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奇聞》~ 卷九 (8)
卷九 (8)
1. 內傷
用,衛心湯,:人參二錢,白朮五錢,茯苓三錢,甘草、菖蒲、蘇葉、半夏、桔梗、丹參一錢。三劑愈。此心與膻中均補,不可分治。況原因樂而得憂,因喜而得愁者乎,故邪易散。
終日思慮,復加憂愁,面黃體瘦,感冒風邪,人謂外感,誰知內傷脾腎乎。夫後天脾胃、先天腎,最不宜病,然最易病者。天下無不思不愁之人,過於思慮則胃氣不升,脾氣不降,食積不化,何能生津液以灌五臟。甚矣!思慮傷人,憂愁更甚。思傷脾,憂傷腎,腎傷則水不滋肝,肝無水養,仍克脾胃。
憂思相合,脾腎兩傷,外邪尤易深入,欺先後天虛也。二天皆虛,元氣弱,為何如?法可散邪不扶正哉?用,脾腎兩益丹,:人參、白朮、巴戟一兩、茯苓五錢,柴胡、甘草一錢,肉桂五分,棗皮三錢。二劑風散,十劑全愈。方補土有補水,補水有散邪,有益無傷,實神方也。
動多氣惱,遂至感觸風邪,身熱胸脅脹,人謂外感,誰知肝經內傷。肝性急,氣惱則肝葉開張,氣愈急。急則氣不能順而逆作,逆則氣不舒而脹生,氣既不舒,血亦不暢,氣既不順,血亦不能藏。木鬱欲泄,木乃生火,火鬱欲宣,火乃生風,內外風動,內外火焚,風邪易入。
外風外火不可徒祛於外也。用,風火兩消湯,:白芍一兩,炒梔子三錢,柴胡、花粉、前子二錢,甘草一錢,丹皮五錢。二劑愈。此方治肝經之內火、內風。然外火、外風亦可兼治。倘不用白芍為君,單用柴、梔,雖風火亦能兩平,肝中氣血虛未能驟補,風火散後,肝木仍燥,怒氣終不能解,何如多加白芍,既能補肝,又能泄風泄火之兩得。
勤於功名,勞瘁飢餓不辭,遂至感風邪,咳嗽身熱,人謂外感,誰知內傷於肺乎。夫肺主氣,誦讀傷氣則肺虛,肺虛則腠理亦虛,邪即隨入。肺虛不能敵邪,呼腎子以相救,腎因肺虛,無力上灌,肺氣往來於肺腎之間,故咳嗽。法急補肺氣。然肺為邪侮,補肺則邪更旺,必兼補胃以生肺,則邪不能奪。
然補胃不散邪,肺畏邪侵,不敢受胃益,惟於胃中散邪,則邪畏土旺,聽肺氣自生,肺氣生,邪乃遁矣。用,助功湯,:人參二錢,茯苓三錢,麥冬五錢,甘草、桔梗、半夏一錢,黃芩五分。三劑全愈。此肺胃同治,助胃即助肺,泄肺火即泄胃火,祛肺邪即祛胃邪。邪入肺必入陽明,肺邪散,寧遁入陽明乎。
終日高談,口乾舌渴,精神困倦,因冒風寒,頭痛鼻塞,氣喘,人謂外感,誰知氣血內傷乎。多言傷氣,未言傷血。不知血生於氣,氣傷血亦傷。多言津液盡耗,津液亦陰血之餘。氣屬肺,血屬肝,氣血傷,即肺肝兩傷。多言損氣血,競至肺肝兩傷,邪入最易,為可慨也。邪既乘肺肝虛深入二經,使氣逆於下而上不通,又何以治乎?仍治肺肝之虛,佐以散邪。
白話文:
內傷
衛心湯(人參二錢、白朮五錢、茯苓三錢、甘草、菖蒲、蘇葉、半夏、桔梗、丹參各一錢),三劑即可痊癒。此方既能補益心臟,又能補益膻中,不可單獨治療其中之一。況且,許多疾病都是因由快樂轉為憂愁,由喜悅轉為悲傷所致,因此邪氣容易消散。
整天思慮過度,又加上憂愁,導致面色發黃、身體消瘦,還感冒了,別人以為是外感風寒,卻不知是脾腎內傷。後天之本脾胃和先天之本腎臟,最不應該生病,卻也是最容易生病的。天下沒有人能做到不思慮不憂愁,但思慮過度就會導致胃氣不能上升,脾氣不能下降,食物積滯不能消化,又怎能產生津液滋養五臟呢?思慮傷人,憂愁更甚,思慮傷脾,憂愁傷腎,腎臟受損則水液不能滋養肝臟,肝臟缺乏水液的滋養,又反過來克伐脾胃。
憂慮和思慮交織在一起,脾腎兩虛,外邪就更容易侵入,乘虛而入,攻破先後天之本。兩虛的結果就是元氣虛弱,該怎麼辦呢?難道只消散邪氣而不扶持正氣嗎?
