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醫案》~ 千里醫案卷五 (1)
千里醫案卷五 (1)
1. 諸痛
爽浦盧院痛先由繞臍而來去秋至今不暫寧息痛必在下,舌鮮而光,肺滑而數。初由肝木之侮脾,自及胃痛既久而藥劑過溫傷氣及絡絡傷,便有動血之弊,不僅痰氣凝滯已也。宜柔劑急為辛溫和絡。
白話文:
爽浦先生腹部疼痛最初從肚臍周圍開始,從去年秋天到現在一直沒有減輕。疼痛總是集中在下腹部。舌苔淡紅而光亮,脈象滑而快。疼痛最初是由肝木克脾引起的,後來影響到了胃。疼痛時間久了,用藥過於溫熱而損傷了氣血和經絡。經絡受傷,就會有出血的隱患,不僅僅是痰氣凝滯而已。應該使用緩和的藥物,快速用辛溫之劑調和經絡。
酒歸鬚(二錢) 海石粉(二錢) 九香蟲(一錢) 陳皮(一錢五分) 薏苡米(三錢) 蛤殼(四錢) 柏子仁(三錢) 雲苓(二錢) 旋覆花包(一錢五分) 韭白(三枚)
白話文:
酒糟(兩錢) 滑石粉(兩錢) 九香蟲(一錢) 陳皮(一錢五分) 薏仁(三錢) 蛤蜊殼(四錢) 柏子仁(三錢) 茯苓(兩錢) 旋覆花(一錢五分) 韭菜(三根)
南潯李婦陽虛之體,素多痰濕,加以操勞悲鬱,肝風失調,乘陽明挾化風以致脘痛徹背旁及胸脅,䐜脹痞噯作止不常,然肢面浮,脘腹腫是飲溢於外也,耳鳴痙搐,心懸如飢,得食稍緩是風動於中也。凡肝升太過,必致胃降不及,所以大便艱澀而脘痛數月不已也。今脈右虛滯,左弦數,舌苔白膩近燥,宜急急通陽滌飲,泄肝和胃。
白話文:
位於南潯的李姓婦人體質屬陽虛,體內痰濕較多。加上過度操勞和憂鬱,導致肝風失調,肝風乘陽明經脈之氣,化為濕熱之風,引起胃脘疼痛,疼痛貫穿後背、兩脅。脘腹脹滿、噯氣時有時無。然而,她的四肢和臉部浮腫,腹部腫脹,這是體內水液滲出體外的緣故。她出現耳鳴、抽搐,且在飢餓時心懸難耐,進食後症狀稍有緩解,這是風氣擾動體內的緣故。凡是肝氣升發過度,必然導致胃氣降下不足,因此她出現大便艱澀,而胃脘疼痛數月未癒。現在她的脈象右脈虛弱而滯澀,左脈弦細而數,舌苔白膩且近於乾燥,應緊急進行通陽化濕、疏肝和胃的治療。
西洋參(一錢五分) 雲茯苓(二錢) 旋覆花(一錢五分) 火麻仁(二錢) 法半夏(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五分) 蘇子(一錢五分) 竹茹(七分) 生薑(一片同搗) 炒枳實(五分) 炙甘草(四分) 蛤殼(三錢) 桑葉(兩張)
光按此證,瓜蔞薤白亦可選用。
白話文:
西洋參 1.5 公克
雲茯苓 2 公克
旋覆花 1.5 公克
火麻仁 2 公克
法半夏 1.5 公克
陳皮 1.5 公克
蘇子 1.5 公克
竹茹 0.7 公克
生薑 1 片(搗碎)
炒枳實 0.5 公克
炙甘草 0.4 公克
蛤殼 3 公克
桑葉 2 張
