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89)

回本書目錄

初集 四時六淫病案 (189)

1. 熱伏肝沖案(婦科)

何拯華(紹興同善局)

病者,許壽山君夫人,年三十四歲,住南池。

病名,熱伏肝沖。

原因,內因肝鬱絡瘀,外因立夏後天氣暴熱,伏熱自內而發。

證候,一起即壯熱自汗,渴不惡寒,兩脅串疼,少腹尤灼,氣上衝心,心中痛熱,飢不欲食,食即嘔酸。

診斷,脈左弦澀,右弦數,舌紫黯。此熱伏於衝脈血室之中,而瘀留於肝膜孫絡之間也。

療法,通絡化瘀,理沖泄熱,仿曹仁伯清宣瘀熱湯加減。

處方,真新絳(二錢),廣鬱金(三錢,原支磨汁,分沖),冬桑葉(二錢),鹽水炒丹皮(錢半),旋覆花(二錢),拌左金丸(一錢,包煎)

先用活水蘆筍一兩、鮮茅根二兩、鮮蔥須二分,三味煎湯代水。

次診,兩劑後氣衝、脅疼、自汗、嘔酸漸止,而外涼內熱,少腹尤熾,神呆少語,或妄見如狂,脈仍如前,舌轉紫干。此由伏熱與瘀互結,血得熱而愈形膠固,熱附血而愈覺纏綿。輾轉籌思,惟有仿喻西昌進退法,迸則前方加光桃仁二錢,醋炒生川軍錢半,退則前方加白薇三錢,歸鬚一錢,姑服各一劑,以消息之。

三診,先服進法一劑,即行大便一次,其色或黃或黑,或溏或結,神識轉清,狂妄即止。次日續服退法一劑,神識漸昏,間發狂妄,臍旁衝脈按之動躍而堅,脈舌尚無更變。再將進法原方,加酒炒生川軍錢半,鮮生地汁二大瓢(分沖)。

四診,一劑後腹中大痛,宿瘀暢行,其色紫黑如醬。大便後,自汗肢冷,暈厥一次。脈轉沉弦而軟,舌轉淡紫而潤,腹灼漸輕,衝動亦底。姑仿三甲復脈意,潛陽育陰之中,加人參以扶正氣,珠粉以鎮心神。

四方,生鱉甲(四錢,打),左牡蠣(四錢,生打),細生地(三錢),太子參(一錢,秋石水炒),生龜甲(四錢,打),陳阿膠(一錢,烊,沖),生白芍(四錢),原麥冬(二錢,辰砂染),清炙草(八分),茄楠香(二分,沖),清童便(二瓢,沖),珍珠粉(二分,藥湯調服)

五診,連投三劑,暈厥即止,沖亦不動。惟少腹灼熱,減而不淨,兩脅似脹非脹,兩腰似痠非痠,胃能漸進米湯,脈轉弦軟微數,舌色漸轉嫩紅,此血液雖已大虧,而衝脈尚有餘熱未清也。治以育陰養血為君,略佐活絡清沖以調理之。

五方,陳阿膠(錢半,烊,沖),白歸身(一錢),東白薇(三錢),真新絳(一錢),細生地(四錢),生白芍(四錢),紫葳花(二錢),生橘絡(七分)

先用鮮藕肉四兩、小京棗四枚,煎湯代水。

六診,四劑忽然宿瘀暢行二三次,少腹兩旁發現紫黑細疹,然後積瘀伏熱始得一律肅清。胃已日進稀粥,神氣漸振,脈來虛小,舌亦紅活。當於養陰之中,兼扶正氣以善後。

白話文:

病人是許壽山先生的妻子,34歲,居住在南池。

病症被診斷為熱伏肝沖。

病因是內部肝氣鬱結,血絡瘀滯,外部則由於立夏後天氣突然炎熱,使體內的伏熱爆發。

症狀表現為一發病就高燒且自汗,口渴但不畏寒,兩側脅部疼痛,下腹部特別灼熱,氣往上衝至心臟,感到心中熱痛,餓但不想吃東西,吃了就會反酸嘔吐。

診斷結果顯示,左手脈象弦澀,右手脈象弦數,舌頭呈現紫暗色。這說明熱邪藏於衝脈的血室中,瘀血留在肝臟的微細血管間。

治療方式為疏通血絡,化解瘀血,調理衝脈,清泄熱邪,參考曹仁伯的清宣瘀熱湯進行調整。

處方包括:真新絳(2錢)、廣鬱金(3錢,原支磨汁,分沖)、冬桑葉(2錢)、鹽水炒丹皮(1.5錢)、旋覆花(2錢)、拌左金丸(1錢,包煎)。先用蘆筍、鮮茅根、鮮蔥須煎湯代水服用。

第二次診斷時,服用兩劑後,氣衝、脅疼、自汗、嘔酸的症狀逐漸消失,但外表涼爽內部卻熱,下腹部特別熾熱,精神呆滯,說話減少,有時會出現幻覺,脈象依然,舌頭轉為紫乾。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採用喻西昌的進退法,前進則在原方上加光桃仁和醋炒生川軍,後退則在原方上加白薇和歸鬚,各自服用一劑,以觀察病情變化。

第三次診斷,先服用前進方一劑,隨即排便一次,顏色或黃或黑,或稀或結,神志轉清,幻覺停止。次日再服用後退方一劑,神志漸漸模糊,偶爾會出現幻覺,按壓肚臍周圍的衝脈會感到跳動且堅硬,脈象和舌象沒有改變。再次服用前進方,加上酒炒生川軍和鮮生地汁。

第四次診斷,服用一劑後腹部劇烈疼痛,長期瘀血得以順利排出,顏色紫黑如醬油。排便後,自汗肢冷,曾經暈厥一次。脈象轉為沉弦而軟,舌頭轉為淡紫而濕潤,腹部灼熱感減輕,衝脈活動也減少。因此,參考三甲復脈的意念,在滋陰養陰中加入人參以扶正氣,珍珠粉以安撫心神。

第五次診斷,連續服用三劑,暈厥停止,衝脈不再活動。只是下腹部仍然熱,兩側脅部似漲非漲,兩腰似酸非酸,胃部能逐漸接受米湯,脈象轉為弦軟微數,舌色逐漸轉為嫩紅,這表明血液雖然大量流失,但衝脈仍有殘餘熱邪未清除。治療以滋陰養血為主,輔以疏通血絡,清調衝脈。

第六次診斷,服用四劑後,長期瘀血再度順利排出二三次,下腹部兩側出現紫黑色的小疹子,然後長期瘀血和伏熱終於得到徹底清理。胃部已經可以每天進食稀飯,精神逐漸恢復,脈象虛弱,舌頭也恢復紅潤。應該在滋陰中,兼顧扶正氣,以確保康復。

效果:連續服用八劑,胃部健康,精神恢復正常而痊癒。

總結:瘀熱藏在肝臟和衝脈的血絡中,因為位置細微曲折,藥力不容易疏通,又不宜使用猛烈藥物。只能用疏通血絡、化解瘀血、調理衝脈、清泄熱邪的方法,慢慢改善。例如曹仁伯的清宣瘀熱湯,雖然有效,但必須配合喻氏的進退法,根據病情調整,逐步增加藥量,才能讓瘀熱得到徹底解決。這顯示出肝絡奇經的病症非常纏繞,即使治療方法正確,也難以迅速見效。第四、五、六次診斷的處方也都穩健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