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滄洲醫案》~ 外瘍總門科 (1)
外瘍總門科 (1)
1. 外瘍總門科
黃,爛皮風:爛皮風,流水,紅熱作癢。肝火濕熱上蒸,非清化泄降不可。
白話文:
黃,爛皮風:這是一種皮膚病,會流出液體,皮膚紅腫發熱並且瘙癢。這是因為肝火和濕熱上升所致,必須要清熱、化濕、洩火、降逆才能治療。
上川連,桑葉,川柏,粉萆薢,鮮生地,丹皮,知母,澤瀉,石決明,浙菊,竹葉
白話文:
- 上川連:一種中草藥
- 桑葉:桑樹的葉子
- 川柏:一種中草藥,柏樹的嫩枝
- 粉萆薢:一種中草藥,又名豬苓
- 鮮生地:生地黃的鮮品
- 丹皮:牡丹花的根皮
- 知母:一種中草藥,百合科植物
- 澤瀉:一種中草藥,水生植物
- 石決明:決明子的種子
- 浙菊:菊花的一種
- 竹葉:竹子的葉子
施(右),痰氣入絡:痰氣流絡,絡氣失宣,左腿骱痠痛,不能行動,盜汗,脈細弦。因虛而病,理之不易。
白話文:
右施,痰氣進入經絡:痰氣流入經絡,導致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左腿大腿痠痛,無法行走,盜汗,脈象細小而緊張。這種病症是由於虛弱導致的,治療起來比較困難。
潞黨參(三錢五分),鹿角膠(七分,蛤粉炒珠膠),白蒺藜(三錢,去刺),制首烏(三錢),白芥子(四分),絡石藤(二錢),大熟地(三錢),炮薑炭(三錢),桑枝(五錢)
幼,胎火:臀部紅腫堅木,小腿亦腫,不易消。胎火濕熱交阻,防聚瘍,勿忽。
白話文:
潞黨參(17.5克),鹿角膠(3.5克,蛤粉炒珠膠),白蒺藜(15克,去刺),制首烏(15克),白芥子(2克),絡石藤(10克),大熟地(15克),炮薑炭(15克),桑枝(25克)
桑葉(三錢),淡芩炭(三錢五分),花粉(三錢),忍冬藤(四錢),赤芍(三錢),知母(三錢),絲瓜絡(三錢),土貝(四錢,去心),甘中黃(三錢五分,包)
杜,臁瘡:濕毒臁瘡,淹纏症也。
白話文:
桑葉(15克),淡竹葉炭(17.5克),花粉(15克),忍冬藤(20克),赤芍(15克),知母(15克),絲瓜絡(15克),土貝母(20克,去心),甘中黃(17.5克,包)
鮮生地,淡芩炭,鮮蘆根,赤芍,丹皮,川萆薢,通草,生苡仁
汪,搭疽:搭疽,腫潰。防毒陷。
白話文:
-
鮮生地:新鮮的地黃
-
淡芩炭:炒至淡褐色的黃芩
-
鮮蘆根:新鮮的蘆根
-
赤芍:赤芍藥
-
丹皮:牡丹皮
-
川萆薢:四年生川芎
-
通草:通草
-
生苡仁:未經炮製的苡仁
生耆皮(三錢五分),紫草(三錢五分),茯神(五錢),制殭蠶(三錢),遠志肉(七分,炒炭),桑枝(一兩,切),皂角針(一錢),生苡仁(三錢),茄子蒂(十三隻)
幼,熱癤:蘊熱上亢,熱癤不一,當清化分利。
白話文:
生黃耆 (10.5 克)、紫草 (10.5 克)、茯苓 (15 克)、乾製殭蠶 (9 克)、炒焦的遠志 (2.1 克)、桑枝 (30 克,切段)、皁角刺 (3 克)、生苡仁 (9 克)、茄子蒂 (13 個)
鮮生地,銀花,鉤勾,玉泉散(包),白蒺藜,桑葉,大竹葉,鮮蘆根
郁,肛癰:大腸濕熱下注,漸成肛癰,不易速效。
白話文:
- 鮮生地:西洋參
- 銀花:金銀花
- 鉤勾:忍冬藤
- 玉泉散(包):玉泉散(成藥)
- 白蒺藜:蒺藜子
- 桑葉:桑樹的葉子
- 大竹葉:毛竹的葉子
- 鮮蘆根:新鮮的蘆根
臟連丸(包),丹皮,淡芩炭,無花果,槐米,赤芍,赤苓,石決明,銀花,土貝,澤瀉
鄭,黃水瘡:黃水瘡,延蔓作癢,出水結痂。營分積濕蒸熱,宜清化主之。
白話文:
治療黃水瘡,症狀是皮膚上出現蔓延的黃色水泡,伴隨搔癢,流出水液後結痂。這種病症是營分積聚濕熱所致,需要清熱化濕來治療。
桑白皮,銀花,生米仁,通草,連翹,川萆薢,赤苓,白茅根,丹皮,淡竹葉,澤瀉
季,流注初成:胯間結核,逐漸滋大作痛,防成流注,急須消散,以防潰頭。
白話文:
桑白皮、銀花、生米仁、通草、連翹、川萆薢、赤苓、白茅根、丹皮、淡竹葉、澤瀉
歸尾,連翹,川牛膝,赤苓,赤芍,忍冬藤,防己,生米仁,土貝,絲瓜絡,川萆薢,通草,鮮蘆根桑枝
沈,背疽:背疽腫勢散蔓,紅暈不收,痛楚不能安寐。此係火瘍,防毒陷,殊不可忽。
白話文:
歸尾、連翹、川牛膝、赤苓、赤芍、忍冬藤、防己、生米仁、土貝、絲瓜絡、川萆薢、通草、鮮蘆根桑枝,用來治療背疽,這種背疽腫勢蔓延,紅暈消退不了,疼痛難忍,無法安睡。這是火瘍,容易引起毒素深入,不可輕忽。
廣藿梗,絲瓜絡,白杏仁,澤瀉,白蒺藜,陳皮,土貝,桑枝,赤芍,生米仁,茯苓,茄子蒂
白話文:
- 廣藿香
- 絲瓜絡
- 白杏仁
- 澤瀉
- 白蒺藜
- 陳皮
- 土貝母
- 桑枝
- 赤芍藥
- 生米仁
- 茯苓
- 茄子蒂
金(左),風濕:風濕入營分,一身作癢。淹纏之症,不易速效。
桑葉,豨薟草,生米仁,白茅根,白鮮皮,赤芍,連翹,丹皮,銀花,粉萆薢
白話文:
金(左)的風濕病:風濕侵入營分,全身瘙癢。這是一種纏綿難愈的病症,治療不容易迅速見效。
處方包括:桑葉、豨薟草、生薏苡仁、白茅根、白鮮皮、赤芍、連翹、牡丹皮、金銀花、粉萆薢。
江(右),癧痰:癧痰久積,中間軟而且紅,已有伏膿,勢難消散,作寒發熱,脈細。肝胃虛而營衛失調,收功殊非易易。
白話文:
右側江(位置),癧痰:癧痰積聚已久,中間軟且發紅,已有膿液積聚,不易消散,伴隨寒熱交替,脈象細弱。肝胃虛弱,營衛失調,治療起來並不容易。
銀柴胡(五分),歸身(三錢五分),白芥子(五分),甜杏仁(四錢,去尖),赤芍(三錢),防風(一錢),連翹(三錢),石決明(一兩,先煎),土貝(五錢),煅瓦楞粉(七錢,包),丹皮(三錢五分),桑枝(一兩)
白話文:
銀柴胡(0.3克),當歸(21克),白芥子(0.3克),杏仁(24克,去尖),赤芍藥(18克),防風(6克),連翹(18克),決明子(60克,先煎),土貝母(30克),煅瓦楞(42克,包煎),丹皮(21克),桑枝(60克)
徐,腿癰:腿癰眠丹並起。當清蘊熱主之。
桑葉,丹皮,土貝,絲瓜絡,石決明,連翹,花粉,銀花,白蒺藜,忍冬藤
許,痰癰:痰癰已成,勢難全散。
白話文:
徐,腿部有癤子:腿部的癤子伴有睡眠困難和丹毒症狀。應當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為主。
使用的藥材包括:桑葉、牡丹皮、土貝母、絲瓜絡、石決明、連翹、天花粉、金銀花、白蒺藜、忍冬藤。
許,痰濕型癤子:痰濕型的癤子已經形成,很難完全消散。
牛蒡子,桑葉,忍冬藤,蘇子,土貝,絲瓜絡,制鱉甲(五錢,先煎),赤芍(二錢,炒),海蛤粉(五錢,絹包),冬瓜子(四錢),制首烏(四錢),土貝(五錢),絲瓜絡(三錢),茯苓(五錢)
白話文:
牛蒡子、桑葉、忍冬藤、蘇子、土貝母、絲瓜絡、制鱉甲(5錢,先煎)、赤芍藥(2錢,炒過)、海蛤粉(5錢,用絹布包好)、冬瓜子(4錢)、制何首烏(4錢)、土貝母(5錢)、絲瓜絡(3錢)、茯苓(5錢)
陸,流注:流注,腐肉尚未脫盡,新肉見而不多,脈濡。宜托未盡之毒,參以養營宣絡,使氣血和暢,以希早日完口。
白話文:
流注: 流注是指傷口腐肉尚未完全脫落,長出新肉但不多,脈象濡軟。應當繼續清除殘留的毒素,同時滋養氣血,使氣血通暢,以期傷口早日癒合。
全當歸(三錢),赤芍(三錢,炒),海浮石(四錢),甘草節(四分),生耆皮(三錢五分),土貝(五錢,去心),絲瓜絡(三錢),川斷(三錢,鹽水炒),制首烏(五錢),陳皮(一錢),合歡花(三錢)
毛,爛皮風:爛皮風,延蔓,一時不易奏功。
白話文:
當歸:3錢
赤芍藥:3錢(炒過)
浮石:4錢
甘草節:4分
生黃耆皮:3錢5分
土貝母:5錢(挖去中心)
絲瓜絡:3錢
川斷:3錢(用鹽水炒過)
製首烏:5錢
陳皮:1錢
合歡花:3錢
桑白皮,淡芩炭,川萆薢,丹皮,銀花,地膚子,赤芍,甘中黃,澤瀉
白話文:
桑白皮、淡竹葉炭、川芎、丹皮、金銀花、地膚子、赤芍、甘草、澤瀉
俞,濕風瘡:濕風瘡延蔓,非清化不可。
桑葉,銀花,川萆薢,丹皮,連翹,赤芍,生米仁,澤瀉
林,痰癰:痰癰已成,難以消散。
白話文:
俞,濕風瘡:濕風引起的皮膚病蔓延,必須要清熱化濕才行。
可用的藥材有桑葉、銀花、川萆薢、丹皮、連翹、赤芍、生米仁、澤瀉。
林,痰癰:痰癰已經形成,很難自行消散。
歸鬚(三錢),白蒺藜(四錢,去刺),絲瓜絡(三錢),萊菔子(三錢,炒),白蒺藜(四錢),澤瀉(四錢)
洪,風痰:時毒風痰,大勢初定,左邊處堅硬,脈數而伏。風痰濁交阻膽胃,絡氣失宣。宜泄風清火進之。
白話文:
歸鬚(15克),白蒺藜(20克,去刺),絲瓜絡(15克),萊菔子(15克,炒),白蒺藜(20克),澤瀉(20克)
桑葉(三錢),川石斛(四錢),石決明(一兩,先煎),連翹(三錢),牛蒡子(三錢),土貝(四錢去心),制殭蠶(三錢五分),川通草(一錢),白蒺藜(四錢),赤芍(三錢五分),馬勃(七分),絲瓜絡(三錢),桑枝(一兩)
沈,牙槽風:牙槽風,內外腫脹,稍有寒熱,脈數弦。當內外兩治。
白話文:
桑葉(15克),川石斛(20克),石決明(50克,先煮), 連翹(15克),牛蒡子(15克),土貝(20克,去核),制殭蠶(17.5克),川通草(5克),白蒺藜(20克),赤芍(17.5克),馬勃(3.5克),絲瓜絡(15克),桑枝(50克)
桑葉(三錢),赤芍(三錢五分),枳殼(三錢),忍冬藤(四錢),牛蒡子(三錢),土貝(五錢,去心),竹茹(三錢),澤瀉(三錢),白蒺藜(四錢,炒去刺),連翹(三錢),通草(一錢),煅瓦楞殼(一兩,先煎)
童,疔:陽明絡熱,右大指疔勢方張,堅痛焮熱,食指又痛。急急清化,泄熱為要。
白話文:
桑葉(18公克),赤芍(21公克),枳殼(18公克),忍冬藤(24公克),牛蒡子(18公克),浙貝母(30公克,去除中間的胚芽),竹茹(18公克),澤瀉(18公克),白蒺藜(24公克,炒熟後去除刺),連翹(18公克),通草(6公克),煅燒過的瓦楞殼(60公克,先煎煮)
羚羊角(三錢五分,另煎),大竹葉(三錢五分),土貝(四錢,去心)地丁草(三錢),上川連(七分),花粉(三錢五分),忍冬藤(四錢),桑枝(一兩,切),鮮生地(一兩),知母(三錢),絲瓜絡(三錢五分)
嚴,流注:病後氣血未復,受風。四肢痛作酸,右膝筋骨漸痛,腫而漸熱,漸有流注之勢,急須消散。
白話文:
羚羊角(17.5克,另煎)
大竹葉(17.5克)
土貝(20克,去心)
地丁草(15克)
上川連(3.5克)
花粉(17.5克)
忍冬藤(20克)
桑枝(50克,切片)
鮮生地(50克)
知母(15克)
絲瓜絡(17.5克)
全當歸(三錢),白蒺藜(四錢),淮牛膝(三錢五分),鑽地風,川斷(三錢),伸筋草(三錢五分),豨薟草(三錢),生米仁(四錢),赤芍(三錢),絲瓜絡(三錢五分),臭梧桐(三錢五分),桑枝(一兩)
宋,疔:蛇背疔,㿉入手背。正氣大虛,法須內外兩治。
白話文:
當歸(3錢)
白蒺藜(4錢)
淮牛膝(3錢5分)
鑽地風(適量)
川斷(3錢)
伸筋草(3錢5分)
豨薞草(3錢)
生米仁(4錢)
赤芍(3錢)
絲瓜絡(3錢5分)
臭梧桐(3錢5分)
桑枝(1兩)
西洋參(三錢五分),石決明(一兩,先煎),歸鬚(三錢五分),忍冬藤(四錢),川石斛(四錢),白蒺藜(四錢),赤芍(三錢五分),連翹(三錢),淮小麥(五錢包),朱茯神(四錢),土貝(五錢),丹皮(三錢五分),白茅根(一兩,去心)
顧,濕熱化瘍不一,延防成風。當清營利濕。
白話文:
西洋參(21克)
石決明(60克,先煎)
歸鬚(21克)
忍冬藤(24克)
川石斛(24克)
白蒺藜(24克)
赤芍(21克)
連翹(18克)
淮小麥(30克,包裹)
朱茯神(24克)
土貝(30克)
丹皮(21克)
白茅根(60克,去中心)
桑白皮(三錢),銀花(三錢),冬瓜子(五錢),川萆薢(四錢),丹皮(三錢五分),連翹(三錢),白杏仁(三錢),防己(三錢五分),赤芍(三錢五分),生米仁(四錢),茯苓(四錢),白茅根(一兩)
張,癬風:血癬風,根株不斷,頭脹耳鳴,心宕足腫。氣陰兩虛,濕熱留戀,須標本兩治。
白話文:
桑白皮(15克),金銀花(15克),冬瓜子(25克),川貝母(20克),丹皮(17.5克),連翹(15克),白杏仁(15克),防己(17.5克),赤芍(17.5克),生米仁(20克),茯苓(20克),白茅根(50克)
制首烏,棗仁炭,丹皮,冬瓜子,鱉甲心,朱茯神,川萆薢,五加皮,石決明,元參,赤芍,象貝
楊,風:鶴膝風,痛楚不已,胸次悶。肝腎虛,風濕流絡,一時不易奏效也。
白話文:
中藥配方:
何首烏 大棗仁(炒焦) 丹皮 冬瓜子 鱉甲的內膜 朱茯苓 川芎 五加皮 石決明 遠志 赤芍 貝殼(蛤蜊)
全當歸,淡木瓜,陳皮,川斷,赤芍,豨薟草,枳殼,桑枝,土貝,臭梧桐,淮牛膝
白話文:
當歸、白木瓜、陳皮、川斷、赤芍藥、豨薟草、枳殼、桑枝、土貝母、臭梧桐、淮牛膝
宗,核:濕氣延腐,胯間結核,當清化分利。
鮮生地,忍冬藤,丹皮,三妙丸(包),絲瓜絡,生米仁,防己,連翹,赤苓,澤瀉,川萆薢
殷,喉風:猴痰,按之極堅,為風邪所迫,絡氣不通,未易消化。
白話文:
宗:濕氣導致腐爛,胯部出現結核,應該清熱化濕、利尿通淋。
使用新鮮生地、忍冬藤、牡丹皮、三妙丸(包)、絲瓜絡、生薏仁、防己、連翹、赤茯苓、澤瀉、川萆薢。
殷:喉風症狀:喉部有如猴痰般的硬塊,按壓非常堅硬,這是因為風邪侵襲,經絡氣血不通所致,不易消散。
桑葉,牛蒡子,歸鬚,忍冬藤,防風,蘇子,赤芍,海浮石,連翹,白蒺藜,土貝,海藻,小金丹(一丸,研沖)
王,流注:流注已成,勢在必潰。當攻托之。
白話文:
- 桑葉
- 牛蒡子
- 歸尾
- 忍冬藤
- 防風
- 蘇子
- 赤芍藥
- 海浮石
- 連翹
- 白蒺藜
- 土貝母
- 海藻
- 小金丹(一丸,研磨沖泡)
生耆皮,土貝,絲瓜絡,生米仁,白當歸,白蒺藜,連翹,制殭蠶,赤芍,忍冬藤,陳皮,白芷
羅,脊損:日來脊損如昨,痛楚猶甚,病屬先天不足,培補洵非易易。
白話文:
生黃耆、土茯苓、絲瓜絡、生薏仁、白當歸、白蒺藜、連翹、製殭蠶、赤芍藥、忍冬藤、陳皮、白芷
潞黨參,五穀蟲,杜仲,廣木香,制首烏,炙雞金,川斷,絲瓜絡,熟地炭,資生丸,沙苑子,金毛脊,桑寄生
白話文:
**潞黨參:**一種來自潞安的名貴人參。
五穀蟲: 一種從五穀中發育的蟲子,有滋補作用。
杜仲: 一種樹木的樹皮,具有強筋壯骨的功效。
廣木香: 一種香料,具有理氣止痛的作用。
制首烏: 經過加工處理後的首烏,具有補血養肝的功效。
炙雞金: 經過炙烤而成的雞內金,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川斷: 一種蕨類植物的根莖,具有活血通絡的功效。
絲瓜絡: 絲瓜乾燥後的纖維網狀物,具有清熱利尿的作用。
熟地炭: 經過炭化處理後的熟地,具有補腎養血的功效。
資生丸: 一種中藥丸劑,具有補氣養血的功效。
沙苑子: 一種植物的果實,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
金毛脊: 一種動物的脊骨,具有強健腰膝的功效。
桑寄生: 一種寄生在桑樹上的植物,具有養血安神的功效。
方,腫:表熱六日,右腳大腫,腫過腳骱。舌絳多刺,濕毒深重。質小,能勝任乎?