荻江吳婦腰脊痛自下及於中椎,甚則轉側不便,肢體漸惰,舌黃口燥,胃鈍,心悸,頭眩,耳鳴,火升汗泄,患經半年餘,脈象濡弦,右關沉滑,此屬肝鬱氣滯,挾痰阻絡,由少陽漸及太陽陽明絡病,宜通膩補益滯矣。
白話文:
荻江一位女性患者出現腰脊疼痛,疼痛從下腰延伸到中椎,嚴重的情況無法轉動身體,肢體逐漸感到慵懶。舌頭黃、口乾,胃口不好,心悸、頭暈、耳鳴,身體發熱、出汗,病情持續半年多。脈象濡弱而弦長,右關脈沉伏而滑利,這是肝氣鬱滯、痰濕阻滯經絡造成的病症,由少陽膽經逐漸涉及太陽膀胱經和陽明胃經。治療時應通利、化濕、補益,消除氣血鬱滯。
旋覆花(一錢五分) 米仁(三錢) 木防已(一錢五分) 石決明(三錢) 歸鬚(一錢五分) 白蒺藜(二錢) 茯苓(二錢) 絲瓜絡(三錢) 白芥子(三錢) 陳皮(一錢五分) 蛤殼(三錢)
白話文:
旋覆花(7.5克) 米(15克) 防己(7.5克) 決明子(15克) 歸鬚(7.5克) 蒺藜(10 克) 茯苓(10 克) 絲瓜絡(15克) 芥子(15克) 陳皮(7.5 克) 蛤蠣殼(15克)
荻江倪胸背絡痛,由夏秋外感發熱而來,則為痰氣阻絡明矣,至今然後咳逆,是痰氣鬱極而欲達也。然氣痹久則津燥,津燥則痰凝,痰凝則絡益痛,舌白口乾,脈沉,全屬氣機壅塞矣。
白話文:
荻江倪的胸背疼痛,是由於夏秋時節外感風熱所致,因此痰氣阻滯經絡是顯而易見的。時至今日纔出現咳嗽逆氣的症狀,說明痰氣鬱積已到了極致,想要發散出來。但是,氣血不通暢時間久了就會導致津液乾燥,津液乾燥就會導致痰液凝結,痰液凝結就會加重經絡疼痛。另外,舌苔白、口乾、脈搏沉細,這些都說明氣機壅塞。
西洋參(一錢五分) 旋覆花(一錢五分) 苡米(三錢) 海石粉(二錢) 小川連(三分) 瓜蔞皮(二錢) 蘇子(一錢五分) 竹茹(七分) 杏仁(二錢) 橘紅(一錢五分) 枳殼(八分) 廬根(八寸)
白話文:
西洋參(7.5克) 旋覆花(7.5克) 苡仁(15克) 海石粉(10克) 小川連(1.875克) 瓜蔞皮(10克) 蘇子(7.5克) 竹茹(3.5克) 杏仁(10克) 橘紅(7.5克) 枳殼(4克) 蘆根(8寸長)
錢家潭厲當臍時痛耎而喜按,食難用飽,大便燥結,得噯與矢氣則快然,痛起,上春前年屢經下血,而音窒不揚,喉粗氣促,脈右虛滯,左弦數,肺胃大腸津氣大虛,加以木來乘之,宜用柔藥通和,不可沾沾治痛。
白話文:
錢姓男子臍部疼痛時,喜歡按壓,食量差、大便乾結成塊,打嗝或放屁後會感到舒服,疼痛起來的時候會往上升。前年春天多次下血,聲音沙啞、中氣不足,喉嚨粗糙、呼吸急促,右脈虛弱不暢通,左脈弦細而跳動頻繁。肺、胃、大腸津液氣血不足,加上肝火旺盛侵犯,應該使用滋養補氣的血,不要只顧著治療疼痛。
西洋參(一錢五分) 大麥冬(一錢五分) 白芍(一錢五分) 火麻仁(三錢) 柏子仁(二錢) 蘇子(一錢五分) 大棗(兩枚) 炙甘草(五分) 白蒺藜(二錢) 荔枝(兩枚)
光按此症,乃虛中夾實,用藥尚稱
白話文:
