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驗大成》~ 眩暈章 (1)

回本書目錄

眩暈章 (1)

1. 眩暈章

一人兩尺脈平,右關部滑而力強,餘部緩。乃由血分不足,脾濕動而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以致頭暈而耳重聽也。患於左者,屬血虛也。《方論》云:「眩暈者,火動其痰;耳鳴者,水虛火實。洽須益陰血、導濕痰為主。

白話文:

一個人,脈搏平穩,長度兩尺,只有右關部位滑動有力,其他部位都緩慢。這是因為氣血不足,脾臟濕氣過重,產生了痰液,痰液生熱,熱量生風,導致頭暈和耳鳴。如果發生在左邊,那就屬於氣血虛弱造成的。《方論》說:「頭暈是因為熱量影響了痰液;耳鳴是因為水液虛弱,火熱旺盛。治療這種情況,主要應該滋養氣血,化解濕痰。」

方:橘紅,半夏,貝母,茯苓,歸身,紅花,石斛,天麻,甘菊,秦艽,知母,生薑

白話文:

藥方:

  • 陳皮(橘紅)
  • 半夏
  • 川貝母
  • 茯苓
  • 當歸身
  • 紅花
  • 石斛
  • 天麻
  • 菊花
  • 秦艽
  • 知母
  • 生薑

一人五脈浮大,獨左關弦數,眩暈不能開,兀兀欲吐,稍食即嘔出,挾食痰涎苦水,此病在足厥陰經。《脈法》曰:浮而為風,弦數者,火起於肝。《原病式》云:諸風撣眩,皆屬肝木。蓋厥陰之絡,上人吭顙,連目系,出額。營衛衰微,風虛內作,致目系急而瞑不能開,開而旋轉欲吐也。肝移熱於膽,則苦汁上溢。治宜滋陰降火,兼帶抑肝之劑。

白話文:

某人五脈都浮大,只有左關脈弦緊而跳動得很快,眩暈得睜不開眼睛,昏昏沉沉想嘔吐,稍微吃點東西就會吐出來,並伴有食物殘渣、痰涎和苦水。這個病症在足厥陰經。

《脈法》中說:脈浮為風,脈弦緊跳動得很快為火起於肝。《原病式》中說:各種風眩暈,都屬於肝木。

這是因為足厥陰經的絡脈,上通於咽喉、額頭,連接著眼睛的系統,從額頭部位出來。當營氣和衛氣衰微時,風邪虛熱在體內產生,導致眼睛的系統受到影響,閉合不能睜開,睜開了又轉動欲吐。肝火移熱於膽,就會導致苦汁上溢。

治療方法應該是滋陰降火,同時兼用抑制肝火的藥物。

方:半夏,廣皮,茯苓,白芍,柴胡,天麻,白朮,藿香,石斛,黃芩,山梔

白話文:

組方:

  • 半夏
  • 廣皮
  • 茯苓
  • 白芍
  • 柴胡
  • 天麻
  • 白朮
  • 藿香
  • 石斛
  • 黃芩
  • 山梔

一人乙亥歲,徇蒙招搖,目瞑耳聾,飧泄食減,忽忽善怒,六脈左強右弱,此歲木太過,風氣流行,中土虛衰,不能提防下氣之逆,則龍雷之火得以震於巔,故頭為旋轉而眩暈。治當溫補脾土,疏泄肝木,庶使賊邪不致猖撅耳。

白話文:

有一天,有一個人在乙亥年,出現了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食慾不振、大便溏泄、容易生氣等症狀。檢查後發現,他的脈象左側較強,右側較弱。

根據中醫理論,這表示乙亥年木氣過盛,風邪盛行,中土(脾胃)虛弱,無法抵禦下部的寒氣逆流。因此,頭部的陽氣被震動,導致頭暈目眩。

治療的原則是溫補脾胃,疏通肝木之氣,這樣才能抑制外邪的猖獗。

方:人參,白朮,半夏,茯苓,甘草,陳皮,柴胡,白芍,天麻,桂

白話文:

藥方:

  • 人參
  • 白朮
  • 半夏
  • 茯苓
  • 甘草
  • 陳皮
  • 柴胡
  • 白芍
  • 天麻
  • 桂枝

一婦久患淋帶,頭作眩暈,腰痛如折,尫羸倦怠,六脈虛澀,當作血虛症治,為血少不能榮肝,肝木根虛安得不動搖耶?宜調其淋帶,眩暈自止,所謂培其本也。

白話文:

一位婦女長期患有淋證和帶下,頭部感到頭暈目眩,腰部疼痛如折斷一般,身體瘦弱疲倦,體力不支,脈搏虛弱而緊澀。應該診斷為血虛症,這是因為血氣不足,不能滋養肝臟,肝木的根基虛弱,怎麼能不出現動搖呢?應該調理她的淋證和帶下,眩暈症狀就會自然消失,這也是所謂的培補根本。

方:白芍,川芎,熟地,樗根,白皮,續斷,甘菊花,白朮,茯苓,牛膝,杜仲,當歸

白話文:

配方:

  • 白芍藥
  • 川芎
  • 熟地黃
  • 樗根
  • 白茯苓皮
  • 續斷
  • 甘菊花
  • 白朮
  • 茯苓
  • 牛膝
  • 杜仲
  • 當歸

一人六脈大而帶澀,腰痛精滑,五心煩熱,腦轉耳鳴。腦者,地之所生,故藏陰於目為瞳子,系腎水至陰所主,二者喜靜謐而惡動擾,靜謐則清明內持,動擾則撣搖散亂,此厥陰之火,獨光五邪之變,遂勝克之病作,宜用壯水之劑。若拘氣不歸源,而以丹藥鎮墜、沉香降氣之法,則香竄散氣,丹藥助火,其不歸源之氣,豈能因此而復耶?六味地黃加麥冬、五味、炒黃柏。

白話文:

某人脈搏強勁有力但遲滯不暢,腰疼,遺精,手足心煩熱,頭暈耳鳴。腦髓是腎陰生化的,所以藏於眼睛中的瞳孔代表腎陰。腎水屬至陰,喜靜不喜動。靜的時候則思慮清明,動的時候則思緒散亂。現在厥陰經的火邪,激發了五邪的變化,於是勝克了腎陰,導致疾病發生。應當採用滋補腎水的方劑。如果拘泥於氣不歸源,而用丹藥鎮靜、沉香降氣的方法,那麼沉香會使氣散逸,丹藥會助長火邪。原本不歸源的氣,怎能因此而恢復呢?方:六味地黃丸加麥冬、五味子、炒黃柏。

一人病愈來幾,面色痿黃,精神倦怠,忽有眩暈之症,兩手脈俱沉緩無力,此屬氣虛生痰,濁氣泛上而致也。當以補中湯加味治之。

白話文:

有一個人病癒後,面色發黃,精神疲倦,偶爾會有眩暈的症狀,兩手脈象都沉而緩,無力。這是氣虛生痰,濁氣上行所致。應該用補中湯加味治療。

方:人參,白朮,茯苓,黃耆,天麻,川芎,甘草,升麻,柴胡

白話文:

藥方:人參、白朮、茯苓、黃芪、天麻、川芎、甘草、升麻、柴胡

一人壯年,不慎酒色,患眩暈症,雖方藥不輟,終鮮一效。余診之,六脈沉滑,乃上實下虛之候。方書謂:下虛,氣與血也;上實,痰與火也。此因房勞致虛,濕痰滯於上,陰火起於下,痰挾虛火上衝頭目,正氣不能勝敵,所謂無痰不作眩是也。治宣清痰降火,兼補虛為主。

方:黃芩,山梔,白朮,茯苓,半夏,天麻,甘菊,黃柏,旋覆花

白話文:

有一位壯年男子,因過度縱慾酒色而患上眩暈症。雖然他長期服用中藥,但效果不佳。我為他診斷,發現他的六脈浮沉無力,這是虛實並存的症狀。醫書上說:下虛是指氣血不足;上實是指痰液和火熱過盛。這名患者是因為房事過度導致氣虛,濕痰淤滯在上焦,而陰火在下面興起,痰液夾雜虛火上衝頭部,導致正氣不敵邪氣,這正是「無痰不作眩」的道理。治療時,以宣散清熱化痰、降火補虛為主。

一人眩暈,脈來弦數相兼,此水虧火旺。洽當補腎益肝,使腎不虛而水自升,肝不實而火自降,水火既濟,陰陽定位,復何眩暈之有?

