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滄洲醫案》~ 腫脹門(附黃疸) (1)
腫脹門(附黃疸) (1)
1. 腫脹門(附黃疸)
左,面浮足腫,胸脘阻塞,腹脹,脈濡。宜疏暢中宮,分利水道。
白話文:
左側面頰浮腫,雙腳也腫脹,胸部和上腹部感到堵塞不適,腹部脹大,脈象濡軟。應該疏通調理脾胃,促進水分代謝。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枳殼(三錢五分),廣鬱金(三錢五分),炙雞金(四錢,去垢),代赭石(三錢,煅,先煎),橘紅(一錢),干菖蒲(三分),車前子(四錢,絹包),沉香曲(四錢,絹包),法半夏(三錢五分),白蔻末(七分,沖),佛手花(三錢),炒穀芽(五錢,包),陳麥柴(三錢)
右,腹大,溲通便泄,得食中阻,口膩,脈濡。防腫甚作喘,殊不可忽。
白話文:
旋覆花三錢五分,用絹包好;枳殼三錢五分;廣鬱金三錢五分;炙雞金四錢,去掉雜質;代赭石三錢,煅燒後先煎;橘紅一錢;干菖蒲三分;車前子四錢,用絹包好;沉香曲四錢,用絹包好;法半夏三錢五分;白蔻末七分,用溫水沖服;佛手花三錢;炒穀芽五錢,包好;陳麥柴三錢。以上藥物用於治療腹部膨脹、小便通暢、大便稀溏、食積中阻、口膩、脈象濡滑的症狀。如果腫脹加重並伴有喘息,不可掉以輕心。
制香附(三錢五分),越鞠丸(四錢,包),瓦楞殼(一兩,煅,先煎),大腹皮(三錢,洗),延胡索(三錢五分,炒),橘白(一錢),炙雞金(三錢,去垢),茯苓(四錢),蘇梗(三錢五分),製半夏(三錢五分),焦建曲(四錢),瓜蔞皮(三錢,切炒),車前子(三錢,絹包),陳麥柴(四錢)
白話文:
研磨香附粉末(3.5錢),越鞠丸(4錢,裹布包起),瓦楞子(1兩,煅燒後先煎),大腹皮(3錢,洗淨),炒延胡索(3.5錢),橘皮(1錢),炙烤過的雞內金(3錢,去除雜質),茯苓(4錢),蘇梗(3.5錢),炮製好的半夏(3.5錢),焦山楂(4錢),切片並炒過的瓜皮(3錢),用布包起的車前子(3錢),陳麥冬(4錢)
右,脫力傷腸,陽氣不能運經,肌膚髮黃,四肢無力,舌白無華,口苦,脈弦濡,二便俱通。防延腹滿,未可忽。
白話文:
另一方面,脫力會傷及腸胃,陽氣無法運轉,造成肌膚髮黃、四肢無力、舌苔白且光滑、口苦、脈搏滑而濡弱、大小便通暢。如果延誤治療,可能會出現腹脹,不可輕忽。
蔓荊子(三錢),陳皮(一錢,炙),白豆蔻(七分,敲小粒,後下)西茵陳(三錢五分),白蒺藜(三錢,炒去刺),法半夏(三錢五分),生米仁(四錢),川萆薢(四錢),煨天麻(七分),煅瓦楞粉(一兩,包),川斷(三錢,鹽水炒),六曲(三錢),炒穀芽(四錢,絹包),桑枝(一兩,切)
白話文:
蔓荊子(30公克)
陳皮 (15公克,炙烤過) 白豆蔻 (10.5公克,敲碎成小粒,後下) 茵陳 (46公克) 白蒺藜 (45公克,炒熟後去掉刺) 法半夏 (46公克) 生米仁 (60公克) 川萆薢 (60公克) 煨天麻 (10.5公克) 煅瓦楞粉 (150公克,用布包起來) 川斷 (45公克,用鹽水炒) 六曲 (45公克) 炒穀芽 (60公克,用布包起來) 桑枝 (150公克,切碎)
右,腹脹脘左痛,瘛瘲亦較松,頭暈,晨煩,舌微黃、中剝。上實下虛,病緒雜出,延腫甚作喘。
旋覆花(包),橘白
白話文:
右側腹部脹滿,左側胃部疼痛,抽搐的症狀也比較減輕,有頭暈的感覺,早晨時感到煩躁,舌頭稍微發黃,中間有剝落。上半身實證,下半身虛證,各種病狀交織出現,水腫嚴重時會喘。
藥方包括旋覆花(使用包煎的方式),橘子皮。
川椒目,炙雞金,瓦楞殼,宋半夏,大白芍,葫蘆巴,沉香曲,象貝,九香蟲,陳麥柴,焦麥芽
右,濕鬱氣阻,腹滿足腫,溲少面黃,脈濡。延防喘塞變幻。
白話文:
- 花椒眼,即花椒的果實
- 炙雞金,即曬乾的雞內金
- 瓦楞殼,即瓦塊的表層
- 宋半夏,即產於宋州的半夏
- 大白芍,即白芍藥
- 葫蘆巴,即香菜
- 沉香曲,即沉香末
- 象貝,即大象的貝殼
- 九香蟲,即一種名為九節蟲的昆蟲
- 陳麥柴,即陳年的麥草
- 焦麥芽,即炒過的麥芽
蘇梗(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五加皮(三錢),車前子(三錢,包),制香附(三錢五分),炙雞金(四錢),防風(一錢),豬苓(三錢),陳麥柴(三錢、),白麻骨(一兩,二味煎湯代水)
右,表熱面浮,腿腫腹膨臍突,少腹紅腫結塊,舌白黃膩。病深已甚,深慮喘塞。毋忽。