西洋參(9公克) 麥門冬(9公克) 白芍(9公克) 火麻仁(18公克) 柏子仁(12公克) 蘇子(9公克) 大棗(2枚) 甘草(3公克) 白蒺藜(12公克) 荔枝(2枚)
2. 便血(附腸風痔血)
永泰姚痔血多年,血液虛燥,去秋鬱怒閃挫,氣血交阻,吐瘀後右肋氣滯如塊,中挾痰也,手指時赤而麻,手厥陰虛火亦動也。調氣和絡固不可少,而病之主尤須以止痔血為先,血液充則痰亦不致易滯
白話文:
永泰的姚先生患有痔瘡出血多年,體內血液虛弱乾燥。去年秋天因生氣而導致發作,氣血不通暢,吐出淤血後右肋部位出現氣血鬱結,就像一塊硬塊一樣,其中還夾雜著痰。手指有時發紅麻木,這是手厥陰經虛火上炎所致。調氣和疏通經絡固然重要,但治療的重點必須是先止住痔瘡出血,因為當血液充足後,痰也不容易滯留。
黨參(二錢) 旋覆花(一錢五分) 炒荊芥(一錢五分) 烏梅(一枚) 陳皮(一錢五分) 薏苡仁(三錢) 地榆炭(二線) 阿膠(二錢) 雲苓(二錢) 白蒺藜(二錢) 炒槐米(一錢五分) 柿餅煨(半枚)
白話文:
黨參(10 克) 旋覆花(7.5 克) 炒荊芥(7.5 克) 烏梅(1 枚) 陳皮(7.5 克) 薏苡仁(15 克) 地榆炭(10 克) 阿膠(10 克) 雲苓(10 克) 白蒺藜(10 克) 炒槐米(7.5 克) 柿餅煨(半個)
震澤嚴鼻血痔血,肺胃大腸虛燥之也,數年來雖有作止,然血既時去,氣必易滯,眩量昏瞀,疲軟氣乏,便結,心精不足,陽道不旺,此皆陽明之為病。蓋陽明虛則水穀之精微不能灌輸諸藏,且無以束筋骨而利機關也。興利必先除弊,以清肺胃大腸為先
白話文:
震澤嚴 دچار鼻血、痔瘡出血,是因為肺、胃、大腸虛弱乾燥所致。多年來雖然有時發作有時停止,但因為血時常流失,所以氣就會容易鬱滯,出現頭暈目眩、昏沈癡呆、疲軟氣弱、便祕、心神不足、陽氣不旺等症狀。這些都是陽明經出了問題。因為陽明經虛弱,水穀的精微物質就無法輸送給各個臟腑,也無法固攝筋骨,通利關節。要想恢復健康,必須先去除病根,因此應該以清肺胃大腸為首要任務。
西洋參(一錢五分) 石決明(三錢) 知母(一錢五分) 霜桑葉(兩張) 麥門冬(一錢五分) 穭豆衣(三錢) 槐米(一錢五分) 柿餅(半枚) 小生地(三錢) 炒丹皮(一錢五分) 黑芝麻(三錢)
白話文:
西洋參(7.5公克) 決明子(15公克) 知母(7.5公克) 桑葉(兩片) 麥門冬(7.5公克) 蓮子皮(15公克) 槐花(7.5公克) 柿餅(半個) 生地黃(15公克) 丹皮(7.5公克) 黑芝麻(15公克)
石門陳,起初便堅,後下血,痔墜,原是陽明大腸金燥為病,此痔血也,遷延至三年餘,竟無虛日,去血過度多,陰絡大傷,血無統攝,有似漏卮,肝脾腎三陰俱已枯燥,所謂上燥在氣,下燥在血,氣竭則肝傷,血竭則胃涸,水穀所入,不能敷布,粗者凝滯於上,釀為痰濁,精者滲泄於下,迸迫大腸,其心悸氣逆近,更咳逆是痰將為喘也。
白話文:
石門陳先生一開始身體強健,後來開始便血,痔瘡脫出。這是因為陽明大腸金氣燥熱,導致痔瘡出血。這種情況拖延了三年多,幾乎每天都在出血,導致血液流失過多,陰經脈絡嚴重受損,血液無法被統攝,就像一個漏水的容器。肝、脾、腎三陰都已經枯燥,所謂「上燥在氣,下燥在血」。氣血耗盡,就會導致肝臟受損,胃液乾涸。食物中的營養無法被吸收,粗糙的部分堆積在上焦形成痰濁,精華的部分滲漏到下焦,刺激大腸。心悸、氣逆的症狀加劇,再加上咳嗽、氣喘,這是痰液即將轉化為喘息的徵兆。
其便溏,日四五度,每圊必失血數升,脈右芤弦,左寸關牢急,面黃唇燥,舌白如腐,是津液氣血皆已告匱矣。然痔血腸風,究屬陽明本病,此時惟宜急急存養津氣,以養胃化痰,斂澀陰絡,以安營止血
白話文:
他的大便稀溏,一天四五次,每次上廁所都出血數升。脈搏右邊滑數有力,左邊寸關部位緊而有力。面黃脣乾,舌頭白得像豆腐一樣,這是津液和氣血都已經耗盡了。然而,痔瘡便血和腸風便血,根源都在於陽明經。此時,最重要的是急救津液和氣血,以滋養胃氣,化解痰濕,收斂陰絡,以安定營衛,止血。
西洋參(一錢五分) 橘皮(一錢五分) 驢皮膠(二錢) 大生地(三錢) 糯稻根鬚(三錢) 川貝母(二錢) 麥冬(一錢五分) 椿根白皮(三錢) 炙甘草(四分) 氣滯(二錢) 白芍(一錢五分) 炒黑地榆(二錢) 蓮房(三錢)
白話文:
西洋參(7.5克) 橘皮(7.5克) 阿膠(10克) 紅參(15克) 糯米鬚(15克) 川貝母(10克) 麥冬(7.5克) 椿根皮(15克) 甘草(2克) 柴胡(10克) 白芍(7.5克) 炒地榆(10克) 蓮子芯(15克)
蔣褸吳,多痰多濕之體,濕熱下迫大腸,痔血五年,腸枯血燥,大便艱澀異常,腸既傳導失職,胃之受盛益滯,水穀精微半釀痰濁,以致中脘結塊有形。凡中樞不連,則周身脈絡氣機皆阻,雖吐痰不少,而氣逆足軟,心蕩腸鳴,神疲等症皆作矣。今舌苔黃膩,脈右滑數,欲和胃化痰,必先潤腸養血,取效雖難,耐心調之可也
白話文:
蔣先生體質痰濕,濕熱下流至大腸,導致痔瘡出血五年。大腸枯竭,血氣耗盡,大便異常艱澀。大腸傳導功能異常,胃部受阻,水穀中的精微物質轉化成痰濁,導致中脘部位形成有形的結塊。中樞不通,全身經絡氣機受阻,雖然吐出不少痰,但仍然氣逆腳軟、心動腸鳴、神疲等症狀仍在。現在舌苔黃膩,脈象滑數,想要調和胃氣化痰,必須先潤腸養血。雖然效果難以保證,但耐心調養還是可以的。
西洋參(一錢五分) 蛤殼(三錢) 旋覆花包(一錢五分) 製半夏(一錢) 茯苓(二錢) 杏仁(二錢) 米仁(三錢) 火麻仁(二錢) 麥冬(一錢) 蘇子(一錢五分
白話文:
西洋參(7.5 公克)
蛤殼(15 公克)
旋覆花包(7.5 公克)
製過的半夏(5 公克)
茯苓(10 公克)
杏仁(10 公克)
米仁(15 公克)
火麻仁(10 公克)
麥冬(5 公克)
蘇子(7.5 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