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二集 傳染病案 (73)
二集 傳染病案 (73)
1. 伏熱赤痢案
周小農(住無錫)
病者,嚴君,年五十九歲,住本鎮。
病名,伏熱赤痢。
原因,素因體實肝熱,十月望略受感冒,觸動伏熱,陡發血痢。
證候,背寒腹熱,便痢後重,腹中㽲痛,初下殷紅挾積,翌日少腹痛,覺轟熱,純系鮮血,口渴少寐,少溲赤痛。
診斷,脈左弦,右大無倫,舌紅兼紫。此心營素虧,伏熱內襲之血痢重證也。
療法,涼血堅腸,清透伏熱為君,佐以導滯。
處方,銀花炭(三錢),白頭翁(三錢),黃柏炭(八分),生白芍(三錢),益元散(三錢,包煎),焦秫米(三錢,荷葉包),山楂炭(三錢),側柏炭(三錢),扁豆花(甘朵),茉莉花(十四朵,沖),槐花(八分),香連丸(一錢),蘿蔔汁(一酒鍾,送下)
次診,十八日猶有轟熱迫注,小溲色紅,血痢日夜百餘次,連宵失眠,脈弦右大,又疏涼血,清伏熱。
次方,鮮生地(六錢),白頭翁(三錢),槐花(八分),金銀花(三錢),北秦皮(一錢),粉丹皮(錢半),赤白芍(各三錢),金鈴子(錢半),黑山梔(三錢),側柏葉(三錢),扁豆花(廿朵),百草霜(錢半),阿膠梅連丸(二錢,包煎)
三診,十九日服後,痢之紅色較淡,肛口之熱較輕。然痢下如漏,肛脫不收,陽不藏而欲升,指振自汗,溲赤少寐。乃伏熱未清,陰虛陽升,氣不收斂也。治以滋陰斂腸,泄熱清氣。
三方,西洋參(錢半),辰茯神(四錢),白頭翁(三錢),北秦皮(一錢),金鈴子(錢半),赤、白芍(各三錢),扁豆花(廿朵),槐花(六分),金銀花(三錢),真石蓮(三錢,杵),鮮荷蒂(三個),阿膠梅連丸(二錢,包煎)
四診,二十日服後,血痢雖減,而血少風翔,腹中有聲,顴紅火升,沉迷不欲言,姑守原方以消息之。
五診,廿一日指搐神煩已定,足亦溫,寐少安,尻痠氣滯,口氣尚穢,與周仲萼商進養胃陰,清伏熱。
五方,西洋參(錢半),東白芍(三錢),油當歸(二錢),川石斛(三錢),萊菔子(三錢),花檳榔(二錢),金銀花(三錢),扁豆花(廿朵),地榆炭(三錢),槐花(二分)
六診,廿二日原方加茯神、棗仁。至廿四日上午,氣升顴紅面赤又作,肛熱作痛,按腹灼熱,仍用十九日方意。
七診,廿八日,一夜十餘次,紅少糞多,虛坐努責,肛脫寐遺,進攝脾固腎法。
七方,生白芍(三錢),白歸身(二錢,煅炭),菟絲餅、川斷(各二錢),真石蓮(三錢,炒鬆),提麥冬(二錢),山萸肉(三錢),甘杞子(三錢),扁豆花(廿朵),煨木香(八分),鮮荷蒂(三個),並食豬肚湯、薺菜。
白話文:
周小農(住在無錫)
病人:嚴先生,五十九歲,住在本地鎮上。
病名:伏熱型赤痢。
病因:平時體質壯實,肝火較旺,十月十五號左右稍微感冒,引動體內潛伏的熱邪,突然爆發血痢。
症狀:背部發冷,腹部發熱,腹瀉後有裡急後重的感覺,肚子裡面絞痛,剛開始拉出的是鮮紅帶有積滯的血便,第二天小腹疼痛,感覺發燙,拉出的純粹是鮮血,口渴、難以入睡,小便量少,顏色赤紅且排尿時疼痛。
診斷:左脈弦,右脈大而無力,舌頭紅且帶有紫色。這是心營原本就虛弱,伏藏的熱邪侵襲導致的嚴重血痢。
治療方法:以涼血、固腸、清除伏熱為主,輔以疏導積滯。
處方:銀花炭(三錢)、白頭翁(三錢)、黃柏炭(八分)、生白芍(三錢)、益元散(三錢,用布包起來煎)、焦秫米(三錢,用荷葉包)、山楂炭(三錢)、側柏炭(三錢)、扁豆花(數朵)、茉莉花(十四朵,沖泡)、槐花(八分)、香連丸(一錢)、蘿蔔汁(一小杯,送服)
複診:十八日,仍然感覺發熱往外衝,小便顏色紅,血痢一天拉上百餘次,整夜失眠,脈象弦而且右脈大,再次開涼血、清伏熱的藥方。
處方:鮮生地(六錢)、白頭翁(三錢)、槐花(八分)、金銀花(三錢)、北秦皮(一錢)、粉丹皮(一錢半)、赤芍、白芍(各三錢)、金鈴子(一錢半)、黑山梔(三錢)、側柏葉(三錢)、扁豆花(二十朵)、百草霜(一錢半)、阿膠梅連丸(二錢,用布包起來煎)
三診:十九日服藥後,拉出來的血色比較淡,肛門口發熱的情況減輕。但是腹瀉仍然像漏水一樣,肛門脫垂無法收回,這是陽氣無法潛藏反而往上浮動的現象,手指發抖,自汗,小便赤紅,難以入睡。這是因為伏熱未清,陰液虧虛,導致陽氣上浮,氣無法收斂。治療方法是滋養陰液,收斂腸道,瀉熱清氣。
處方:西洋參(一錢半)、辰茯神(四錢)、白頭翁(三錢)、北秦皮(一錢)、金鈴子(一錢半)、赤芍、白芍(各三錢)、扁豆花(二十朵)、槐花(六分)、金銀花(三錢)、真石蓮(三錢,搗碎)、鮮荷蒂(三個)、阿膠梅連丸(二錢,用布包起來煎)
四診:二十日服藥後,血痢雖然減少,但是血色變少,而且有風邪的現象,肚子裡面有鳴叫聲,顴骨發紅,虛火上炎,精神萎靡,不想說話,暫時保持原來的藥方觀察情況。
五診:二十一日,手指抽搐、心神煩躁的情況已經平息,腳也變得溫暖,可以稍微入睡,屁股痠痛,氣機阻滯,口氣仍然不好,與周仲萼商量後,認為應該進補胃陰,清除伏熱。
處方:西洋參(一錢半)、東白芍(三錢)、油當歸(二錢)、川石斛(三錢)、萊菔子(三錢)、花檳榔(二錢)、金銀花(三錢)、扁豆花(二十朵)、地榆炭(三錢)、槐花(二分)
六診:二十二日,原來的藥方加上茯神、棗仁。到二十四日上午,氣往上衝,顴骨發紅,臉色也紅,肛門發熱疼痛,按壓腹部有灼熱感,還是用十九日的藥方思路。
七診:二十八日,一晚上拉十幾次,紅色血便減少,糞便增多,虛弱地坐著用力排便,肛門脫垂,夜晚遺精,治療方法應該用補脾、固腎的方法。
處方:生白芍(三錢)、白歸身(二錢,煅燒成炭)、菟絲餅、川斷(各二錢)、真石蓮(三錢,炒鬆)、提麥冬(二錢)、山茱萸(三錢)、甘杞子(三錢)、扁豆花(二十朵)、煨木香(八分)、鮮荷蒂(三個),並且食用豬肚湯和薺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