白話文:
材料:
- 蘇梗 3.5 錢
- 白杏仁 4 錢
- 五加皮 3 錢
- 車前子 3 錢(包起來煎)
- 制香附 3.5 錢
- 炙雞金 4 錢
- 防風 1 錢
- 豬苓 3 錢
- 陳麥柴 3 錢
- 白麻骨 1 兩(後兩味用來煎湯代替水)
蘇梗,澤瀉,白芍,川椒目,炙雞金,車前子(包),制香附,葫蘆巴,大腹皮,金鈴子,沉香曲,小溫中丸(包),茯苓
左,勞乏感冒,咳嗽痰多,腹大足腫,延防腫甚增喘。
白話文:
**蘇梗:**淡味、微寒,入肺、脾經,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澤瀉: 甘淡、微寒,入膀胱、腎經,利尿消腫、清熱除濕。
白芍: 酸、微寒,入肝、脾經,養血調經、緩解疼痛、斂汗止瀉。
川椒目: 辛、溫,入肺、腎經,溫腎壯陽、利尿祛風。
炙雞金: 鹹、微溫,入腎經,補腎壯陽、澀精止帶。
車前子(包): 甘、微寒,入肺、腎經,清熱利尿、祛痰止咳、瀉肺平喘。
制香附: 辛、微苦,入肝、脾、腎經,理氣解鬱、調經止痛、利尿通淋。
葫蘆巴: 辛、溫,入肺、腎經,溫腎益氣、利尿通淋、散寒止痛。
大腹皮: 甘、微苦,入肺、脾經,化痰利水、消腫散結、止咳平喘。
金鈴子: 辛、溫,入肺、腎經,利尿通淋、祛痰止咳、溫腎壯陽。
沉香曲: 辛、苦、溫,入心、脾、腎經,行氣止痛、溫腎壯陽、化痰止咳。
小溫中丸(包): 溫中散寒、健脾益氣、溫陽補腎,常用於脾腎虛寒所致的腹瀉、嘔吐、腹痛等症。
茯苓: 甘、淡,入心、脾、肺經,利水滲濕、健脾益腎、寧心安神。
桂枝(四分),澤瀉(三錢),象貝(五錢,去心),六曲(三錢),陳麥柴(三錢),白朮(二錢),枳殼(三錢五分),鹽半夏(三錢五分),五加皮(三錢),豬苓(三錢五分),款冬花(二錢),蘇子(三錢五分),車前子(三錢)
左,脫力不復,足腫神疲,近增胃呆,畏寒溲少,脈軟右微弦。擬清理治。
白話文:
桂枝(40 克),澤瀉(15 克),象貝(25 克,去心),六曲(15 克),陳麥柴(15 克),白朮(10 克),枳殼(17.5 克),鹽半夏(17.5 克),五加皮(15 克),豬苓(17.5 克),款冬花(10 克),蘇子(17.5 克),車前子(15 克)
蘇子(三錢五分),春砂末(五分),五加皮(三錢),川斷(三錢,鹽水炒),陳皮(一錢),茯苓(四錢),冬瓜皮(五錢),白蒺藜(四錢),宋半夏(三錢五分),澤瀉(三錢),炙雞金(三錢,去垢),金毛脊(三錢),資生丸(四錢,包),炒穀芽(五錢,絹包)
左,胃氣呆木,兩足腫,一身無力,神乏,脈軟弦。宜先治所急。
白話文:
-
蘇子:3.5 克
-
春砂末:5 分
-
五加皮:3 克
-
川斷:3 克(以鹽水炒過)
-
陳皮:1 克
-
茯苓:4 克
-
冬瓜皮:5 克
-
白蒺藜:4 克
-
宋半夏:3.5 克
-
澤瀉:3 克
-
炙雞金:3 克(已去除雜質)
-
金毛脊:3 克
-
資生丸:4 克(用布包裹)
-
炒穀芽:5 克(用布包裹)
北秫米(四錢),苓皮(五錢),金毛脊(三錢),千年健(三錢),新會皮(一錢),冬瓜皮(五錢),川斷(三錢),豬苓(三錢五分),宋半夏(二錢),五加皮(三錢),白蒺藜(四錢),澤瀉(三錢),資生丸(四錢,包),炒穀芽(五錢)
左,滿腹脹大,大便燥結艱行,小溲少,舌黃膩,脈細。防涉膨。理之不易。
白話文:
北米(40 克),茯苓皮(50 克),金毛狗脊(30 克),千年健(30 克),新會柑皮(10 克),冬瓜皮(50 克),川斷(30 克),豬苓(35 克),宋半夏(20 克),五加皮(30 克),白蒺藜(40 克),澤瀉(30 克),資生丸(40 克,包裹),炒穀芽(50 克)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金鈴子(三錢五分,小茴香三分同炒),炙雞金(四錢,春砂末拌,去垢),全瓜蔞(七錢,切),代赭石(四錢,煅,先煎),延胡索(三錢五分,酒炒),大腹皮(三錢,洗),火麻仁泥(一兩),煅瓦楞粉(一兩,絹包),臺烏藥(三錢五分,切),茯苓皮(五錢),車前子(四錢,絹包),陳麥柴(四錢),兩頭尖(三錢五分,絹包)
白話文:
材料:
- 旋覆花:35 克,用絹布包起來
- 金鈴子:35 克,與小茴香 3 克一起炒
- 炙雞金:40 克,與春砂末拌勻,去除雜質
- 全瓜蔞:70 克,切片
- 代赭石:40 克,煅燒,先煎煮