大豆卷,赤芍,川萆薢,澤瀉,桑葉,土貝,絲瓜絡,川牛膝,白蒺藜,連翹,忍冬藤
沈,肺癰:肺癰膿血較減,臭痰尚多,舌黃質紅,脈弦數。火升少寐,肢冷。體虛,病冗,理之不易。
白話文:
方:
症狀: 表現為發熱已經六天,右腳腫脹非常嚴重,腫得超過腳踝。舌頭顏色紅,舌苔上佈滿很多刺,說明體內濕熱毒氣很深。
詢問: 病人體質偏弱,能否承受這個藥方呢?
藥方: 大豆卷、赤芍、川萆薢、澤瀉、桑葉、土貝、絲瓜絡、川牛膝、白蒺藜、連翹、忍冬藤
沈:
症狀: 肺癰膿血已經減少,但是臭痰仍然很多,舌頭顏色黃,舌質紅,脈象弦數。患者經常感到頭部發熱,睡眠很少,四肢發冷。身體虛弱,病情拖延,治療起來不容易。
桑白皮,石決明,甜瓜子,朱茯神,地骨皮,黑山梔,白杏仁,首烏藤,生草,原枝金石斛,絲瓜絡,竹茹
馬,疽:偏背疽,腐肉初淨。尚須清理餘毒。
白話文:
**桑白皮:**桑樹樹皮的內側嫩皮。
石決明: 豆科植物決明的種子,又名草決明或黑腰豆。
甜瓜子: 甜瓜的種子。
朱茯神: 茯苓的紅色外皮。
地骨皮: 玄參科植物地骨皮的根莖。
黑山梔: 茜草科植物山梔的果實。
白杏仁: 杏樹的種子,味道較甜。
首烏藤: 蓼科植物何首烏的根莖。
生草: 未經加工的草藥。
原枝金石斛: 蘭科植物石斛的帶根莖。
絲瓜絡: 絲瓜曬乾後的筋脈。
竹茹: 竹子內壁的白色膜狀物。
潞黨參,白芍,淮山藥,陳皮,干首烏,大麥冬,朱茯神,甘草節,歸身,整玉竹,合歡花
葉,痔類:肛門痛如針刺,外面並無形質。此陰虛而有濕熱也。法當標本兩治。
白話文:
-
潞黨參:潞州地區生產的黨參
-
白芍:未經曬乾的芍藥根
-
淮山藥:淮陽地區生產的山藥
-
陳皮:曬乾的橘子皮
-
幹首烏:曬乾的多年生藤本植物何首烏的塊根
-
大麥冬:曬乾的萱草根莖
-
朱茯神:曬乾的茯苓菌核
-
甘草節:曬乾的甘草根莖
-
歸身:曬乾的生地黃根莖
-
整玉竹:曬乾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玉竹的根莖
-
合歡花:曬乾的合歡樹花朵
龜板膠,枳殼,槐花炭,赤苓,原生地,廣木香,銀花炭,甘草節,赤芍,淡芩炭,連翹
白話文:
龜板膠:龜殼膠
枳殼:枳實的外殼
槐花炭:槐花燒成的灰燼
赤苓:赤芝的菌核
原生地:生薑的根莖
廣木香:木香的一種
銀花炭:金銀花燒成的灰燼
甘草節:甘草的莖
赤芍:赤芍藥
淡芩炭:淡竹葉燒成的灰燼
連翹:連翹的枝條
升麻,乳香,陳雞冠花,葛根,沒藥,銀花,淡芩魚腥草,甘草節
煎湯熏洗。
白話文:
升麻:具有升陽舉陷,解毒透疹的作用。
乳香:具有活血止痛,消腫止痛的作用。
陳雞冠花:具有收斂止血,清熱解毒的作用。
葛根:具有解肌退熱,升陽止瀉的作用。
沒藥:具有活血止痛,消腫止痛的作用。
銀花: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作用。
淡芩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作用。
甘草節:具有益氣補脾,調和諸藥的作用。
程,疽:偏背疽,新肉紅甚,四圍孔多,脈軟弦。氣陰兩乏,適當濕令,胃呆,不能重用補藥,收口未免稍遲,宜起居慎之。
白話文:
程,疽病:長在背部一側的疽瘡,新生肉色鮮紅,周圍孔洞較多,脈象柔軟而細長。這是氣陰兩虛,濕氣適宜,胃氣不佳所致。不宜大量使用補藥,否則收口會比較慢,應該注意起居。
潞黨參,白芍,絲瓜絡,焦白朮,制首烏,合歡皮,川石斛,橘紅,當歸身,土貝,茯苓,資生丸,九香蟲,炒穀芽
林,梅核流注:水虧木鬱,濕隨氣陷,蒸為梅核流注,按之酸。癸水因而即止,法當參顧。
白話文:
潞黨參、白芍、絲瓜絡、焦白朮、制首烏、合歡皮、川石斛、橘紅、當歸身、土貝、茯苓、資生丸、九香蟲、炒穀芽
全當歸,絲瓜絡,防己,土貝,炒丹參,川牛膝,川萆薢,豨薟草,制香附,五加皮,赤芍
顧,流注:表熱風濕交郁,絡氣不通,漸成流注。急急消散為要。
白話文:
-
全當歸:整株當歸
-
絲瓜絡:絲瓜果實內的纖維質
-
防己:一種藤本植物的根
-
土貝母:一種百合科植物的球莖
-
炒丹參:經過炒制的丹參
-
川牛膝:一種車前科植物的根
-
川萆薢:一種豆科植物的莖葉
-
豨薟草:一種紫草科植物
-
制香附:經過加工炮製的香附
-
五加皮:五加科植物的樹皮
-
赤芍:一種芍藥科植物的根
大豆卷,獨活,土貝,絡石藤,秦艽,赤芍,豨薟草,桑枝,白蒺藜,忍冬藤,絲瓜絡
曾,癰:騎馬癰腫硬。濕熱壅阻,絡氣不宣,散淨恐不易也。
白話文:
大豆卷、獨活、土貝母、絡石藤、秦艽、赤芍、豨薟草、桑枝、白蒺藜、忍冬藤、絲瓜絡
上川連,歸身,銀花,川萆薢,連翹,赤芍,川柏,滑石,丹皮,土貝,知母,絲瓜絡
方,囊腫:溲痛得瘥,囊腫仍甚,表熱脈數。濕熱內戀,當以泄化。
白話文:
上川連:清熱解毒
歸身:補血活血
銀花:清熱解毒,消腫
川萆薢:清熱利濕,解毒
連翹:清熱解毒,消腫
赤芍:活血化瘀,止痛
川柏:清熱燥濕,固澀止血
滑石:清熱利濕,解毒
丹皮: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土貝:清熱化痰,利水
知母:滋陰降火,清熱
絲瓜絡:清熱解毒,利尿
青蒿子,歸鬚,制殭蠶,川萆薢,廣藿梗,赤苓,金鈴子,車前子,赤芍,土貝,延胡索,枸橘
洪,喉痰:喉痰大消,根株未斷,尚不可忽,余核凝伏不一,兼之腹左抽痛,均須顧及之。
白話文:
- 青蒿子
- 甘草鬚
- 炒僵蠶
- 川芎
- 廣藿香
- 赤茯苓
- 金鈴子
- 車前子
- 赤芍藥
- 土貝母
- 延胡索
- 枸橘
蘇梗,白蒺藜,絲瓜絡,沉香曲,制香附,陳皮,海浮石,淡木瓜,臺烏藥,土貝,大腹皮,桑枝
金,肺癰:肺癰,近日又反復,且傷風,脈弦數,鼻塞手冷,腹痛。病緒見多,兼顧不易。
白話文:
- 蘇梗:蘇草的莖
- 白蒺藜:蒺藜的種子
- 絲瓜絡:絲瓜的果實內膜
- 沉香曲:沉香木刨下的碎片
- 制香附:香附的加工品
- 陳皮:成熟曬乾的橘子皮
- 海浮石:海中形成的浮石
- 淡木瓜:木瓜的種子
- 臺烏藥:臺灣烏藥的果實
- 土貝:淡菜的殼
- 大腹皮:肉桂樹的樹皮
- 桑枝:桑樹的枝條
桑葉,川石斛,絲瓜絡,甘草節,白杏仁,竹茹,甜瓜子,通草,象貝,橘絡,元參,瓦楞殼
白話文:
桑葉:桑樹的葉子
川石斛:一種生長在四川的石斛
絲瓜絡:絲瓜曬乾後的纖維
甘草節:甘草的莖節
白杏仁:杏仁的白色部分
竹茹:竹子內層的白色薄膜
甜瓜子:甜瓜的種子
通草:一種中藥材,呈中空管狀
象貝:海貝類中的一種
橘絡:橘子的內皮
元參:一種藥用植物
瓦楞殼:一種貝類的硬殼
程,疽:股陰疽,已成,勢在必潰。
生耆皮,歸尾,忍冬藤,茯苓,皂角針,赤芍,絲瓜絡,生米仁,土貝,連翹,澤瀉
施,疽:穿踝疽,濕毒疽延腐。淹纏症也,不易奏效。
歸身,忍冬藤,陳皮,鮮生地,赤芍,防己,川萆薢,土貝,地膚子,桑枝
魯,流注:風痰氣,結於膻中之外,最防聚成流注,須消散為要。
白話文:
「程」方:股陰疽,已經形成,勢必會潰爛。
藥方:生耆皮、歸尾、忍冬藤、茯苓、皂角針、赤芍、絲瓜絡、生米仁、土貝、連翹、澤瀉。
「施」方:穿踝疽,濕毒導致的疽病延續腐爛,屬於頑固難治的病症,不容易見效。
藥方:歸身、忍冬藤、陳皮、鮮生地、赤芍、防己、川萆薢、土貝、地膚子、桑枝。
「魯」方:流注:風痰氣積聚在膻中之外,最怕聚集成流注,必須消散為要。
蘇子,全當歸,防風,絡石藤,陳皮,絲瓜絡,淡木瓜,臺烏藥,土貝,白蒺藜,廣鬱金,桑枝
白話文:
紫蘇葉、全當歸、防風草、絡石藤、陳皮、絲瓜絡、淡味木瓜、臺烏藥、土貝母、白蒺藜、廣鬱金、桑樹枝
楊,流注:流注,略見收小,無如所腫過甚,潰時風險尚在慮中。
全當歸,土貝,白蒺藜,淮牛膝,忍冬藤,赤芍,川斷,連翹,伸筋草,丹皮,五加皮
艾,癰:肛癰腫硬,已有膿伏,其勢不能不潰。宜通營化濕。以解方張之勢。
歸尾,忍冬藤,生米仁,絲瓜絡,赤芍,連翹,赤苓,川萆薢,土貝,丹皮,澤瀉
費,鵝爪風:病後血虛,指甲脫去,防成鵝爪風。
白話文:
楊的病,流注略微消退,但腫脹仍未完全消退,潰爛風險依然存在。治療用全當歸、土貝、白蒺藜、淮牛膝、忍冬藤、赤芍、川斷、連翹、伸筋草、丹皮、五加皮。
艾的病,肛癰腫硬,已化膿,潰爛不可避免。需通營化濕,緩解腫脹。治療用歸尾、忍冬藤、生米仁、絲瓜絡、赤芍、連翹、赤苓、川萆薢、土貝、丹皮、澤瀉。
費的病,鵝爪風,病後血虛,指甲脫落,需預防發展成鵝爪風。
歸身(三錢五分),豨薟草(三錢),丹皮(三錢五分),赤芍(三錢),白蒺藜(四錢),茯苓(四錢),忍冬藤(三錢),連翹(三錢),生米仁(四錢),白茅根(一兩)
白話文:
歸身(3.5錢),豨薟草(3錢),丹皮(3.5錢),赤芍藥(3錢),白蒺藜(4錢),茯苓(4錢),金銀花(3錢),連翹(3錢),生薏苡仁(4錢),白茅根(1兩)
戴,脫囊:癬藥咬破腎囊,借因延腐大痛。此中有濕熱為患也,脈濡,頭蒙,本體不足,既防脫囊,又慮別生枝節,急急解散濕熱為要。
白話文:
症狀:
脫囊:癬藥敷後導致腎囊破裂,造成延遲性的潰爛疼痛。
病因:
身體內有濕熱之邪作怪。脈象濡滑,頭部發蒙。由於患者本身體質虛弱,既要防止脫囊,又要擔心引發其他併發症。因此,急需驅散體內的濕熱之邪。
桑白皮,防己,地膚子,川萆薢,丹皮,川柏,連翹,陳皮,赤芍,知母,忍冬藤,土貝
徐,瘡痍:營分積濕化毒,瘡痍遍體,煩躁溲赤,便通,危深。火如燎原,不易速效。
白話文:
桑白皮、防己、地膚子、川萆薢、牡丹皮、黃柏、連翹、陳皮、赤芍、知母、忍冬藤、土茯苓。
患者病情描述:因為體內濕氣過重轉化為毒素,導致全身長滿了瘡癤,心情煩躁並且小便色紅,大便則是通暢的,病情非常危險。體內的火氣如同野火蔓延,很難迅速見效。
上川連(五分),銀花(三錢),滑石(四錢),清麟丸(三錢,絹包),丹皮(三錢五分),淡竹葉(三錢),赤苓(四錢),赤芍(三錢),生米仁(三錢),澤瀉(三錢)
史,外瘍:痧毒留戀營分,左耳牽痛,膿水並流,腦後結核腫甚,潰膿不少,二便俱通。仍以前法增損。
白話文:
上川連(5 分)
銀花(3 錢)
滑石(4 錢)
清麟丸(3 錢,用絹布包裹)
丹皮(3 錢 5 分)
淡竹葉(3 錢)
赤苓(4 錢)
赤芍(3 錢)
生米仁(3 錢)
澤瀉(3 錢)
上川連(五分),桑葉(三錢),花粉(三錢五分),茯苓(三錢),石決明(一兩,先煎),丹皮(三錢),知母(三錢五分),白杏仁(四錢),黃干菊(三錢),黑山梔(三錢),生米仁(三錢),淡芩炭(三錢),鮮蘆根(一兩)
馬,風癬:營分濕毒為患,風癬並起,結痂不一,其勢方張,急當清營利濕。
白話文:
上川連(10 克),桑葉(15 克),花粉(17.5 克),茯苓(15 克),石決明(60 克,先煎),丹皮(15 克),知母(17.5 克),白杏仁(20 克),黃菊花(15 克),黑山梔(15 克),生米仁(15 克),淡竹茹炭(15 克),鮮蘆根(60 克)
鮮生地,豨薟草,黑山梔,澤瀉,丹皮,連翹,紫花地丁,枇杷葉,赤芍,淡竹葉,鮮蘆根
於,內癰:表熱盛衰不定,少腹膀脹堅硬,按之痠痛。防聚內癰,不可忽。
白話文:
鮮生地、豨薟草、黑山梔、澤瀉、丹皮、連翹、紫花地丁、枇杷葉、赤芍、淡竹葉、鮮蘆根,用於治療內癰。內癰症狀表現為:外感熱邪盛衰不定,下腹部脹滿堅硬,按壓時感到酸痛。要防止內癰加重,不可掉以輕心。
大豆卷,歸鬚,生米仁,四制香附,桑葉,土貝敗醬草,延胡索,青蒿子,赤芍,黑山梔,桑枝
金,牙槽風:表熱,牙槽風,腫脹作痛,納少,脈數。風熱走入陽明絡,勢在方張,未可忽視。
白話文:
藥材:
- 黃豆卷:豆渣
- 歸鬚:當歸根鬚
- 生米仁:生薏仁
- 四制香附:經過四次炮製的香附
- 桑葉:桑樹葉
- 土貝敗醬草:土貝母
- 延胡索:延胡索
- 青蒿子:青蒿種子
- 赤芍:赤芍藥
- 黑山梔:黑梔子
- 桑枝:桑樹枝
桑葉(三錢),白蒺藜(三錢),制殭蠶(三錢),秦艽(三錢),牛蒡子(三錢),土貝(四錢),馬勃(七分,包),鉤勾(三錢,後下),赤芍(三錢),石決明(一兩,先煎),絲瓜絡(三錢五分),白茅根(一兩)
