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七 (15)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5)

1.

面黃體瘦,善食易飢,不食則痛,一旦連蟲大泄,如團如結,血裹膿包,人謂蟲泄。夫蟲原因濕生,賴水穀養。善食易飢,乃蟲食易消也。不食痛者,蟲無食養,食人腸胃也。久之,蟲又生蟲,聚居於腸胃,索飲食不散。然蟲生腸胃,飲食供蟲且不足,何能生津液以養臟腑。

自臟腑氣衰,胃氣亦漸弱。胃弱脾亦必弱。胃弱食必減,不能入;脾弱食難化,不能出。久之脾胃大寒,蟲無可藏,偶得熱湯,乘機下遁而大泄。似宜因蟲之遁而盡逐,則腸胃無餘蟲。然過下必損腸胃,必攻補兼施,正氣得養。蟲亦盡除。用,掃蟲湯,:人參五錢,白朮一兩,大黃、白薇、百部三錢,黃芩二錢,甘草一錢,烏梅一個。不必二劑。

服後用四君子調理而安。此湯名掃蟲,實補脾胃氣。生蟲既多,其傷脾胃必久,似宜補不宜攻。然蟲大出,不用攻,徒補則脾胃氣回,蟲亦回,反留後患。故因其自出,即用祛蟲藥,蟲不敢貪補而流連。況攻中仍補,泄蟲不耗氣,安得不收全功。

臟腑不調,久泄不愈,人謂洞泄,誰知肝乘脾土,濕氣下行乎。肝屬木,最能剋土。然土旺木不能克,木平土不受克,惟肝旺土又衰,則木來剋土,土之濕氣難安。人脾土易衰,肝木易旺。此木旺非謂腎水生,乃謂大怒則肝葉張,過於謀慮不決,則失於剛斷,躁妄生,皆使肝旺。

旺則肝氣不泄,必乘脾。脾,濕土,畏肝氣克,不上升而下降,遂成泄。宜平肝利水,則泄可止。古有用上湧法效者,有用下泄法效者,皆非善也。用,平泄湯,:白芍、白朮二兩,茯苓一兩。三劑愈。方用白芍平肝,苓、術健脾利濕。肝平不刑土,脾得養,不畏木克,況濕去則土燥,無波可興,何以作泄?必上湧下泄損陰氣哉?

魅侵,忽大泄,人謂飲食傷,誰知陰氣侵,傷於脾乎。太陰脾本陰藏,然陰中有陽,則脾土運行,易於變化,無過濕之虞。是太陰濕土全藉腎中至陽之氣也。鬼本至陰,相接久陽氣皆為至陰所盜,陰中無陽,何以消化水穀乎?況鬼又邪氣,邪盛由於正氣衰,正不敵邪,則陰氣更盛,陰盛陽微,泄何能止?必補陽以去濕,助正以消陰。用,消陰止泄湯,:蒼朮五錢,白朮、乾薑、山藥一兩,附子三分。

十劑,不特泄止,精神亦健。此用蒼朮祛邪,白朮燥濕,薑、附生陽足矣,何又入山藥陰?不知人為魅侵,不惟陽氣消,陰氣亦必耗,加山藥補真陰,非補邪陰也。況孤陽長,補真陰,正速生陽氣耳。陽得陰,薑、附無太勝之虞,反能助二術以生至陽。況山藥健脾利水,豈真純陰無陽哉。

白話文:

面色蒼白消瘦,很能吃也容易餓,不吃就肚子痛,突然間像連著蟲子一樣大量腹瀉,瀉出來的糞便像團狀或結塊狀,裡面還混雜著血和膿,人們稱之為蟲瀉。蟲子是因為濕氣而生,依靠水穀(食物)滋養。容易吃容易餓,是因為蟲子吃東西容易消化。不吃東西就痛,是因為蟲子沒有食物滋養,就啃食人的腸胃。時間久了,蟲子又會生出蟲子,聚集在腸胃裡,不斷索取飲食而不散去。然而,腸胃裡的蟲子越來越多,飲食供給蟲子都已經不足了,怎麼還能產生津液來滋養臟腑呢?