- 延胡索:35 克,用酒炒
- 大腹皮:30 克,清洗
- 火麻仁泥:120 克
- 煅瓦楞粉:120 克,用絹布包起來
- 臺烏藥:35 克,切片
- 茯苓皮:50 克
- 車前子:40 克,用絹布包起來
- 陳麥柴:40 克
- 兩頭尖:35 克,用絹布包起來
左,面浮口膩,動則氣急,腿足痠軟而腫,伏塊上攻作痛,大便帶血,溲通,脈弦數少力。病情繁多,不能以虛字括之,中挾濕熱,法須兼顧。
白話文:
患者面色浮腫,口有痰液黏膩,稍一活動就氣喘,腿腳痠軟無力且水腫,腹部有硬塊上移壓迫,導致疼痛,大便帶血,小便通暢,脈搏細弱而跳動較快。病情複雜,不能用一個「虛」字概括,體內同時夾雜濕熱,治療方法必須兼顧兩者。
臟連丸(三錢五分,吞服),蘇梗(三錢五分),炙雞金(四錢,去垢),茯芩皮(五錢,煎湯代水),淡芩炭(三錢五分),制香附(三錢五分),六曲(四錢),冬瓜皮(五錢),陳麥柴(四錢,煎湯代水),槐花(三錢),川楝子(三錢五分,炒),大腹皮(三錢,洗)
白話文:
將臟連丸三錢五分吞服,蘇梗三錢五分,炙雞金四錢去垢,茯芩皮五錢煎湯代水,淡芩炭三錢五分,制香附三錢五分,六曲四錢,冬瓜皮五錢,陳麥柴四錢煎湯代水,槐花三錢,川楝子三錢五分炒,大腹皮三錢洗。
左,濁氣在上,則生䐜脹,得食腹中尤甚。大便燥結,不能暢行,溲少,舌黃,脈細。膨狀漸著。宜疏利二便,以防遷延增劇。
白話文:
左脈:濁氣上行,會產生腹脹氣。進食後,腹脹會更嚴重。大便乾結,難以順暢排出,小便也少。舌頭發黃,脈搏細弱。腹脹的症狀會逐漸明顯。應讓患者排便順暢、小便順利,防止病情拖延加重。
越鞠丸(四錢,絹包),炙雞金(三錢,去垢),茯苓皮(四錢),全瓜蔞(一兩,打),橘紅(一錢,炙),沉香曲(三錢,絹包),川楝子(三錢五分),柏子仁(五錢,研),宋半夏(三錢五分),大腹絨(三錢,洗),陳香櫞皮(三錢五分),火麻仁泥(一兩),車前子(三錢,炒包),陳麥柴(四錢)
右,百節煩疼,滿腹腫脹,經居帶多,脈狀不暢。病緒繁叢,理之不易。
白話文:
成分:
- 越鞠丸:4 錢(用絹布包裹)
- 炙雞金:3 錢(去除雜質)
- 茯苓皮:4 錢
- 全瓜蔞:1 兩(搗碎)
- 橘紅:1 錢(炙烤)
- 沉香曲:3 錢(用絹布包裹)
- 川楝子:3 錢 5 分
- 柏子仁:5 錢(研磨成粉)
- 宋半夏:3 錢 5 分
- 大腹絨:3 錢(清洗)
- 陳香櫞皮:3 錢 5 分
- 火麻仁泥:1 兩
- 車前子:3 錢(炒熟後用布包裹)
- 陳麥柴:4 錢
四制香附(三錢五分),丹參(三錢五分),陳皮(一錢),金櫻子(三錢五分),當歸身(二錢),川斷(三錢,鹽水炒),陳佛手(一錢),烏賊骨(三錢),川石斛(四錢),大腹皮(三錢,洗),杜仲(三錢五分,鹽水炒),桑枝(五錢,切)
左,脹滿腹大已久,自汗寒熱,脈數。近增咽痛,標本同病,理之不易。
白話文:
香附三錢五分,丹參三錢五分,陳皮一錢,金櫻子三錢五分,當歸身二錢,川斷三錢(鹽水炒),陳佛手一錢,烏賊骨三錢,川石斛四錢,大腹皮三錢(洗),杜仲三錢五分(鹽水炒),桑枝五錢(切)。患者腹部脹滿已久,經常自汗、寒熱交替,脈象數。近來又出現咽喉疼痛,症狀由表及里,理療不易。
桑葉(三錢五分),黛蛤散(七錢,包),川石斛(三錢),枇把露(一兩,沖服),元參(三錢),飛中白(一錢,包),川通草(一錢),鮮蘆根(一兩),甘草(四分),馬勃(七分),功勞子(三錢),燈芯(三分,朱拌)
左,表解之後,神疲足腫,不欲食,少寐,大便不暢,脈軟數。余溲不禁,須逐漸清理。
白話文:
桑葉(17.5克),黛蛤散(35克,包裹煎服),川石斛(15克),川貝母(50克,沖服),元參(15克),飛滑石(5克,包裹煎服),川通草(5克),鮮蘆根(50克),甘草(2克),馬勃菌(3.5克),蘿蔔子(15克),燈芯(1.5克,用硃砂拌炒)
原金斛(四錢,打,先煎),朱茯苓(四錢),川斷(二錢,鹽水炒),炙雞金(三錢),陳皮(一錢),枳殼(三錢五分),通草(一錢),五加皮(二錢),鹽半夏(三錢五分),竹茹(二錢),粉萆薢(三錢),生熟穀芽(各五錢)
左,一身腫脹稍愈,囊腫,氣急尚甚,仍防喘急生變。
白話文:
-
原金斛:四錢,打碎後先煎煮。
-
朱茯苓:四錢。
-
川斷:二錢,用鹽水炒過。
-
炙雞金:三錢。
-
陳皮:一錢。
-
枳殼:三錢五分。
-
通草:一錢。
-
五加皮:二錢。
-
鹽半夏:三錢五分。
-
竹茹:二錢。
-
粉萆薢:三錢。
-
生熟穀芽(生芽和炒芽):各五錢。
