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辨證奇聞》~ 卷六 (17)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7)

1. 痿證

不知脾胃俱不可傷,傷之火愈熾。補陰則陽伏,消食則傷陰,何必消導。

怒後兩脅脹滿,胸旁時痛,不思食,口渴索飲,久之兩腿疼痛,後遍身亦痛,或痛兩脅,或痛十指,痛時但可臥,足腰筋麻,艱動履,人謂痰火作祟,誰知肝痿乎。肝何以成痿?蓋陽明火助也。大怒傷肝,肝必燥,木中火無以自存,必克脾胃土,脾陰不受,胃乃獨受,胃初強,不服肝克,兩相戰,故胸脅痛。後則胃土不能敵肝,聽其使令,久之,飲食少用。

人生賴水穀化生津注腎,食少處無水養肝,肝更燥,胃又出其火以增焰,肝火之性動,遂往來經絡作痛。倘更入房,則精泄無水制火,自足軟筋麻,呻吟於臥榻,不能行動。似須平肝泄陽明火,但陽明久受克,其氣必虛,再加泄火,不虛虛乎?又須泄火不傷氣為得。用,伐木湯,:炒梔仁、骨皮、丹皮、青黛、金釵石斛三錢,白芍一兩,當歸、甘菊、女貞子五錢。二十劑愈。

此妙在平肝火,陽明胃土亦同治。胃氣不傷,胃火自息,食進津液生,水足骨髓裕,痛痿無不自愈。

素好色,加勞役,傷骨動火,復入房大戰,至兩足痿弱,立腿顫,行骨痛,臥不起,然頗能飲食,易消,人謂食消,誰知腎火盛,引動胃火成腎痿乎。腎火何以引胃火?蓋胃為腎關,胃開合,腎司之也。腎火沖胃,胃之關門敢阻抑乎?必同來助勢,聽腎火使令。況腎火,龍雷火也。

龍雷過處,劈木焚林,且胃火性喜炎上,安得不相因而起。二火上消鑠,腎水立干。幸腎火盛,胃火尚未大旺,故但助腎消食,不至發汗亡陽。且飲食易消,猶有水穀養陰,雖不能充滿骨中,亦可少延腎內。宜急補腎水以制陽光。用,起痿降火湯,:熟地三兩,薏仁、金釵石斛、牛膝五錢,棗皮二兩。

二十劑全愈。此大補腎陰,全不泄胃火,如皇居糧足,則士馬飽騰,關門守卒,安敢興鼓譟之聲。自見糧糈搬運,任出入,何至攘奪爭取。及轉輸如意,國富民殷。朽紅充滿於天庾,邊塞盡皆支給,既無枵腹之愁,必多超距之勇。

煩燥口渴,面紅耳熱,時索飲食,後仍飢渴,足乏力,不能起立,吐痰多,人謂陽明實火,誰知陽明虛火乎。陽明水屬陽,宜為陽火,陽火宜實,何以名虛?不知胃火初起為實,久旺為虛。胃火初起,口大渴,身大汗,甚則發狂,登高而呼,棄衣而走,所謂燎原火也,非實而何。 用,調脾湯,:人參、麥冬、甘菊五錢,薏仁、山藥五錢,、玄參、芡實一兩,金釵石斛三錢。二十劑愈。此補脾胃,不助火乎?夫火旺正因土衰,土衰不能生水,火乃烈。又加玄參、甘菊、石斛微寒,火自衰,土自旺,脾胃既旺,津液生,灌注五臟,轉輸兩足,火下溫,不上發,頭面不紅熱,脛趾何有伶仃之嘆。或疑火盛易消致善飢,似宜消導,今不損有餘,反增不足,恐不可為訓。

白話文:

痿證

調脾湯治法:人參、麥冬、甘菊各五錢,薏仁、山藥各五錢,玄參、芡實各一兩,金釵石斛三錢。服用二十劑痊癒。這方劑補益脾胃,為何不會助長火氣呢?因為火旺正是因為脾土衰弱,脾土衰弱不能生水,所以火氣才會旺盛。而方中加入玄參、甘菊、石斛等微寒藥物,就能使火氣自然衰退,脾土自然強盛。脾胃強盛後,津液就會生成,灌注五臟,輸送到四肢,使得下焦溫暖,不會上炎,頭面也不會紅熱,腿腳也就沒有無力酸軟的痛苦了。有些人可能會懷疑,火盛容易消瘦且易飢,似乎應該用消導的藥物,但此方不損耗多餘之物,反而增補不足,恐怕不能作為通例。