王,足發背:傷於濕者,下先受之,足骱紅腫脹木,防成足發背。急當清化主之。
白話文:
桑葉(15克),白刺蒺藜(15克),炮製薑蠶(15克),秦艽(15克),牛蒡子(15克),土貝母(20克),馬勃(3.5克,包煎),鉤藤(15克,後下),赤芍藥(15克),石決明(50克,先煎),絲瓜絡(17.5克),白茅根(50克)
三妙丸,丹皮,茯苓皮,澤瀉,鮮生地,赤芍,川萆薢,防己,桑白皮,冬瓜皮,生米仁
朱,腮:腮癰腫硬,防轉疔。急當清化主之。
白話文:
三妙丸
- 丹皮:滋陰降火,涼血活血
- 茯苓皮:健脾滲濕,安神定志
- 澤瀉:利尿通淋,瀉熱消腫
- 鮮生地:清熱涼血,生津止渴
- 赤芍: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 川萆薢:解毒消腫,清熱利尿
- 防己:利尿滲濕,除風濕
- 桑白皮:清熱涼血,養陰潤燥
- 冬瓜皮: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 生米仁:健脾益氣,滋陰清熱
鮮生地(一兩),桑葉(三錢),忍冬藤(三錢),白茅根(一兩),丹皮(三錢),白蒺藜(四錢),絲瓜絡(三錢),赤芍(三錢),土貝(四錢),連翹(三錢)
白話文:
生鮮地黃(50克)
桑葉(15克)
忍冬藤(15克)
白茅根(50克)
丹皮(15克)
白蒺藜(20克)
絲瓜絡(15克)
赤芍(15克)
土茯苓(20克)
連翹(15克)
田,痰癰:痰癰,巨腫極堅,按之作痛。正在作膿痛楚之時,不易全散。
歸鬚,土貝,山慈姑,忍冬藤,海浮石,赤苓,絲瓜絡,連翹,桑枝
翁,瘍:脘痛如刺,大便閉澀,溲少。痰氣凝結。防聚成瘍,殊不可忽。
白話文:
痰癰是一種腫塊,又大又硬,按壓時會疼痛。當腫塊化膿時,疼痛會非常劇烈,不容易完全消散。
可以用歸鬚、土貝、山慈姑、忍冬藤、海浮石、赤苓、絲瓜絡、連翹、桑枝來治療。
如果腹部疼痛如針刺,大便不通暢,小便量少,很可能是痰氣凝結。要小心避免痰氣聚集成瘍,不可輕忽。
蘇梗,旋覆花,延胡索,桑枝,四制香附,煅瓦楞粉,金鈴子,臺烏藥,沉香屑,楂炭
屠,濕瘡:舌光紅,咳嗽納少,便閉溲通,肌膚濕瘡延蔓。積濕化熱之症,一時不易奏功。
白話文:
蘇梗:蘇葉的莖
旋覆花:旋覆花的根
延胡索:延胡索的根
桑枝:桑樹的嫩枝
四制香附:經過四次加工的香附
煅瓦楞粉:煅燒過的瓦楞粉
金鈴子:金鈴子的種子
臺烏藥:臺灣產的烏藥
沉香屑:沉香木的粉屑
楂炭:山楂果實的炭
鮮生地(一兩),銀花(三錢),淡竹葉(三錢),地丁草(三錢),花粉(三錢),連翹(三錢),滑石(四錢),知母(三錢),生米仁(三錢),澤瀉(三錢),鮮蘆根(一兩)
李,肛癰:間有紅症,肛癰去年春初又起,迄今甫潰,膿水並流,內生攻痛,理之不易,難望速愈也。
白話文:
鮮生地(60克),銀花(15克),淡竹葉(15克),地丁草(15克),花粉(15克),連翹(15克),滑石(20克),知母(15克),生米仁(15克),澤瀉(15克),鮮蘆根(60克)
杜蘇子(三錢五分),北沙參(四錢),白芍(三錢),大荸薺(三枚),白芥子(一錢),左牡蠣(一兩,煅,先煎),土貝(四錢),炒穀芽(五錢),青蒿子(三錢五分),海浮石(四錢),絲瓜絡(三錢)
汪,坐板瘡:坐板瘡延蔓,痛癢並作,濕熱為病,非清化分利不可。
白話文:
杜仲(三錢五分)
北沙參(四錢)
白芍(三錢)
荸薺(三枚)
白芥子(一錢)
生蠔(一兩,煅燒,先煮)
土貝母(四錢)
炒麥芽(五錢)
青蒿子(三錢五分)
浮石(四錢)
絲瓜絡(三錢)
鮮生地(一兩,打),銀花(三錢),丹皮(三錢),赤苓(三錢),川柏(三錢五分,鹽水炒),連翹(三錢),赤芍(三錢),澤瀉(三錢),知母(三錢五分,鹽水炒),川萆薢(四錢),生米仁(四錢),鮮蘆根(一兩,去節)
楊,癀痘:胸悶瘕攻,頭暈,癀痘滿布,舌白,脈微弦。宜兼顧旁。
白話文:
鮮地黃(60克,搗碎)
金銀花(15克)
丹皮(15克)
赤茯苓(15克)
川柏(20克,用鹽水炒過)
連翹(15克)
赤芍藥(15克)
澤瀉(15克)
知母(20克,用鹽水炒過)
川芎(25克)
生米仁(25克)
鮮蘆根(60克,去節)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延胡索(三錢五分,炒),桑葉(三錢),銀花(四錢),煅瓦楞殼(一兩,先煎),臺烏藥(一錢),丹皮(三錢五分),甘中黃(一錢),金鈴子(三錢五分),小青皮(一錢),甘菊瓣(三錢五分),黑山梔(三錢),陳佛手(三錢五分)
陳,癤:熱癤滿頭,口渴,表熱,便溏溲少。內外同病,轉重可慮。
白話文:
旋覆花(3.5錢,包在絹布中)
延胡索(3.5錢,炒過)
桑葉(3錢)
金銀花(4錢)
煅瓦楞殼(1兩,先煎)
臺烏藥(1錢)
丹皮(3.5錢)
甘草(1錢)
金鈴子(3.5錢)
小青皮(1錢)
甘菊花瓣(3.5錢)
黑山梔(3錢)
陳皮(3.5錢)
上川連,桑葉,枳殼,車前子,淡芩,丹皮,炙雞金,澤瀉,粉葛根,雞蘇散,大腹皮,郁,瘡癰:瘡毒結為腿癰,已潰頭,一時不易奏功。
白話文:
上川連、桑葉、枳殼、車前子、淡芩、丹皮、炙雞金、澤瀉、粉葛根、雞蘇散、大腹皮、鬱金。
瘡癰: 瘡毒積聚形成腿部癰腫,已經潰爛,一時難以痊癒。
歸尾,川楝子,絲瓜絡,粉萆薢,赤芍,延胡索,川柏,連翹,土貝,忍冬藤,知母,澤瀉
蕭,下疳:濕毒不清,下疳不斂,非能旦夕計功。
白話文:
- 龜甲膠
- 川楝子
- 絲瓜絡
- 粉葛
- 赤芍藥
- 延胡索
- 川柏
- 連翹
- 土貝母
- 忍冬藤
- 知母
- 澤瀉
龍膽草(一錢),丹皮(三錢五分),川柏(三錢,鹽水炒),粉萆薢(四錢),黑山梔(三錢),赤芍(三錢),知母(三錢,鹽水炒),豬苓(三錢五分),土貝(四錢),花粉(三錢),銀花(四錢),滑石(四錢),澤瀉(三錢)
徐,流注:病纏三月,形色脈俱憊,便溏,跨馬流注,腫脹。內外同病,不易治。
白話文:
龍膽草(15克),丹皮(50克),川柏(50克,用鹽水炒過),粉萆薢(70克),黑山梔子(50克),赤芍藥(50克),知母(50克,用鹽水炒過),豬苓(50克),土貝母(70克),花粉(50克),金銀花(70克),滑石粉(70克),澤瀉(50克)
漂白朮(二錢,枳殼一錢同炒),歸鬚(三錢),陳皮(一錢),伸筋草(三錢),煨木香(七分),絲瓜絡(三錢),淡木瓜(三錢五分),粉萆薢(四錢),資生丸(三錢,吞服),土貝(四錢,去心),五加皮(三錢),桑枝(一兩),白蒺藜(四錢)
沈,風痰:時毒風痰初起,其勢方張,急急散之。
白話文:
漂白的朮(二錢,與枳殼一錢同炒)、歸鬚(三錢)、陳皮(一錢)、伸筋草(三錢)、煨過的木香(七分)、絲瓜絡(三錢)、淡木瓜(三錢五分)、粉萆薢(四錢)、資生丸(三錢,吞服)、土貝(四錢,去核)、五加皮(三錢)、桑枝(一兩)、白蒺藜(四錢)
桑葉(三錢五分),大豆卷(三錢),蘇子(三錢五分),防風(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土貝(四錢),桑枝(一兩),牛蒡子(三錢),制蠶(三錢),陳皮(一錢)
朱,濕毒化濁,小溲不流利。宜清化分利法。
白話文:
桑葉 (17.5 克),大豆卷 (17.5 克),蘇子 (17.5 克),防風 (17.5 克),白蒺藜 (20 克),土貝 (20 克),桑枝 (50 克),牛蒡子 (17.5 克),制蠶 (17.5 克),陳皮 (5 克)
龍膽草(三錢五分),上川連(五分,鹽水炒),滑石(四錢),川通草(一錢),川柏(二錢,鹽水炒),丹皮(三錢五分),甘草梢(三分),淡竹葉(三錢),知母(鹽水炒),黑山梔(三錢五分),粉萆薢(四錢),百部(一錢)
白話文:
龍膽草(21公克),川連(3公克,以鹽水炒過),滑石(24公克),川通草(6公克),川柏(12公克,以鹽水炒過),丹皮(21公克),甘草梢(1.8公克),淡竹葉(18公克),知母(以鹽水炒過),黑山梔(21公克),粉萆薢(24公克),百部(6公克)
苦參(三錢五分),知母(五錢),甘中黃(三錢),百部(五錢),地骨皮(五錢),銀花(五錢),龍膽草(五錢)
煎湯洗之。
徐,偏懸癰:偏懸癰未斂,咳嗆不已,當所急。
白話文:
苦參(10.5 克),知母(15 克),甘草(9 克),百部(15 克),地骨皮(15 克),銀花(15 克),龍膽草(15 克)
桑葉(三錢),冬瓜子(一兩),橘白(一錢),白茅根(一兩),白杏仁(四錢),生蛤殼(一兩,先煎),竹茹(二錢),玉蝴蝶(三分),川貝(三錢),茯苓(四錢),甘草節(五分),枇杷露(一兩,溫服),白前(三錢五分)
虞,痰癰:風熱流走不定,痰癰腫脹,時時咽痛。宜治表分。
白話文:
桑葉(15克),冬瓜子(60克),橘皮(6克),白茅根(60克),白杏仁(20克),生蛤殼(60克,先煮),竹茹(10克),玉蝴蝶(1.5克),川貝(15克),茯苓(20克),甘草片(2.5克),枇杷露(60克,加熱後服用),白前(17.5克)
桑葉(三錢),白杏仁(四錢),馬勃(七分,包),萊菔子(三錢,炒),牛蒡子(三錢),土貝(五錢),絲瓜絡(三錢五分),川石斛(三錢),白蒺藜(四錢),制殭蠶(三錢),生蛤殼(一兩,先煎),澤瀉(三錢五分),枇杷露(一兩,沖),金鎖匙(三錢五分)
沈,風癬:癬痰滋發,延防成風,不易速效。
白話文:
桑葉(15克),白杏仁(20克),馬勃(7克,包裹起來煎煮),萊菔子(15克,炒熟),牛蒡子(15克),土貝母(25克),絲瓜絡(17.5克),川石斛(15克),白蒺藜(20克),僵蠶(15克),生蛤殼(50克,先煎煮),澤瀉(17.5克),枇杷露(50克,沖泡),金鎖匙(17.5克)
鮮生地(一兩),桑白皮(三錢),滑石(四錢),丹皮(二錢),銀花(三錢),粉萆薢(四錢),赤芍(三錢),甘中黃(一錢,包),淡竹葉(三錢)
蕭,下疳:下疳略鬆,濕毒不化,未易速效。
白話文:
新鮮生地(60 克),桑白皮(18 克),滑石(24 克),丹皮(12 克),金銀花(18 克),粉防風(24 克),赤芍(18 克),甘草(6 克,包好),淡竹葉(18 克)
龍膽草(三錢五分),花粉(三錢),丹皮(三錢五分),土貝(三錢),銀花(三錢),川柏(三錢),赤芍(三錢),淡竹葉(三錢),甘中黃(一錢,包),知母(三錢),粉萆薢(四錢),朱燈芯(三分)
唐,腋乳癰:腋癰已潰,乳癰亦將潰頭。非輕症也。
白話文:
龍膽草(17.5克),花粉(15克),丹皮(17.5克),土貝母(15克),銀花(15克),川柏(15克),赤芍藥(15克),淡竹葉(15克),甘草(5克,包裹),知母(15克),粉萆薢(20克),朱燈心(1.5克)
全當歸(三錢五分),川楝子(三錢五分,炒),生耆皮(一錢),石決明(一錢,煅,先煎),赤芍(三錢五分),枸橘(三錢五分),忍冬藤(四錢),赤苓(三錢五分),土貝(四錢),皂角針(一錢),絲瓜絡(三錢五分),澤瀉(三錢五分),蒲公英(三錢)
馬,流臁:濕毒流注,逾半年,紫腫僵木,防潰頭,又搔破延腐。防轉臁瘡。
白話文:
-
當歸:三錢五分
-
川楝子:三錢五分(炒過)
-
生耆皮:一錢
-
石決明:一錢(煅過,先煎)
-
赤芍:三錢五分
-
枸橘:三錢五分
-
忍冬藤:四錢
-
赤苓:三錢五分
-
土貝:四錢
-
皁角針:一錢
-
絲瓜絡:三錢五分
-
澤瀉:三錢五分
-
蒲公英:三錢
歸鬚(三錢),川牛膝(三錢五分),陳皮(一錢),炒穀芽(五錢),赤芍(三錢),絲瓜絡(三錢五分),生米仁(三錢),土貝(五錢),粉萆薢(四錢),忍冬藤(四錢)
顧,癰:痰癰,堅腫高突,稍有表熱。
白話文:
歸鬚(15克),川牛膝(17.5克),陳皮(5克),炒穀芽(25克),赤芍(15克),絲瓜絡(17.5克),生米仁(15克),土貝(25克),粉萆薢(20克),忍冬藤(20克)
