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咳嗽

驟感風寒,忽咳嗽,鼻塞不通,嗽必重,痰必先清後濁,身必畏風寒,此風寒入皮毛,肺先受。肺竅通鼻,受邪鼻竅不通,阻隔肺氣也。肺竅不通,人身之火不能流行經絡,乃入肺以助風寒。故初起咳嗽,必先散風寒,少佐散火,忌重用寒涼抑火,又忌酷熱助邪,和解最妙,如甘桔湯、小柴胡是也。然或謂小恙,不急治,久則肺虛難愈,則宜補脾胃母與腎水子,似宜分治。

白話文:

突然感到受寒,開始咳嗽,鼻子不通氣,咳嗽會越來越嚴重,痰液先清後濁,身體會怕風寒。這是因為風寒侵入皮毛,肺部首先受到影響。肺部與鼻子相通,受邪氣後鼻子不通氣,阻隔了肺氣。肺部不通氣,人體之火無法運行到經絡中,因此進入肺部幫助抵禦風寒。所以剛開始咳嗽時,必須先驅散風寒,再適當化解火氣。忌諱使用寒涼之物抑制火氣,也忌諱使用酷熱之物助長邪氣。和解是最理想的方式,例如甘桔湯和小柴胡湯。有人認為這是小病,不急著治療,但拖久了會導致肺氣虛弱難以痊癒,這時就需要同時補脾胃(母親)和腎水(兒子),好像需要分開治療一樣。

餘一方,既利子母,復益咳嗽,新久皆效。用,善散湯,:麥冬、蘇葉二錢,茯苓天冬玄參三錢,甘草、貝母一錢,黃芩八分,款冬五分。方用二冬安肺氣,茯、草健脾胃,玄參潤腎水,蘇葉、款冬解陰陽風邪,加黃芩清火,貝母消痰,故奏功。

白話文:

我還有一劑藥方,既能幫助婦女與孩童,也能治療咳嗽,不論新舊咳嗽都有效。

使用方法:煎成湯藥服用。

藥材:

  • 麥冬兩錢
  • 蘇葉兩錢
  • 茯苓三錢
  • 天冬三錢
  • 玄參三錢
  • 甘草一錢
  • 貝母一錢
  • 黃芩八分
  • 款冬花五分

藥方作用:

  • 二冬(麥冬和天冬)安撫肺氣。
  • 茯苓和甘草健脾胃。
  • 玄參滋潤腎水。
  • 蘇葉和款冬花驅散陰陽風寒。
  • 黃芩清火。
  • 貝母化痰。

綜合這些藥材的作用,就能發揮療效。

風寒已散,痰氣未清,仍咳嗽氣逆,煩冤,牽引腰腹,俯仰不利,皆謂須治痰。然治痰而痰愈多,咳愈急,嗽愈重。蓋治痰,標也,標在肺,本在腎,不治腎而治肺,此痰不去,咳嗽不愈也。腎為痰本何也?人生飲食原化精,惟腎氣虛,胃中飲食所化津液欲入腎而腎不受,則上為痰。

白話文:

風邪已經驅散,痰氣卻尚未消散,仍然咳嗽氣喘、心煩意亂,牽扯腰腹,無法順利俯仰,這些都表明需要治療痰液。但是,如果只治療痰液,痰液可能會越多,咳嗽會越急,嗓音會越重。因為治療痰液只是治標,標在肺部,但根本在腎臟。如果不治療腎臟而只治療肺部,痰液就不會消除,咳嗽也不會好轉。

為什麼說腎臟是痰液的根本呢?人體攝取的食物原本可以化為精華,但是如果腎氣虛弱,胃中食物轉化成的津液想要進入腎臟,但腎臟卻不接納,這些津液就會上行形成痰液。

腎氣既虛,宜望胃中津液以自助,何反不受?不知腎虛因肺氣之虛,腎見肺母困乏,必欲救之,忍背母而自益乎?無如心見胃液生肺,嗔子私養仇家,轉來相奪,則津不生肺,反為痰涎外越。然腎不能報母仇者,水少也,水多自制火。大補腎水,既克心火之餘,更濟肺金不足,心不奪而肺自安,自然津液下潤,化精不化痰。

