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七 (19)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9)

1.

此專下大腸濕熱。邪原在大腸,故一用奏功。倘畏損傷脾胃,用參湯送之更妙。然宜虛人,不宜健客。

中氣不順,口中作噯,下痢不止,人謂濕熱作痢,誰知氣逆作痢乎。痢多因濕熱,然濕熱所以停積腹中者,多氣阻也。夫大便氣閉則結,逆則泄。濕熱更兼氣逆,徒消濕熱不理氣,則過於下行,氣必更滯。法宜利氣,佐消濕泄熱為妙。然氣所以逆者,以下多亡陰,陰血虧損,氣乃不順,遂因而作逆。

欲氣之逆者仍返順,必須補陰以生血。然血難遽生,陰難驟長,用順藥入補陰補血中,則痢速止。用,蓽菝散,:蓽菝三錢,當歸、白芍五錢,牛乳半斤。同煎一半,空心服,不必三劑。蓋蓽菝順氣,且去積滯更神,同歸、芍更生長陰血。佐牛乳者,牛屬陰,乳,血類,無形之陰血不遽長,用有形陰血以滑腸中迫急,則血無傷,陰不損,轉佐氣以去結滯,故奏功甚捷。

腸闢下血,另作一派,噴唧而出,且有力射遠,四散如篩,腹大痛,人謂陽明氣衝,熱毒所作,誰知氣血下陷極乎。清氣上升則濁物自降,惟清陽不能升,濁陰之物尤留滯於腸中不化,況又助濕熱,則血不能藏,乃下注噴射。或疑血不能上藏,洞泄宜矣,何下出如篩?此濕熱太盛,邪欺正虛,逞威作勢也。

至另作一派,唧血遠射者,又有說。邪正不兩立,正化食,邪化血,正衰不敢與邪戰,聽邪氣化血,不與邪氣化食,邪氣遂驅腸中之血以自行,腸中食既不得出,居腹作痛,未免食與血鬥,邪氣怒食相侵,奪門而出,欲避食同行,出恐不遠,故另作一派,遠射有力也。宜升陽氣,泄濕熱。

正氣盛,邪氣自衰,邪衰,血亦不下。用,升和湯,:陳皮、甘草五分,當歸、前子、黃耆三錢,熟地、白芍五錢,生地二錢,丹皮、升麻、黃芩一錢。四劑全愈。方名升陽,實多補陰藥。蓋下血久,其陰必亡,但升陽不補陰,則陽氣愈陷,以陽升於陰氣之充也。用歸、芍、二地補陰,後益黃耆補氣,則氣自升,不必升麻,陽已勃勃欲舉矣。

況助升麻,又加車前子去濕,丹皮、黃芩散火,則濕熱兩消,何氣再陷?此升陽全在於和也。

痢久不止,日夜數十行,下如清涕,內有紫黑血絲,食漸減少,脈沉細弦促,人謂濕熱毒未除,誰知瘀血未散乎。痢成於濕熱,未聞成於瘀血,此言恐不經。不知血喜流行,不喜於滯,血不流行,血乃化瘀。況因內外之傷以成瘀,欲不為痢難矣。夫人飽食後加疾走,或飲酒余多叫號,或毆傷跌磕忍疼,或大怒氣無可泄,或遏鬱而愁無可解,或餐燔炙太多,或受訶責非分,皆能致瘀成痢。及成痢,投治痢藥絕無一驗,以似痢非痢也。

宜消瘀不治痢。用,消瘀神丹,:乳香、沒藥、廣木香、檳榔一錢,桃仁十四粒,滑石三錢,白芍五錢。神麯糊為丸。用米飲下百丸,連服二日,下穢物而愈。倘二日少痊不全愈者,此瘀盛也。用大黃一錢煎湯,送前丸二百,必愈。方妙在治瘀,痢未常不兼治。凡久不愈者,可用此以下瘀血,要在人消息耳。

白話文:

[痢]

這類痢疾是因大腸濕熱引起。邪氣本在大腸,所以用藥一次就能見效。如果擔心傷到脾胃,可以用人參湯送服藥物,效果更好。但這方法適合虛弱的人,不適合身體強壯的人。

中氣不通暢,口中打嗝,腹瀉不止,人們認為是濕熱引起的痢疾,卻不知這是氣逆引起的痢疾。痢疾多因濕熱引起,但濕熱停積在腹中的原因,大多是氣機阻滯。大便氣機閉塞則會便秘,氣機逆亂則會腹瀉。濕熱加上氣逆,只消解濕熱而不理氣,則會加重下行之勢,氣機必定更加阻滯。治療方法應該先理氣,再輔以消解濕熱為佳。然而,氣逆的原因,是因過度下瀉導致陰液虧損,陰血虧損,氣機就不通暢,於是導致氣逆。

