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九 (1)

1. 卷九

2. 大便閉結

大便閉結,口乾舌燥,咽喉腫痛,頭目昏暈,面紅煩躁,人謂火盛閉結,誰知腎水涸乎。腎為肺子,大腸亦金,與肺表裡,均生水。然金得清氣則生水,得濁氣不獨不生水,反欲得水以相養。大腸得氣之濁,無水則不能潤。然大腸開合,固腎水潤,亦腎火生也。然腎火必得腎水以相濟,得腎水,大腸洞開,無腎水則大腸固結,故腎虛而大腸不通,不可徒泄大腸,愈損真陰。此症老人最多,正以陽旺陰衰,火有餘,水不足耳。

法但補腎水,水足濟火,大腸自潤。用,濡腸飲,:熟地二兩,當歸、從蓉一兩。空心服,數劑自通。用熟地補腎,當歸生血潤腸,從蓉性動以通便,妙是補陰非亡陰,老人尤宜,少年腎虛亦利。

大便閉結,小腹作痛,胸中噯氣,畏寒冷,喜飲熱湯,人謂火衰閉結,誰知腎火微乎。夫大腸屬金,金宜畏火,何無火金反閉耶?不知金中有火則金不死,然頑金須火煅,故大腸必得火始能開合。

大腸者,傳道之官,有火則轉輸無礙,無火則陰幽之氣閉塞其輸輓之途,如大溪巨壑,霜雪堆積,結成冰凍,堅厚莫開,倘得太陽一照,立時消化,非大腸有火則通,無火則閉之明驗乎。然火在大腸,大腸有火熱之虞,火在腎中,大腸無大寒之懼。腎中無火,則大腸何以傳化水穀。

法須補腎火,不必通大腸結。用,溫腸開閉湯,:巴戟、白朮、熟地一兩,棗皮五錢,附子二錢。水煎服。方用巴戟、熟地、棗皮補腎,妙在至陰中仍有至陽之氣,又妙在白朮利腰臍,附子直通其腎,迅達膀胱,則火氣熏蒸,陽回黍谷,雪消冰解,何有固結。

大便閉結,煩躁不安,口渴舌裂,目赤,突汗出不止,人謂火盛,誰知胃火沸騰乎。夫陽明胃火一發,必至爍干腎水,大便不通,正其驗也。似宜急息其火,然火性炎上,杯水安能救之,必致火烈難犯,必得滂沱大雨,傾盆倒甕,淋漓洗濯,則燭天燎原庶幾盡息。用,竹葉石膏湯,:石膏、麥冬一兩,知母三錢,甘草一錢,茯苓二錢,人參五錢,竹葉一百片,黏米一撮。

二劑便通,改用,清肅湯,:玄參一兩,麥冬五錢,白芥子、甘菊、丹皮二錢,竹葉三十片,生地三錢,陳皮五分。十劑,永無閉結。前用白虎,以火勢太盛,不得已也。但石膏辛散,性猛烈,頻用多用,損耗真陰,真陰一耗,則前火雖消,後火又起,況火有餘,水之不足。與其泄火以損其陰,何若補水以制陽,故後湯補水以息陽火之餘焰。

大便閉結,胸中飽悶,兩脅疼痛,嘔酸作吐,不思飲食,人謂火作祟,抑知肝火之故乎。夫肝木易生火,火旺宜生脾胃,土又生金,何至大腸無津液而成閉結?不知肝火半是雷火,雷火最爍水,試看陰雨一聞雷震,雲收雨散,正爍水之明徵也。故肝火不動則已,動則引心包火沸騰,引陽明火震動,水有不涸者乎。

白話文:

大便閉結

第一種情況:

大便不通,同時感到口乾舌燥、喉嚨腫痛、頭暈目眩、臉色潮紅、心煩氣躁,一般人會認為是火氣太大導致便秘,卻不知道其實是腎水枯竭了。腎臟是肺臟的母親,大腸也屬金,與肺互為表裡,都產生水。但金得到清氣才能產生水,得到濁氣不但不能產生水,反而需要水來滋養。大腸吸納濁氣,沒有水就無法潤滑。大腸的開合,本來靠腎水滋潤,也靠腎火推動。然而腎火必須有腎水來相互調和,有了腎水,大腸才能順暢排便;沒有腎水,大腸就會阻塞。所以腎虛導致大腸不通,不能只瀉大腸,這樣只會更損耗身體的陰液。這種情況在老年人身上最常見,正是因為陽氣過盛、陰液衰退,火有餘而水不足。

治療方法應該是補腎水,腎水充足就能控制火氣,大腸自然就潤滑了。用「濡腸飲」:熟地黃八錢、當歸、肉蓯蓉各四錢。空腹服用,幾劑就會通便。用熟地黃來補腎,當歸來補血潤腸,肉蓯蓉性動能通便,關鍵是補陰而不是耗陰,對老年人尤其適合,少年腎虛也有效。

第二種情況:

大便不通,小腹疼痛,胸悶打嗝,怕冷,喜歡喝熱湯,一般人認為是火氣衰退導致便秘,卻不知道其實是腎火虛弱了。大腸屬金,金本來怕火,為什麼沒有火反而會閉塞呢?這是因為金中有火才能不死,就像堅硬的金屬需要火來鍛造一樣,大腸必須有火才能開合。

大腸是負責傳導的器官,有火才能順暢運行,沒有火,陰寒之氣就會堵塞通道,就像大溪谷積滿霜雪結成冰,堅硬無法融化,只要太陽一照,就會立刻消融。這說明大腸有火就通暢,沒火就閉塞。然而,火在大腸,大腸會有火熱的危險;火在腎中,大腸則不會有寒冷的恐懼。腎中沒有火,大腸又如何運化水穀呢?

治療方法應該是補腎火,不必強行通便。用「溫腸開閉湯」:巴戟天、白朮、熟地黃各四錢,棗皮二錢,附子一錢。用水煎服。這個方子用巴戟天、熟地黃、棗皮補腎,關鍵是在陰中還有陽氣,又巧妙在於用白朮來利腰腹,附子直接通達腎臟,迅速到達膀胱,讓火氣蒸騰,陽氣回升,就像冰雪消融,哪還會有閉塞?

第三種情況:

大便不通,心煩意亂,口渴舌頭乾燥開裂,眼睛發紅,大量出汗不止,一般人認為是火氣太大,卻不知道其實是胃火過旺。陽明胃火一旦發作,必然會燒乾腎水,大便不通正是這個原因。好像應該趕快熄滅火,但火性向上,一杯水哪能救得了火?一定會導致火勢更加猛烈。必須要傾盆大雨,才能徹底熄滅燎原大火。用「竹葉石膏湯」:石膏、麥冬各四錢、知母一錢二分、甘草四分、茯苓八分、人參二錢、竹葉一百片、糯米一撮。

服用兩劑就會通便,之後改用「清肅湯」:玄參四錢、麥冬二錢、白芥子、甘菊花、牡丹皮各八分、竹葉三十片、生地黃一錢二分、陳皮二分。服用十劑,就能永遠不再便秘。之前用白虎湯,是因為火勢太盛,不得已而為之。但石膏性辛散,藥性猛烈,經常使用會損耗陰液,陰液一耗,之前的火雖然消了,之後的火又會起來,何況火有餘而水不足。與其瀉火而損耗陰液,不如補水來制約陽氣。所以後面的湯藥是補水來熄滅陽火的餘焰。

第四種情況:

大便不通,胸悶腹脹,兩脅疼痛,嘔吐酸水,不想吃飯,一般人認為是火作祟,卻不知道是肝火引起的。肝木容易生火,火旺本來應該生脾胃,脾胃生金,為什麼會導致大腸沒有津液而便秘呢?這是因為肝火一半是雷火,雷火最能燒乾水,就像陰雨天聽到雷聲,雲散雨停,正是燒乾水的明顯徵兆。所以肝火不發作還好,一旦發作,就會引起心包火沸騰,引發陽明火震動,水哪有不枯竭的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