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九 (2)

1. 大便閉結

水涸,大腸安得不閉結。故欲開大腸,必先泄肝火,肝火泄,肝氣自平,木不剋土,脾胃津液自輸於大腸,有水則搬運有路,自無阻滯。用,散火湯,:歸、芍一兩,黑梔三錢,柴胡三分,大黃一錢,地榆二錢。二劑,必不再結。此方泄肝火,又舒肝鬱。蓋肝木不郁,肝火必不旺。

解鬱正所以散火,肝火散,各經火自散,豈獨留大腸火固結不散乎。況地榆專解大腸火,毋怪其無不通也。

大便閉結,口乾唇裂,食不消,腹痛難忍,按益痛,小水短澀,人謂大腸火閉,誰知脾火作祟哉。夫脾乃濕土,得火則燥,宜為脾喜,何反成閉結?不知土太柔則崩,太剛則燥。崩成廢土,燥成焦土。然土焦非陽明火上燒,必命門火下逼,二火合攻,脾之津液涸矣。脾之津液涸,則水穀僅足供脾之用,何能分潤大腸。

大腸無津液之潤,必縮小,安得不閉結。法必須急救脾土之焦,又必須泄陽明、命門火,脾土得養,自易生陰,陰生津液自潤,又何必通大腸哉。用,救土通腸湯,:玄參二兩,當歸、生地一兩,知母、厚朴一錢,升麻五分,大麻子三十粒。二劑,便必通。減麻子、知母,再四劑,脾火盡散,大便不再結。

此方玄參、生地補脾陰,又泄命門、脾胃火,當歸潤腸,知母、厚朴下行解熱,升麻提脾氣,陽升,陰自降於大腸。大麻子最入大腸,引火下行,不使陰氣上升,正助升麻提陽氣也。津液無干澀,又何患大腸之不通哉。

大便閉結,舌下無津,胸前出汗,肢冷,煩悶發躁,大眥紅赤,人謂火閉,抑知心火燒焚乎。心與小腸相表裡,未聞與大腸有妨礙。然大腸實與肺為表裡,心火刑肺,必刑大腸矣。蓋大腸屬金,心火盛,肺不能受,自分火與大腸,大腸最畏心火,火盛爍金,可立而待。肺生水,肺與大腸相表裡,豈無津液以救大腸?無如肺受心刑,親子如腎尚不能分潤,又安有餘波及兄弟救大腸乎?此大腸所以不通也。法宜急泄心火,但徒泄火,無甘霖之降,僅望肺金露氣,恐不足以濟大旱。

必大雨霖霖,旱魃頓除,河渠盡通,何憂陸地之盪舟。用,掃氛湯,:黃連三錢,玄參三兩,沙參、當歸、麥冬、丹皮一兩,瓜萎二錢。一劑火降便通,不必再劑。方用黃連解心熱,然不益玄參,連雖寒,性燥,火解,大腸燥如故,浮游火莫除,故益之而潤以去燥,不啻炎夏忽雨,既去火炎,又沾沋渥。加沙參以生陰,當歸生血,麥冬涼肺,丹皮涼腎,無非截斷火氣,不助心焰。

又加瓜萎,使火存於心中者盡下降而消滅,火滅水生,大腸之炎頓掃,故一劑奏功。

大便閉塞,咳嗽不寧,吐白沫,咽乾腳冷,人謂三焦火旺,誰知肺火旺乎。肺與大腸兄弟,兄強弟不能弱。肺火旺,非強乎?強金遇火煉之成器,何肺火旺肺不受,竟傳入大腸乎?不知肺嬌臟,可微火熏蒸,不可猛火鍛鍊,故遇火即移熱於大腸。然肺為清肅之宮,無自焚之理,何以火起於肺?蓋肺主皮毛,氣少虛,風寒襲之,肺中正氣與邪戰,寒變熱而風變氛,肺因生火,自爍肺津。肺與大腸既為唇齒,肺涸大腸亦竭。

白話文:

大便閉結

大腸不通,是因為體內水分不足。要解決大腸不通的問題,必須先瀉去肝火。肝火瀉去,肝氣自然平順,肝木就不會克脾土,脾胃的津液就能輸送到大腸。有了水分,大腸的運作就通暢了,自然不會阻塞。可以使用散火湯:生地黃、芍藥各一兩,黑梔子三錢,柴胡三分,大黃一錢,地榆二錢。服用兩劑,大便就不會再不通了。此方能瀉肝火,又能舒肝鬱。因為肝木不鬱滯,肝火就不會旺盛。