想要讓逆亂的氣機恢復順暢,必須補益陰液以生血。但血液難以快速生成,陰液難以迅速增長,所以在補益陰血的藥物中加入順氣的藥物,則痢疾很快就能痊癒。使用蓽菝散:蓽菝三錢,當歸、白芍五錢,牛乳半斤。一起煎煮至一半,空腹服用,不必服用三劑。因為蓽菝能順氣,而且還能去除積滯,效果奇佳,再配合當歸、白芍滋養陰血。加入牛乳,是因為牛屬陰,乳汁與血液相似,無形的陰血難以迅速增長,用有形的陰血來潤滑腸道,緩解急迫之症,這樣就不會傷及血液,損耗陰液,反而能輔助理氣,去除積滯,所以療效很快。

腸道破裂出血,另有一種情況,血液噴射而出,而且力量很大,射程很遠,四處噴濺,像篩子一樣,腹部劇痛,人們認為是陽明經氣衝,熱毒引起的,卻不知這是氣血下陷的極端情況。清氣上升,濁物自然下降,但如果清陽之氣不能上升,濁陰之物就會滯留在腸道中而不化解,而且還會助長濕熱,導致血液不能歸於其位,於是下注噴射。有人可能會懷疑,血液不能上升歸位,瀉下是可以理解的,為什麼會像篩子一樣噴射出來呢?這是因為濕熱太盛,邪氣勝過正氣,逞威作勢的緣故。

至於另有一種情況,血液噴射很遠,還有一種說法。邪正不兩立,正氣化生津液,邪氣化生血液,正氣衰弱不敢與邪氣抗爭,任憑邪氣化生血液,而不與邪氣爭奪營養,邪氣於是驅使腸道中的血液自行排出,腸道中的食物得不到排出,停滯在腹部,導致腹痛,食物與血液相互爭鬥,邪氣與食物相互侵犯,於是衝破關隘而出,想要避免與食物一起排出,所以排出速度很快,射程很遠。治療方法應該提升陽氣,消解濕熱。

正氣旺盛,邪氣自然衰弱,邪氣衰弱,血液就不會下瀉。使用升和湯:陳皮、甘草五分,當歸、車前子、黃耆三錢,熟地、白芍五錢,生地二錢,丹皮、升麻、黃芩一錢。服用四劑即可痊癒。方劑名稱是升陽,實際上卻有很多補陰的藥物。因為下血時間長了,陰液必定虧損,如果只升陽不補陰,則陽氣反而會更虛弱,這是因為陽氣的升發依賴陰液的充盈。使用當歸、白芍、生地、熟地補益陰液,然後再用黃耆補益氣,這樣氣機自然就會上升,不必依靠升麻,陽氣已經旺盛欲動了。

況且,再加用升麻,又加車前子去濕,丹皮、黃芩清熱,則濕熱都消除了,氣機怎麼還會下陷呢?這個升陽的關鍵在於調和。

痢疾久治不愈,日夜腹瀉數十次,瀉下物像清涕一樣,裡面有紫黑色的血絲,食慾逐漸減退,脈象沉細弦急,人們認為是濕熱毒邪未除,卻不知是瘀血未散。痢疾是由濕熱引起的,從未聽說是由瘀血引起的,這種說法恐怕是不對的。不知道血液喜歡流動,不喜歡停滯,血液不流動,就會化為瘀血。況且,由於內外損傷而形成瘀血,如果不導致痢疾才怪呢。人飽食後劇烈運動,或者飲酒過量大聲呼喊,或者毆打、跌倒、忍痛,或者大怒而氣鬱難舒,或者憂愁鬱悶而無法排解,或者食用燒烤油膩食物過多,或者受到無理的責罵,都會導致瘀血而引起痢疾。一旦形成痢疾,服用治療痢疾的藥物完全沒有效果,因為這看起來像痢疾,但實際上並非痢疾。

應該消散瘀血,而不是治療痢疾。使用消瘀神丹:乳香、沒藥、廣木香、檳榔一錢,桃仁十四粒,滑石三錢,白芍五錢。用神麴糊做成丸劑。用米湯送服一百丸,連續服用兩天,排出污穢之物就痊癒了。如果兩天後症狀減輕但沒有完全痊癒,這是瘀血盛的緣故。用大黃一錢煎湯,送服前面丸劑二百丸,必定痊癒。這個方劑妙在於治療瘀血,痢疾常常伴隨著瘀血,凡是久治不愈的,都可以用這個方劑來消除瘀血,關鍵在於觀察病人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