白話文:

某人出現眩暈,脈象又弦又快,這是水不足而火氣旺盛的徵象。應當適當地補腎益肝,這樣腎就不會虛,水液就會自行上升,肝就不會實,火氣就會自行下降。水火平衡,陰陽歸位,眩暈自然消失。

方:片苓,山梔,甘菊,川芎,當歸,白芍,生地,天麻

一人久衄復眩暈,脈來虛數,此由陰血虧損,肝家不能收攝營氣,孤陽飛越而成此恙也。法當養陰和血為主。

方:川芎,白芍,熟地,人參,當歸,丹皮,荊芥,炮姜,童便

白話文:

病人长期鼻出血,又头晕眼花,脉象虚弱而数,这是因为阴血亏损,肝脏无法收摄营气,阳气孤虚外越所致。治疗应该以养阴和血为主。

处方:川芎、白芍、熟地、人参、当归、丹皮、荆芥、炮姜、童便。

一人色欲太過,旬日內必眩暈幾次,晡熱盜汗,脈來兩尺奔逆而上,所以眩暈不寧也。治當壯水之主,兼補氣藥佐之。六味地黃丸加人參、五味、麥冬。

白話文:

一個人如果過度縱慾,十天內一定會多次感到頭暈目眩,下午發熱盜汗,脈搏在兩手寸關尺三部急速而上,因此會頭暈不安定。治療應該加強腎水的功能,同時輔助補氣藥物。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並加入人參、五味子、麥冬等藥材。

一人過於勞役,頭眩體痛,腰痠耳嗚,在尺脈獨盛。《經》日:三焦、命門為生化之源。此勞傷元氣,陽邪下陷,三焦、命門火動之候也。法當補中益氣為主。

方:人參,黃耆,白朮,當歸,升麻,柴胡,甘草,蔓荊,黃柏炒,天麻

白話文:

一個人過度勞累,出現頭暈、身體疼痛、腰痠、耳鳴的症狀,尺脈獨盛。古籍《內經》記載:三焦和命門是生命活動的源頭。這種勞傷損耗了元氣,陽氣下陷,三焦和命門的火氣上炎。治療方法應以補中益氣為主。

一人不時眉稜骨痠疼,心嘈怔忡,頭目眩暈,脈來沉滑,此由七情所傷,氣鬱生涎,涎隨氣而上升,即有種種之恙矣。治宜導痰解鬱,更須戒怒節勞,庶或有效於服藥耳。

白話文:

一個人時常會有眉骨疼痛、心悸、頭暈目眩的症狀,脈象沉滑。這些症狀是由於情緒變化過大所致,導致氣鬱生痰,痰液隨著氣而上升,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治療應以化痰解鬱為主,此外還需要戒怒、節勞,才能使藥物發揮效用。

方:橘紅,撫芎,香附,天麻,蔓荊子,黃芩,半夏,薑製,南星

白話文:

藥方:

  • 橘紅: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
  • 撫芎:具有活血化瘀、鎮痛的功效
  • 香附:具有理氣解鬱、調經止痛的功效
  • 天麻:具有祛風止痙、鎮靜安神的作用
  • 蔓荊子:具有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的功效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涼血解毒的功效
  • 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
  • 薑製: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咳的功效
  • 南星:具有祛痰化濕、止嘔止瀉的功效

一人夏月冒暑勞形,煩悶口渴,頭眩不寧,脈息俱虛而細,此屬傷暑症。先進六一散一服,以祛暑氣;人參、麥冬、五味子、黃柏以補虛生津;更佐甘菊以清利頭目。

白話文:

某人在夏日冒著酷暑勞動,感到煩悶口渴,頭暈不安,脈象虛弱且細,這屬於傷署症。

先服六一散一劑,以祛除暑氣;人參、麥冬、五味子、黃柏用於補虛生津;再輔以甘菊清利頭目。

一人嗜欲無度,年雖未邁,向有耳鳴腰痛、頭重目眩諸症。《靈樞經》云:腦為髓海,髓海有餘,則輕勁有力。欲過不禁,髓海有虧則眩冒脛酸。要之眩暈實由色欲過度,精虛腦空而成也。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宜大補腎元,六昧地黃丸加麥冬、五味。

白話文:

某人放縱慾望過度,年紀雖然不大,但已經出現耳鳴、腰痛、頭重目眩等症狀。《靈樞經》裡說:大腦是儲存骨髓的地方,骨髓充足,人就會輕快有力。放縱慾望過度,骨髓就會虧虛,導致眩暈、小腿痠痛。總之,眩暈實際上是沉溺於色慾導致精氣虧虛,大腦空虛造成的。精氣不足,就要用滋補的味道來補充,適合大補腎精的六味地黃丸,再加麥冬、五味子。

