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二集 傳染病案 (78)

回本書目錄

二集 傳染病案 (78)

1. 第十二卷 時行痘疫病案

2. 疫痘順證案

嚴繼春(住紹興安昌)

病者,朱天彪之郎,年九歲,住朱家權。

病名,疫痘順證。

原因,素稟氣虛血熱。曾種牛痘一次,又發水痘一度。三月抄天氣暴熱,天花盛行,遂感染而發痘,第二日即邀予診。

證候,初發身熱,狀類傷寒,雖覆單被,喜露頭面,嘔吐足冷,耳後隱現紅絲。

診斷,脈來浮數,舌紅而潤。予斷之曰:此時行疫痘也。其父曰不然,昔五歲時已出過痘,其跡尚在。予審視之曰:水痘瘢,非正痘瘢也。其父又堅執為夾食傷寒。予辨之曰:痘證發熱,卻與傷寒夾食相似。但傷寒發熱,則形寒面紅,手足微溫,傷食發熱,則面黃白,手足壯熱,痘瘡發熱,男多面黃耳涼,女多面赤腮燥,其足俱冷。令郎身熱面黃,耳後已現紅絲,乃痘證,非夾食傷寒也。其父又曰,嘗聞痘乃胎毒,兒科書曰,其發也,五臟各具見證,如發熱呵欠,心也;項急頓悶,肝也;吐瀉昏睡,脾也;咳嗽噴嚏,肺也,耳涼骩涼足冷,腎也。今只嘔吐足冷,恐非痘之確徵。予曰:令郎脾胃素弱,痘瘡乘虛,故發在脾,此痘科書所謂脾經之痘也。

療法,熱方二日,姑以疏表藥消息之,與蔥豉湯加味。

處方,鮮蔥白(四枚),淡香豉(三錢),生薑皮(八皮),廣皮(八分)

次診,第三日視之,皮下隱隱紅點,而面上唇邊已報痘矣,顆粒分明,部位正當,色紅而活,頂平似陷,身不過熱,肢亦不冷,脈舌如前。其父只有一子,深以為憂。予慰之曰:疫痘固多險證,但亦有辨。凡出痘者,以氣血和平為主,尖圓堅實者,氣也;紅活明潤者,血也;紅活而平陷者,血至而氣不足也;圓實而色白者,氣至而血不足也;平塌灰白者,氣血俱不足也;焮腫紅綻者,氣血俱有餘也。令郎痘色紅活而平頂陷者,血足而氣不足故耳。但能漸次起發,尚屬順痘。且與參蘇三豆飲加減,益其氣以透托之,佐以解毒稀痘。

次方,潞黨參(一錢),紫蘇嫩枝(一錢),荊芥穗(一錢),梗桔(八分),大黑豆(二錢),杜赤小豆(錢半),防風(一錢),生甘草(三分)

先用綠豆芽(一兩),青箬尖(三錢),煎湯代水

三診,第四日證無進退,照前方加炒牛蒡錢半,又服一劑。第五日往診,痘已漸次出齊,亦漸起脹,痘頂已起,痘腳紅活,頂漸放白,肥潤圓滿。熱退喜食,二便如常,脈數退而舌紅潤,勢將灌漿。痘毒正化,法當益氣和營,使易貫膿。

三方,潞黨參(錢半),當歸(一錢),酒炒白芍(錢半),小津棗(三枚),生綿耆(錢半),川芎(六分),生、炙甘草(各二分),生糯米(五十粒)