蘇葉(三錢五分),大腹皮(三錢),防風(三錢五分),豬苓(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五加皮(三錢),防己(三錢五分),炙雞金(三錢),象貝(五錢),生米仁(四錢),澤瀉(三錢),車前子(四錢,包),陳麥柴(四錢),白麻骨(一兩)
右,脈右軟、左微弦,便血止,仍頭暈,足腫入大腿,心悸,吃力面浮。以通陽泄濁,滌痰順氣。
白話文:
蘇葉(21公克),大腹皮(18公克),防風(21公克),豬苓(21公克),白杏仁(24公克),五加皮(18公克),防己(21公克),炙雞金(18公克),象貝(30公克),生米仁(24公克),澤瀉(18公克),車前子(24公克,包起),陳麥柴(24公克),白麻骨(60公克)
桂枝(五分),甘草炭(三分),法半夏(三錢五分),豬苓(三錢五分),漂白朮(三錢五分),白芥子(一錢),制南星(七分),澤瀉(三錢),茯苓(五錢),橘紅(一錢,鹽水炒),五加皮(三錢),陳麥柴(三錢)
左(蔣姓),氣升得平,腿足腫脹如昨,陽縮,脈濡。擬通陽泄濁,以通痰濕。
白話文:
-
桂枝:五分
-
甘草炭:三分
-
半夏(處理過):三錢五分
-
豬苓:三錢五分
-
白術(曬乾處理):三錢五分
-
白芥子:一錢
-
南星(處理過):七分
-
澤瀉:三錢
-
茯苓:五錢
-
陳皮(鹽水炒過):一錢
-
五加皮:三錢
-
陳麥草:三錢
臺參鬚(七分,另煎沖),橘紅(一錢),桂枝(四分),車前子(三錢,包),漂白朮(三錢五分),法半夏(三錢五分),五加皮(三錢),懷牛膝(三錢五分,鹽水炒),茯苓(二錢),白芥子(七分),沙苑子(三錢,鹽水炒),杜坎臍(一條),陳麥柴(三錢)
白話文:
- 臺參鬚(35克,另煎後沖服)
- 橘紅(5克)
- 桂枝(2克)
- 車前子(15克,包煎)
- 漂白朮(17.5克)
- 法半夏(17.5克)
- 五加皮(15克)
- 懷牛膝(17.5克,鹽水炒)
- 茯苓(10克)
- 白芥子(3.5克)
- 沙苑子(15克,鹽水炒)
- 杜坎臍(1條)
- 陳麥柴(15克)
左(其二),痰濕壅阻氣分,氣虛升降未能自如,足腫入腿,少腹脹,夜臥氣升,脈濡。須速為解散。
白話文:
左(其二),痰濕阻滯住了氣的運行,氣虛導致氣的升降不順暢,導致腳部浮腫,腹部脹氣,晚上躺下後氣會往上衝,脈搏濡緩。需要快速地化痰、利濕,打通氣機。
旋覆花(包),新會皮,五加皮,杜坎臍,代赭石(先煎),宋半夏,車前子(包),胡桃肉,白杏仁,茯苓,冬瓜皮,沙苑子
左,黃疸:積濕蒸黃,食下脘阻,噁心,小溲赤短,脈弦。宜疏暢中宮,分利濕熱。
白話文:
旋覆花(包好),新會陳皮,五加皮,杜仲臍,代赭石(先煎),浙江半夏,車前草籽(包好),胡桃仁,白杏仁,茯苓,冬瓜皮,金沙藤
上川連(四分,薑汁炒),西茴陳(三錢五分,酒炒),豬苓(三錢五分),炙雞金(三錢),淡吳萸(二分,甘草水炒),橘紅(一錢),澤瀉(三錢),大腹絨(三錢),沉香曲(三錢),製半夏(三錢五分),粉萆薢(三錢),鮮佛手(三錢五分),炒穀芽(五錢,絹包)
左,面浮足腫,腹大,食下不適,大便溏,脈數。宜醒脾利濕。
白話文:
上川連(四分,用薑汁炒)
西茴陳(三錢五分,用酒炒)
豬苓(三錢五分)
炙雞金(三錢)
淡吳萸(二分,用甘草水炒)
橘紅(一錢)
澤瀉(三錢)
大腹絨(三錢)
沉香曲(三錢)
製半夏(三錢五分)
粉萆薢(三錢)
鮮佛手(三錢五分)
炒穀芽(五錢,用絹布包起來)
漂白朮(三錢五分),澤瀉(三錢),冬瓜皮(三錢),粉萆薢(四錢),茯苓(四錢),陳皮(一錢),五加皮(三錢),六曲(四錢),豬苓(三錢五分),生米仁(四錢),防己(三錢五分),陳麥柴(四錢),白麻骨(一兩)
左,瘧臌,因風濕交阻而起,延防作喘。
白話文:
漂白朮(21.25 克),澤瀉(18 克),冬瓜皮(18 克),粉葛(24 克),茯苓(24 克),陳皮(6 克),五加皮(18 克),六曲(24 克),豬苓(21.25 克),生米仁(24 克),防己(21.25 克),陳麥柴(24 克),白麻骨(60 克)
桂枝(四分),沉香片(四分),車前子(三錢,包),兩頭尖(三錢),白杏仁(五錢),萊菔子(四錢,炒),澤瀉(三錢),葫蘆巴(三錢五分),蘇葉(三錢五分),炙雞金(四錢),豬苓(三錢五分),五加皮(三錢五分),陳麥柴(四錢),白麻骨(一兩,生,煎湯代水)
左,瘧膨因而鬆,肝脾交困,反復可慮。
白話文:
- 桂枝:四錢分量
- 沉香片:四錢分量
- 車前草籽(包入布袋):三錢
- 兩頭尖草:三錢
- 白杏仁:五錢
- 炒萊菔子:四錢
- 澤瀉:三錢
- 葫蘆巴:三錢五分
- 蘇葉:三錢五分
- 炙雞金:四錢
- 豬苓:三錢五分
- 五加皮:三錢五分
- 陳麥草:四錢
- 白麻骨(生):一兩,煎湯代替水
川桂木(四分),豬苓(三錢五分),大腹皮(三錢),楂炭(三錢五分),漂白朮(三錢五分,熟棗仁一錢,同炒),澤瀉(三錢),炙雞金(三錢),川椒目(七分),茯苓(四錢),五加皮(三錢),陳香櫞(一錢),陳麥柴(四錢),白麻骨(一兩)
左,跌傷,血上下溢愈,氣散腹大筋青,溲少,臌狀已著,理之棘手。
白話文:
木瓜(4 份),豬苓(3.5 錢),大腹皮(3 錢),山楂炭(3.5 錢),白朮(3.5 錢,與熟棗仁 1 錢一起炒過),澤瀉(3 錢),炙甘草(3 錢),川椒目(7 分),茯苓(4 錢),五加皮(3 錢),陳皮(1 錢),麥門冬(4 錢),白麻子(1 兩)
桑白皮(三錢五分),漂白朮(三錢五分),車前子(四錢,包),炙雞金(四錢),大腹皮(三錢),茯苓(四錢),豬苓(三錢五分),陳佛手(三錢五分),五加皮(三錢),淮山藥(三錢),澤瀉(三錢),牛膝炭(三錢五分),炒穀芽(五錢),陳麥柴(四錢)
左,脹悶稍愈,腿足腫,濕熱壅阻稍松。擬守前意增損。
白話文:
桑白皮(21克),漂白朮(21克),車前子(24克,包),炙熟地(24克),大腹皮(18克),茯苓(24克),豬苓(21克),陳佛手(21克),五加皮(18克),淮山藥(18克),澤瀉(18克),牛膝炭(21克),炒穀芽(30克),陳麥柴(24克)
制川樸(七分),橘紅(一錢),沉香曲(三錢,絹包),豬苓(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法半夏(三錢五分),炙雞金(三錢),澤瀉(三錢),枳殼(三錢五分),白蔻仁(七分,打後下),五加皮(三錢),廣鬱金(一錢),陳麥柴(四錢)
左,黃疸:積濕蒸熱,面目發黃,便溏納少,脈濡右微滑,蒸之左踹紅腫,急須內外兩治。
白話文:
川貝(14克),橘紅(3克),沉香(9克,包在紗布中),豬苓(9克),白杏仁(12克),半夏(9克),炒雞內金(9克),澤瀉(9克),枳殼(9克),白蔻仁(2克,最後加入),五加皮(9克),鬱金(3克),陳麥麩(12克)
防己(三錢五分),西茵陳(三錢五分),六曲(四錢),扁豆衣(三錢),丹皮(三錢五分),豬苓(三錢五分),飛滑石(四錢,包),五加皮(三錢),忍冬藤(四錢),澤瀉(三錢),陳皮(一錢),生米仁(四錢),桑枝(五錢)
和尚,病起四旬,有咳嗽,轉腹滿,面浮足腫,瘕脹,脈左不暢。延防成臌。
白話文:
防己(約10.5公克),茵陳(約10.5公克),六曲(約12公克),扁豆衣(約9公克),丹皮(約10.5公克),豬苓(約10.5公克),滑石粉(約12公克,包起來煎),五加皮(約9公克),忍冬藤(約12公克),澤瀉(約9公克),陳皮(約3公克),生米仁(約12公克),桑枝(約15公克)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款冬花(二錢),大腹皮(三錢,洗),炙雞金(三錢,去垢),煅瓦楞粉(一兩,絹包),白杏仁(四錢,去尖),川楝子(三錢五分,炒),車前子(四錢,包),沉香曲(三錢),陳皮(一錢),延胡索(三錢五分,醋炒),楂炭(三錢),陳麥柴(一錢、),白麻骨(四錢,二味煎湯代水)
左,便泄之後,胸悶神疲,腿足腫甚,脈濡。宜疏運利濕。
白話文:
旋覆花(三錢五分,用紗布包裹)
款冬花(二錢)
大腹皮(三錢,洗淨)
炙雞金(三錢,去除雜質)
煅瓦楞粉(一兩,用紗布包裹)
白杏仁(四錢,去除尖端)
川楝子(三錢五分,炒製)
車前子(四錢,包裹)
沉香曲(三錢)
陳皮(一錢)
延胡索(三錢五分,用醋炒製)
楂炭(三錢)
陳麥柴(一錢)
白麻骨(四錢,與陳麥柴一起煎煮湯液代替水)
越鞠丸(三錢,包),防己(三錢五分),冬瓜皮(三錢),白蔻仁(七分,研末沖),桑白皮(三錢),豬苓(三錢五分),生米仁(三錢),炒穀芽(五錢),五加皮(三錢),澤瀉(三錢),粉萆薢(四錢)
左,一身腫脹,此屬風濕鬱肺脾。最防氣升作喘。
白話文:
越鞠丸(3錢,包好)
防己(3錢5分)
冬瓜皮(3錢)
白蔻仁(7分,研磨後用熱水沖泡)
桑白皮(3錢)
豬苓(3錢5分)
生米仁(3錢)