脾腎兩益丹(人參、白朮、巴戟各一兩、茯苓五錢、柴胡、甘草各一錢、肉桂五分、棗皮三錢),兩劑就能驅散風邪,十劑就能痊癒。此方既能補益脾土,又能補益腎水,補益腎水又能散發邪氣,既能益氣,又無副作用,真是神效的方劑。
因為經常活動過度,又容易動怒,因此感受了風寒邪氣,身體發熱,胸脅脹痛,別人以為是外感,卻不知是肝經內傷。肝臟的特性是急躁,動怒就會導致肝氣急劇上升,氣機更加急躁,急躁則氣機不能順暢而逆行,逆行則氣機不通暢而產生脹痛,氣機不通暢,血液也就不流通,氣機不順暢,血液也無法收藏。肝氣鬱結想要宣洩,肝木生火,火氣鬱結想要宣洩,火生風,內外風動,內外火熾,風寒邪氣就更容易侵入。
外來的風邪和火邪不能單純地從體表祛除。
風火兩消湯(白芍一兩,炒梔子三錢,柴胡、花粉、前胡各二錢,甘草一錢,丹皮五錢),兩劑就能痊癒。此方能治療肝經的內火和內風。此外,也能兼治外火和外風。如果不用白芍藥做君藥,只用柴胡和梔子,雖然也能平息風火,但肝臟的氣血虛弱不能立即得到補充,風火消散後,肝木仍然乾燥,怒氣終究不能消除,所以不如多加白芍藥,既能補益肝臟,又能泄瀉風火,兩全其美。
因為過於追求功名,勞累、飢餓都不顧,因此感受了風寒邪氣,咳嗽、發熱,別人以為是外感,卻不知是肺臟內傷。肺臟主氣,誦讀過度傷了肺氣,導致肺虛,肺虛則肌膚腠理也虛弱,邪氣就能隨之侵入。肺虛不能抵禦邪氣,就會求助於腎臟,腎臟因為肺虛,無力向上輸送精氣,肺氣在肺腎之間往來出入,所以咳嗽。治療方法是急需補充肺氣。但是,肺臟受到邪氣的侵犯,補益肺氣則邪氣更盛,必須同時補益脾胃以滋養肺臟,這樣邪氣就不能奪取肺氣了。
但是,單純補益脾胃而不散邪氣,肺臟害怕邪氣的侵犯,不敢接受脾胃的滋養,只有先在脾胃中散邪,邪氣害怕脾土旺盛,就會讓肺氣自己生長,肺氣生長了,邪氣就會消散。
助功湯(人參二錢,茯苓三錢,麥冬五錢,甘草、桔梗、半夏各一錢,黃芩五分),三劑就能痊癒。此方同時治療肺和胃,補益胃氣就能補益肺氣,泄瀉肺火就能泄瀉胃火,祛除肺邪就能祛除胃邪。邪氣侵入肺臟必定侵入陽明經,肺邪消散了,還會跑到陽明經嗎?
整天高談闊論,導致口乾舌燥,精神困倦,又因為冒犯了風寒,頭痛、鼻塞、氣喘,別人以為是外感,卻不知是氣血內傷。多說話傷氣,卻沒有說傷血。不知道血生於氣,氣傷則血也傷。多說話會消耗津液,津液也是陰血的餘氣。氣屬肺,血屬肝,氣血受傷,就是肺肝兩虛。多說話損傷氣血,導致肺肝兩虛,邪氣最容易侵入,真是令人惋惜!邪氣乘虛而入,深入肺肝兩經,導致氣機逆亂,不能上下通暢,又該如何治療呢?還是要治療肺肝的虛弱,再輔以散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