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奇聞》~ 卷九 (12)
卷九 (12)
1. 疝氣
感寒濕,睪丸作痛,遇冷即發,痛難忍,人謂濕氣入睪丸,誰知濕入腎經乎。濕侵腎宜病腰,何以痛睪丸?不知睪丸屬腎,腎氣不至睪丸,則外勢不振。所以不至睪丸者,以腎得濕則寒,寒在腎,即寒在睪丸。腎熱則氣通於睪丸,外腎寒則氣結於腰腎中,如是腎氣不通,宜睪丸不應,何腎寒而睪丸作痛?不知疝氣雖成於腎寒,亦成於睪丸濕乎。當泄精後久坐寒濕,內外兩感,睪丸獨受。
法宜溫腎寒,消睪丸之濕,病如掃。用,救丸湯,:肉桂二錢,白朮二兩,茯苓、苡仁一兩,橘核一錢。三劑痛除,十劑不發。此少陰腎病,腎中寒極,腎氣不通,腎中濕重,腎氣更滯,去其寒濕,腎氣自行於睪丸內。況肉桂、橘核尤入睪丸,自手到功成。
感濕熱,亦睪丸作痛,遇熱而發,然痛不甚,人謂熱氣入睪丸,誰知熱氣入腎乎。腎最惡熱,腎中虛火自旺,有強陽不倒之虞。況邪火侵,安得恬然無恙。故熱以濟熱,睪丸作痛,烏能免哉。但火最急,痛宜不久,何經年不愈,即暫愈,遇熱即發?蓋因熱又得濕耳。熱性急,濕性遲,濕熱交攻,熱欲散而濕留,濕欲潤熱燥一睪丸之內,陰陽乖異,求不痛得乎?法去濕熱,疝氣自除。用,利丸湯,:茯苓、苡仁一兩,沙參二兩。
十劑斷根。方以苓、苡消濕,沙參化腎熱,且沙參又善治疝,故成功。
睪丸痛,氣上衝肝,兩脅脹滿,按之益疼,人謂陰寒在腹,誰知厥陰氣受寒乎。蓋睪丸不獨通腎,且通肝。陰器,宗筋之聚也。筋屬肝,睪丸非筋,何亦通肝?不知睪丸可升可降,膜聯陰器,故肝病筋亦病,筋病睪丸亦病。或謂睪丸通肝,肝病亦與睪丸相關,今睪丸痛,上衝於肝,又以睪丸克肝,恐睪丸非肝所屬。不知睪丸痛上衝肝,正顯同氣也。
氣同病亦同,非睪丸沖肝,實肝氣衝睪丸。用,引丸湯,:白芍二兩,小茴三錢,橘核、柴胡一錢,沙參五錢。四劑全愈。此方平肝,肝氣不沖睪丸,又小茴、橘核、沙參散邪,則兩丸安奠。
膀胱癃閉,小水不利,睪丸連小腸疼,人謂小腸氣,誰知膀胱熱結乎。膀胱化水,膀胱寒熱,水俱不化。熱結於膀胱,必散經絡,水入睪丸,有囊大如斗者,是必消水。然消水不解熱,則膀胱之火直趨睪丸,症更甚。用,散丸湯,:茯苓、杜若根枝、沙參一兩。連二劑,水如注,囊小。
方奇在杜若,性寒,善發汗,且直入睪丸散邪,用助茯苓、沙參利濕又泄熱,故特神。但服後即用當歸補血湯數劑,自無太虛之患。
睪丸初痛後不疼痛,名木腎,乃寒極氣不通也。初起必感寒濕,因入房又感寒濕,則濕入睪丸中,寒結睪丸外,遂不疼痛。此非附、桂不能直入睪丸以通氣。然不散邪,用附、桂只興陽,且散邪藥多,散睪丸之邪則少,故多不效。然得法正易易耳。用,化木湯,:白朮二兩,附、桂、柴胡一錢,杜若根枝一兩。
白話文:
疝氣
因寒濕引起的疝氣:
感覺到寒冷潮濕,導致睪丸疼痛,一遇到冷就發作,痛到難以忍受。人們都說是濕氣進入睪丸,卻不知道是濕氣侵入了腎經。濕氣侵犯腎臟應該會引起腰部疾病,為什麼會痛到睪丸呢?這是因為睪丸屬於腎,腎氣無法到達睪丸,則外生殖器的功能會受到影響。腎氣無法到達睪丸的原因,是因為腎臟受到濕氣侵襲而變寒,腎臟寒冷,睪丸也會跟著寒冷。腎臟溫熱,氣才能通到睪丸;外腎寒冷,氣就會鬱結在腰腎之間。像這樣腎氣不通暢,睪丸自然就沒反應。為什麼腎寒會導致睪丸疼痛?這是因為疝氣雖然是腎寒引起的,但也和睪丸的濕氣有關。當射精後久坐在寒冷潮濕的地方,內外都受到寒濕侵襲,睪丸就單獨承受了這些影響。