炒穀芽(5錢)
五加皮(3錢)
澤瀉(3錢)
粉萆薢(4錢)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桑白皮(三錢),防風(三錢五分),冬瓜皮(二錢),代赭石(四錢,煅,先煎),五加皮(三錢),豬苓(三錢五分),生米仁(四錢),煅瓦楞粉(一兩,絹包),防己(三錢五分),澤瀉(三錢),陳麥柴(四錢),白麻骨(一兩)
左,腹滿撐脹,便溏。仍防腫脹。
白話文:
旋覆花(35克,包在絹布中)
桑白皮(30克)
防風(35克)
冬瓜皮(20克)
代赭石(40克,燒過,先煎)
五加皮(30克)
豬苓(35克)
生米仁(40克)
煅瓦楞粉(120克,包在絹布中)
防己(35克)
澤瀉(30克)
陳麥柴(40克)
白麻骨(120克)
生□術(三錢五分),陳皮(一錢),炙雞金(四錢),大腹皮(三錢),枳殼(三錢五分),法半夏(二錢),六曲(四錢),五加皮(三錢),廣木香(三錢五分),春砂末(七分),車前子(四錢,絹包),澤瀉(三錢五分),白麻骨(一兩),陳麥柴(四錢)
左,脹滿腹痛,大便溏,脈濡,不易疏通。
白話文:
生甘草(3錢5分),陳皮(1錢),新鮮薑片(4錢),大腹皮(3錢),枳殼(3錢5分),半夏(2錢),六曲(4錢),五加皮(3錢),廣木香(3錢5分),春砂末(7分),車前子(4錢,用絹布包裹),澤瀉(3錢5分),白麻仁(1兩),陳麥草(4錢)
制香附(三五分),青木香(三錢五分),橘紅(一錢),澤瀉(三錢),六曲(四錢),炙雞金(三錢),法半夏(三錢五分),鮮佛手(三錢五分),枳殼(三錢五分),大腹皮(三錢),車前子(四錢,包),陳麥柴(三錢)
白話文:
將香附三錢五分、青木香三錢五分、橘紅一錢、澤瀉三錢、六曲四錢、炙雞金三錢、法半夏三錢五分、鮮佛手三錢五分、枳殼三錢五分、大腹皮三錢、車前子四錢(包起來)、陳麥柴三錢,一起製成藥方。
小僧,咳嗽腹滿,面浮足腫,瘕逆,脈細數。肺脾同病。理之棘手。
杜藿梗(三錢五分),炙雞金(三錢)
白話文:
小和尚,咳嗽並且肚子脹滿,臉部和腳都水腫,有脹滿不適的感覺,脈搏細而快。肺和脾都有問題,治療起來比較困難。
藥方:廣藿香梗(三錢五分),炒雞內金(三錢)
象貝(四錢),豬苓(三錢五分),煨木香(五分),大腹皮(三錢),款冬花(三錢五分),澤瀉(三錢),六曲(三錢),五加皮(三錢五分),陳香櫞(三錢五分),生穀芽(五錢),陳麥柴(四錢),白麻骨(一兩)
楊左,傷血大脫之後,腹滿撐入腰背。此屬臌脹,不易治。
白話文:
象貝(20克),豬苓(17.5克),煨木香(2.5克),大腹皮(15克),款冬花(17.5克),澤瀉(15克),六曲(15克),五加皮(17.5克),陳香櫞(17.5克),生穀芽(25克),陳麥柴(20克),白麻骨(50克)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沉香曲(四錢,包),冬瓜皮(五錢),澤瀉(三錢),煅瓦楞粉(一兩,絹包),炙雞金(三錢),五加皮(三錢),臺烏藥(三錢五分),代赭石(四錢,先煎),大腹皮(三錢,洗),車前子(四錢,包),兩頭尖(三錢五分),陳麥柴(三錢),白麻骨(一兩)
白話文:
旋覆花(17.5 克,包在絹布中)
沉香曲(50 克,包住)
冬瓜皮(25 克)
澤瀉(15 克)
煅瓦楞粉(50 克,包在絹布中)
炙雞金(15 克)
五加皮(15 克)
臺烏藥(17.5 克)
代赭石(20 克,先煎)
大腹皮(15 克,洗淨)
車前子(20 克,包住)
兩頭尖(17.5 克)
陳麥柴(15 克)
白麻骨(50 克)
左,脈細軟,左尺帶澀,舌白。連進通陽泄濁,並無火象,仍足腫,莖囊曾腫,延及少腹,氣短,動則氣急,小溲不流利,子夜以前,易於著枕氣急。此中滿之由於陰水來者,肺降、腎納、脾運,各不能如常度。
白話文:
左手的脈象細弱而軟,左手的尺脈帶有澀滯感,舌苔發白。患者雖然服用過宣通陽氣、驅除濁氣的藥物,但是沒有熱象,足部仍然水腫,陰囊曾經腫脹,現在延伸到小腹部,伴有氣短,活動後氣喘更劇,小便不暢通,半夜之前容易出現枕於氣急的現象。這種腹中的脹滿是由於陰寒水濕上犯所致,肺氣不能下降、腎氣不能納氣、脾氣不能運化,各臟腑功能都不正常。
上肉桂(四分),五加皮(三錢),川椒目(一錢),陳麥柴(四錢),豬苓(三錢五分),懷牛膝(三錢),淡吳萸(二分),白麻骨(一兩),澤瀉(三錢),車前子(三錢,包),葫蘆巴(三錢五分)