解鬱正是為了散火,肝火散了,各經絡的火氣都會散去,怎麼會只有大腸的火氣仍然凝結不散呢?況且地榆專門治療大腸火熱,所以能通便,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大便不通,口乾唇裂,吃不下東西,腹痛難忍,按壓腹部也痛,小便短少澀滯,人們認為是大腸火熱阻塞,卻不知道是脾火作祟。脾臟屬濕土,遇熱則乾燥,本應喜燥,為何反而造成便秘?這是因為土太過柔軟就會崩潰,太過堅硬就會乾燥。崩潰則變成廢土,乾燥則變成焦土。然而,脾土焦燥並不是陽明經的火從上燒灼,而是命門之火從下逼迫,兩種火合力攻伐,使得脾臟的津液枯竭。脾臟津液枯竭,水穀精微只夠供給脾臟使用,哪裡還能滋潤大腸?

大腸沒有津液滋潤,必然收縮變小,怎麼能不阻塞?治療方法必須緊急搶救脾土的乾燥,又必須瀉去陽明經和命門的火氣。脾土得到滋養,就能容易生陰,陰氣生長就能產生津液滋潤腸道,又何必專門通利大腸呢?可以使用救土通腸湯:玄參二兩,當歸、生地黃各一兩,知母、厚朴各一錢,升麻五分,大麻子三十粒。服用兩劑,大便必然通暢。減少麻子、知母的用量,再服用四劑,脾火就能完全散去,大便就不會再不通了。

此方中玄參、生地黃補益脾臟陰氣,又能瀉去命門火和脾胃之火;當歸潤滑腸道;知母、厚朴下行瀉熱;升麻提升脾氣,陽氣上升,陰氣自然下降到腸道;大麻子最能進入大腸,引導火氣下降,不讓陰氣上升,正好輔助升麻提升陽氣。津液不乾燥,又怎麼會擔心大腸不通呢?

大便不通,舌下無津液,胸前出汗,手腳冰冷,煩躁不安,眼眶紅赤,人們認為是火熱阻塞,卻不知道是心火灼燒。心和小腸是表裡關係,沒有聽說過會影響到腸道。但是大腸和肺是表裡關係,心火傷及肺,必然也會傷及大腸。因為大腸屬金,心火旺盛,肺臟無法承受,就會把一部分火氣傳給大腸。大腸最怕心火,火盛灼傷金,便會立刻阻塞。肺臟主水,肺和大腸是表裡關係,難道沒有津液來救治大腸嗎?但是肺受到心火的傷害,如同父子關係的腎臟都不能分潤津液,又怎麼會有多餘的津液去救治大腸呢?這就是大腸不通的原因。治療方法應該緊急瀉去心火,但是單純瀉火,沒有甘霖滋潤,僅僅依靠肺金之氣,恐怕不足以解決嚴重乾燥的問題。

必須像大雨一樣連綿不斷地下雨,才能徹底消除旱情,使河道暢通,那麼就不必擔心陸地變成汪洋了。可以使用掃氛湯:黃連三錢,玄參三兩,沙參、當歸、麥冬、丹皮各一兩,瓜萎二錢。一劑藥就能降火通便,不必再服第二劑。方中用黃連解心熱,但是不單用玄參,因為黃連雖然寒涼,但性燥,火熱雖然消退,大腸的乾燥仍然存在,浮游的火氣不能去除,所以加入玄參滋潤去燥,就像炎熱的夏天突然下雨一樣,既去除了火熱,又得到滋潤。加入沙參以滋生陰氣,當歸養血,麥冬清肺,丹皮清熱涼腎,都是為了截斷火氣,不讓心火更旺。

又加入瓜萎,讓存在於心臟的火氣都下降並消滅,火滅則水生,大腸的炎症立刻消除,所以一劑就能奏效。

大便不通,咳嗽不止,吐白色泡沫,咽喉乾燥,腳冷,人們認為是三焦火旺,卻不知道是肺火旺盛。肺和大腸是兄弟關係,哥哥強壯,弟弟就不能虛弱。肺火旺盛,不就是很強壯嗎?強壯的金子遇到火就會被鍛鍊成器物,為何肺火旺盛,肺臟卻承受不住,反而把火傳給大腸呢?不知道肺臟嬌嫩,可以稍微用火熏蒸,卻不能用猛火鍛鍊,所以遇到火就會把熱傳給大腸。但是肺臟是清肅之府,沒有自我焚燒的道理,為什麼會從肺臟產生火呢?因為肺主皮毛,氣虛不足,風寒襲擊,肺臟的正氣與邪氣搏鬥,寒邪化熱,風邪化燥,肺臟因此生火,自行灼傷肺津。肺和大腸如同唇齒關係,肺乾燥,大腸也會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