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滄洲醫案》~ 外瘍總門科 (17)

回本書目錄

外瘍總門科 (17)

1. 外瘍總門科

,喉痰:喉痰得消,尚防受風反復。

桑葉(三錢五分),土貝(四錢),忍冬藤(四錢),白蒺藜(四錢,炒去刺),陳皮(一錢),牛蒡子(三錢),絲瓜絡(三錢五分),山慈姑(七分),連翹(三錢),枇杷露(一兩,溫服)

,口歪:濕瘡不淨,近又口歪,脈微數。宜泄風清熱利濕。

桑葉,忍冬藤,茯苓,連翹,白蒺藜,絲瓜絡,生米仁,赤芍,石決明,橘絡,粉萆薢,丹皮,桑枝

,馬刀癧:馬刀癧,堅硬作酸,淹纏之症,不易奏功。

旋覆花,蘇子,白蒺藜,陳皮,海蛤粉,白芥子,忍冬藤,桑枝,絲瓜絡,土貝,合歡皮

,痰癧:濕毒流痰,腫脹從癧起因,此本體不足,痰濁濕熱下走三陰也。須速為消散。

歸身(三錢五分),連翹(三錢),川牛膝(三錢五分),防己(三錢五分),赤芍(三錢),忍冬藤(四錢),五加皮(三錢),生米仁(四錢),土貝(四錢),絲瓜絡(二錢),陳皮(一錢),桑枝(一兩)

,踝陰疽:形寒,踝陰疽腫脹,不易消。

歸鬚,白蒺藜,陳皮,伸筋草,忍冬藤,懷牛膝,生米仁,粉萆薢,絲瓜絡,制甲末,淡木瓜,小金丹(一粒)

,上齶癰:上齶癰,淹纏症也,不能旦夕計功。

鮮桑葉(三錢),大竹葉(三錢),土貝(四錢),丹皮(三錢五分),生石膏(三錢,先煎),銀花(三錢),甘菊瓣(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馬勃(七分),白茅根(一兩,去心)

,痘毒流注:痘毒流注,已結兩枚,不獨防其潰頭,且恐續竄不已。

歸尾,忍冬藤,制甲末,桑枝,赤芍,絲瓜絡,連翹,黃獨子,土貝,白蒺藜,丹皮

,偏玉枕疽:偏玉枕疽,腫脹,此中肝陽不潛,溫濕上蒸也,極易轉重,不可忽視。

歸身(三錢五分),連翹(三錢),陳皮(一錢),赤苓(三錢),赤芍(三錢五分),銀花藤(四錢),生米仁(四錢),澤瀉(三錢),土貝(四錢),白蒺藜(四錢),制殭蠶(三錢),茄子蒂(七隻)

,喉疳:喉疳碎腐脫皮,且有寒熱,質小任重,未可忽視。

桑葉(三錢五分),銀花(三錢五分),淡竹葉(三錢五分),丹皮(三錢五分),甘中黃(三錢五分,包),赤芍(三錢五分),知母(一錢),土貝(四錢),青蒿子(三錢五分)

,癧痰:癧痰受風復發,腫硬痠痛,頭暈納少,口乾苦,脈數。防潰頭。

桑葉(三錢五分),歸身(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海浮石(五錢),丹皮(三錢五分),赤芍(三錢五分),忍冬藤(四錢),昆布(三錢五分),連翹(三錢),土貝(四錢),絲瓜絡(三錢),海藻(三錢五分),海蛤粉(五錢,包),生穀芽(五錢)

白話文:

[外瘍總門科]

朱某,喉嚨痰多:喉嚨痰消了,但仍要預防受風再次發作。

處方:桑葉、土貝母、忍冬藤、炒白蒺藜、陳皮、牛蒡子、絲瓜絡、山慈菇、連翹、枇杷膏(溫服)。

劉某,口歪:濕瘡未癒,又出現口歪,脈象微弱而數。宜泄風清熱利濕。

處方:桑葉、忍冬藤、茯苓、連翹、白蒺藜、絲瓜絡、生米仁、赤芍藥、石決明、橘絡、粉萆薢、丹皮、桑枝。

徐某,馬刀瘡:馬刀瘡堅硬且疼痛,久治不癒,不易見效。

處方:旋覆花、蘇子、白蒺藜、陳皮、海蛤粉、白芥子、忍冬藤、桑枝、絲瓜絡、土貝母、合歡皮。

文某,痰核:濕毒流竄成痰核,腫脹由痰核引起,這是本體虛弱,痰濁濕熱下注三陰所致。需迅速消散。

處方:萆薢、連翹、川牛膝、防己、赤芍藥、忍冬藤、五加皮、生米仁、土貝母、絲瓜絡、陳皮、桑枝。

姚某,踝部陰疽:形寒,踝部陰疽腫脹,不易消退。

處方:當歸鬚、白蒺藜、陳皮、伸筋草、忍冬藤、懷牛膝、生米仁、粉萆薢、絲瓜絡、制南星末、淡木瓜、小金丹。

許某,上顎癰腫:上顎癰腫,久治不癒,不能指望短期內見效。

處方:鮮桑葉、大竹葉、土貝母、丹皮、生石膏(先煎)、金銀花、甘菊、白蒺藜、馬勃、白茅根(去心)。

夏某,痘毒流注:痘毒流注,已形成兩個膿皰,不僅要防止潰爛,還要預防繼續蔓延。

處方:當歸尾、忍冬藤、制南星末、桑枝、赤芍藥、絲瓜絡、連翹、黃獨、土貝母、白蒺藜、丹皮。

陳某,偏頭痛疽:偏頭痛疽腫脹,這是肝陽不潛,溫濕上蒸所致,極易加重,不可輕忽。

處方:萆薢、連翹、陳皮、赤苓、赤芍藥、金銀花藤、生米仁、澤瀉、土貝母、白蒺藜、制僵蠶、茄子蒂。

陸某,喉嚨疳瘡:喉嚨疳瘡潰爛脫皮,並伴有寒熱,病情較重,不可輕忽。

處方:桑葉、金銀花、淡竹葉、丹皮、甘草黃芩(包煎)、赤芍藥、知母、土貝母、青蒿子。

陸某,痰核:痰核因受風再次發作,腫硬疼痛,頭暈食慾不振,口乾苦,脈象數。預防潰爛。

處方:桑葉、萆薢、白蒺藜、海浮石、丹皮、赤芍藥、忍冬藤、昆布、連翹、土貝母、絲瓜絡、海藻、海蛤粉(包煎)、生穀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