牛蒡子,歸鬚,白蒺藜,蘇子,絲瓜絡,防風,萊菔子,忍冬藤,小金丹(包吞)
陳,上齶癰:上齶癰,高腫僵腐,淹纏之症,未能旦夕計功也。
白話文:
- 牛蒡子: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 歸鬚:清熱利尿,消腫止痛
- 白蒺藜:清熱解毒,清肝明目
- 蘇子:潤肺止咳,化痰平喘
- 絲瓜絡:清熱利尿,通絡化瘀
- 防風:祛風散寒,止痛止癢
- 萊菔子:下氣消積,化痰止咳
- 忍冬藤:清熱解毒,利尿通淋
- 小金丹(包吞):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桑葉(三錢),土貝(五錢,去心),赤芍(三錢五分),制殭蠶(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去刺),馬勃(七分,包),絲瓜絡(三錢五分),澤瀉(三錢),石決明(一兩,煅,先煎),連翹(三錢),海浮石(四錢),白茅根(一兩)
李(幼),癰:痰癰僵木,腫入喉內,痰聲如曳鋸。防喘塞。
白話文:
桑葉(15公克),土貝(25公克,挖去中心),赤芍(18公克),製殭蠶(18公克),白蒺藜(20公克,去掉刺),馬勃(3.5公克,連外皮),絲瓜絡(18公克),澤瀉(15公克),石決明(50公克,炒焦,先煮),連翹(15公克),海浮石(20公克),白茅根(50公克)
甜葶藶(四分),土貝(四錢,去心),白蒺藜(四錢,去刺),牛蒡子(三錢,切研),制蠶(三錢),煅瓦楞殼(一兩,先煎),白杏仁(四錢,去尖),陳皮(一錢,鹽水炙),馬勃(七分,包),白前(三錢五分),萊菔子(三錢,炒),玉樞丹末(一分,研末,用枇杷露一兩調化,燉溫再服)
陳(其二),上齶癰:上齶癰,大腐不已,作寒發熱,不易奏功。
白話文:
甜葶藶(四分之一兩)
土貝母(四錢,去掉中間的芯)
白蒺藜(四錢,去掉刺)
牛蒡子(三錢,切碎並研磨)
炒蠶(三錢)
煅燒的瓦楞子殼(一兩,先煮)
白杏仁(四錢,去掉尖端)
陳皮(一錢,用鹽水炙烤)
馬勃(七分之一兩,包起來)
白前(三錢五分)
萊菔子(三錢,炒過)
玉樞丹粉末(一分,研磨成粉末,用一兩枇杷露調和,燉熱後服用)
炒黑荊芥(三錢五分),桑葉(三錢),馬勃(七分),澤瀉(三錢),石決明(一兩,煅,先煎),赤芍(三錢),連翹(三錢),通草(一錢),白蒺藜(四錢,炒去刺),土貝(五錢,去心),甘中黃(一錢,包),白茅根(一兩,去心)
張,肥瘡:風熱互郁,咳嗽目赤,兼之肥瘡延蔓,法當內外兩治。
白話文:
炒黑紫蘇(17.5克),桑葉(15克),馬勃(3.5克),澤瀉(15克),煅製決明子(50克,先煎),赤芍(15克),連翹(15克),通草(5克),炒去刺的白蒺藜(20克),去心的土貝母(25克),包著煎的甘草(5克),去心的白茅根(50克)
桑葉(三錢),前胡(二錢),赤苓(三錢五分),生米仁(三錢),白杏仁(四錢),牛蒡子(三錢),澤瀉(三錢),枇杷露(一兩,沖服),象貝(四錢),赤芍(三錢),陳皮(一錢)
孫幼,癩:濕癲,延蔓作癢,出膿水,勢在發越,不易速愈。
白話文:
桑葉(15克),前胡(10克),茯苓(17.5克),生薏仁(15克),白杏仁(20克),牛蒡子(15克),澤瀉(15克),枇杷露(50毫升,兌水服用),象貝(20克),赤芍(15克),陳皮(5克)
鮮生地(五錢,打),丹皮(三錢五分),澤瀉(三錢五分),川柏(一錢,鹽水炒),甘中黃(一錢,包),綠豆衣(三錢)
白話文:
生鮮地黃(50 公克,打碎)
丹皮(35 公克)
澤瀉(35 公克)
川柏(10 公克,用鹽水炒過)
甘中黃(10 公克,包起來)
綠豆衣(30 公克)
殷,頰癰:頰癰,中頂高軟,勢欲潰頭。
全當歸,白蒺藜,煅瓦楞殼,赤芍,絲瓜絡,桑枝,土貝,陳皮
倪,托腮痰癰:托腮痰癰,開膿不少,余堅尚伏,須速為解散。
白話文:
殷先生,頰癰:頰部生癰,中央高起且柔軟,有即將破潰的跡象。
處方包括全當歸、白蒺藜、煅瓦楞殼、赤芍、絲瓜絡、桑枝、土貝母、陳皮。
倪先生,托腮痰癰:托腮部位生痰癰,膿已排出一部分,但仍有硬塊未消散,需盡快使其消散。
生耆皮(三錢五分),赤芍(三錢),忍冬藤(四錢),防風(一錢),山慈姑(七分,去毛切炒),甘草節(四分),白歸尾(三錢五分),土貝(四錢)
嚴,濕毒流痰:火升顴赤,胸悶少,濕毒流痰,潰腐僵木。當內外兩治。
白話文:
生黃耆皮(3錢5分)
赤芍藥(3錢)
金銀花藤(4錢)
防風(1錢)
山慈菇(7分,去除毛髮切片炒製)
甘草葉(4分)
白首烏根(3錢5分)
土貝母(4錢)
全當歸(三錢),枳殼(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豨薟丸(三錢,吞服),川牛膝(三錢五分),陳皮(一錢),淡木瓜(三錢五分),生米仁(四錢),伸筋草(三錢五分),法半夏(三錢五分),粉萆薢(四錢),桑枝(一兩),石決明(一兩,先煎)
周,痰癰:風濕痰濁交阻,痰癰腫脹,表熱,脈數。最防痰升氣塞。不可忽。
白話文:
當歸:3 錢
枳殼:3 錢 5 分
白蒺藜:4 錢
豨薟丸:3 錢(口服)
川牛膝:3 錢 5 分
陳皮:1 錢
淡木瓜:3 錢 5 分
生米仁:4 錢
伸筋草:3 錢 5 分
法半夏:3 錢 5 分
粉萆薢:4 錢
桑枝:1 兩
石決明:1 兩(先煎煮)
蘇子(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制殭蠶(三錢),陳皮(一錢),牛蒡子(三錢),防風(三錢五分),土貝(五錢),澤瀉(三錢),萊菔子(三錢,炒),白杏仁四錢絲瓜絡三錢五分玉樞丹未二分,開水化服
白話文:
蘇子(17.5克),白蒺藜(20克),製殭蠶(15克),陳皮(5克),牛蒡子(15克),防風(17.5克),土貝母(25克),澤瀉(15克),萊菔子(15克,炒過),白杏仁(20克),絲瓜絡(17.5克),玉樞丹未(1克),用開水化開服下。
劉,流痰:氣鬱化痰,痰入筋骨間,發為流痰,潰頭之後,氣營交困,絡脈失養,患處腫木,腫重手臂不能舉動,脈右軟左微弦,內因之症,不易速效。
白話文:
流痰
流痰是因為氣鬱化為痰液,痰液進入筋骨之間。這種病症在潰爛後,氣血交困,絡脈得不到營養,患處因此腫脹疼痛,腫得連手臂都抬不起來。脈象右側柔軟,左側稍緊,這是內在因素引起的疾病,不容易快速治癒。
細生地(四錢),白蒺藜(四錢),淡木瓜(三錢五分,切,酒炒),土貝(四錢),全當歸(三錢),川斷(三錢,鹽水炒),伸筋草(三錢五分),忍冬藤(四錢),赤芍(三錢),川石斛(四錢),海蛤粉(七錢,包),甘草節(三分),桑枝(一兩)
白話文:
細生地:4錢
白蒺藜:4錢
淡木瓜:3錢5分,切片,用酒炒
土貝:4錢
全當歸:3錢
川斷:3錢,用鹽水炒
伸筋草:3錢5分
忍冬藤:4錢
赤芍:3錢
川石斛:4錢
海蛤粉:7錢,用紗布包起來
甘草節:3分
桑枝:1兩
歸鬚(五錢),淨乳香(三錢),劉寄奴(三錢五分),廣木香(三錢),淨沒藥(三錢),制甲末(三錢),白芥子(三錢),淡木瓜(三錢),桑枝(四錢)
煎濃,以青布兩方塊,浸汁內,趁熱絞乾,更迭□之,不可受風,更不可吃。
白話文:
歸鬚(25公克),純淨乳香(15公克),劉寄奴(17.5公克),廣木香(15公克),純淨沒藥(15公克),炙甲末(15公克),白芥子(15公克),淡味木瓜(15公克),桑枝(20公克)
貴姑太太,痔疾:據述痔瘡糾纏,便後繞肛易腫。此氣陰不足,濕熱下陷所致,邇來肝脾不調,脘臍作痛,感冒咳嗽,脈沉滑,右帶數。宜擇要立方。
白話文:
貴姑太太患有痔瘡,既往史中痔瘡纏繞,大便後肛門周圍容易腫脹。這是因為氣陰不足,濕熱下陷所致。最近肝脾失調,脘臍部位疼痛,有感冒咳嗽的症狀。脈象沉緩滑,右脈帶數。需要根據情況選擇重點,制定治療方案。
蜜炙紫菀(三錢五分),枳殼(三錢五分),炒槐花(三錢),陳佛手(三錢五分),前胡(三錢五分),臺烏藥(三錢五分),茯苓(四錢),炒穀芽(五錢),象貝(四錢),炙雞金(三錢),粉萆薢(四錢)
白話文:
蜂蜜炙紫菀(21克),枳殼(21克),炒槐花(18克),陳佛手(21克),前胡(21克),臺烏藥(21克),茯苓(24克),炒穀芽(30克),象貝(24克),炙雞內金(18克),粉萆薢(24克)
熏洗痔瘡方,不可吃:葛根(三錢),魚腥草(三錢),炙陳雞冠花(一兩),升麻(三錢),無花果(三錢),淡芩(四錢)
郭,痿:肝腎虛,濕隨下陷,兩小腿腫脹作酸,延防涉痿。
白話文:
治療痔瘡的薰洗方法中,不可使用的藥材:
葛根(3錢)、魚腥草(3錢)、炙陳雞冠花(1兩)、升麻(3錢)、無花果(3錢)、淡芩(4錢)
淮牛膝,防已,白蒺藜,桑枝,川斷,淡木瓜,臭梧桐,虎潛丸(包,另吞),五加皮,伸筋草,豨薟草
白話文:
- 淮山牛膝:強健筋骨
- 防己:利尿消腫
- 白蒺藜:疏肝理氣
- 桑枝:祛風止痛
- 川斷:補腎強骨
- 淡木瓜:清熱解毒
- 臭梧桐:散風寒,止痛
- 虎潛丸(包著服用,另服):活血化瘀
- 五加皮:強健腰膝
- 伸筋草:伸展筋骨
- 豨薟草:補腎強骨
朱,風癬:濕熱蘊蒸,延久有風癬之累。宜清營利濕,以解散之。
桑白皮,白鮮皮,陳皮,連翹,丹皮,苦參,生米仁,川柏,赤芍,豨薟草,粉萆薢
白話文:
朱砂,風濕疹:由於濕熱積聚蒸發,長時間會引發風濕疹的困擾。應該清熱除濕,來解除這種症狀。
使用的藥材包括:桑白皮、白鮮皮、陳皮、連翹、牡丹皮、苦參、生薏苡仁、黃柏、赤芍、豨薟草、粉萆薢。
邵,濕毒流痰:濕毒流痰,腐久不斂,易於出血,兩膝酸,脈濡。濕熱走三陰絡分,營絡受損。一時不易速效也。
白話文:
邵氏:濕熱導致痰液流淌。痰液黏稠腐臭,不易收斂,容易出血,雙膝痠軟,脈象濡滑。濕熱侵襲三陰經絡,損傷營血。短時間內難以奏效。
全當歸(三錢),粉萆薢(四錢),川斷(三錢五分,鹽水炒),赤芍(三錢),淮牛膝(三錢五分,鹽水炒),防己(三錢五分),豨薟草(三錢五分,制),土貝(四錢),五加皮(三錢),絲瓜絡(三錢五分),臭梧桐(三錢五分),生米仁(四錢)
陸,瘍:心肝不潛,蘊熱上亢,後項腦際作脹,痛楚不能著枕,脈大微數。延防凝聚成瘍,未可忽。
白話文:
當歸:3 錢
粉萆薢:4 錢
川斷:3 錢 5 分(用鹽水炒過)
赤芍:3 錢
淮牛膝:3 錢 5 分(用鹽水炒過)
防己:3 錢 5 分
豨薟草:3 錢 5 分(經過處理)
土貝:4 錢
五加皮:3 錢
絲瓜絡:3 錢 5 分
臭梧桐:3 錢 5 分
生米仁:4 錢
桑葉(三錢五分),元武版(四錢,鹽水炙,先煎),陳皮(一錢),赤芍(三錢,炒黑),丹皮(三錢五分),石決明(一兩,先煎),法半夏(三錢五分),合歡皮(三錢),連翹(三錢),白蒺藜(四錢,炒去刺),忍冬藤(四錢),絲瓜絡(三錢五分),炒槐花(三錢五分)
白話文:
桑葉(約 10.5 克),元武板(約 12 克,鹽水略烤後先煎),陳皮(約 3 克),赤芍(約 9 克,炒至變黑),丹皮(約 10.5 克),石決明(約 30 克,先煎),法半夏(約 10.5 克),合歡皮(約 9 克),連翹(約 9 克),白蒺藜(約 12 克,炒後去除刺),忍冬藤(約 12 克),絲瓜絡(約 10.5 克),炒槐花(約 10.5 克)
歸鬚(四錢),桑葉(三錢),浙菊(三錢),淨乳香(三錢),廣木香(三錢),銀花(四錢),絲瓜絡(三錢),淨沒藥(三錢)
白話文:
歸鬚(12克)、桑葉(9克)、浙菊(9克)、乳香(9克)、木香(9克)、金銀花(12克)、絲瓜絡(9克)、沒藥(9克)
煎水絞布□之。
陶,肥瘡:肥瘡,延蔓作癢出水。擬泄降分利法。
石決明,陳皮,丹皮,白茅根,細生地,生米仁,連翹,甘菊瓣,澤瀉,夏枯花
馬,黃水瘡:黃水瘡稍愈,是恙易反復,當再清化。
上川連,丹皮,銀花,川萆薢,石決明,川柏,浙菊,澤瀉
郭,鶴膝風:鶴膝風作痛,經絡短縮,氣血凝阻,不易見功。
白話文:
將藥材煎水後,用布包裹,再將藥汁絞出來。對於肥瘡,因為它蔓延作癢,並會流出水液,應該採用泄降分利的方法。使用的藥材包括石決明、陳皮、丹皮、白茅根、細生地、生米仁、連翹、甘菊瓣、澤瀉、夏枯花。至於黃水瘡,即使稍微好轉,也很容易復發,需要再次清化。使用的藥材包括上川連、丹皮、銀花、川萆薢、石決明、川柏、浙菊、澤瀉。而鶴膝風則會導致疼痛,經絡縮短,氣血凝滯,不易治癒。
全當歸(三錢五分),五加皮(三錢),金毛脊(三錢,去毛炙),淡木瓜(三錢五分,切,酒炒),淮牛膝(三錢五分),豨薟草(三錢五分,制),菟絲子(三錢,鹽水炒),白芥子(一錢),川斷(三錢,鹽水炒),白蒺藜(四錢,炒去刺),伸筋草(三錢),桑枝(一兩)
白話文:
當歸:三錢五分
五加皮:三錢
金毛脊:三錢(去掉毛後烘烤)
淡木瓜:三錢五分(切片,用酒炒過)
淮牛膝:三錢五分
豨薟草:三錢五分(經過處理)
菟絲子:三錢(用鹽水炒過)
白芥子:一錢
川斷:三錢(用鹽水炒過)
白蒺藜:四錢(炒過,去掉刺)
伸筋草:三錢
桑枝:一兩
蘇葉(三錢),淡木瓜(三錢),木香(三錢),淨沒藥(三錢),劉寄奴(三錢),紅花(三錢),淨乳香(三錢),落得打(三錢)
白話文:
蘇葉:15克
淡木瓜:15克
木香:15克
沒藥:15克
劉寄奴:15克
紅花:15克
乳香:15克
落得打:15克
煎水□之,不可吃。
陳,痰核黃水瘡:黃水瘡,滿面,作癢焮熱,痰核結腫,當風濕兩治。
桑葉,石決明,浙菊,澤瀉,丹皮,白蒺藜,銀花,陳皮,連翹,土貝,夏枯花,白茅根
王,天柱疽:天柱疽,腫脹膿泄未化,勢防轉重,勿泛視之。
白話文:
煎水喝,不要吃。
陳醫師說,黃水瘡,滿臉都是,又癢又熱,痰核結塊腫脹,要同時治療風濕。
藥方:桑葉、石決明、浙菊、澤瀉、丹皮、白蒺藜、銀花、陳皮、連翹、土貝、夏枯花、白茅根
王醫師說,天柱疽,腫脹流膿還沒化解,有可能會加重,不要輕視。
全當歸(三錢),制殭蠶(三錢),陳皮(一錢),茄子蒂(七隻),赤芍(三錢),角針(七分),生米仁(四錢),土貝(四錢,去心),白蒺藜(四錢),忍冬藤(四錢)
白話文:
當歸:3 錢
殭蠶:3 錢
陳皮:1 錢
茄子蒂:7 個
赤芍藥:3 錢
角針:7 分
生米仁:4 錢
土鼈(去心):4 錢
白蒺藜:4 錢
忍冬藤:4 錢
傅,眼丹:眼丹潰膿,眼皮全行翻出。幼質患此,不易見功。
桑葉,白蒺藜,石決明,丹皮,赤芍,澤瀉,浙菊,土貝,陳皮
張,腿絡抽掣:心宕神乏,夜來腿絡抽掣,不得寐。擬標本兩治。
白話文:
傅先生提到,眼丹這種病:當眼睛長了眼丹並且化膿,會導致整個眼皮都翻出來。小孩子如果得了這種病,比較難見到療效。
治療這種病可以使用的藥材有:桑葉、白蒺藜、石決明、牡丹皮、赤芍、澤瀉、浙江菊花、土貝母、陳皮。
張先生提到,腿部肌肉抽搐:心情不安,精神疲憊,晚上時腿部肌肉會抽搐,導致無法入睡。應該同時從根本和症狀上來治療。
全當歸(三錢),鱉甲心(五錢,水炙,先煎),淮牛膝(三錢五分,鹽水炒),豨薟草(三錢五分,制),赤芍(三錢),石決明(四錢,用淡鹽水炒,先煎),川斷(三錢,鹽水炒),粉萆薢(四錢),炒香棗仁(三錢),丹皮(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炒去刺),桑寄生(五錢)
白話文:
當歸:3 錢
鱉甲心:5 錢,水灸後,先煎
淮牛膝:3 錢 5 分,鹽水炒過
豨薟草:3 錢 5 分,處理過
赤芍:3 錢
石決明:4 錢,用淡鹽水炒過,先煎
川斷:3 錢,鹽水炒過
粉萆薢:4 錢
炒香棗仁:3 錢
丹皮:3 錢 5 分
白蒺藜:4 錢,炒過去除刺
桑寄生:5 錢
余,發癰並起:毛際發、跨馬癰並起,濕熱蘊蒸,防滋大為患。
歸尾,忍冬藤,粉萆薢,赤芍,連翹,陳皮,土貝,丹皮,生米仁
梅,臟毒:濕熱結臟毒,出水出血症發。宜清化,目花頭蒙亦須顧及。
白話文:
我發起了疔瘡並且一起出現:在毛髮邊緣長出了癤子,跨坐處也長了癰,這是因為濕熱積聚,要防止病情加重。
用藥包括:當歸尾、忍冬藤、粉萆薢、赤芍、連翹、陳皮、土貝母、牡丹皮、生薏苡仁。
梅,內臟中毒:濕熱結成內臟毒素,出現水腫和出血的症狀。應該清熱解毒,同時也要注意眼睛花和頭暈的問題。
桑葉(三錢五分),石決明(一兩,煅,先煎),臟連丸(三錢五分,吞服),粉萆薢(三錢),丹皮(三錢五分),靈磁石(四錢,生,先煎),炒銀花(三錢),知母(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炒去刺),赤芍(三錢),炒槐米(三錢)
程,流痰:流痰復潰,膿多氣穢,足膝無力,脈軟少神。肝腎積虛,急當培補,以冀漸漸見功。
白話文:
桑葉(21.25公克)
石決明 (60公克,先烘焙過,並先煎煮) 臟連丸 (21.25公克,吞服) 粉萆薢 (18公克) 丹皮 (21.25公克) 靈磁石 (24公克,生用,先煎煮) 炒銀花 (18公克) 知母 (21.25公克) 白蒺藜 (24公克,炒熟後去除刺) 赤芍 (18公克) 炒槐米 (18公克)
潞黨參(二錢),當歸身(三錢),沙苑子(三錢),陳皮(一錢),生耆皮(三錢五分),川斷(三錢),淡木瓜(三錢五分),製半夏(三錢五分),制首烏(五錢),金毛脊(三錢,去毛炙),伸筋草(三錢),淮山藥(三錢),炒香穀芽(五錢,包)
徐,風濕:濕熱隨氣下陷,兩小腿腫,屈伸步履均不便。宜先去風濕,再補肝腎。
白話文:
路黨參(10克),當歸身(15克),菟絲子(15克),陳皮(5克),生附子(17.5克),川斷(15克),淡木瓜(17.5克),製半夏(17.5克),制首烏(25克),金毛狗脊(15克,去毛炙用),伸筋草(15克),淮山藥(15克),炒香穀芽(25克,用布包裹)
細生地(四錢),桑白皮(三錢五分),淮牛膝(三錢五分,鹽水炒),五加皮(三錢),川柏(三錢五分,鹽水炒),丹皮(三錢五分),豨薟草(三錢五分),防已(三錢五分),知母(三錢五分,鹽水炒),赤芍(三錢),臭梧桐(三錢五分),粉萆薢(四錢)
白話文:
細生地(12克),桑白皮(10.5克),淮山牛膝(10.5克,用鹽水炒製),五加皮(9克),川柏(10.5克,用鹽水炒製),丹皮(10.5克),豨薟草(10.5克),防己(10.5克),知母(10.5克,用鹽水炒製),赤芍(9克),臭梧桐(10.5克),粉萆薢(12克)
白蒺藜(四錢),蒼朮(三錢),防己(四錢),忍冬藤(七錢),絲瓜絡(三錢),花粉(四錢),豨薟草(三錢),冬瓜皮(一兩),知母(四錢),赤芍(三錢)
煎湯□之。
顧,腮癰:寒熱止,咳嗽減,腮癰潰而不斂,一時不易奏功也。
白話文:
白蒺藜(20公克),蒼朮(15公克),防己(20公克),忍冬藤(35公克),絲瓜絡(15公克),花粉(20公克),豨薟草(15公克),冬瓜皮(50公克),知母(20公克),赤芍(15公克)
全當歸,陳皮,款冬花,茯苓,赤芍,甘草節,煅瓦楞殼,象牙屑,土貝,絲瓜絡,白杏仁,桑枝
林,腰腿痠:脈軟,咳嗽氣逆,氣短,腰腿痠軟,積虛已甚,治宜求本。
白話文:
**全當歸:**當歸全株
陳皮: 柑橘類水果的乾燥果皮
款冬花: 款冬花的乾燥花朵
茯苓: 茯苓菌的塊狀菌核
赤芍: 赤芍藥的乾燥根部
甘草節: 甘草的乾燥根部,已切成節狀
煅瓦楞殼: 牡蠣殼經過煅燒後的灰燼
象牙屑: 象牙的細碎顆粒
土貝: 海貝類動物的乾燥外殼
絲瓜絡: 絲瓜的乾燥纖維網狀組織
白杏仁: 杏仁,已去除皮
桑枝: 桑樹的乾燥枝條
潞黨參(三錢五分),歸身(三錢五分,土炒),橘白(一錢),川斷(三錢,鹽水炒),制於術(三錢五分),甘草炭(五分),鹽半夏(三錢五分),甜杏仁(三錢,去尖),茯苓(五錢),款冬花(二錢,炙),紫石英(四錢,先煎),肚坎臍(一條,洗),生穀芽(五錢,包)
趙,流注:右腿彎痠痛腫硬,屈伸不利,風濕痰阻痹絡氣,已成流注,不易消散。
白話文:
潞黨參(3.5錢),當歸(3.5錢,乾炒),陳皮(1錢),川斷(3錢,鹽水炒),炒白朮(3.5錢),甘草(0.5錢,炭化),半夏(3.5錢,鹽漬),甜杏仁(3錢,去尖),茯苓(5錢),款冬花(2錢,炙),紫石英(4錢,先煎),豬肚臍(1條,清洗),發芽的生穀粒(5錢,包裹)
歸尾(三錢),淮牛膝(三錢五分,炒),忍冬藤(四錢),伸筋草(三錢五分),赤芍(三錢),白蒺藜(四錢,炒去刺),絲瓜絡(三錢),防風(三錢五分),土貝(五錢,去心),秦艽(三錢),淡木瓜(三錢五分),防已(三錢五分),桑枝(五錢)
徐,癧:水虧肝旺,痰痹絡阻,項核累累,按之作酸,舌剝。最防遷延轉癧,須速為解之。
白話文:
歸尾(15克),淮牛膝(21克,炒過),金銀花(24克),伸筋草(21克),赤芍藥(18克),白蒺藜(24克,炒後去刺),絲瓜絡(18克),防風(21克),土貝母(30克,去心),秦艽(18克),淡木瓜(21克),防己(21克),桑枝(30克)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南沙參(三錢),土貝(四錢,去心),連翹(三錢),煅瓦楞粉(一兩,絹包),元參(三錢五分,秋石水炒),白蒺藜(四錢),桑枝(一兩,切),海浮石(四錢),川石斛(三錢),絲瓜絡(四錢),大荸薺(四杖,去芽),陳化熱(五錢,漂淡)
陸,腹皮癰:腹皮癰,腫硬極甚,紅熱作痛,其勢已成。一時不易即松。
白話文:
旋覆花(105 克,用紗布包裹)
南沙參(90 克)
土貝母(120 克,去中心)
連翹(90 克)
煅瓦楞粉(300 克,用紗布包裹)
元參(105 克,用秋石水炒過)
白蒺藜(120 克)
桑枝(300 克,切片)
海浮石(120 克)
川石斛(90 克)
絲瓜絡(120 克)
大荸薺(120 克,去芽)
陳化熱(150 克,漂洗後變淡)
歸鬚(三錢),制殭蠶(三錢),白蒺藜(四錢,炒去刺),桑枝(一,兩),赤芍(三錢),忍冬藤(四錢),陳皮(一錢),茄子蒂(七隻),土貝(五錢),絲瓜絡(三錢),生米仁(四錢)
白話文:
白芷(3錢),僵蠶(3錢),炒過的蒺藜(4錢,去掉刺),桑枝(1兩),芍藥(3錢),忍冬藤(4錢),陳皮(1錢),茄子蒂(7個),土貝母(5錢),絲瓜絡(3錢),生米仁(4錢)
吳,缺盆癰:缺盆癰,腫勢極甚,中項紅軟,內有伏膿,勢難消散。
歸鬚,忍冬藤,白蒺藜,白茅根,赤芍,絲瓜絡,丹皮,桑枝,土貝,連翹,浙菊
陸,懸癰:濕熱聚於懸癰部位,時發時愈,發時腫硬作痛,最防遷延蒸膿。不可泛視。
白話文:
吳氏醫案中提到缺盆癰,這種癰腫症狀非常嚴重,脖子中間發紅柔軟,裡面有膿包,很難自行消散。治療方法是用歸鬚、忍冬藤、白蒺藜、白茅根、赤芍、絲瓜絡、丹皮、桑枝、土貝、連翹、浙菊等藥材。
陸氏醫案中提到懸癰,是由於濕熱積聚在懸癰部位引起的,會反覆發作,發作時腫脹堅硬疼痛,最怕蔓延化膿。不可輕視此病。
臟連丸(一錢,吞服),土貝(四錢,去心),連翹(三錢五分),陳皮(一錢),槐花(三錢),絲瓜絡(三錢),粉萆薢(四錢),生米仁(三錢),銀花(三錢,炒),丹皮(三錢五分),茯苓(四錢),桑枝(一兩,切),白茅根(一兩,去心)
王(幼),花毒:花毒化癤不一,並結痰癰,夜來表熱,宜內外兩治。
白話文:
- 臟連丸:一錢,吞服
- 土貝:四錢,去除內部的種子
- 連翹:三錢五分
- 陳皮:一錢
- 槐花:三錢
- 絲瓜絡:三錢
- 粉萆薢:四錢
- 生米仁:三錢
- 銀花:三錢,炒過
- 丹皮:三錢五分
- 茯苓:四錢
- 桑枝:一兩,切片
- 白茅根:一兩,去除內部的根莖
桑葉(三錢五分),土貝(三錢,去心),赤芍(三錢五分),桑枝(七錢,切),丹皮(三錢五分),忍冬藤(四錢),黃獨子(三錢),白茅根(一兩,去心),連翹(三錢五分),絲瓜絡(三錢),海浮石(四錢)
許,偏背疽:偏背疽,紅暈散蔓,四圍腫硬,膿少頭多。濕熱鬱火交熾,非攻膿托毒不可。
白話文:
桑葉(17.5克),土貝母(15克,去心),赤芍藥(17.5克),桑枝(35克,切段),丹皮(17.5克),忍冬藤(20克),黃連(15克),白茅根(50克,去心),連翹(17.5克),絲瓜絡(15克),海浮石(20克)