治療方法應該溫補腎陽、驅散睪丸的濕氣,這樣病就能很快痊癒。使用「救丸湯」:肉桂二錢、白朮二兩、茯苓、薏仁各一兩、橘核一錢。服用三劑就能止痛,十劑就能不再發作。這屬於少陰腎病,腎中寒氣極重,導致腎氣不通,腎中濕氣也重,使得腎氣更加停滯。去除寒濕,腎氣自然能運行到睪丸。而且肉桂、橘核特別能進入睪丸,自然就能藥到病除。
因濕熱引起的疝氣:
感覺到濕熱,也會導致睪丸疼痛,一遇到熱就發作,但痛的程度不嚴重。人們都說是熱氣進入睪丸,卻不知道是熱氣侵入了腎臟。腎臟最怕熱,腎中的虛火容易旺盛,甚至有陽舉不倒的危險。何況邪熱入侵,又怎麼可能安然無恙?所以用熱來治療熱,睪丸的疼痛怎麼可能避免?但是火的性質最急,疼痛應該不會持續太久,為何會經年不癒,甚至暫時好轉,一遇熱又發作?這是因為熱又夾雜了濕氣。熱的性質急促,濕的性質遲緩,濕熱交相攻擊,熱想散去但濕氣卻留下來,濕氣又想要滋潤被熱燒乾的睪丸,導致陰陽失調,怎麼可能不痛?治療方法應該去除濕熱,疝氣自然就會消除。使用「利丸湯」:茯苓、薏仁各一兩,沙參二兩。
服用十劑就能斷根。這個藥方用茯苓、薏仁來消除濕氣,用沙參來化解腎熱,而且沙參又擅長治療疝氣,所以能成功治癒。
因肝氣引起的疝氣:
睪丸疼痛,氣向上衝到肝臟,兩側脅肋脹滿,按壓就更痛。人們都說是腹部有陰寒,卻不知道是肝經受寒了。因為睪丸不只與腎相通,也與肝相通。陰器是宗筋聚集的地方,筋屬於肝,睪丸不是筋,為何也與肝相通?這是因為睪丸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依靠薄膜與陰器相連,所以肝臟生病筋也會生病,筋生病睪丸也會生病。有人說睪丸與肝相通,肝臟生病也會影響睪丸。現在睪丸痛,向上衝到肝臟,又好像是睪丸克制肝臟,恐怕睪丸並不屬於肝。卻不知道睪丸疼痛向上衝到肝臟,正是顯現它們的氣是相通的。
氣相同,病也相同,並不是睪丸衝向肝臟,而是肝氣衝向睪丸。使用「引丸湯」:白芍二兩,小茴香三錢,橘核、柴胡各一錢,沙參五錢。服用四劑就能痊癒。這個藥方能平肝,讓肝氣不再衝向睪丸。而且小茴香、橘核、沙參能驅散邪氣,使兩顆睪丸安穩。
因膀胱熱結引起的疝氣:
膀胱小便不利,小便不順暢,睪丸連帶小腸疼痛。人們都說是小腸氣,卻不知道是膀胱熱結。膀胱負責運化水液,膀胱寒或熱,水液都無法正常運化。熱結在膀胱,一定會散佈到經絡,水液進入睪丸,有的甚至會出現陰囊腫大如斗的情形,必須要消除水腫。但是消除水腫並不能解決熱的問題,膀胱的火熱會直接衝向睪丸,症狀會更加嚴重。使用「散丸湯」:茯苓、杜若根枝、沙參各一兩。連服兩劑,水腫就會像水注一樣排出,陰囊也會縮小。
這個藥方的神奇之處在於杜若,性寒,善於發汗,而且能直接進入睪丸驅散邪氣,配合茯苓、沙參來利濕、洩熱,所以效果特別好。但是服用後要接著服用幾劑當歸補血湯,以免出現氣血太虛的狀況。
木腎:
睪丸剛開始疼痛,之後卻不痛了,這種情況稱為「木腎」,是因為寒氣太重導致氣血不通。剛開始一定是受到寒濕侵襲,因為入房後又受到寒濕,濕氣進入睪丸中,寒氣凝結在睪丸外,所以不再疼痛。這種情況單靠附子、肉桂,無法直接進入睪丸疏通氣血。雖然附子、肉桂能振奮陽氣,但是驅散邪氣的藥物卻太少,無法有效散去睪丸的邪氣,所以常常沒有效果。但是只要方法正確,其實很容易治療。使用「化木湯」:白朮二兩,附子、肉桂、柴胡各一錢,杜若根枝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