛弱,只能阻擋痰液保護心臟,卻沒有力量去除痰液來幫助心臟。

況且痰液過多,侵犯心臟非常緊急,膻中穴緊閉胸膈膜,使得痰液無法進入,心氣因此無法暢通,不能向上通達,所以眼睛緊閉不認識人。治療方法應該立即補心火,輔助去除痰液,心氣一通暢,眼睛自然會睜開,人也自然會清醒。用四君子湯加減來治療。人參一兩,白朮二兩,茯苓三錢,附子一錢,竹瀝、薑汁各一合,菖蒲三分。服用一劑眼睛睜開,再服用一劑就能夠認人了。

這個方子用人參、白朮來挽救衰竭的生氣,但如果沒有附子,就無法突破阻礙直達病灶。如果沒有竹瀝、薑汁,就無法消除痰液的間隔。然而附子藥力單薄,又借助菖蒲來引導,才能直達心宮。

一個人平時喜歡喝酒,兩臂疼痛,服用祛風化痰的藥反而更麻木,痰液更多,身體軟弱無力,腿腳拘攣疼痛,嘴巴緊閉說話困難,頭暈眼花,口角流口水,身體像有蟲子在爬一樣,抓撓會出現白色皮屑,大家都說是中風已經形成,但哪裡知道是脾氣不足所導致?人活著要依靠飲食來滋養,飲食過多反而會傷害脾氣,脾氣受損,又有什麼好處呢?而且酒會耗散人的真氣,少喝有益,多喝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