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九 (9)

回本書目錄

卷九 (9)

1. 內傷

用,兩治湯,:白芍、當歸、麥冬五錢,麥冬五錢,人參、甘草、花粉一錢,桔梗二錢,蘇葉八分。此方入肝肺,補氣血,消痰火,各各分治,二劑奏功。

終日貪臥,致風邪襲之,身痛背疼,發熱惡寒,人謂外感,誰知脾氣內傷乎。夫脾主四肢,四肢倦怠欲睡,脾不能運動也。略睡亦足養脾氣,然過於睡臥,則脾氣不醒,轉足傷氣,因氣虛而思睡,復因睡而傷氣,則虛虛,安得不招外風乎。然治風必損脾,脾虛招風,又用祛風藥損脾,邪且欺脾虛不出。

不用補脾,變證蜂起。用,補中益氣湯,加味治。人參三錢,黃耆、白朮五錢,當歸二錢,陳皮五分,甘草、柴胡、半夏、神麯一錢,升麻三分。三劑愈。此方益脾聖藥。況睡臥既久,脾氣下陷,正宜提之。久睡脾氣不醒,半夏、神麯最醒脾,故加之。

日夜呼盧鬥貝,筋酸背痛,足重腹飢,致冒風邪,遍身痛,發寒熱,人謂外感,誰知氣血內傷乎。凡人氣血易損,況呼盧則液干,鬥貝則神瘁,損傷氣血尤甚。顏枯貌瘦,非明徵乎。無如世人日日同場共角,耗散氣血,敗壞臟腑,倘昧內傷,惟治外感,正益虛,邪益旺,非癆瘵必怯弱。必須大補氣血,少加和解,則正足邪自遁。

用,大補湯,加減治之。人參、當歸、茯苓、白朮、白芍、熟地三錢,黃耆五錢,川芎、甘草、柴胡一錢,陳皮五分。數劑全愈。此方氣血兼補,但原方有肉桂,呼盧鬥貝未免火有餘水不足,故易以柴胡,補中和之,邪尤易散。

勇徒,或赤身不顧,流血不知,致風入皮膚,發寒熱,頭疼脅痛,人謂外感,誰知筋骨內傷乎。筋屬肝,骨屬腎,肝足筋舒,腎滿骨健,是筋骨必得髓血之充。世人知耗髓血無過泄精,至鬥毆耗髓血未必盡知。蓋鬥毆必怒,怒時肝葉開發,血多不藏而血耗,肝血耗,必取給於腎,腎水供肝,木火內焚,又易乾燥。

腎資肝不足,又何能分潤於骨髓?血髓兩無,筋安能舒?骨安能健?人至筋骨兩虛,風邪易入,可不急治其虛乎。用,四物湯,加味治之。熟地一兩,當歸、白芍五錢,川芎、柴胡、白芥子一錢,牛膝三錢,丹皮、金釵石斛二錢。四物補血亦補髓。邪因虛入,補髓血邪自出,故少加柴胡,風邪隨散。

彼不補髓血者,尚昧於治內傷也。

終日捕魚,時發熱畏寒,人謂風濕外感,誰知肺氣閉塞乎。肺主氣,氣旺則周流一身,皮毛外衛,邪不能傷。倘肺虛,氣尚停住,身入水中,遏抑皮毛,虛氣難舒,濕且中之。夫濕外受,今從皮毛入,使氣閉塞不通,故畏寒。然不發熱,畏寒惡冷亦不驟見。惟肺虛皮毛不能外衛,水冷金寒,肺與濕相戰,則身熱生矣。

此熱乃肺虛不能敵邪,非風邪入之而發熱也。法補肺兼利水,正旺邪自易散。用,利肺湯,:紫蘇、甘草、桔梗、半夏一錢,人參二錢,白朮三錢,茯苓五錢,神麯五分,附子一分。三劑全愈。此補肺不見利水,水自從膀胱出。因內傷致邪,故不必治外感。

白話文:

內傷

兩種治法湯劑:第一種,白芍、當歸、麥冬各五錢,人參、甘草、花粉各一錢,桔梗二錢,蘇葉八分。此方藥入肝肺,能補氣血,消痰火,針對不同症狀分別治療,服用兩劑即可見效。