一人眩暈,右寸關脈大而無力,此乃氣虛挾痰,丹溪云:眩暈為中風之漸。不可不預培氣血。遠色戒酒,以六君子湯加天麻、甘菊、當歸。

白話文:

某人頭暈,右寸關脈搏跳動大而無力,這是氣虛夾雜痰液所致。丹溪曾說:頭暈是中風的先兆。不可不提前培養氣血。遠離美色,戒酒,服用六君子湯,並加入天麻、甘菊、當歸。

一人黑瘦,善食易飢,脈來弦數,患頭眩欲僕,此腎水不足,相火上炎,所謂風勝則地動,火得風則焰炎而上也。

方:甘菊,薄荷,貝母,橘紅,白芍,當歸,生地,黃芩,山梔

白話文:

有一個人黑瘦,很能吃,容易肚子餓,脈象顯得緊而快,有頭暈目眩的感覺,好像快要暈倒,這是因為腎水不足,導致體內的虛火上升。就像風一旦增強,就會引起地面震動;火一旦得到風力的助長,就會熊熊燃燒向上猛烈升騰一樣。

一人因冒雨中濕,嘔逆頭暈,脈息沉細。丹溪所謂濕土生痰,壅塞清道,濁氣上升也。宜用二朮、厚朴、半夏、廣皮、藿香、茯苓平胃而燥濕,川芎、藁本、天麻勝濕以祛痰。

白話文:

某個人因為冒雨受濕,導致嘔吐、頭暈,脈象沉細。張元素認為這是濕氣停滯,產生痰液,堵塞經脈,導致濁氣上升所致。適合使用茯苓、厚朴、半夏、陳皮、藿香、茯苓健胃化濕,川芎、藁本、天麻勝濕化痰。

一人荒於酒色,復傷勞怒,輒暈倒不知,痰涎上壅,脈息洪而無力。此腎虛不能納氣,陽獨居上。故作頭眩;又不能攝水,飲停於中,故化而為痰。遂用補中益氣湯,倍參、耆以補不足之氣;六味地黃,加五味以收耗散之精,此治本之論也。若不揣病機,慢用清氣化痰,為害甚矣。

白話文:

一個人沉迷於酒色,又因操勞和生氣而受傷,經常暈倒失去意識。這是因為痰液上湧堵塞氣道,脈象洪大卻無力。這是腎氣虛弱不能納氣,導致陽氣獨居於上。所以會頭暈,又不能吸收水分,水分聚集在體內,化為痰液。因此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倍參鬚和黃耆來補益虛弱的氣血;六味地黃丸,再加上五味子來收斂耗散的精氣,這是治本的辦法。如果沒有深入瞭解病因,隨意使用祛清化痰的藥物,後果會很嚴重。

一人病已半年,先因房勞汗出,及又傷食,醫用消導藥,後乃夢遺頭暈,自用人參,服後稍安。自此每日五錢,或日過一兩服,至數斤。其病自汗身熱,咳血痰逆,胸膈不舒,心口如物窒礙,手足時厥,頭常眩暈。眼或昏閹,或不見人,大便已六日不行。每頭暈時,以人參湯服之,則稍止,舉家不安。

白話文:

有一個人生病了半年,最初是因為房事過度而出汗,後來又傷了食道,醫生用了促進消化的藥物。之後,他開始做春夢、頭暈,自己服用人參,服後症狀稍有緩解。從此以後,他每天服用五錢人參,有時一天超過一兩,總共服用了好幾斤。他的症狀包括自汗、發熱、咳嗽帶血、痰液上逆、胸膈不暢、心口像有東西堵住、手腳時常冰冷、頭經常暈眩。眼睛有時昏暗,有時看不見人,大便已經六天沒有通了。每當他頭暈時,服用人參湯後症狀會稍有緩解,全家人都為此感到不安。

予診其脈,右氣口脈弦,似滑而有力,關亦然;左寸關浮弦似虛,尺濡弱。原因肝有拂鬱,勞思過度,偶以色事致虛,人參已中病,不能節制,以致過服益陽太過,變成熱火,觸動積痰,膠固於脾胃,逐致熱結幽門,火逆上行,而動血動痰,寢臥不安,亦勢使然也。其室中團圍障蔽,務為持靜,重□疊褥,怕帽里頭,厚綿著身,非常惡寒,汗每易泄。

