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八 (4)

回本書目錄

卷八 (4)

1.

瘧發於寅、申、巳、亥日者,人謂痰瘧。亦有辯。夫晝發為陰中之陽,夜發為陽中之陰。故晝發於巳退於申,巳陽申陰也;夜發於亥退於寅,亥陰寅陽也,以此辨之。雖然陽病在氣虛,陰病在血少,然無痰、無食終不成瘧,消痰化食寧異?且痰食不消,結成瘧母,要不離乎肝氣鬱結,以克脾土。疏肝健土,則脾胃氣旺,痰食自化,是治肝以治瘧,陰陽正不可異也。

用,疏肝兩消湯,:當歸、白芍、茯神三錢,陳皮、半夏、厚朴、甘草、白芥子一錢,柴胡二錢,白朮五錢。氣虛加人參三錢,血虛加熟地八錢。八劑,必大汗愈。此陰陽兩治法。妙在陰中引陽以出陰分,陰又不傷;陽中引陰以離陽分,陽又無損。兩相引,陰陽正氣日盛,自兩相制,陰陽邪氣自消。

況氣虛加參助陽,血虛加熟地滋陰,又陰陽分治,何瘧不除。

白話文:

瘧疾若發作在寅時、申時、巳時、亥時,人們稱之為痰瘧。但也有些不同的看法。白天發作屬於陰中之陽,夜晚發作屬於陽中之陰。所以白天發作在巳時,退卻在申時,巳時為陽,申時為陰;夜晚發作在亥時,退卻在寅時,亥時為陰,寅時為陽,以此來區分。雖然陽證的瘧疾在於氣虛,陰證的瘧疾在於血少,但是沒有痰、沒有食積,終究不會形成瘧疾,消除痰濕和食積有什麼不同呢?而且痰食不消化,結成瘧疾的病根,總脫離不了肝氣鬱結,剋制脾土。疏通肝氣,健脾益土,則脾胃之氣旺盛,痰食自然化解,這就是通過治療肝來治療瘧疾,陰陽調和的方法至關重要。

使用疏肝兩消湯:當歸、白芍、茯神各三錢,陳皮、半夏、厚朴、甘草、白芥子各一錢,柴胡二錢,白朮五錢。氣虛者加人參三錢,血虛者加熟地八錢。服用八劑,必定大量出汗而痊癒。這是陰陽並治的方法,妙處在於在陰證中引導陽氣來疏通陰分,陰氣又不受損;在陽證中引導陰氣來分離開陽分,陽氣又不受損。兩者互相引導,陰陽正氣日漸旺盛,自然互相制約,陰陽邪氣自然消除。

況且氣虛者加人參來助陽,血虛者加熟地來滋陰,又是陰陽分治,還有什麼瘧疾不能消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