整天貪睡,導致風邪入侵,出現身體疼痛、背痛、發熱惡寒等症狀,人們以為是外感,卻不知是脾氣內傷。脾主四肢,四肢疲倦想睡,是因為脾氣不能運作。適度睡眠有助於養護脾氣,但睡眠過度,則脾氣不能甦醒,反而損傷脾氣,因氣虛而嗜睡,又因嗜睡而傷氣,導致虛上加虛,怎能不招來外邪呢?然而治療風邪必然會損傷脾氣,脾虛招來風邪,又用祛風藥損傷脾氣,邪氣就會乘虛而入,難以驅除。

不從補脾入手,病症就會紛紛出現。第二種治法,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味:人參三錢,黃耆、白朮各五錢,當歸二錢,陳皮五分,甘草、柴胡、半夏、神麴各一錢,升麻三分。服用三劑痊癒。此方是補脾的良藥。況且久睡導致脾氣下陷,正需要提升它。久睡脾氣不醒,半夏、神麴最能醒脾,所以加進去。

日夜賭博,導致筋酸背痛、腳沉腹飢,因而受風邪侵襲,全身疼痛,發熱惡寒,人們以為是外感,卻不知是氣血內傷。一般人的氣血容易損耗,何況賭博會耗損津液,使精神疲憊,更會嚴重損傷氣血。面色枯槁消瘦,不就是明顯的徵兆嗎?然而世人每天都沉迷於賭博,耗散氣血,損壞臟腑,如果不明瞭內傷,只治外感,就會導致正氣更虛,邪氣更盛,如果不變成癆病,也會身體虛弱。必須大補氣血,少加一些和解的藥物,這樣正氣充足,邪氣自然就會消散。

第三種治法,使用大補湯加減:人參、當歸、茯苓、白朮、白芍、熟地各三錢,黃耆五錢,川芎、甘草、柴胡各一錢,陳皮五分。服用幾劑就痊癒了。此方能兼補氣血,但原方有肉桂,賭博的人往往火盛而津液不足,所以用柴胡代替肉桂,以達到補中和的作用,這樣邪氣就更容易散去。

好勇鬥狠的人,有時赤膊上陣,流血不止,導致風邪侵入皮膚,出現發熱惡寒、頭痛脅痛等症狀,人們以為是外感,卻不知是筋骨內傷。筋屬肝,骨屬腎,肝氣足則筋舒展,腎氣足則骨強健,因此筋骨必須得到髓血的滋養。世人知道耗損髓血最嚴重的是縱慾,卻未必知道鬥毆也會耗損髓血。因為鬥毆必然會導致憤怒,憤怒時肝火旺盛,血液不能藏於肝臟而耗損,肝血耗損,必然會向腎臟索取,腎水供給肝臟,就會造成木火內焚,又容易乾燥。

腎臟供給肝臟不足,又怎能滋潤骨髓?血和髓都缺乏,筋怎能舒展?骨怎能強健?人一旦筋骨都虛弱,風邪就容易入侵,難道不應該趕緊治療虛弱嗎?第四種治法,使用四物湯加味:熟地一兩,當歸、白芍各五錢,川芎、柴胡、白芥子各一錢,牛膝三錢,丹皮、金釵石斛各二錢。四物湯補血也能補髓。邪氣因虛弱而入侵,補益髓血,邪氣自然就會消散,所以少加柴胡,風邪就能隨之消散。

那些不補益髓血的人,還不明白治療內傷的道理。

整天捕魚,時而發熱畏寒,人們認為是風濕外感,卻不知是肺氣閉塞。肺主氣,氣旺則周流全身,皮膚毛髮能夠抵禦外邪。如果肺虛,氣就停滯不暢,進入水中,遏制皮膚毛髮,虛弱之氣難以舒展,濕邪就會侵入。濕邪從外侵入,現在是從皮膚毛髮侵入,導致氣閉塞不通,所以畏寒。然而不發熱,畏寒惡冷也不常見。只是肺虛,皮膚毛髮不能抵禦外邪,水冷如金,肺氣與濕邪相搏,就會發熱。

這種熱是肺虛不能抵抗邪氣,而不是風邪入侵而導致發熱。方法是補肺兼利水,正氣旺盛,邪氣自然容易消散。第五種治法,使用利肺湯:紫蘇、甘草、桔梗、半夏各一錢,人參二錢,白朮三錢,茯苓五錢,神麴五分,附子一分。服用三劑痊癒。此方補肺卻不見利水,水自然從膀胱排出。因為是內傷導致邪氣入侵,所以不必治療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