其二:來示云:小溲已通,腿腫亦稍減,夜寐較安,惟莖囊仍腫,胃納不旺。標本同病,理之尚非易易。
白話文:
桂皮(16 克),五加皮(12 克),花椒目(4 克),陳麥芽(16 克),豬苓(14 克),牛膝(12 克),淡吳茱萸(0.8 克),白麻仁(40 克),澤瀉(12 克),車前子(12 克,包裹),葫蘆巴(14 克)
上肉桂(四分,去粗皮為末,飯丸吞服),五加皮(三錢),炙雞金(四錢,去垢),葫蘆巴(三錢五分),淡吳萸(三分),川椒目(七分),車前子(四錢,絹包),範志曲(三錢),朱茯苓(五錢),兩頭尖(三錢五分,絹包),澤瀉(三錢,小茴香五分同炒),炒穀芽(六錢),陳麥柴(四錢),白麻骨(一兩)
左,黃疸:積濕蒸成黃疸,腹滿撐脹,脈左細右弦。宜在中焦治之。
白話文:
材料:
- 桂皮(4份,去除粗皮,研磨成粉,用飯糰包住吞服)
- 五加皮(30克)
- 炒雞內金(40克,去除雜質)
- 葫蘆巴(35克)
- 淡吳萸(3克)
- 花椒(7克)
- 車前子(40克,用紗布包住)
- 範志曲(30克)
- 朱茯苓(50克)
- 兩頭尖(35克,用紗布包住)
- 澤瀉(30克,與小茴香5克一起炒)
- 炒穀芽(60克)
- 陳麥柴(40克)
- 白麻骨(100克)
生□術(三錢五分),上川連(四分),西茵陳(三錢,酒炒),車前子(四錢,包),制香附(三錢五分),鹽半夏(三錢),炙雞金(四錢,去垢),澤瀉(三錢),沉香曲(四錢),枳殼(三錢五分),滑石(四錢,包),茯苓皮(四錢)
右,黃疸:黃疸脹滿,腹脹不能食,脈左細右弦。宜燥濕疏運。
白話文:
生白朮(3.5錢),上等川連(0.4錢),酒炒西茵陳(3錢),包裏車前子(4錢),制香附(3.5錢),鹽漬半夏(3錢),炙烤去垢雞內金(4錢),澤瀉(3錢),沉香曲(4錢),枳殼(3.5錢),包裏滑石(4錢),茯苓皮(4錢)
越鞠丸(三錢,包),上川連(四分,薑汁炒),澤瀉(三錢),滑石(五錢),橘紅(一錢),枳殼(三錢五分),炙雞金(四錢,去垢),車前子(三錢,包),法半夏(三錢),沉香曲(四錢),大腹皮(三錢),西茵陳(三錢),陳麥柴(四錢),鮮佛手(三錢五分)
左,一身腫脹,脈濡。風濕相搏,延防作喘。
白話文:
越鞠丸(3錢,研成粉後包覆)
上川連(4分,用薑汁炒過)
澤瀉(3錢)
滑石(5錢)
橘紅(1錢)
枳殼(3.5錢)
炙雞金(4錢,去除污垢)
車前子(3錢,研成粉後包覆)
法半夏(3錢)
沉香曲(4錢)
大腹皮(3錢)
西茵陳(3錢)
陳麥柴(4錢)
鮮佛手(3.5錢)
桑白皮(三錢),防風(三錢五分),萊菔子(四錢,炒),車前子(四錢,絹包),五加皮(三錢),防己(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去尖),豬苓(三錢五分),冬瓜皮(七錢),枳殼(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澤瀉(三錢),陳麥柴(四錢),白麻骨(一兩)
左,腹滿腹脹,已五旬,脈濡。行將成臌,弗忽。
白話文:
桑白皮(45公克),防風(52.5公克),萊菔子(60公克,炒過),車前子(60公克,用布包起來),五加皮(45公克),防己(52.5公克),白杏仁(60公克,去除尖端),豬苓(52.5公克),冬瓜皮(105公克),枳殼(52.5公克),白蒺藜(60公克),澤瀉(45公克),陳麥柴(60公克),白麻骨(150公克)
制香附(三錢五分),炙雞金(四錢),車前子(四錢,包),葫蘆巴(三錢五分),橘紅(一錢),大腹皮(三錢),豬苓(三錢五分),陳香櫞(三錢五分),法半夏(三錢五分),五加皮(三錢),澤瀉(三錢),兩頭尖(三錢),陳麥柴(四錢),白麻骨(一兩)
左,咳嗽,曾失血,邇來腹大瘕逆。宜泄肺運脾,分利水道。
白話文:
香附(10.5 克),炙雞金(12 克),車前子(12 克,用紗布包起來),葫蘆巴(10.5 克),橘紅(3 克),大腹皮(9 克),豬苓(10.5 克),陳香櫞(10.5 克),法半夏(10.5 克),五加皮(9 克),澤瀉(9 克),兩頭尖(9 克),陳麥柴(12 克),白麻骨(30 克)
旋覆花(三錢五分,包),五加皮(三錢),車前子(四錢,包),陳佛手(三錢五分),煅瓦楞粉(一兩,包),炙雞金(四錢),澤瀉(三錢,小茴香五分同炒),白杏仁(四錢),淡吳萸(二分,鹽水炒),冬瓜皮(五錢),兩頭尖(三錢),款冬花(三錢),陳麥柴(四錢),白麻骨(一兩)