四診,病家見勢頗順,前方連服三劑,漿足收靨,先如黃蠟,後如慄殼,狀似螺形,不疾不徐,循次結痂。痂潤身和。不料兒要蜜棗過藥,疊嚼六枚,一句鍾後,忽然便泄兩次,陡發暈厥,肢冷目閉。急足邀診,一家痛哭,手忙腳亂。予診畢戒之曰:切勿擾亂,待其自蘇。若見暈厥,便將抱動,呼喚號哭,神氣一散,由厥而脫,其不救者多矣。時有世弟傅醫在側,謂起病日,適犯太歲天符,故靨後尚有急變。予日:運氣之論,岐黃秘旨,乃但論其理,非謂起病日也。況主客之氣,勝復之變,一歲之中,難以預料,豈可以是料吉凶耶。信如老世弟言,太乙天符日起病者多凶,然則太乙大符年有病者,皆不可治也?傅又曰,然則尚有餘毒焉。予笑曰:錢氏《幼科真決》云,痘後餘毒有四:一者疥,二者癰,三者目赤,四者牙疳。亦未嘗言有暈厥也。蓋痘瘡或出不盡發不透,靨不齊,或空殼無水,或清水非膿,此則有餘毒也。今此痘起發胖壯,膿水飽滿,靨結將脫之際,而有此急變者,蜜棗滑腸連瀉後,大氣下陷,勢將驟脫之險候也。故脈亦沉微似伏,急與保元湯合理中湯,扶元固脫,尚可挽回。其父從旁嘆曰,甚矣飲食之不可不慎也,衛生常識之不可不明也。撫膺而慟者久之。

白話文:

嚴繼春(住在紹興安昌)

**病人:**朱天彪的兒子,九歲,住在朱家權。

**病名:**是流行性痘疹,但屬於順證(病情發展良好的狀況)。

**病因:**患者體質原本就氣虛血熱。曾經接種過牛痘一次,又得過一次水痘。三月時天氣突然變熱,天花(痘疹)流行,因此被感染而發病,第二天就請我去看診。

**症狀:**剛開始發燒,症狀像感冒,雖然蓋著薄被子,卻喜歡露出頭臉,會嘔吐、腳冰冷,耳朵後面隱約出現紅絲。

**診斷:**把脈是浮數脈,舌頭紅潤。我判斷說:這是現在流行的痘疹。他父親說不是,以前五歲時已經出過痘疹,痕跡還在。我仔細看後說:那是水痘的疤痕,不是天花的疤痕。他父親又堅持說是吃了東西導致的感冒。我解釋說:痘疹發熱,確實跟感冒夾雜食滯的症狀相似。但感冒發熱,會怕冷,臉色發紅,手腳稍微溫熱;吃東西導致的發熱,會臉色黃白,手腳非常熱;痘疹發熱,男孩大多臉色黃,耳朵冰冷,女孩大多臉色紅,腮部乾燥,但腳都會冰冷。你兒子發燒臉色發黃,耳朵後面已經出現紅絲,這是痘疹,不是食滯感冒。他父親又說,常聽說痘疹是胎毒引起的,小兒科書上說,發病時,五臟各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像發熱打呵欠是心臟的症狀;脖子僵硬悶痛是肝臟的症狀;嘔吐腹瀉昏睡是脾臟的症狀;咳嗽打噴嚏是肺臟的症狀,耳朵涼、額頭涼、腳冷是腎臟的症狀。現在只出現嘔吐和腳冷,恐怕不是痘疹的確切證據。我說:你兒子脾胃原本就虛弱,痘疹乘虛而入,所以症狀表現在脾臟,這就是痘疹醫書上所說的脾經痘。