生耆皮(一錢),忍冬藤(四錢),制殭蠶(三錢),陳皮(一錢),白當歸(四錢),絲瓜絡(三錢),角針(一錢),生米仁(四錢),赤芍(三錢),合歡皮(三錢),土貝(四錢),茄子蒂(十隻)
浦,少腹疽:少腹疽腫硬稍消,膿泄、不多。濕熱遏阻絡氣,一時不易即松。
白話文:
生黃芩(5克),忍冬藤(20克),炒僵蠶(15克),陳皮(5克),白當歸(20克),絲瓜絡(15克),角刺(5克),生薏米仁(20克),赤芍藥(15克),合歡皮(15克),土茯苓(20克),茄子蒂(10個)。
全當歸(三錢),忍冬藤(四錢),制殭蠶(三錢),茯苓(四錢),赤芍(三錢),絲瓜絡(三錢),陳皮(一錢),桑枝(一兩),土貝(五錢,去心),連翹(三錢),生米仁(三錢),茄子蒂(九隻)
白話文:
當歸 3 錢
忍冬藤 4 錢
殭蠶(加工過)3 錢
茯苓 4 錢
赤芍藥 3 錢
絲瓜絡 3 錢
陳皮 1 錢
桑枝 1 兩
車前草(去籽)5 錢
連翹 3 錢
生薏仁 3 錢
茄子蒂 9 個
施,爛皮癬:爛皮癬,延蔓作癢,水多。營分濕熱深重,一時不易即松。
桑葉,銀花,淡竹葉,通草,丹皮,連翹,粉萆薢,白茅根,赤芍,生米仁,白鮮皮
毛,濕疹:濕疹漸轉黃水瘡,作癢至甚,水多。脾經濕熱為病,宜清化主之。
白話文:
施
爛皮癬: 爛皮癬會蔓延擴散,奇癢無比,而且滲出液體很多。這是因為營分(血液)濕熱過盛,一時難以消除。
藥方: 桑葉、銀花、淡竹葉、通草、丹皮、連翹、粉萆薢、白茅根、赤芍、生米仁、白鮮皮
毛
濕疹: 濕疹逐漸變成黃水瘡,奇癢難耐,滲出液體很多。這是脾經濕熱導致的疾病,需要清化濕熱來治療。
桑白皮(三錢),鮮生地(一兩),銀花(三錢),滑石(四錢),丹皮(三錢五分),川柏(三錢五分,鹽水炒),粉萆薢(四錢),通草(一錢),赤芍(三錢),知母(三錢五分,鹽水炒),生米仁(四錢),白茅根(一兩)
費,症:少腹結症,潰膿極薄,此本體不充,痰濕阻滯氣機。一時不易速效。
白話文:
桑白皮(15克),新鮮生地黃(50克),金銀花(15克),滑石粉(20克),丹皮(18克),川柏(18克,用鹽水炒過),粉萆薢(20克),通草(5克),赤芍藥(15克),知母(18克,用鹽水炒過),生米仁(20克),白茅根(50克)
全當歸(三錢),旋覆花(三錢五分,包),茯苓(四錢),生米仁(四錢),赤芍(三錢),煅瓦楞粉(一兩,包),甘草節(四分),連翹(三錢),土貝(五錢,去心),絲瓜絡(三錢五分),陳皮(一錢),桑枝(一兩,切),海浮石(四錢),川楝子(三錢五分)
白話文:
-
當歸:3 錢
-
旋覆花:3.5 錢(包裹)
-
茯苓:4 錢
-
生米仁:4 錢
-
赤芍:3 錢
-
煅瓦楞粉:1 兩(包裹)
-
甘草節:0.25 錢
-
連翹:3 錢
-
土貝母:5 錢(去心)
-
絲瓜絡:3.5 錢
-
陳皮:1 錢
-
桑枝:1 兩(切碎)
-
海浮石:4 錢
-
川楝子:3.5 錢
徐,梅核流注:傷於濕者下先受之,兩小腿腫脹,並起梅核流注,按之作酸。此症最為淹纏,一時不易即松也。
白話文:
徐某,梅核氣:因濕邪傷人,下肢首先受累,兩小腿腫脹,肌膚出現梅核樣的硬結,按壓時有痠痛感。這種病症非常纏人,不容易立刻緩解。
桑白皮(三錢),冬瓜皮(四錢),防己(三錢五分),絲瓜絡(三錢),丹皮(三錢五分),茯苓(四錢,帶皮),粉萆薢(四錢),澤瀉(三錢),赤芍(三錢),五加皮(三錢),生米仁(四錢),桑枝(一兩),白茅根(一兩,去心)
程,風毒痰癰:頜下伏核,左右並起,按之作酸,防成風毒痰癰,速為消之。
白話文:
桑白皮(15克),冬瓜皮(20克),防己(17.5克),絲瓜絡(15克),丹皮(17.5克),茯苓(20克,連皮),粉葛(20克),澤瀉(15克),赤芍(15克),五加皮(15克),生米仁(20克),桑枝(50克),白茅根(50克,去中心)
牛蒡子(三錢),桑葉(三錢五分),土貝(五錢),鉤勾(三錢,後下),蘇子(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忍冬藤(四錢),澤瀉(三錢),萊菔子(三錢,炒),赤芍(三錢),絲瓜絡(三錢),桑枝(五錢),白茅根(一兩)
白話文:
牛蒡子(15克),桑葉(17.5克),土貝母(25克),鉤藤(15克,後加入),蘇子(17.5克),白蒺藜(20克),忍冬藤(20克),澤瀉(15克),萊菔子(15克,炒過),赤芍(15克),絲瓜絡(15克),桑枝(25克),白茅根(50克)
金山鉅富家(姓名已遺錄),少腹之下,胯彎之上,橫腫僵木,確係橫痃景象,子龍丸、犀黃丸均出《全生集》。服之未必得力,刻下所腫如卵,漸覺抽痛,此蒸膿也。由濕痰下注,肝腎絡阻,痹阻氣血而然。地處至陰,所以潰膿不透,非一定純陰症也。方書有謂:潰而不斂,是說不確,惟刀針斷不宜早用,熟透自潰,尤為穩妥。陽和湯,陰症藥也,湯中熟地、鹿角膠,易滯痰濕,麻黃、桂、姜,易傷陰分,雖各有相濟功用,而夏秋久服,究非所宜。(拙見)只須宣通血脈,疏解痰濕,以期可消。即或已有伏膿,亦足以定發越之勢。懸擬方,附加減法。並候。
白話文:
金山富翁家(姓名已遺失),小腹以下、胯骨彎曲上方,橫向腫脹僵硬,的確是橫痃(橫長腫塊)的症狀。《全生集》中記載的子龍丸、犀黃丸,服用效果不佳。目前腫塊像雞蛋大小,逐漸感覺到抽痛,這是膿腫化膿的徵兆。是由於濕痰下流,阻滯肝腎經絡,阻礙氣血運行所致。病竈部位屬極陰,所以膿無法破潰流出,這並不是單純的陰症。方書上說:「潰瘍不收斂」,這種說法並不準確。但是刀針手術不適合太早使用,等膿熟了自然會破潰,這樣比較穩妥。陽和湯是一種陰症藥,湯中的人參、熟地、鹿角膠容易滯留痰濕,麻黃、肉桂、生薑容易傷及陰分,雖然有相互調和的作用,但長期服用,尤其是在夏季和秋季,並非適宜。(我的見解是)只需要疏通血脈,化解痰濕,讓腫塊消退。即使已經有暗伏的膿腫,也能讓它順利發出來。以下提供藥方,並根據實際情況加減藥物。請稍作等待。
全當歸(三錢),忍冬藤(四錢),陳皮(一錢),粉萆薢(四錢,炒),赤芍(三錢),絲瓜絡(二錢),連翹(三錢),川牛膝(三錢五分,炒),土貝(四錢,去心),制甲末(三錢五分,包),茯苓(四錢),淡木瓜(三錢五分,切,酒炒),小金丹(一粒,研沖)
白話文:
全當歸:3錢
忍冬藤:4錢
陳皮:1錢
粉萆薢:4錢(炒)
赤芍:3錢
絲瓜絡:2錢
連翹:3錢
川牛膝:3錢5分(炒)
土貝:4錢(去心)
制甲末:3錢5分(包)
茯苓:4錢
淡木瓜:3錢5分(切,酒炒)
小金丹:1粒(磨碎,用熱水沖開)
如紅腫熱痛,小溲短赤,濕化為火者,可服清麟丸三錢,吞服;如抽痛甚,勢在必潰者,非攻托不可,除去制甲末、小金丹,加入生耆皮二錢或三錢、角針一錢;如膿透頂高而軟,遲遲不能自潰,刺破亦無不可。
附敷藥方:
白話文:
如果出現紅腫、疼痛、小便短赤,因濕氣化熱造成的,可以服用清麟丸三錢,直接吞服;如果抽痛劇烈,勢必會潰爛的,必須採取攻補措施,去除制甲末、小金丹,加入生黃耆皮二到三錢、角針一錢;如果膿水已經成熟,鼓起來很軟,遲遲不能自行潰爛,刺破也沒有關係。
血竭(四錢),麝香(三分),川貝(五錢,去心),干菖蒲(四錢),廣木香(五錢),淨乳香(五錢),淨沒藥(五錢),生大黃(一兩),加入蠍子尾
白話文:
血竭(4錢),麝香(0.3錢),川貝母(5錢,去心),乾菖蒲(4錢),廣木香(5錢),乳香(5錢,淨化過),沒藥(5錢,淨化過),生大黃(1兩),加入蠍子尾部。
以上九味,各為極淨末,用蔥汁、白蜜調少許,敷腫處。四圍中留一頂,約鴿子大。干則去淨再敷。
如患處僵木,未可破,下藥熨之。
白話文:
以上九種中藥材,都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蔥汁和白蜂蜜調和少量,敷在腫脹處。在腫脹周圍留出一個鴿子大小的空隙。藥粉乾了就清除乾淨,再重新敷藥。
歸尾(五錢),劉寄奴(四錢),王不留行(四錢),元胡索(五錢),淨乳香(四錢),淨沒藥(四錢),桃仁(四錢)
白話文:
馬蹄蓮(50 克),刺犁草(40 克),王不留行(40 克),川續斷(50 克),乳香(40 克),沒藥(40 克),桃仁(40 克)
上七味,煎濃,布絞乾,□熨,熨時勿受風。
孫,流火:傷於濕者,下先受之,濕潰肌膚,鬱蒸化熱,左足背紅腫焮熱,漸成流火。當清化主之。
白話文:
將以下的七種藥材煎煮至濃稠,然後用布包裹絞乾,趁熱敷在患處,敷的時候不要讓風吹到。
根據孫思邈的說法,如果是因為濕邪所導致的疾病,通常會先影響到身體的下部。濕氣侵蝕皮膚,鬱積蒸發轉化為熱氣,導致左腳背部紅腫並且發熱,逐漸形成流火症狀。治療應該以清熱化濕為主。
桑白皮(三錢),銀花(三錢),防己(三錢五分),滑石(四錢),丹皮(三錢五分),連翹(三錢),絲瓜絡(三錢),赤苓(三錢),赤芍(三錢),生米仁(四錢),粉萆薢(四錢),桑枝(一兩),白茅根(一兩,去心)
賴,瘰核:水虧木鬱,痰痹絡阻,項核累累,按之作痛,逐漸滋大。最防蒸膿潰頭,一時不易即松也。
白話文:
桑白皮(15克),金銀花(15克),防風(17.5克),滑石(20克),丹皮(17.5克),連翹(15克),絲瓜絡(15克),赤茯苓(15克),赤芍藥(15克),生米仁(20克),茯苓蓮(20克),桑樹枝(50克),茅根(50克,去中心梗)
南沙參(三錢),海浮石(四錢),白蒺藜(四錢,炒去刺),淡木瓜(三錢五分,切,酒炒),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土貝(四錢,去心),蘇子(三錢五分),桑枝(一兩),煅瓦楞粉(一兩,絹包),絲瓜絡(三錢),白芥子(一錢),首烏藤(四錢),陳海蜇(四錢)
白話文:
南沙參(15公克),浮石(20公克),白蒺藜(20公克,炒熟後去除刺),淡木瓜(17.5公克,切片後用酒炒),旋覆花(17.5公克,用絹布包裹),土貝母(20公克,去除心部),蘇子(17.5公克),桑枝(50公克),煅瓦楞粉(50公克,用絹布包裹),絲瓜絡(15公克),白芥子(5公克),首烏藤(20公克),陳海蜇(20公克)
鄒,梅核流注:濕熱隨氣下陷,走入厥陰絡。梅核流注疊起,腫硬作酸,夜來兩足微腫,最防前沿潰頭。法當清營泄熱主之。
白話文:
鄒氏:梅核氣是濕熱之氣隨氣下行,進入厥陰經絡所致。梅核氣腫起,腫硬而痠痛,夜間兩足輕微腫脹,最需要注意的是前方潰破化膿。治療方法應以清熱解毒為主。
鮮生地(一兩),赤芍(三錢五分),冬瓜皮(五錢),生米仁(四錢),川柏(三錢五分,鹽水炒),土貝(四錢),五加皮(三錢),粉萆薢(四錢),知母(三錢五分,鹽水炒),絲瓜絡(三錢),茯苓(四錢),桑枝(一兩),白茅根(一兩,去心)
張,腐潭:足背延腐成潭,淹纏之症,不易奏效。
白話文:
鮮生地一兩、赤芍三錢五分、冬瓜皮五錢、生米仁四錢、川柏三錢五分(鹽水炒)、土貝四錢、五加皮三錢、粉萆薢四錢、知母三錢五分(鹽水炒)、絲瓜絡三錢、茯苓四錢、桑枝一兩、白茅根一兩(去心),這是治療足背潰爛成潭,蔓延難治的藥方。
桑白皮(三錢),茯苓(四錢),土貝(四錢),桑枝(一兩),丹皮(三錢五分),陳皮(一錢),絲瓜絡(三錢),白茅根(一兩),赤芍(三錢五分),生米仁(四錢),粉萆薢(四錢)
王,爛皮黃水瘡:風濕熱蒸郁營分,爛皮黃水瘡延蔓,作癢水黏,濕熱深重,其勢方張。當風濕熱兩治。
白話文:
桑白皮、茯苓、土貝、桑枝、丹皮、陳皮、絲瓜絡、白茅根、赤芍、生米仁、粉萆薢各取適量,用於治療爛皮黃水瘡,這種瘡是由風濕熱鬱結於營氣所致,導致皮膚潰爛、流出黃水,並伴隨瘙癢和黏膩感,濕熱毒氣深入肌膚,病勢蔓延。需同時清熱利濕、祛風止癢,才能有效治療。
桑葉(三錢),銀花(三錢),石決明(一兩,煅,先煎),甘菊瓣(三錢五分),丹皮(三錢五分),赤芍(三錢),淡竹葉(三錢),赤苓(三錢),連翹(三錢),土貝(四錢),滑石(四錢),澤瀉(三錢),白茅根(一兩)
