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滄洲醫案》~ 外瘍總門科 (8)
外瘍總門科 (8)
1. 外瘍總門科
桑葉(三錢),土貝(五錢,去心),赤芍(三錢五分),制殭蠶(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去刺),馬勃(七分,包),絲瓜絡(三錢五分),澤瀉(三錢),石決明(一兩,煅,先煎),連翹(三錢),海浮石(四錢),白茅根(一兩)
李(幼),癰:痰癰僵木,腫入喉內,痰聲如曳鋸。防喘塞。
甜葶藶(四分),土貝(四錢,去心),白蒺藜(四錢,去刺),牛蒡子(三錢,切研),制蠶(三錢),煅瓦楞殼(一兩,先煎),白杏仁(四錢,去尖),陳皮(一錢,鹽水炙),馬勃(七分,包),白前(三錢五分),萊菔子(三錢,炒),玉樞丹末(一分,研末,用枇杷露一兩調化,燉溫再服)
陳(其二),上齶癰:上齶癰,大腐不已,作寒發熱,不易奏功。
炒黑荊芥(三錢五分),桑葉(三錢),馬勃(七分),澤瀉(三錢),石決明(一兩,煅,先煎),赤芍(三錢),連翹(三錢),通草(一錢),白蒺藜(四錢,炒去刺),土貝(五錢,去心),甘中黃(一錢,包),白茅根(一兩,去心)
張,肥瘡:風熱互郁,咳嗽目赤,兼之肥瘡延蔓,法當內外兩治。
桑葉(三錢),前胡(二錢),赤苓(三錢五分),生米仁(三錢),白杏仁(四錢),牛蒡子(三錢),澤瀉(三錢),枇杷露(一兩,沖服),象貝(四錢),赤芍(三錢),陳皮(一錢)
孫幼,癩:濕癲,延蔓作癢,出膿水,勢在發越,不易速愈。
鮮生地(五錢,打),丹皮(三錢五分),澤瀉(三錢五分),川柏(一錢,鹽水炒),甘中黃(一錢,包),綠豆衣(三錢)
殷,頰癰:頰癰,中頂高軟,勢欲潰頭。
全當歸,白蒺藜,煅瓦楞殼,赤芍,絲瓜絡,桑枝,土貝,陳皮
倪,托腮痰癰:托腮痰癰,開膿不少,余堅尚伏,須速為解散。
生耆皮(三錢五分),赤芍(三錢),忍冬藤(四錢),防風(一錢),山慈姑(七分,去毛切炒),甘草節(四分),白歸尾(三錢五分),土貝(四錢)
嚴,濕毒流痰:火升顴赤,胸悶少,濕毒流痰,潰腐僵木。當內外兩治。
全當歸(三錢),枳殼(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豨薟丸(三錢,吞服),川牛膝(三錢五分),陳皮(一錢),淡木瓜(三錢五分),生米仁(四錢),伸筋草(三錢五分),法半夏(三錢五分),粉萆薢(四錢),桑枝(一兩),石決明(一兩,先煎)
周,痰癰:風濕痰濁交阻,痰癰腫脹,表熱,脈數。最防痰升氣塞。不可忽。
蘇子(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制殭蠶(三錢),陳皮(一錢),牛蒡子(三錢),防風(三錢五分),土貝(五錢),澤瀉(三錢),萊菔子(三錢,炒),白杏仁四錢絲瓜絡三錢五分玉樞丹未二分,開水化服
白話文:
外瘍總門科
李(幼),癰: 痰液阻塞導致的癰疽,腫脹延伸至喉嚨,痰聲如同拉鋸。需預防呼吸受阻。處方包含甜葶藶、土貝、白蒺藜、牛蒡子、制蠶、煅瓦楞殼、白杏仁、陳皮、馬勃、白前、萊菔子及玉樞丹。
陳(其二),上齶癰: 上顎癰疽,久潰不癒,伴隨寒熱交替,療效不易顯著。處方包含炒黑荊芥、桑葉、馬勃、澤瀉、石決明、赤芍、連翹、通草、白蒺藜、土貝、甘中黃、白茅根。
張,肥瘡: 風熱交織鬱結,症狀包括咳嗽、眼紅,以及肥瘡蔓延,需內外兼治。處方包含桑葉、前胡、赤苓、生米仁、白杏仁、牛蒡子、澤瀉、枇杷露、象貝、赤芍、陳皮。
孫幼,癩: 濕熱導致的皮膚病,蔓延瘙癢,伴隨膿水滲出,病情容易擴散,不易迅速痊癒。處方包含鮮生地、丹皮、澤瀉、川柏、甘中黃、綠豆衣。
殷,頰癰: 頰部癰疽,腫脹部位高聳柔軟,有潰破的趨勢。處方包含全當歸、白蒺藜、煅瓦楞殼、赤芍、絲瓜絡、桑枝、土貝、陳皮。
倪,托腮痰癰: 托腮部位的痰液阻塞引起的癰疽,已部分膿瘍,但仍有堅硬腫塊殘留,需快速消散。處方包含生耆皮、赤芍、忍冬藤、防風、山慈姑、甘草節、白歸尾、土貝。
嚴,濕毒流痰: 顴骨紅腫,胸悶氣短,濕毒流注導致的痰液阻塞,潰爛僵硬,需內外兼治。處方包含全當歸、枳殼、白蒺藜、豨薟丸、川牛膝、陳皮、淡木瓜、生米仁、伸筋草、法半夏、粉萆薢、桑枝、石決明。
周,痰癰: 風濕痰濁交阻,導致癰疽腫脹,伴隨表熱、脈數,最需預防痰液上逆阻塞呼吸,不可輕忽。處方包含蘇子、白蒺藜、制殭蠶、陳皮、牛蒡子、防風、土貝、澤瀉、萊菔子、白杏仁、絲瓜絡及玉樞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