白話文:
旋覆花(21克,布包)
五加皮(18克)
車前子(24克,布包)
陳佛手(21克)
煅瓦楞粉(60克,布包)
炙雞金(24克)
澤瀉(18克,與小茴香3克炒用)
白杏仁(24克)
淡吳茱萸(1.2克,鹽水炒)
冬瓜皮(30克)
兩頭尖(18克)
款冬花(18克)
陳麥柴(24克)
白麻骨(60克)
左,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脾陽不振,積濕氾濫,滿腹脹硬,兩腿俱腫,脈細,舌白,夜來溲多。肝脾交困,最防因腫增喘。
白話文:
濕氣造成的各種腫脹積液,都與脾臟有關。脾陽不足,濕氣蓄積泛濫,導致腹部脹硬,雙腿腫脹,脈搏細弱,舌苔發白,夜間小便增多。脾臟和肝臟虛弱受損,要注意防止腫脹加重導致喘息。
桂枝(三分),豬苓(三錢五分),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杜仲(三錢,鹽水炒),漂白朮(三錢五分),澤瀉(三錢),代赭石(四錢,煅,先煎),九香蟲(七分,焙),茯苓(五錢),冬瓜皮(五錢),煅瓦楞粉(一兩,絹包),車前子(四錢,絹包),陳麥柴(四錢)
白話文:
桂枝(0.6 克)、豬苓(7 克)、旋覆花(7克,用絲綢包起來)、杜仲(6 克,用鹽水炒過)、漂白朮(7克)、澤瀉(6 克)、代赭石(8克,煅燒過,先煎)、九香蟲(1.4克,焙炒過)、茯苓(10克)、冬瓜皮(10克)、煅瓦楞粉(20克,用絲綢包起來)、車前子(8克,用絲綢包起來)、陳麥草(8克)
左,濕鬱氣阻中州,轉運失司,滿腹脹大,大腸鳴不已,大便溏。氣化不及州都,小溲為之不利,膨狀顯著,延恐作喘。
白話文:
在腹部的左側,濕氣和鬱滯的氣阻滯在中焦(脾、胃、小腸),運化失調,導致腹部脹滿,大腸一直鳴叫不止,大便溏稀。氣化功能不及於膀胱,導致小便不利,腹脹明顯,恐怕會延伸為喘息。
桂枝(五分),豬苓(三錢五分),五加皮(三錢),範志曲(三錢),生□術(三錢五分),澤瀉(三錢,小茴香二分同炒),葫蘆巴(三錢五分),炙雞金(三錢,去垢),茯苓(四錢),水姜皮(四分),冬瓜皮(五錢),車前子(四錢,絹包),陳麥柴(四錢),白麻骨(一兩)
白話文:
桂枝(15 克)
豬苓(10.5 克)
五加皮(9 克)
範志曲(9 克)
生白朮(10.5 克)
澤瀉(9 克,與小茴香 0.6 克一同炒)
葫蘆巴(10.5 克)
炙雞內金(9 克,去除雜質)
茯苓(12 克)
水姜皮(1.2 克)
冬瓜皮(15 克)
車前子(12 克,用絹包)
陳麥草(12 克)
白麻根(30 克)
幼,黃疸:脈浮數,目白黃,神倦,舌黃,不思飲,表熱時有時無,大便不暢,小溲少。濕熱溫邪留戀,蒸郁化熱,由漸蒸黃,再當表裡兩治。
白話文:
小兒黃疸,脈搏浮而快,眼白泛黃,精神萎靡,舌頭發黃,不想喝水,體溫時高時低,大便不順暢,小便量少。這是因為濕熱和溫邪停留在體內,蒸騰郁積化為熱,逐漸導致皮膚發黃,應當同時治療表症和裡症。
越鞠丸(四錢,包),白豆蔻(七分,敲小粒後下),範志曲(三錢),車前子(四錢,包),橘紅(一錢),白杏仁(四錢,去尖),西茵陳(二錢,酒炒),豬苓(三錢五分),製半夏(二錢),生米仁(四錢),粉萆薢(四錢),澤瀉(三錢),省頭草(三錢,後下)
右,胸悶,乍寒熱,口膩不引飲,腹大形瘦,便少。氣滯血瘀。延防作喘,殊不可忽。
白話文:
藥方:
- 越鞠丸:4 錢,包起來
- 白豆蔻:7 分,敲碎成小粒後使用
- 範志曲:3 錢
- 車前子:4 錢,包起來
- 橘紅:1 錢
- 白杏仁:4 錢,去掉尖端
- 西茵陳:2 錢,用酒炒過
- 豬苓:3 錢 5 分
- 半夏:2 錢,經過處理
- 生米仁:4 錢
- 粉萆薢:4 錢
- 澤瀉:3 錢
- 省頭草:3 錢,最後加入
蘇梗(三錢),大腹皮(三錢,洗),春砂末(一錢,沖),澤瀉(三錢),四制香附(三錢五分),炙雞金(三錢,去垢),葫蘆巴(一錢),車前子(四錢,絹包),延胡索(三錢五分),沉香曲(四錢),廣木香(三錢五分)
白話文:
蘇梗 (3錢)
大腹皮 (3錢,洗淨)
春砂末 (1錢,沖泡)
澤瀉 (3錢)
四制香附 (3錢5分)
炙雞金 (3錢,去除雜質)
葫蘆巴 (1錢)
車前子 (4錢,用絹布包裹)
延胡索 (3錢5分)
沉香曲 (4錢)
廣木香 (3錢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