方,蟮拱頭:蟮拱頭,拱腫極甚,潰出血膿不少。此蘊熱為患也。一時不易奏效。
白話文:
桑葉(15克),銀花(15克),石決明(60克,先煎),甘菊瓣(17.5克),丹皮(17.5克),赤芍(15克),淡竹葉(15克),赤苓(15克),連翹(15克),土貝(20克),滑石(20克),澤瀉(15克),白茅根(60克)
桑葉(三錢),大竹葉(三錢),絲瓜絡(三錢),桑枝(一兩),赤芍(三錢),銀花(三錢),白蒺藜(四錢),白茅根(一兩),土貝(五錢),連翹(三錢),丹皮(三錢)
張,偏懸癰:偏懸癰,紅腫堅硬,濕熱凝阻,營氣不從,己有蒸膿之勢,全散終恐不易。
白話文:
桑葉、大竹葉、絲瓜絡各三錢,桑枝、白茅根各一兩,赤芍、銀花、白蒺藜、土貝、連翹、丹皮各三錢,用來治療偏懸癰。偏懸癰紅腫堅硬,是濕熱凝阻,營氣不通,已經有化膿的跡象,如果只用散瘀消腫的方法,恐怕很難完全治好。
歸尾(三錢),忍冬藤(四錢),陳皮(一錢),白茅根(一兩,去心),赤芍(三錢),絲瓜絡(三錢),生米仁(四錢),桑枝(一兩),土貝(四錢),連翹(三錢),白蒺藜(四錢)
白話文:
菊花尾巴(3錢),忍冬藤(4錢),陳皮(1錢),白茅根(1兩,去除根心),赤芍藥(3錢),絲瓜絡(3錢),生米仁(4錢),桑樹枝(1兩),貝母(4錢),連翹(3錢),白蒺藜(4錢)
王,對口天柱:濕熱聚於對口天柱之間,頭多膿少,腫硬作痛。濕毒濕熱交熾,營氣被遏。此係大瘍,防毒陷。急急托毒和營。
白話文:
頸部淋巴結腫大:濕熱聚集在頸部淋巴結之間,膿液較少,腫脹堅硬疼痛。濕熱毒素交加,阻滯營氣運行。這是一種大膿腫,需預防毒素深入皮下組織。必須緊急排出毒素並調和營氣。
老蘇梗(三錢五分),當歸(三錢五分),忍冬藤(四錢),白蒺藜(四錢),制殭蠶(三錢),赤芍(三錢),絲瓜絡(三錢),生米仁(四錢),角針(三錢五分),土貝(四錢),連翹(三錢),桑枝(一兩),茄子蒂(七隻)
李,濕熱入關節:濕熱流入關節,兩腿痠痛,痛入腿骱,舌白黃,脈數。毒郁不宣。宜清化分利。
白話文:
老蘇梗(21公克),當歸(21公克),忍冬藤(24公克),白蒺藜(24公克),殭蠶(18公克),赤芍(18公克),絲瓜絡(18公克),生米仁(24公克),角針(21公克),土貝母(24公克),連翹(18公克),桑枝(60公克),茄子蒂(7個)
越鞠丸(四錢),白蒺藜(四錢),豨薟草(三錢,制),淡木瓜(三錢五分,切炒),玉泉散(四錢,包),忍冬藤(四錢),五加皮(二錢),生米仁(四錢),赤芍(三錢),絲瓜絡(三錢),秦艽(三錢,炒),桑枝(一兩),海風藤(四錢)
許,花毒痰癰:花後風痰阻少陽絡,結為花毒痰癰,其勢已成,當再消之。
白話文:
越鞠丸(20克)
白蒺藜子 (20克) 豨薟草 (15克,經過炮製) 木瓜 (17.5克,切片後炒製) 玉泉散 (20克,用絹布包裹) 忍冬藤 (20克) 五加皮 (10克) 生米仁 (20克) 赤芍 (15克) 絲瓜絡 (15克) 秦艽 (15克,炒製後使用) 桑枝 (50克) 海風藤 (20克)
白蒺藜(四錢,炒去刺),陳皮(一錢),生甘草(三分),海浮石(四錢),赤芍(三錢),山慈姑(七分,切),絲瓜絡(三錢),土貝(五錢,去心),忍冬花(三錢),白茅根(一兩,去心)
馬,橫痃:橫痃腫硬,皮色不變,按之作痛。濕痰凝阻,營氣不從,其勢已成,姑且消之。
白話文:
- 炒過的白蒺藜四錢,去除刺
- 陳皮一錢
- 生甘草三分
- 海浮石四錢
- 赤芍三錢
- 切成片狀的山慈姑七分
- 絲瓜絡三錢
- 去核的土貝五錢
- 忍冬花三錢
- 去核的白茅根一兩
歸尾(三錢),忍冬藤(四錢),川牛膝(三錢五分),全瓜蔞(一兩,切),赤芍(三錢),絲瓜絡(三錢),白蒺藜(四錢),火麻仁泥(一兩),土貝(五錢),連翹(三錢),淡木瓜(三錢五分),車前子(四錢,包),小金丹(一粒,研沖)
吳,天疱瘡:天疱瘡,延發作癢,暑氣風熱交郁,當清化主之。
白話文:
歸尾(15克),忍冬藤(20克),川牛膝(17.5克),全瓜蔞(50克,切片),赤芍(15克),絲瓜絡(15克),白蒺藜(20克),火麻仁泥(50克),土貝母(25克),連翹(15克),淡木瓜(17.5克),車前子(20克,包),小金丹(1粒,研磨成粉)
桑葉(三錢),銀花(三錢),甘草(三分),丹皮(三錢),淡竹葉(三錢),澤瀉(三錢),連翹(三錢),滑石(四錢),鮮蘆根(一兩,去節)
李,防聚瘍:兩腿彎痠痛,不能履地,形寒微熱,頭脹胸悶,脈數。防轉重弗忽。
白話文:
桑葉(15克),金銀花(15克),甘草(1.5克),丹皮(15克),淡竹葉(15克),澤瀉(15克),連翹(15克),滑石(20克),鮮蘆根(50克,去節)
大豆卷(三錢),枳殼(三錢五分),淡木瓜(三錢五分),連翹(三錢),白蒺藜(四錢),橘紅(一錢),絲瓜絡(三錢),石決明(一兩,先煎),秦艽(三錢),製半夏(三錢五分),伸筋草(三錢),澤瀉(三錢),酒炒桑枝(一兩)
白話文:
大豆卷(15克),枳殼(17.5克),淡木瓜(17.5克),連翹(15克),白蒺藜(20克),橘紅(5克),絲瓜絡(15克),石決明(60克,先煎),秦艽(15克),製半夏(17.5克),伸筋草(15克),澤瀉(15克),酒炒桑枝(60克)
桂枝(四錢),羌活(四錢),海風藤(四錢),獨活(四錢),蘇葉(四錢),歸尾(三錢)
煎濃湯,布絞□之。
顏,濕疹:頭痛耳鳴失聰,便發濕疹,頭項伏核不一,脈數。宜泄降法。
白話文:
桂枝(16 克),羌活(16 克),海風藤(16 克),獨活(16 克),蘇葉(16 克),當歸尾(12 克)
冬桑葉(三錢),丹皮(三錢),甘菊瓣(三錢五分),赤苓(三錢),白蒺藜(四錢),連翹(三錢),陳皮(一錢),澤瀉(三錢),石決明(一兩,先煎),赤芍(三錢),生米仁(三錢),苦丁茶(一錢),清氣化痰丸(三錢,絹包)
張,肛癰:肛癰,紅腫而軟,已有伏膿之勢。當即潰之。
白話文:
冬桑葉(15克),丹皮(15克),甘菊花瓣(17.5克),赤苓(15克),白蒺藜(20克),連翹(15克),陳皮(5克),澤瀉(15克),決明子(60克,先煎),赤芍(15克),生米仁(15克),苦丁茶(5克),清氣化痰丸(15克,用紗布包好)
歸尾(三錢),川柏(一錢,鹽水炒),銀花(三錢),生米仁(四錢),赤芍(三錢),知母(一錢,鹽水炒),絲瓜絡(三錢),赤芍(三錢),土貝(四錢),粉萆薢(四錢),連翹(三錢),桑枝(五錢,切),無花果(一錢)
和尚,脫肛:氣分不足,濕熱下陷,始病痔墜,漸轉脫肛,脈濡。宜先清利濕熱。
白話文:
歸尾(15克),川柏(6克,用鹽水炒過),銀花(15克),生米仁(20克),赤芍(15克),知母(6克,用鹽水炒過),絲瓜絡(15克),赤芍(15克),土貝(20克),粉萆薢(20克),連翹(15克),桑枝(25克,切碎),無花果(6克)
臟連丸(三錢五分,吞服),升麻(四分),土貝(四錢,去心),赤苓(三錢),炒槐米(三錢),粉葛根(一錢),粉萆薢(四錢),通草(一錢),炒銀花(三錢),赤芍(三錢),廣木香(一錢),無花果(三錢),枳殼(三錢五分)
鄧,結瘍:肝腎虛寒,寒濕下阻,右足腫痛,延防結瘍,脈來濡。姑先急則治標。
白話文:
內臟連接丸(3.5錢,吞服),升麻(0.4錢),貫眾(4錢,去除中心),赤苓(3錢),炒槐米(3錢),粉葛根(1錢),粉萆薢(4錢),通草(1錢),炒銀花(3錢),赤芍(3錢),廣木香(1錢),無花果(3錢),枳殼(3.5錢)
蘇梗(三錢五分),懷牛膝(三錢五分,炒),五加皮(三錢),威靈仙(三錢五分,醋炒),防風(三錢五分),豨薟草(三錢五分,制),白蒺藜(四錢,炒去刺),淡木瓜(三錢五分,切,炒),防己(三錢五分,酒炒),臭梧桐(三錢五分),川斷(三錢,鹽水炒),千年健(一錢)
白話文:
蘇梗(3.5錢)
懷牛膝(3.5錢,炒過的)
五加皮(3錢)
威靈仙(3.5錢,醋炒過的)
防風(3.5錢)
豨薟草(3.5錢,炮製過的)
白蒺藜(4錢,炒過後去掉刺)
淡木瓜(3.5錢,切片、炒過的)
防己(3.5錢,酒炒過的)
臭梧桐(3.5錢)
川斷(3錢,鹽水炒過的)
千年健(1錢)
歸尾(五錢),獨活(三錢),淡木瓜(七錢,醋炒),淨乳香(三錢),羌活(三錢),蘇葉(七錢),劉寄奴(七錢),淨沒藥(三錢),加酒共水煎濃湯,布絞□之。
白話文:
歸尾(5 錢),獨活(3 錢),淡木瓜(7 錢,用醋炒過),淨乳香(3 錢),羌活(3 錢),蘇葉(7 錢),劉寄奴(7 錢),淨沒藥(3 錢),加入酒和水一起煎煮成濃湯,過濾後服用。
紀(正號),環跳作痛:三陰不足,痰濕逗留,左環跳,流走作痛,久不止,邇來神疲,嗜臥,脈左細不暢、右虛弦,腹中作脹。氣機不舒,病緒雜出,當循序養之。
白話文:
紀(正號),環跳穴疼痛:脾、腎、肝經氣血不足,導致痰濕瘀滯。左邊環跳穴疼痛且持續時間長。最近精神疲倦,嗜睡,左脈細弱不順暢,右脈虛弱無力,腹部脹滿。氣血運行不暢,疾病雜症紛呈,應循序漸進地調理。
川石斛(四錢),川斷(三錢,鹽水炒),白蒺藜(四錢,炒去刺),沙苑子(三錢,鹽水炒),新會皮(一錢),懷牛膝(三錢五分,鹽水炒),元參(三錢五分),炙雞金(三錢,去垢),法半夏(三錢五分),赤芍(三錢),大腹皮(三錢五分,洗),五加皮(二錢),生熟穀芽(五錢,絹包)
白話文:
川石斛(40 克)
川斷 (30 克,用鹽水炒製) 白蒺藜 (40 克,炒後去除刺) 沙苑子 (30 克,用鹽水炒製) 新會皮 (10 克) 懷牛膝 (35 克,用鹽水炒製) 元參 (35 克) 炙雞金 (30 克,去除污垢) 法半夏 (35 克) 赤芍 (30 克) 大腹皮 (35 克,清洗) 五加皮 (20 克) 生熟穀芽 (50 克,用紗布包覆)
馬,淵疽:生於腋下三寸,堅硬不紅。此瘍考《金鑑》所載,由憂恚太過,致肝膽兩傷而成,並非心火為患也。心火溫濕結淵疽,正當發越之時,不易轉松。
白話文:
馬,淵疽:長在腋下三寸處,堅硬但不發紅。這個瘡根據《金鑑》記載,是由於憂愁憤怒過度,導致肝膽兩傷而形成,並不是因為心火所致。心火溫濕會形成化膿的淵疽,在化膿發作時,不易消散變軟。
白當歸(三錢),生耆皮(三錢五分),連翹(三錢),紫草(一錢),赤芍(三錢),忍冬藤(四錢),制殭蠶(三錢),陳皮(一錢),土貝(五錢),絲瓜絡(三錢),角針(一錢),生米仁(四錢),茄子蒂(七隻)
程,癬:積濕蒸熱,兩胯作癢如癬,滋水搭碎莖皮。非專力清化不可。
白話文:
白當歸(15克),生耆皮(17.5克),連翹(15克),紫草(5克),赤芍(15克),忍冬藤(20克),制殭蠶(15克),陳皮(5克),土貝(25克),絲瓜絡(15克),角針(5克),生米仁(20克),茄子蒂(7個)
制茅朮(三錢五分),龍膽草(一錢),防己(三錢五分),陳皮(一錢),川柏(二錢,鹽水炒),赤芍(三錢),粉萆薢(四錢),生米仁(四錢),知母(二錢,鹽水炒),土貝(五錢),滑石(三錢),淡竹葉(三錢五分)
李,火癤:火癤疊竄,舌邊糙。陽明蘊熱上亢,時值火令,必須清營泄熱,以杜瘍患糾纏。
白話文:
茅朮(21公克),龍膽草(6克),防己(21公克),陳皮(6克),川柏(12克,用鹽水炒過),赤芍(18克),粉萆薢(24克),生米仁(24克),知母(12克,用鹽水炒過),土貝(30克),滑石(18克),淡竹葉(21公克)
鮮生地(四錢,打),石決明(七錢,先煎),扁豆衣(三錢),銀花(三錢),丹皮(三錢五分),滑石(三錢),甘中黃(一錢,包),赤芍(三錢五分),白茅根(一兩,去心)
程,風痰:風邪痰濁交阻,頜下兩結痰核,最防竄多成癧,須作速消散。
白話文:
- 鮮生地:4 錢,搗碎
- 石決明:7 錢,先煎
- 扁豆衣:3 錢
- 銀花:3 錢
- 丹皮:3.5 錢
- 滑石:3 錢
- 甘中黃:1 錢,包煎
- 赤芍:3.5 錢
- 白茅根:1 兩,去除中心
