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奇聞》~ 卷八 (6)
卷八 (6)
1. 虛
方雖難起死,實可填精,人亦加意用之乎。
行役勞苦不休,致筋拳不伸,縮不弛,臥床呻吟,身疼痛,肢痠麻,此非痿,實傷筋也。筋屬肝,肝衰旺,筋亦如之。損筋,損肝也,補肝可緩乎?然腎生肝,水足肝旺,水虛肝衰,故筋衰補肝,肝衰仍須補腎。然補腎,肝固受益,能禁日取給乎?更補心氣,肝木不必生心,肝得腎滋,葉條達,筋自潤矣。用,養筋湯,:白芍、熟地、麥冬一兩,炒棗仁、巴戟三錢。
十劑症盡痊。此心肝腎三經同治。凡三經病通治,非獨治陽明筋症,在人變通也。
久立腿痠,立而行房,足必無力,久之面黃體瘦,口臭肢熱,盜汗骨蒸,人謂瘵病,誰知起於傷骨乎。骨立全賴骨髓,無髓則骨空,何所恃以立乎。是無髓而傷骨,非傷骨即無髓。然傷骨亦能耗髓,況立行房,骨與髓兩傷乎。傷髓即能傷腎,且欲立而不能,況並傷骨,又何能不痛哉。
且精足而後髓足,髓涸者,腎水先涸。腎水涸則精少不能化髓,故骨空。欲補骨髓,必先充腎精。用,充髓丹,:熟地、棗皮一兩,石斛、沙參五錢,骨皮、牛膝、茯苓三錢,北味一錢。此填補真陰,使水足精滿,髓充骨健。倘用冷藥補胃,或熱藥助陽,欲熬津液,必成癆瘵,非醫之咎乎。
過喜大笑不止,至唾干津燥,口舌生瘡,渴欲飲水,久之形槁,心頭出汗,人謂陰虛火動,誰知陽明火炎乎。心屬火,乃陽火,腎屬水,乃陰水。陰水得陽火而爍干,陽火須陰水以灌溉。心火非腎水相交,不能止炎上之性,惟是腎水無時不交心。心中無液則心必燥,何心頭偏出汗?不知喜主心,心喜極反傷心。
蓋喜極則心氣大開,津不上於唇口,盡越於心頭之皮肉,故腎津即化汗,何能上濟於廉泉,明是心氣截流斷塞也。不必補腎水,仍補心氣,廉泉穴自通。用,通泉飲,:炒棗仁、麥冬一兩,天冬、人參、丹參三錢,柏子仁三錢,北味、甘草、遠志一錢,當歸五錢。三劑全愈。
此補心氣又生津液,何必補腎以通源。
用心思慮太過,精神恍惚,語言倦怠,忽忽若失,腰腳沉重,肢體困憊,人謂祛成,誰知心勞傷神乎。心藏神,神久安於心者,心血旺也。思慮無窮,勞其心矣。心勞則血沸,沸則血漸耗,耗則神無所養,恍惚無定。但神宜靜不宜動,神動心更動,心動血益虧,血虧神愈動,雖腎水資,血不能滋,肝木養,液不能入,寡弱之君,勢將出亡,將相輔佐無權,望強健不得,故腰膝肢體沉重困憊。
用,定神湯,:人參、黃耆一兩,茯神、白朮、丹參、生棗仁五錢,當歸五錢,遠志、丹砂末、柏子仁、甘草一錢,巴戟、山藥三錢,白芥子二錢。十劑愈。此脾、胃、肺、肝同治。蓋心為孤主,非強臣戴護,神必下堂。今脾、胃、肺、肝同治,則扶助有力,心神自旺,勞傷自愈。
白話文:
虛
雖然藥方很難起死回生,但確實可以滋補精氣,人也要用心服用。
勞累奔波,導致筋脈拘緊不能伸展,彎曲不能舒展,臥床呻吟,全身疼痛,肢體酸麻,這不是痿症,而是傷筋。筋屬肝,肝氣盛衰,筋也隨之盛衰。損傷筋脈,就是損傷肝臟,補肝可以緩解嗎?但是腎臟生肝,腎水充足則肝氣旺盛,腎水不足則肝氣衰弱,所以筋脈衰弱要補肝,肝氣衰弱還需補腎。然而補腎,肝臟固然受益,但能長期持續地供給嗎?更要補益心氣,肝木不需要生心,肝臟得到腎水的滋養,氣血通暢,筋脈自然潤澤。使用養筋湯:白芍、熟地、麥冬各一兩,炒棗仁、巴戟各三錢。
十劑藥後症狀痊癒。這是心肝腎三經同治。凡是三經病症的治療,不單單是治療陽明經的筋脈症狀,關鍵在於人的靈活變通。
久站導致腿痠,站著行房,腳必然無力,時間久了臉色發黃,身體消瘦,口臭肢體發熱,盜汗骨蒸,人們說是瘵病,誰知道是起於傷骨呢?骨骼的豎立完全依靠骨髓,沒有骨髓則骨骼空虛,拿什麼來支撐呢?這就是沒有骨髓而傷骨,不是傷骨就是沒有骨髓。然而傷骨也能耗損骨髓,況且站著行房,骨骼和骨髓都受損傷呢。傷了骨髓就能傷腎,而且想站都站不住,況且還傷了骨骼,又怎麼能不痛呢?