白話文:

當腎氣虛弱時,應該讓胃中津液幫助腎氣,為什麼反而不接受?這是因為腎虛是因為肺氣虛弱,而腎臟看到肺這個「母親」虛弱,一定會想要救她,怎麼會忍心背離母親而自私自利呢?但問題是,心臟看到胃液滋養肺,就像看到兒子私自養育仇人一樣憤怒,於是轉而奪取津液,導致津液不能滋養肺,反而化為痰涎向外流出。

然而,腎臟不能報答肺的恩情,是因為水液太少;水液充足,就可以自行控制心臟的火熱。大量補充腎水,既可以剋制心火的殘餘,又能補益肺金的不足,這時心臟就不會奪取津液,肺氣自然就能安穩,津液也會自然地滋潤腎臟,化為精華而不是痰液。

用,子母兩富湯,加味治。熟地、麥冬二兩,甘草、柴胡一錢,白芍五錢。以熟地滋水,麥冬安肺,加柴、芍、甘草舒肝膽氣,使不克脾胃,土氣易升,上救肺,下救腎,且邪易散,有不測之妙也。

白話文:

使用「子母兩富湯」,並加入其他藥材治療。藥材如下:熟地、麥冬各兩錢,甘草、柴胡各一錢,白芍五錢。熟地滋養腎水,麥冬養護肺部。再加入柴胡、白芍和甘草來舒緩肝膽的氣,避免它們剋制脾胃。這樣一來,脾胃的土氣才能升騰,既能上達肺部滋養,也能下達腎部滋養,同時還能幫助驅散邪氣,具有妙不可言的功效。

久嗽不愈,補腎滋陰不效,反飲食少思,強食不化,吐痰不已,人謂肺尚留邪胃中,不知脾胃虛寒不能生肺,使邪留膈脘作嗽也。肺母,脾胃土也。不補母以益金,反泄子以損土,邪即外散,肺且受傷,況留餘邪未散乎。治不可僅散肺邪,當急補肺氣,尤當急補脾胃。然補法在補心包火生胃土,補命門火生脾土。

白話文:

長期咳嗽無法痊癒,補腎滋陰方法無效,反而食慾不振,勉強吃東西也不消化,痰液不斷咳出。人們認為肺部仍然有邪氣殘留,但卻不知道脾胃虛寒無法滋養肺部,導致邪氣停留在膈肌和胃脘之間而引起咳嗽。肺屬金,脾胃屬土。不補脾胃這個「母親」來滋養肺部這個「孩子」,反而洩瀉脾胃來損傷「母親」,邪氣就會擴散到體外,肺部也會受到傷害,更何況還有殘餘邪氣未散呢。治療不能僅僅是散去肺部的邪氣,更要急著補肺氣,尤其重要的是補脾胃。然而,補脾胃的方法在於補心包火以生脾胃之土,補命門火以生腎脾之土。

肺受土氣生,自惡邪氣克。用,補母止嗽湯,:白朮、茯苓、麥冬五錢,紫苑、半夏蘇子、甘草、人參一錢,陳皮三錢,桔梗二錢,肉桂五分。二劑輕,四劑全愈。此補脾胃之聖藥,加桂以補心包、命門火。又恐徒治脾胃,置肺邪於不問,又入補肺散邪之味,子母兩得,嗽安得不愈。

白話文:

肺臟受到脾胃之氣的滋養而產生,本身就能抵禦外邪。可用補母止嗽湯來治療:

材料:

  • 白朮、茯苓、麥冬各 5 錢
  • 紫苑、半夏、蘇子、甘草、人參各 1 錢
  • 陳皮 3 錢
  • 桔梗 2 錢
  • 肉桂 5 分

吃兩劑,症狀會減輕,四劑就能痊癒。

這是補脾胃的聖藥,再加入肉桂來補心包和命門之火。但又擔心只治療脾胃而忽略肺部問題,所以又加入能補肺、驅邪的藥材,讓母子兩全其美,咳嗽自然就會好。

咳嗽長年不愈,痰黃結塊,凝滯喉間,肺氣不清,用盡氣力始吐出,此乃老痰,年老陽虛人最多,然消痰清肺多不效,蓋徒治痰不理氣也。痰盛則氣閉,氣行則痰消。老年孤陽用事,又氣閉不行,痰結於膈膜間,陽火熬煎遂成黃濁。氣虛不送,故必咳久始出。用,六君子湯,加減速治之。

白話文:

咳嗽長期不癒,痰液黃色且結塊,卡在喉嚨裡,肺氣不通暢,用盡力氣才能咳出。這是老痰,年紀大的人、陽氣虛弱的人最常見。然而,化痰清肺的方法通常效果不佳,因為只治療痰而未理氣。痰多就會阻塞氣道,氣通了,痰就會消退。老年人孤陽旺盛,導致氣道阻塞不通,痰液堆積在膈膜之間,陽火灼燒後變成黃濁。因為氣虛不能運送,所以一定要咳很久才咳出來。使用六君子湯,加減藥材,可以快速治療。

白朮五錢,茯苓、白芥子三錢,陳皮、人參、柴胡五分,白芍一兩,甘草,梔子一錢。二劑痰色白。四劑易出,十劑咳嗽除。補陽。開鬱,消痰,祛火,有資無克,則老痰散,咳嗽除。倘徒用攻,則陽氣傷,痰難化,何日清快乎。

白話文:

白朮五錢,茯苓、白芥子各三錢,陳皮、人參、柴胡各五分,白芍一兩,甘草、梔子各一錢。服兩劑後,痰液顏色轉白。服四劑後,痰液容易咳出。服十劑後,咳嗽痊癒。此方能補陽氣,舒緩鬱悶,化痰消火,有益無害,可以化解頑固的痰液,消除咳嗽。如果只使用瀉下之藥,則會損傷陽氣,痰液難以化解,何時才能恢復健康呢?

陰氣素虛,更氣惱,偶犯風邪,咳嗽,用散風祛邪藥反甚。此不治陰虛也。然滋陰不平肝,則木來侮金,咳難已。宜平肝又補水,則水資木,木氣更平。用,平補湯,:熟地、麥冬、白芍一兩,甘草、白朮、人參五分,柴胡、炒黑荊芥一錢,茯苓三錢,花粉二錢,百合五錢。此大補肺、腎、脾胃,先解肝鬱,肝鬱解,肺經風邪不祛自散。

白話文:

如果陰氣不足,容易生氣煩躁。偶爾接觸到風寒,就會咳嗽。用散風驅邪的藥物反而會加重症狀。這是因為沒有治療陰虛。但是,如果只滋陰而不平肝,肝氣就會凌駕於肺氣之上,咳嗽難以痊癒。應該平肝補水,這樣水就能滋養肝木,肝氣就能更平穩。建議使用平補湯:

  • 熟地、麥冬、白芍:各一兩
  • 甘草、白朮、人參:各五分
  • 柴胡、炒黑荊芥:各一錢
  • 茯苓:三錢
  • 花粉:二錢
  • 百合:五錢

此方劑可以大補肺、腎、脾胃,先化解肝鬱。肝鬱解除後,肺經的風邪就會自然消散。

人謂補腎、肺、平肝足矣,何又補脾胃而用人參?不知三經非脾胃之氣不行,少加參、術通之,則津液易生,三經尤能相益。

白話文:

一般人認為只要補腎、補肺、平肝就夠了,為什麼還要補脾胃,並使用人參?其實不知道三經(腎、肺、肝)的運作,都離不開脾胃之氣。稍微加入人參、白術來調通脾胃之氣,就能讓津液更容易生成,三經的氣血運行和功能也能相互促進。