由於臟腑之氣衰弱,胃氣也漸漸虛弱。胃弱脾必然也弱。胃弱則飲食減少,難以進食;脾弱則飲食難以消化,難以排出。時間久了,脾胃就會非常寒冷,蟲子無處藏身,偶爾遇到熱湯,就趁機向下跑而大量腹瀉。好像應該趁蟲子逃跑的機會徹底驅逐它,這樣腸胃裡就沒有餘蟲了。但是過度瀉下會損傷腸胃,必須攻補兼施,使正氣得到滋養,蟲子才能完全去除。用「掃蟲湯」:人參五錢,白朮一兩,大黃、白薇、百部三錢,黃芩二錢,甘草一錢,烏梅一個。不必服用兩劑。

服藥後用四君子湯調理即可痊癒。此湯名為掃蟲湯,實際上是補益脾胃之氣。蟲子既然很多,對脾胃的損傷必然很久了,好像應該補益而不應該攻邪。但是蟲子大量排出,不用攻邪,只補益的話,脾胃之氣雖能恢復,蟲子也會回來,反而留下後患。所以要趁蟲子自行排出時,使用驅蟲藥,蟲子就不敢貪圖補益而逗留。況且攻邪之中仍然補益,瀉下蟲子也不會耗損元氣,怎麼能不收到全功呢?

臟腑失調,久瀉不愈,人們稱之為久瀉,卻不知是肝氣克脾土,濕氣下行所致。肝屬木,最能克制脾土。但是脾土旺盛,肝木就無法克制;肝木平和,脾土也不受克制。只有肝旺盛而脾土衰弱,肝木才會克制脾土,脾土的濕氣就難以安穩。人的脾土容易衰弱,肝木容易旺盛。這裡說的肝木旺盛,並不是指腎水滋生,而是指大怒則肝葉舒張,過於考慮問題猶豫不決,則喪失果斷,躁妄產生,都會導致肝旺盛。

肝旺盛則肝氣不能疏泄,必然克制脾土。脾是濕土,畏懼肝氣的克制,不能上升反而下降,於是就導致久瀉。應該平肝利水,那麼久瀉就能停止。古方有用向上疏通的方法有效的,也有用向下瀉下的方法有效的,都不是好的方法。「平泄湯」:白芍、白朮二兩,茯苓一兩。三劑即可痊癒。方中用白芍平肝,茯苓、白朮健脾利濕。肝氣平和就不會克制脾土,脾土得到滋養,就不畏懼肝木的克制,況且濕氣去除,脾土乾燥,就沒有波動可以興起,怎麼會久瀉呢?向上疏通向下瀉下都會損傷陰氣啊!

魅侵(邪氣入侵),突然大量腹瀉,人們認為是飲食不當,卻不知是陰氣入侵,損傷了脾土。太陰脾本是藏陰之臟,然而陰中也有陽,所以脾土才能運轉,容易變化,沒有過濕的危險。這太陰濕土完全依靠腎中至陽之氣。鬼魅是至陰之物,與人接觸久了,陽氣都會被至陰之氣盜奪,陰中沒有陽氣,怎麼能消化水穀呢?況且鬼魅是邪氣,邪氣盛行是因為正氣衰弱,正氣不能抗衡邪氣,那麼陰氣就會更加旺盛,陰盛陽微,久瀉怎麼能停止呢?必須補益陽氣以祛除濕邪,助長正氣以消除陰邪。「消陰止泄湯」:蒼朮五錢,白朮、乾薑、山藥一兩,附子三分。

十劑藥後,不僅久瀉能止,精神也會健旺。此方用蒼朮祛除邪氣,白朮燥濕,乾薑、附子溫補陽氣就足夠了,為什麼還要加入山藥這個陰藥呢?不知道人被魅侵,不僅陽氣消損,陰氣也必然耗損,加入山藥補益真陰,並不是補益邪陰。況且單純補益陽氣時間久了,補益真陰,才能更快滋生陽氣。陽氣得陰氣滋養,乾薑、附子就不會過於亢盛,反而能幫助白朮、蒼朮滋生至陽之氣。況且山藥健脾利水,怎麼能說它是純粹的陰藥沒有陽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