而且精氣充足之後骨髓才充足,骨髓枯竭的人,腎水先枯竭。腎水枯竭則精氣不足不能化生骨髓,所以骨骼空虛。想要補益骨髓,必須先充實腎精。使用充髓丹:熟地、棗皮各一兩,石斛、沙參各五錢,骨碎補、牛膝、茯苓各三錢,鹿茸一錢。這是填補真陰,使腎水充足,精氣充盈,骨髓充盈,骨骼強健。如果使用寒涼藥物補益脾胃,或者溫熱藥物助長陽氣,想熬煉津液,必然導致癆瘵,這不是醫生的錯嗎?
過度喜悅大笑不止,直到唾液乾涸,津液乾燥,口舌生瘡,口渴想喝水,時間久了形體消瘦,心窩處出汗,人們說是陰虛火旺,誰知道是陽明經火熱呢?心屬火,是陽火,腎屬水,是陰水。陰水被陽火灼傷而乾枯,陽火需要陰水來灌溉。心火如果不與腎水交合,就不能制止其上炎的特性,唯有腎水時刻滋潤心臟。心中沒有津液則心必然乾燥,為什麼心窩處偏偏出汗呢?不知道喜悅主於心,喜悅過度反而傷心。
蓋因喜悅過度則心氣大開,津液不能到達嘴唇口腔,都跑到心窩處的皮肉,所以腎津化成汗液,怎麼能上升滋潤廉泉穴呢,分明是心氣阻滯不通。不必補腎水,仍然補心氣,廉泉穴自然暢通。使用通泉飲:炒棗仁、麥冬各一兩,天冬、人參、丹參各三錢,柏子仁三錢,鹿茸、甘草、遠志各一錢,當歸五錢。三劑藥就痊癒了。
這是補益心氣又生津液,何必補腎來通達根本呢?
用腦過度思慮,精神恍惚,言語倦怠,神情恍惚若有所失,腰腳沉重,肢體困乏,人們說是勞倦成疾,誰知道是心勞傷神呢?心臟藏神,神氣長期安住在心臟,是因為心血旺盛。思慮過度,勞損了心臟。心勞則血沸騰,沸騰則血液逐漸耗損,耗損則神氣沒有依託,恍惚不定。但是神氣宜靜不宜動,神氣動則心更動,心動則血液更加虧損,血液虧損則神氣更加動盪,即使腎水滋養,血液也不能滋養,肝木即使養護,津液也不能進入,虛弱的君主,勢必將要亡國,將相輔佐無力,想要強健卻得不到,所以腰膝肢體沉重困乏。
使用定神湯:人參、黃耆各一兩,茯神、白朮、丹參、生棗仁各五錢,當歸五錢,遠志、硃砂末、柏子仁、甘草各一錢,巴戟、山藥各三錢,白芥子二錢。十劑藥痊癒。這是脾胃肺肝同治。蓋因心臟是孤獨的君主,沒有強臣輔佐保護,神氣必然衰敗。現在脾胃肺肝同治,則扶助有力,心神自然旺盛,勞傷自然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