久咳不愈,口吐白沫,氣帶血腥,人謂肺濕,不知實肺金燥。苟肺氣不燥,則清肅之氣下行,不特腎水足以上升交心,亦且心火下降交腎,不傳於肺矣,何至傷燥。惟肺先乏高源之水,無留余之勢,欲下澤常盈以供肺用,不可得矣。法宜專潤肺燥。然潤肺燥,腎火上衝,肺且救子,何能自潤?用,子母兩富湯,治之。

白話文:

長期咳嗽難癒,口中吐出白沫,氣息帶有血腥味,一般人都認為是肺部濕氣太重,但實際上是肺部的金氣過於乾燥。如果肺氣不乾燥,清氣就會下降,不僅腎水充足可以上升與心臟相交,而且心火也會下降與腎臟相交,而不會傳播到肺部,又怎麼會耗傷乾燥的金氣呢?

只有肺部先缺乏上部的腎水,沒有儲存的水分,纔想要下部的膀胱水庫經常滿盈以供應肺部使用,但這是做不到的。治療方法應該專注於滋潤肺部的乾燥。然而,滋潤肺部乾燥,腎火會上升,肺臟還要救助膀胱,怎麼能夠自己滋潤?

因此,可以使用「子母兩富湯」來治療,既能滋潤肺臟乾枯,又能平息腎火。這樣一來,肺臟才能得到滋潤,咳嗽問題才能解決。

熟地、麥冬二兩。四劑肺燥除,腎火亦解。如大雨滂沱,高低原隰無非膏霖,既解燥竭,寧有咳嗽?倘不治,或治不補肺腎,必甕乾杯罄,毛瘁色弊,筋急爪枯,咳引胸背,吊痛兩脅,諸氣膹郁,諸痿喘嘔,嗌塞血泄,危症俱見。

白話文:

熟地和麥冬,各兩錢。四劑就能解除肺燥,腎火也能熄滅。就像大雨滂沱,無論是高處還是低處,都能得到滋潤。既然燥熱已解,怎會有咳嗽?如果不治療,或者治療時沒有顧及肺腎,必定會像酒罈乾涸了一樣,毛髮乾枯,面色憔悴,筋脈緊縮,指甲乾癟,咳嗽會蔓延到胸背,兩肋隱隱作痛,各種氣血鬱積,導致萎靡、喘息、嘔吐,嗓子堵塞,血便,各種危重症狀都會出現。

久病咳嗽,吐痰色紅,似嘔血實非,盜汗淋漓,腸鳴作泄,午後發熱,人謂腎經邪火太盛,將欲腎邪歸腎經。此症初因腎水乾枯,腎經受邪傳心,故發熱夜重,未幾,心傳肺,故咳嗽汗泄;未幾,肺傳肝,故脅痛而氣壅;未幾,肝傳脾,故腸鳴而作泄。邪不入腎肝,尚有生機,亟宜平肝滋腎,邪不再傳,則肝平不與肺仇,腎滋不與心亢,益之健脾,使脾健不與腎耗,肺之受益何如,自然心不刑肺而生脾,脾生肺更安。

白話文:

長期咳嗽,咳出的痰液呈紅色,類似吐血但實際並非嘔血,盜汗淋漓,腸鳴腹瀉,午後發燒。有人認為這是腎經邪火過盛導致,欲將腎臟的邪氣歸於腎經。

這種病症最初是因為腎水枯竭,腎經受邪氣入侵心臟,所以發燒在晚上加重。不久後,心臟將邪氣傳給肺部,所以咳嗽出汗腹瀉。再不久,肺部將邪氣傳給肝臟,所以出現肋骨疼痛和氣機壅滯。再過一段時間,肝臟將邪氣傳給脾臟,所以腸鳴腹瀉。

邪氣還沒有入侵腎臟和肝臟,患者還有一線生機。此時應及時平復肝臟,滋養腎臟。阻止邪氣繼續傳播,肝臟平復就不會與肺臟作對,腎臟滋養就不會讓心臟亢奮。再加強脾臟,使脾臟強健就不會與腎臟相耗。肺臟受益後自然會滋養心臟,心臟滋養肺臟更加安寧。