白話文:

我診斷他的脈象,右邊的氣口脈弦硬,好像滑動有力,關脈也是如此;左寸關脈浮滑,好像虛弱,尺脈濡軟無力。原因是肝氣鬱結,思慮過度,偶爾因為女色而導致虛損,服用人參本想治病,但無法節制,導致服用過量,陽氣太盛,轉化為熱火,觸動了積聚的痰濕,痰濕粘粘地阻塞在脾胃,最終導致熱結在幽門,火氣逆行上攻,而導致血痰妄動,寢臥不安,也是情勢使然。他房間裡團團圍繞著障蔽物,務求保持安靜,褥子很厚,怕涼戴著帽子,身上穿著厚厚的棉衣,非常怕冷,容易流汗。

先令撤去重圍,漸減綿褥,使習見習聞,皆如平日。即以潤字丸三錢服之,外施蜜導法,去其宿糞盆許,用人參、歸身、遠志、棗仁各一錢,山梔、茯神、芍藥各一錢三分,香附子二錢,生甘草三分,入竹瀝一鍾,一帖即胸次開豁,夜即寐。其病人自言平日服香附燥熱,今服之而但然,豈公之監製合宜耶?自此,每日煎藥一帖,潤字丸數十粒,便潤汗出,咳嗽痰血漸減,十劑而安。

白話文:

首先,讓病人移除厚重的圍裹,逐漸減少棉被,讓病人習慣看見和聽見周遭環境,就像平常一樣。接著,服用三錢重的潤字丸,並配合蜜導法,排出大量的宿便。使用人參、歸身、遠志、棗仁各一錢,山梔、茯神、芍藥各一錢三分,香附子二錢,生甘草三分,加入一鍾竹瀝,熬煮一劑藥。這劑藥服用後,病人的胸悶感會緩解,晚上也能睡著。病人自己說,他平時服用香附會感到燥熱,但現在服用卻不燥熱,難道是因為你的藥方調配得當嗎?從此,病人每天煎煮一劑藥,加上服用數十粒潤字丸,很快地,出汗、咳嗽、痰中帶血的症狀逐漸減輕,服用了十劑藥之後,病情就痊癒了。

一婦向有頭眩之症,坐月中,更余就寢,因日間作勞煩悶,是晚飲酒數杯,臥時便覺身熱,至清晨櫛沐,忽眼黑頭旋,且微痛,如在風雲中,比平時更劇。延醫診視,不告以日間作勞及生之故,但言平日頭眩,片時即止,不甚為害,今番一日夜矣。且更痛難忍,欲急療之,醫謂脈得浮數,此熱極生風也。

白話文:

有一位婦女一直有頭暈的毛病。坐月子時,晚上睡覺前,由於白天勞累煩悶,於是喝了好幾杯酒。睡覺時,她感到身體發熱。到了清晨洗漱時,她突然眼前發黑,頭部暈眩,還有點痛,感覺像身處風雲之中,比平時更加嚴重。她請醫生診斷,但沒有告訴醫生白天勞累和喝酒的事情,只說平時頭暈,一會兒就好了,沒有太大的害處。但是這次已經持續了一天一夜,疼痛難忍,希望醫生趕緊治療。醫生診脈後說,脈象浮數,這是熱極生風的緣故。

遂用芩、連、山梔以清之。二劑,眩暈不減,而頭痛如破,上半體如火之熱,而欲厚復。醫以無痰不作眩,再以清火之藥,合二陳湯,投二劑,亦不效。予診其脈,左手浮弦而緊,右手浮數而弱,且寸強尺微,右脈乃正氣之虛,左脈乃邪氣之實,尺微寸強,邪在上也。此必乘虛感邪,中於上焦所致也。

白話文:

於是使用黃芩、黃連、山梔子來清熱。服用兩劑後,眩暈沒有減輕,反而頭痛劇烈如同頭要破裂一般。上半身發熱如同烈火,還想再次蓋上厚被。醫生認為沒有痰不會導致眩暈,再用清熱的藥,結合二陳湯,服用了兩劑,仍然沒有效果。我診斷他的脈象,左手的脈搏浮弦而緊,右手的脈搏浮數而弱。而且左手的寸脈較強而尺脈較弱。右脈是正氣不足,左脈是邪氣旺盛。尺脈微弱而寸脈強勁,表明邪氣在上焦。這一定是因為虛弱時感受邪氣,邪氣侵犯上焦所致。