**治療方法:**初期發熱的兩天,姑且用疏散表邪的藥來觀察病情,給予蔥豉湯加味。

**藥方:**新鮮蔥白(四枚),淡豆豉(三錢),生薑皮(八片),廣陳皮(八分)

**複診:**第三天去看診,皮膚下面隱約出現紅點,臉上和嘴唇邊已經開始長痘了,顆粒分明,位置正常,顏色紅潤有生機,痘頂平坦像凹陷,身體不過熱,四肢也不冷,脈象和舌象跟之前一樣。他父親只有這一個兒子,非常擔心。我安慰他說:流行性痘疹確實有很多危險的症狀,但也有辨別的方法。凡是出痘疹的人,以氣血平和為主要。痘疹尖圓堅實的,是氣足的表現;紅潤有光澤的,是血足的表現;紅潤但頂部平坦凹陷的,是血足而氣不足;圓實但顏色發白的,是氣足而血不足;平塌灰白的,是氣血都不足;紅腫脹裂的,是氣血都過剩。你兒子痘疹顏色紅潤有光澤,但頂部平坦凹陷,這是血足而氣不足的緣故。只要能逐漸長出來,還算是順證的痘疹。先給他用參蘇三豆飲加減,補益他的氣,使痘疹透發出來,再用解毒藥來幫助痘疹稀疏。

**藥方:**潞黨參(一錢),紫蘇嫩枝(一錢),荊芥穗(一錢),桔梗(八分),黑豆(二錢),赤小豆(一錢半),防風(一錢),甘草(三分)

先用綠豆芽(一兩),青箬竹尖(三錢),煎湯代替水飲用

**三診:**第四天,病情沒有進展也沒有退步,按照之前的藥方,加上炒牛蒡一錢半,又服用了一劑。第五天去看診,痘疹已經漸漸出齊,也開始腫脹,痘疹頂部已經凸起,痘疹周圍紅潤有生機,頂部逐漸轉白,飽滿圓潤。燒退了,食慾也恢復,大小便都正常,脈數減退,舌頭紅潤,痘疹的膿漿將要形成。痘毒正在轉化,應當補益氣血,使膿漿容易形成。

**藥方:**潞黨參(一錢半),當歸(一錢),酒炒白芍(一錢半),小紅棗(三枚),生黃耆(一錢半),川芎(六分),生甘草、炙甘草(各二分),生糯米(五十粒)

**四診:**病家看見病情發展順利,連續服用之前的藥方三劑,膿漿充足,痘疹開始結痂,先像黃蠟,後像栗子殼,形狀像螺形,不快不慢,依次結痂。痂皮滋潤,身體也平和。沒想到孩子因為想吃蜜棗,服藥後連續吃了六枚,過了一會兒,突然腹瀉兩次,接著就昏厥,四肢冰冷,眼睛緊閉。急忙請我去診視,全家痛哭,手忙腳亂。我看診後告誡他們說:千萬不要慌亂,等他自己醒來。如果看到昏厥,就抱動他,呼喚哭喊,神氣一旦散掉,就會由昏厥變成脫證,這樣就沒救了。當時有位同輩的傅醫生在旁邊,說發病的日子,正好犯了太歲天符,所以結痂後還有急變。我說:運氣學說,是《黃帝內經》的秘旨,只是說明其中的道理,並不是說發病的日子。況且主客之氣,勝復的變化,一年之中,難以預料,怎麼能以此來預測吉凶呢。如果像老弟說的,太歲天符日發病的多是凶險,那麼太乙天符年有病的,都沒辦法醫治了嗎?傅醫生又說,那還是有餘毒存在。我笑著說:錢乙的《幼科真訣》說,痘疹後的餘毒有四種:一是疥瘡,二是癰瘡,三是眼睛紅腫,四是牙齦潰爛。也沒說過有昏厥。痘瘡如果出不完全、發不透徹、結痂不整齊,或是空殼無水、或是清澈而不是膿,這就是有餘毒。現在這個痘疹起發腫脹,膿水飽滿,結痂將要脫落的時候,卻出現這種急變,是因為吃了蜜棗導致滑腸腹瀉後,元氣下陷,將要突然脫脫症的危險症狀。所以脈象也變得沉微像伏,趕緊用保元湯配合理中湯,扶助元氣,固澀脫證,或許還能挽救回來。他父親在旁邊嘆息說:飲食的確不能不謹慎啊,衛生常識也不能不明瞭啊。捶胸頓足地哀痛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