其實脾胃都不能受損,受損的話火氣反而會更盛。補益陰液就能讓陽氣潛伏,消導則會傷陰,所以不必消導。

怒氣攻心後兩脅脹滿,胸側時常疼痛,不想吃東西,口渴想喝水,時間長了兩腿疼痛,後來全身都痛,有時痛兩脅,有時痛十指,疼痛時只能臥床休息,足腰筋骨麻木,行動困難,人們認為是痰火作祟,卻不知是肝痿。肝臟為何會痿弱?這是因為陽明胃火助長所致。大怒傷肝,肝臟必然乾燥,肝木中之火無法自存,必然克伐脾胃之土,脾之陰氣受損,胃則單獨承受,胃 initially 強壯,不服肝臟的克制,兩者互相爭鬥,所以胸脅疼痛。後來胃土抵擋不住肝火,聽任肝火使令,時間久了,飲食減少。

人體依靠水穀精華化生津液濡養腎臟,飲食減少的地方就沒有水來滋養肝臟,肝臟更加乾燥,胃又將其火氣助長肝火,肝火的性質活躍,於是沿著經絡往來作痛。如果再行房事,精液洩出,沒有津液來制約火氣,就會導致腳軟筋麻,臥床呻吟,不能行動。看起來需要平肝瀉陽明之火,但是陽明經久受克,其氣必然虛弱,再瀉火,豈不更加虛弱?所以瀉火必須不傷及正氣才行。

伐木湯治法:炒梔子仁、豬骨皮、丹皮、青黛、金釵石斛各三錢,白芍藥一兩,當歸、甘菊、女貞子各五錢。服用二十劑痊癒。

此方妙在於平肝火,同時也治療陽明胃土。胃氣不受損傷,胃火自然熄滅,飲食進補,津液生成,水液充足,骨髓充盈,疼痛和痿弱自然痊癒。

素來喜好房事,又加上勞累,傷及骨骼,助長火氣,再次行房事劇烈運動,導致兩腿痿弱,站立時腿發抖,行走時骨頭疼痛,臥床不起,但是卻能吃東西,而且容易消化,人們認為是消化良好,卻不知是腎火盛,引動胃火,形成了腎痿。腎火為何會引動胃火?因為胃是腎之關口,胃的開合,都由腎臟所主。腎火衝擊胃,胃這個關口敢阻擋嗎?必然會一同助勢,聽命於腎火。況且腎火,如同龍雷之火一樣。

龍雷所過之處,劈斷樹木,焚燒森林,況且胃火喜歡向上炎燒,怎麼能不相繼而起呢?兩種火向上燃燒消耗,腎水立時枯竭。幸好腎火盛,胃火還沒有很旺盛,所以只須輔助腎臟消食,不至於發汗傷陽。而且飲食容易消化,還有水穀精華滋養陰液,雖然不能完全充盈骨骼,也能稍微延緩腎臟內陰液的損耗。應該及時補益腎水來制約陽火。

起痿降火湯治法:熟地三兩,薏仁、金釵石斛、牛膝各五錢,棗皮二兩。

服用二十劑痊癒。這方劑大補腎陰,完全不瀉胃火,如同國庫糧食充足,則士卒飽滿,關卡守衛,哪裡還敢喧囂?糧食運輸順暢,任憑出入,哪裡還會有爭奪?等到運輸如意,國家富強,百姓安樂,倉庫中糧食充足,邊疆都能夠得到供應,既然沒有飢餓之愁,必然會有更多超群的勇氣。

煩燥口渴,面紅耳赤,時常想吃東西,後來仍然飢渴,腿腳無力,不能站立,吐痰很多,人們認為是陽明實火,卻不知是陽明虛火。陽明經屬陽,應該為陽火,陽火應該為實,為何稱為虛呢?不知胃火初起為實,久旺則為虛。胃火初起,口渴難耐,渾身大汗,嚴重則會發狂,登高呼喊,脫衣奔跑,所謂燎原之火,怎麼能不是實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