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七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0)

1. 五癉

此恣欲失腎成癉,必更好色,苟堅忍房事,信服前湯,無不生。方妙在固本救傷,並不驅邪泄瘀,腎日足,黃日減。或疑女勞疸因腎無火,何不補火,但補陰利濕?不知疸雖成於無火,今病久陰耗,補火恐又爍陰,反害之矣。

肺疸,鼻塞不通,面黃,口淡咽乾,小水不利,人謂黃疸,誰知疸實由於肺氣虛乎。肺氣旺,清肅下行膀胱,濕熱盡從下泄,則小水大行,濕故去,熱亦難留。惟肺氣虛,濕熱相侵,鬱蒸胸膈,肺不勝邪,肺乃燥。肺燥乃失清肅之令,水濕遂乘燥而入,燥濕合而成熱,濕熱相留,欲分入膀胱,膀胱不受,欲走毛竅,腠理未疏,乃變黃色於皮膚。法宜宣通肺氣,健脾胃。

或疑腠理密,濕邪存皮膚內,今健土復宣肺氣,倘毛竅大開,濕人汗泄,未必不變為水臌。不知肺氣閉於上,水氣始塞於下,使肺氣上通,水且下降,況重補脾胃以生肺乎。此治肺疸必宣揚肺氣也。用,揚肺利濕湯,:桔梗、桑皮、茵陳三錢,花粉、豬苓二錢,白朮、茯苓五錢,黃芩五分。十劑諸症愈。

此開腠理,生津液,則肺潤。合之茯苓、茵陳、花粉,則土氣大旺,金氣揚,清肅行,膀胱壅熱立通,小水利,黃烏得不愈。

心疸,煩渴引飲,水停心下作水聲,胸前時多汗出,皮膚盡黃,惟目白,人謂黃疸,誰知心中虛熱而成乎。夫心喜燥不喜濕,然過燥又非所宜。然心終不宜濕。以濕濟燥,不過權宜一時,久則必致害心。水,陰物,陰居陽地,彼此眷戀,不肯遽趨以入小腸,心又因水制,力難分消以入膀胱,乃停心下作澎湃聲。

膻中相臣見水犯心,必出火以救,戰於胸間,水得火炎,化熱為汗,時出胸前而出,余水乃欲趨無路,遏抑於皮膚髮黃。肝開竅於目,心,肝子,心病肝亦病。然肝見心為邪逼,必出力相援,邪見肝旺,不敢犯界,故目不黃。宜補肝氣以生心,泄水濕以逐熱,則黃疸自散。用,泄肝利濕湯,:白芍一兩,茯苓、白朮五錢,茵陳、炒梔子三錢,木通、遠志一錢。

十劑愈。此補肝正補心,泄水正泄熱,故效捷。倘徒治黃,不辨臟氣生克,妄用膽草等,必變寒,黃難治。

肝疸,兩目盡黃,肢體盡現黃色,但不如目甚,氣逆肢冷,腰以上汗出不止,腰下無汗,此肝氣鬱,濕熱團結不散也。肝木非水不長,乃腎中真水,非外來邪水。邪水漬水必生病,蓋肝藏血不藏水,外來水多,肝閉不受,必移水於脾胃。然水先經脾胃來,脾胃必不受,勢必移於膀胱,膀胱因肝木之濕熱,不敢引入以致自焚,於是復返入肝,肝不能容,乃鬱勃發汗,汗難盡出而發黃。夫腰下正腎部位,肝之濕熱欲下走腎宮,腎氣惡肝邪犯母,故杜絕不許入,故無汗而發黃。

白話文:

五癉

這五種黃疸,都是因為恣意縱欲損傷腎氣而導致的。只要能節制房事,服用之前的藥方,都能痊癒。這個方子的妙處在於固本培元,並非驅邪祛瘀,腎氣充足了,黃疸自然會減輕。有人會疑惑,女性勞累引起的黃疸是因為腎陽不足,為何不補陽而要補陰利濕呢?這是因為雖然黃疸是因陽虛所致,但久病傷陰,此時補陽反而會傷陰,適得其反。