用,轉逆養肺湯,:白芍、熟地、棗皮五錢,麥冬、茯苓、骨皮、丹皮三錢,玄參、北味、前子二錢,牛膝、貝母一錢,故紙五分。十劑氣轉,二十劑痰白,三十劑鳴泄止。此非止泄藥。蓋泄因陰虛,補陰泄自止,陰旺,火不爍金,金安則木平,不剋土,所以消痰化火炎之色,止泄撤金敗之聲,故腸鳴盜汗除,咳嗽愈。

白話文:

服用轉逆養肺湯:

藥材:

  • 白芍、熟地、棗皮 各 5 錢
  • 麥冬、茯苓、骨皮、丹皮 各 3 錢
  • 玄參、北味(川貝母)、前子 各 2 錢
  • 牛膝、貝母 各 1 錢
  • 故紙(荷葉)5 分

服用 10 劑後,氣喘會有改善;服用 20 劑後,痰液會化白;服用 30 劑後,腹瀉會停止。

此方非單純止瀉藥。因為腹瀉是因為陰虛造成的,補陰之後,腹瀉自然會止。陰氣旺盛,火氣就不會克金,金氣安穩,木氣就會平穩,不會克土。因此可以消痰、化解火氣,止住腹瀉,消除腸鳴與盜汗,咳嗽也能痊癒。

春夏不嗽,遇秋涼即咳嗽,甚至氣喘難臥,人謂肌表疏泄,誰知鬱熱難通乎。氣血流通,風邪不入,惟氣血閉塞,邪轉相侮。蓋氣血閉則凝滯而變為熱矣。熱欲出,寒欲入,閉極反予邪以可乘之機。春夏寒難犯熱,秋冬熱難拒寒。春夏皮膚疏,內熱易宣,秋冬皮膚致,內熱難發,所以春夏不嗽秋冬嗽。

白話文:

在春季和夏季不咳嗽,但是遇到秋天的涼意就會咳嗽,甚至咳得喘不過氣,難以入睡。人們認為這是因為體表的毛孔疏散,沒有收斂,但是殊不知這是由於體內的鬱熱難以疏通所致。

氣血通暢,風邪就不會入侵。只有氣血閉塞,邪氣才會乘虛而入。氣血閉塞就會凝滯,最終轉化為熱。熱氣想要外散,寒氣想要入侵,閉塞到極點反而給邪氣提供了可乘之機。

在春季和夏季,寒氣難以侵犯熱氣,而在秋季和冬季,熱氣難以抵禦寒氣。春季和夏季,皮膚疏鬆,內部熱氣容易散發,而秋季和冬季,皮膚緻密,內部熱氣難以散發,所以春季和夏季不咳嗽,而秋季和冬季容易咳嗽。

倘不治鬱熱,惟發散,徒虛其外,愈不能當風寒,徒耗其中,轉增鬱熱,法貴攻補兼施,既舒內熱,復疏外寒。當歸五錢,大黃、甘草一錢,花粉、白朮三錢,陳皮三分,薄荷、荊芥、黃芩、桔梗二錢,神麯五分,貝母二錢。四劑,秋冬斷無咳嗽。妙在用大黃於祛火消痰中,走而不寧,通郁最速,當歸走而不滯,白朮利而不攻,同隊逐群,解紛開結。

白話文:

如果不治療鬱熱,只用發散(解表)法,只會損傷身體表氣,更容易受風寒侵襲。只消耗身體內氣,反而加重鬱熱。治療方法應同時兼顧攻補,既要疏解內熱,又要疏通外寒。方劑如下:

當歸五錢,大黃、甘草各一錢,花粉、白朮各三錢,陳皮三分,薄荷、荊芥、黃芩、桔梗各二錢,神曲五分,貝母二錢。四劑,秋冬都不會咳嗽。

妙處在於使用大黃,能祛火化痰,走而不停滯,疏解鬱結最快速。當歸走而不滯留,白朮可以緩和通利而不傷身,它們合作消除鬱熱,解開結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