因細詢之,始得所以發病之由。予曰:《靈樞經》云:筋脈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目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故邪中於項,因逢其人之虛,其入深則隨眼系已入於腦,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今夫人作勞以致煩悶,可不調非虛乎?月下坐至更余,頭項之間能不為霧露之清邪所中乎?法當驅上焦之邪,補中焦之氣,而徐議清痰清火,則自愈矣。先用參蘇飲,加藁本。

二劑,頭痛先止,而眩暈亦稍差;再以補中益氣,佐二陳、苓、連,數劑而安。

白話文:

經過細心詢問,才瞭解了發病的原因。我說:《靈樞經》中曾記載:筋脈中的血氣精華,和脈絡一起構成與眼睛相連的系統,與腦部相連,最後從頸部後方出來。因此邪氣從頸部入侵,遇到體質虛弱的人,便會深入體內,沿著與眼睛相連的系統進入腦部,進入腦部後導致腦部轉動,腦部轉動便會牽引與眼睛相連的系統,導致與眼睛相連的系統緊繃,緊繃的與眼睛相連的系統便會引發眼睛眩暈並轉動。如今您勞累過度導致煩悶,難道不會身體虛弱、調養不當嗎?半夜在月光下坐到很晚,頭頸部難道不會受到霧露中的寒邪侵襲嗎?治療方法應當驅除上焦的邪氣,補養中焦的氣血,然後再慢慢考慮清熱化痰,自然就能自癒了。先用人參蘇葉飲來治療,再加藁本。

一兒忽然兩目黑眩,不省人事,少頃如故。此腎水不足,不能納氣歸元,使諸氣逆奔而上。宜益氣補腎,兼消疾火。病退。

白話文:

一個小孩突然兩眼發黑眩暈,失去知覺,過了一會兒才恢復正常。這是因為腎水不足,無法吸收氣血,導致氣血逆流向上衝。應該滋補氣血,補益腎氣,同時清熱降火。這樣病症就能好轉。

方:人參,山茱,山梔,山藥,白朮,茯苓,陳皮,半夏,甘菊,黃連(姜炒),生薑

白話文:

組成方劑所需的藥材:

  • 人參
  • 山茱萸
  • 山梔子
  • 山藥
  • 白朮
  • 茯苓
  • 陳皮
  • 半夏
  • 甘菊花
  • 黃連(用薑炒過)
  • 生薑

一女年十七,心火炎上,因而作咳,四肢倦怠,眼目昏花。宜用陳皮、枳殼、黃芩、前胡、山梔、半夏、黃連、麥冬、花粉。

白話文:

一位十七歲的少女,心火過旺,因此咳嗽,四肢無力,眼睛昏花。宜用陳皮、枳殼、黃芩、前胡、山梔、半夏、黃連、麥冬、花粉等藥材治療。

一兒身軀肥壯,讀書有勞,便見眩暈,噁心作嘔,此火動其痰。因素嗜食肉,今後宜少食豬肉,以清其沖和之氣,而佐以清火消痰之劑。

白話文:

一個孩子身體肥胖,讀書時會感到頭暈、噁心嘔吐,這是因為體內的火氣導致他體內的痰濕積聚。由於他愛吃肉,以後應少吃豬肉,以清熱、和氣,並配合清火化痰的藥物治療。

方:橘紅,山楂,半夏,黃連(薑製),山梔,茯苓,麥芽

白話文:

藥方包含:

  • 橘紅
  • 山楂
  • 半夏
  • 黃連(經過生薑加工)
  • 山梔
  • 茯苓
  • 麥芽

一兒內熱雖減,飲食不進,兩尺脈洪大而虛,乃相火妄動,坎離不交之故。宜降火滋陰,兼扶脾土為主。

方:黃柏,知母,麥芽,地骨皮,生地,白芍,廣皮,黃連,甘草,秦艽,當歸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體內的熱已經減輕了一些,但是還是不想吃東西,而且量他的兩側腳踝後面的脈搏,發現脈象很大但是又有些虛弱,這是因為體內的虛火亂竄,以及心腎不交的原因。應該要使用降火和滋養陰液的方法,同時也要顧及到調理脾胃。

處方:黃柏,知母,麥芽,地骨皮,生地,白芍,廣皮,黃連,甘草,秦艽,當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