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滄洲醫案》~ 外瘍總門科 (10)

回本書目錄

外瘍總門科 (10)

1. 外瘍總門科

煎水絞布□之。

,肥瘡:肥瘡,延蔓作癢出水。擬泄降分利法。

石決明,陳皮,丹皮,白茅根,細生地,生米仁,連翹,甘菊瓣,澤瀉,夏枯花

,黃水瘡:黃水瘡稍愈,是恙易反復,當再清化。

上川連,丹皮,銀花,川萆薢,石決明,川柏,浙菊,澤瀉

,鶴膝風:鶴膝風作痛,經絡短縮,氣血凝阻,不易見功。

全當歸(三錢五分),五加皮(三錢),金毛脊(三錢,去毛炙),淡木瓜(三錢五分,切,酒炒),淮牛膝(三錢五分),豨薟草(三錢五分,制),菟絲子(三錢,鹽水炒),白芥子(一錢),川斷(三錢,鹽水炒),白蒺藜(四錢,炒去刺),伸筋草(三錢),桑枝(一兩)

蘇葉(三錢),淡木瓜(三錢),木香(三錢),淨沒藥(三錢),劉寄奴(三錢),紅花(三錢),淨乳香(三錢),落得打(三錢)

煎水□之,不可吃。

,痰核黃水瘡:黃水瘡,滿面,作癢焮熱,痰核結腫,當風濕兩治。

桑葉,石決明,浙菊,澤瀉,丹皮,白蒺藜,銀花,陳皮,連翹,土貝,夏枯花,白茅根

,天柱疽:天柱疽,腫脹膿泄未化,勢防轉重,勿泛視之。

全當歸(三錢),制殭蠶(三錢),陳皮(一錢),茄子蒂(七隻),赤芍(三錢),角針(七分),生米仁(四錢),土貝(四錢,去心),白蒺藜(四錢),忍冬藤(四錢)

,眼丹:眼丹潰膿,眼皮全行翻出。幼質患此,不易見功。

桑葉,白蒺藜,石決明,丹皮,赤芍,澤瀉,浙菊,土貝,陳皮

,腿絡抽掣:心宕神乏,夜來腿絡抽掣,不得寐。擬標本兩治。

全當歸(三錢),鱉甲心(五錢,水炙,先煎),淮牛膝(三錢五分,鹽水炒),豨薟草(三錢五分,制),赤芍(三錢),石決明(四錢,用淡鹽水炒,先煎),川斷(三錢,鹽水炒),粉萆薢(四錢),炒香棗仁(三錢),丹皮(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炒去刺),桑寄生(五錢)

,發癰並起:毛際發、跨馬癰並起,濕熱蘊蒸,防滋大為患。

歸尾,忍冬藤,粉萆薢,赤芍,連翹,陳皮,土貝,丹皮,生米仁

,臟毒:濕熱結臟毒,出水出血症發。宜清化,目花頭蒙亦須顧及。

桑葉(三錢五分),石決明(一兩,煅,先煎),臟連丸(三錢五分,吞服),粉萆薢(三錢),丹皮(三錢五分),靈磁石(四錢,生,先煎),炒銀花(三錢),知母(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炒去刺),赤芍(三錢),炒槐米(三錢)

,流痰:流痰復潰,膿多氣穢,足膝無力,脈軟少神。肝腎積虛,急當培補,以冀漸漸見功。

潞黨參(二錢),當歸身(三錢),沙苑子(三錢),陳皮(一錢),生耆皮(三錢五分),川斷(三錢),淡木瓜(三錢五分),製半夏(三錢五分),制首烏(五錢),金毛脊(三錢,去毛炙),伸筋草(三錢),淮山藥(三錢),炒香穀芽(五錢,包)

白話文:

外瘍總門科

煎水,用布絞汁敷患處。

陶氏治療肥瘡:肥瘡,蔓延搔癢,流出水液。擬用泄降分利的方法治療。

藥方:石決明、陳皮、丹皮、白茅根、生地黃、生米仁、連翹、甘菊花、澤瀉、夏枯花

馬氏治療黃水瘡:黃水瘡稍有好轉,但此病容易反覆,應再次清化。

藥方:川連翹、丹皮、金銀花、川萆薢、石決明、川柏、浙貝母、澤瀉

郭氏治療鶴膝風:鶴膝風疼痛,經絡攣縮,氣血凝滯,不易見效。

藥方:全當歸(3.5錢)、五加皮(3錢)、金毛狗脊(3錢,去毛炙)、淡木瓜(3.5錢,切片,酒炒)、淮牛膝(3.5錢)、豨薟草(3.5錢,制)、菟絲子(3錢,鹽水炒)、白芥子(1錢)、川斷(3錢,鹽水炒)、白蒺藜(4錢,炒去刺)、伸筋草(3錢)、桑枝(1兩)

另一方:蘇葉(3錢)、淡木瓜(3錢)、木香(3錢)、沒藥(3錢)、劉寄奴(3錢)、紅花(3錢)、乳香(3錢)、落得打(3錢)

煎水,用布敷患處,不可內服。

陳氏治療痰核黃水瘡:黃水瘡遍佈面部,搔癢腫熱,痰核腫塊,應同時治療風濕。

藥方:桑葉、石決明、浙貝母、澤瀉、丹皮、白蒺藜、金銀花、陳皮、連翹、土茯苓、夏枯花、白茅根

王氏治療天柱疽:天柱疽,腫脹膿液尚未化解,病情可能加重,不可輕視。

藥方:全當歸(3錢)、殭蠶(3錢)、陳皮(1錢)、茄子蒂(7個)、赤芍藥(3錢)、角刺(0.7錢)、生米仁(4錢)、土茯苓(4錢,去心)、白蒺藜(4錢)、忍冬藤(4錢)

傅氏治療眼丹:眼丹潰爛流膿,眼瞼全部翻出。兒童患此病,不易見效。

藥方:桑葉、白蒺藜、石決明、丹皮、赤芍藥、澤瀉、浙貝母、土茯苓、陳皮

張氏治療腿絡抽搐:心神疲乏,夜間腿部經絡抽搐,無法入睡。擬用標本兼治的方法。

藥方:全當歸(3錢)、鱉甲(5錢,水炙,先煎)、淮牛膝(3.5錢,鹽水炒)、豨薟草(3.5錢,制)、赤芍藥(3錢)、石決明(4錢,用淡鹽水炒,先煎)、川斷(3錢,鹽水炒)、萆薢(4錢)、香棗仁(3錢)、丹皮(3.5錢)、白蒺藜(4錢,炒去刺)、桑寄生(5錢)

余氏治療發癰並發:毛髮邊緣發癰,跨馬癰同時出現,濕熱蘊結,防止病情加重。

藥方:當歸尾、忍冬藤、萆薢、赤芍藥、連翹、陳皮、土茯苓、丹皮、生米仁

梅氏治療臟毒:濕熱導致臟毒,出現水腫出血症狀。宜清化,也要注意目眩頭暈的症狀。

藥方:桑葉(3.5錢)、石決明(1兩,煅,先煎)、臟連丸(3.5錢,吞服)、萆薢(3錢)、丹皮(3.5錢)、靈磁石(4錢,生,先煎)、金銀花(3錢)、知母(3.5錢)、白蒺藜(4錢,炒去刺)、赤芍藥(3錢)、槐米(3錢)

程氏治療流痰:流痰再次潰爛,膿液多,氣味惡臭,足膝無力,脈弱神疲。肝腎虧虛,需及時補益,希望逐漸見效。

藥方:潞黨參(2錢)、當歸身(3錢)、沙苑子(3錢)、陳皮(1錢)、生黃耆(3.5錢)、川斷(3錢)、淡木瓜(3.5錢)、半夏(3.5錢)、何首烏(5錢)、金毛狗脊(3錢,去毛炙)、伸筋草(3錢)、淮山藥(3錢)、香穀芽(5錢,包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