肺疸的症狀是鼻塞不通、面黃、口淡咽乾、小便不利,人們都以為是黃疸,卻不知其實是因肺氣虛弱所致。肺氣旺盛,就能清肅下降,將濕熱之氣從下排出,小便就會通暢,濕熱自然消退。但肺氣虛弱時,濕熱入侵,鬱結於胸膈,肺氣不能制邪,導致肺燥。肺燥則失去清肅的功能,水濕之氣乘虛而入,燥濕相合化熱,濕熱鬱積,想排出膀胱,但膀胱承受不了,又想從毛孔排出,但毛孔不通暢,於是黃色便顯現於皮膚。治療方法是宣通肺氣,健脾益胃。

有人可能會擔心,如果毛孔閉塞,濕邪滯留在皮膚內,現在又健脾宣肺,毛孔大開,濕邪隨汗排出,豈不是會變成水腫?其實不然,肺氣閉塞於上,水氣才會停滯於下,只要使肺氣通暢,水氣自然下降,況且還要補益脾胃以滋養肺氣呢!所以治療肺疸關鍵在於宣通肺氣。使用揚肺利濕湯:桔梗、桑皮、茵陳各三錢,花粉、豬苓各二錢,白朮、茯苓各五錢,黃芩五分。十劑即可痊癒。這個方子能疏通毛孔,生津潤肺,配合茯苓、茵陳、花粉,則脾土之氣旺盛,肺金之氣上升,清肅之氣下行,膀胱之熱即可通利,小便暢通,黃疸自然痊癒。

心疸的症狀是煩渴引飲,心中有水聲,胸前經常出汗,皮膚發黃,唯獨眼白不黃,人們以為是黃疸,卻不知是心臟虛熱所致。心臟喜燥惡濕,但過於乾燥也不好,但心臟終究不宜濕邪。用濕邪去燥熱,只是權宜之計,久之必傷及心臟。水是陰性的物質,陰性之物停留在陽性之地(心臟),彼此糾纏,難以迅速進入小腸,心臟又受水的阻礙,難以將水化解排出膀胱,於是水停滯於心下,發出澎湃的聲音。

膻中(心臟)見到水犯心臟,就會發出火來救治,兩者在胸間搏鬥,水被火燒灼,化熱為汗,因此胸前經常出汗,剩下的水無處可去,鬱積於皮膚而發黃。肝臟開竅於目,心臟與肝臟關係密切,心病則肝亦病。但肝臟見到心臟受邪侵犯,就會努力相助,邪氣見到肝氣旺盛,就不敢侵犯,所以眼睛不黃。治療方法是補益肝氣以滋養心臟,洩去水濕以去除心熱,黃疸自然會消散。使用泄肝利濕湯:白芍一兩,茯苓、白朮各五錢,茵陳、炒梔子各三錢,木通、遠志各一錢。十劑即可痊癒。這個方子補益肝氣同時也補益心臟,洩去水濕同時也洩去心熱,所以療效迅速。如果只治黃疸,不辨臟腑氣機的生克制化,濫用清熱藥,反而會導致寒邪內侵,黃疸更難治療。

肝疸的症狀是雙目發黃,全身皮膚發黃,但眼睛的黃色最重,氣逆肢冷,腰以上出汗不止,腰以下不出汗,這是因為肝氣鬱滯,濕熱交結不散。肝木的生長離不開水,這個水是腎臟的真水,不是外來的邪水。邪水積聚必然生病,因為肝臟藏血不藏水,外來水多,肝臟無法承受,就會將水轉移到脾胃。但水先經過脾胃,脾胃也無法承受,就必然轉移到膀胱,但膀胱因為肝臟的濕熱之氣,不敢引水入內,以免自焚,於是水又返回肝臟,肝臟無法容納,就鬱鬱勃勃地發汗,汗液無法完全排出,所以發黃。腰部以下正是腎臟的位置,肝臟的濕熱之氣想下行至腎臟,但腎氣厭惡肝臟的邪氣侵犯,所以阻擋不讓它進入,因此腰以下不出汗而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