蘇子(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土貝(四錢),連翹(三錢),白芥子(七分),忍冬藤(四錢),海浮石(四錢),煅瓦楞殼(一兩,先煎),萊菔子(三錢五分,炒),絲瓜絡(三錢五分),橘絡(一錢)
朱,喉痰:喉痰得消,尚防受風反復。
白話文:
- 蘇子:3.5錢
- 白蒺藜:4錢
- 土貝母:4錢
- 連翹:3錢
- 白芥子:0.7錢
- 金銀花:4錢
- 海浮石:4錢
- 煅瓦楞子:1兩(先煎)
- 白蘿蔔籽:3.5錢(炒過)
- 絲瓜絡:3.5錢
- 橘絡:1錢
桑葉(三錢五分),土貝(四錢),忍冬藤(四錢),白蒺藜(四錢,炒去刺),陳皮(一錢),牛蒡子(三錢),絲瓜絡(三錢五分),山慈姑(七分),連翹(三錢),枇杷露(一兩,溫服)
白話文:
桑葉(10.5 克),土貝母(12 克),忍冬藤(12 克),白蒺藜(12 克,炒過去除刺),陳皮(3 克),牛蒡子(9 克),絲瓜絡(10.5 克),山慈姑(2.1 克),連翹(9 克),枇杷露(30 毫升,溫服)
劉,口歪:濕瘡不淨,近又口歪,脈微數。宜泄風清熱利濕。
桑葉,忍冬藤,茯苓,連翹,白蒺藜,絲瓜絡,生米仁,赤芍,石決明,橘絡,粉萆薢,丹皮,桑枝
徐,馬刀癧:馬刀癧,堅硬作酸,淹纏之症,不易奏功。
旋覆花,蘇子,白蒺藜,陳皮,海蛤粉,白芥子,忍冬藤,桑枝,絲瓜絡,土貝,合歡皮
文,痰癧:濕毒流痰,腫脹從癧起因,此本體不足,痰濁濕熱下走三陰也。須速為消散。
白話文:
劉某人,嘴巴歪斜:濕瘡未癒,近來又口歪,脈象微弱而數。應該要疏散風邪,清熱利濕。
藥方:桑葉、忍冬藤、茯苓、連翹、白蒺藜、絲瓜絡、生米仁、赤芍、石決明、橘絡、粉萆薢、丹皮、桑枝。
徐某人,馬刀癧:馬刀癧堅硬且酸痛,纏綿難癒,不易見效。
藥方:旋覆花、蘇子、白蒺藜、陳皮、海蛤粉、白芥子、忍冬藤、桑枝、絲瓜絡、土貝、合歡皮。
文某人,痰癧:濕毒流竄成痰,腫脹從癧開始,這是由於本體虛弱,痰濁濕熱下行侵犯三陰所致。需要快速消散。
歸身(三錢五分),連翹(三錢),川牛膝(三錢五分),防己(三錢五分),赤芍(三錢),忍冬藤(四錢),五加皮(三錢),生米仁(四錢),土貝(四錢),絲瓜絡(二錢),陳皮(一錢),桑枝(一兩)
白話文:
- 連翹:3錢
- 川牛膝:3錢5分
- 防己:3錢5分
- 赤芍:3錢
- 忍冬藤:4錢
- 五加皮:3錢
- 生米仁:4錢
- 土貝:4錢
- 絲瓜絡:2錢
- 陳皮:1錢
- 桑枝:1兩
姚,踝陰疽:形寒,踝陰疽腫脹,不易消。
歸鬚,白蒺藜,陳皮,伸筋草,忍冬藤,懷牛膝,生米仁,粉萆薢,絲瓜絡,制甲末,淡木瓜,小金丹(一粒)
許,上齶癰:上齶癰,淹纏症也,不能旦夕計功。
白話文:
姚,踝部的陰疽:感覺寒冷,踝部的陰疽出現腫脹,不容易消退。
使用歸鬚、白蒺藜、陳皮、伸筋草、忍冬藤、懷牛膝、生米仁、粉萆薢、絲瓜絡、製甲末、淡木瓜、小金丹(一粒)。
許,上齶的膿腫:上齶的膿腫是一種纏綿的病症,不能期望短期內見效。
鮮桑葉(三錢),大竹葉(三錢),土貝(四錢),丹皮(三錢五分),生石膏(三錢,先煎),銀花(三錢),甘菊瓣(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馬勃(七分),白茅根(一兩,去心)
白話文:
鮮桑葉(15克),大竹葉(15克),土貝母(20克),丹皮(17.5克),生石膏(15克,先煎),銀花(15克),甘菊花瓣(17.5克),白蒺藜(20克),馬勃(3.5克),白茅根(50克,去中心)
夏,痘毒流注:痘毒流注,已結兩枚,不獨防其潰頭,且恐續竄不已。
歸尾,忍冬藤,制甲末,桑枝,赤芍,絲瓜絡,連翹,黃獨子,土貝,白蒺藜,丹皮
陳,偏玉枕疽:偏玉枕疽,腫脹,此中肝陽不潛,溫濕上蒸也,極易轉重,不可忽視。
白話文:
夏天,痘毒流注:痘毒已經開始流注,已經長出兩個痘痘了,不僅要防止痘痘化膿,還要擔心它會不斷地蔓延。
可以用歸尾、忍冬藤、制甲末、桑枝、赤芍、絲瓜絡、連翹、黃獨子、土貝、白蒺藜、丹皮等藥材治療。
冬天,偏玉枕疽:偏玉枕疽腫脹,這是因為肝陽不潛,溫濕之氣上蒸導致的,很容易加重,不能輕視。
歸身(三錢五分),連翹(三錢),陳皮(一錢),赤苓(三錢),赤芍(三錢五分),銀花藤(四錢),生米仁(四錢),澤瀉(三錢),土貝(四錢),白蒺藜(四錢),制殭蠶(三錢),茄子蒂(七隻)
陸,喉疳:喉疳碎腐脫皮,且有寒熱,質小任重,未可忽視。
白話文:
-
歸身:3.5錢
-
連翹:3錢
-
陳皮:1錢
-
赤苓:3錢
-
赤芍:3.5錢
-
銀花藤:4錢
-
生米仁:4錢
-
澤瀉:3錢
-
土貝:4錢
-
白蒺藜:4錢
-
制殭蠶:3錢
-
茄子蒂:7個
桑葉(三錢五分),銀花(三錢五分),淡竹葉(三錢五分),丹皮(三錢五分),甘中黃(三錢五分,包),赤芍(三錢五分),知母(一錢),土貝(四錢),青蒿子(三錢五分)
陸,癧痰:癧痰受風復發,腫硬痠痛,頭暈納少,口乾苦,脈數。防潰頭。
白話文:
桑葉(21公克),金銀花(21公克),淡竹葉(21公克),丹皮(21公克),甘草(21公克,包起),赤芍(21公克),知母(6克),土貝母(24克),青蒿子(21公克)
桑葉(三錢五分),歸身(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海浮石(五錢),丹皮(三錢五分),赤芍(三錢五分),忍冬藤(四錢),昆布(三錢五分),連翹(三錢),土貝(四錢),絲瓜絡(三錢),海藻(三錢五分),海蛤粉(五錢,包),生穀芽(五錢)
胡,雞臍疳:淋濁雞臍疳並起,濕火鴟張,非清化不為功。
白話文:
桑葉(21克),當歸(21克),白蒺藜(24克),浮石(30克),丹皮(21克),赤芍藥(21克),忍冬藤(24克),昆布(21克),連翹(18克),土貝母(24克),絲瓜絡(18克),海藻(21克),海蛤粉(30克,包),生谷芽(30克)
綿紋生軍(四錢,後下),川柏(三錢,鹽水炒),銀花(四錢),滑石(四錢),元明粉(三錢五分,後下),知母(三錢,鹽水炒),甘中黃(一錢,包),連翹(三錢),龍膽草(三錢五分),丹皮(三錢),淡竹葉(三錢),車前子(四錢,絹包),土貝(五錢,去心)
李,痰瘤:痰瘤漸平,爛皮風延蔓,頭暈不淨。宜再內外兩治。
白話文:
綿紋生軍四錢,川柏三錢(鹽水炒),銀花四錢,滑石四錢,元明粉三錢五分(後下),知母三錢(鹽水炒),甘中黃一錢(包),連翹三錢,龍膽草三錢五分,丹皮三錢,淡竹葉三錢,車前子四錢(絹包),土貝五錢(去心)。李某,痰瘤漸平,爛皮風延蔓,頭暈不淨,需要內外兼治。
桑葉(三錢五分),海藻(三錢五分),連翹(三錢),陳皮(一錢),丹皮(三錢五分),昆布(三錢五分),忍冬藤(四錢),石決明(一兩,煅,先煎),甘菊瓣(三錢五分),土貝(四錢,去心),絲瓜絡(三錢五分),澤瀉(三錢)
徐,流注:流注已成,酸脹不已,風濕痰流絡,勢欲作膿,不易見松。
白話文:
桑葉(21.25 克),海藻(21.25 克),連翹(18 克),陳皮(6 克),丹皮(21.25 克),昆布(21.25 克),忍冬藤(24 克),石決明(60 克,煅燒後先煎),甘菊瓣(21.25 克),土貝母(24 克,去除中心),絲瓜絡(21.25 克),澤瀉(18 克)
歸鬚(三錢五分),連翹(三錢),忍冬藤(四錢),鑽地風(一錢),片薑黃(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絲瓜絡(三錢五分),豨薟草(三錢五分,制),土貝(五錢),制甲末(三錢五分,包),伸筋草(三錢),桑枝(一兩)
童,胎火:胎火濕熱,蒸為爛皮風。當清化分利主之。
白話文:
黃芩(3.5錢),連翹(3錢),忍冬藤(4錢),鑽地風(1錢),片薑黃(3.5錢),白蒺藜(4錢),絲瓜絡(3.5錢),豨薟草(3.5錢,已處理),土貝(5錢),甲末(3.5錢,已包),伸筋草(3錢),桑枝(1兩)
銀花(三錢),石決明(七錢,先煎),白茅根(一兩),甘中黃(一錢,包),淡竹葉(三錢五分),通草(七分),綠豆衣(三錢),滑石(三錢)
孫,癧痰:癧痰受風,腫大,日晡寒熱,胸悶。當內外兩治。
白話文:
銀花(15 克)
石決明 (35 克,先煎) 白茅根 (50 克) 甘草 (5 克,包裹) 淡竹葉 (17.5 克) 通草 (3.5 克) 綠豆衣 (15 克) 滑石 (15 克)
青蒿子(三錢五分),歸鬚(三錢五分),海蛤粉(七錢,包),牛蒡子(二錢),白蒺藜(四錢),赤芍(三錢五分),昆布(三錢五分),生穀芽(五錢),桑葉(三錢五分),土貝(五錢),海藻(三錢五分),蘇子(三錢五分),陳皮(一錢)
程,胎癩:胎癩未曾斷根,小癤續竄不已。當清營泄熱。
白話文:
青蒿子(16.8 公克),歸鬚(16.8 公克),海蛤粉(33.6 公克,包起來),牛蒡子(9.6 公克),白蒺藜(19.2 公克),赤芍(16.8 公克),昆布(16.8 公克),生穀芽(24 公克),桑葉(16.8 公克),土貝(24 公克),海藻(16.8 公克),蘇子(16.8 公克),陳皮(4.8 公克)
鮮生地(三錢,打),羚羊角(七分,另煎透),通草(七分),銀花(三錢五分),甘中黃(一錢,包),淡竹葉(三錢五分)
錢(右),鶴口疽(在尻骨之下,糞門之上):據述鶴口疽,腫潰流膿,脈細。最防淹纏不已。
白話文:
鮮生地(15克,剁碎)
羚羊角(3.5克,另煎煮透)
通草(3.5克)
銀花(17.5克)
甘草(5克,包裹)
淡竹葉(17.5克)
歸尾(二錢),忍冬藤(四錢),生米仁(四錢),陳皮(一錢),赤芍(三錢),連翹(三錢),赤苓(三錢),甘草節(三分),土貝(四錢,去心),丹皮(三錢五分),澤瀉(三錢五分)
季,肝火瘡:肝火瘡,延蔓作癢。當平肝化濕,以解鴟張之勢。
白話文:
用歸尾兩錢、忍冬藤四錢、生米仁四錢、陳皮一錢、赤芍三錢、連翹三錢、赤苓三錢、甘草節三分、土貝四錢(去心)、丹皮三錢五分、澤瀉三錢五分,治療肝火瘡,這種瘡會蔓延並引起搔癢,需要平肝化濕,以消除其擴散之勢。
石決明(一兩,先煎),川柏(三錢五分,鹽水炒),赤苓(三錢),陳皮(一錢),連翹(三錢),知母(三錢五分,鹽水炒),澤瀉(三錢),生米仁(四錢),丹皮(三錢五分),淡竹葉(三錢五分),甘菊瓣(三錢)
李,痰瘤:痰瘤,餘毒不淨,宜守意增損。
白話文:
石決明:1 兩,先煮。
川柏 :3錢5分,用鹽水爆炒。 赤苓 :3錢 陳皮 :1錢 連翹 :3錢 知母 :3錢5分,用鹽水爆炒。 澤瀉 :3錢 生米仁 :4錢 丹皮 :3錢5分 淡竹葉 :3錢5分 甘菊瓣 :3錢
歸身(三錢五分),海蛤粉(五錢,包),忍冬藤(三錢),赤芍(三錢五分),海浮石(三錢),絲瓜絡(三錢五分),土貝(四錢),白芥子(七分),陳皮(一錢)
徐,指脫:指脫,血去受損已極,一時不易結疤也。
白話文:
歸身(21公克),海蛤粉(30公克,包起來),忍冬藤(18公克),赤芍(21公克),海浮石(18公克),絲瓜絡(21公克),土貝(24公克),白芥子(4.2公克),陳皮(6公克)
歸身(三錢五分),石決明(一兩,先煎),淡木瓜(三錢五分),土貝(四錢),朱茯神(五錢),伸筋草(二錢),忍冬藤(四錢),川石斛(四錢),絲瓜絡(三錢)
白話文:
歸身 (21 克)
石決明 (60 克,先煎)
淡木瓜 (21 克)
土貝母 (24 克)
朱茯神 (30 克)
伸筋草 (12 克)
忍冬藤 (24 克)
川石斛 (24 克)
絲瓜絡 (18 克)
桑枝(五錢),生穀芽(五錢),淡木瓜(四錢),劉寄奴(三錢),歸鬚(三錢五分),忍冬藤(七錢),淨乳香(三錢),花粉(四錢),煎濃汁,或□或絞布按之。
李,脊損:肝腎不足,背脊損突,痠痛連及環跳、腎俞,延防更結流痰。
白話文:
桑枝(30克),生谷牙(30克),青木瓜(25克),鶴蝨(18克),當歸鬚(21克),金銀花(42克),乳香(18克),花粉(25克),熬成濃汁,依狀況塗抹或用布沾汁敷貼。
北沙參(二錢),白蒺藜(四錢,炒去刺),杜仲(三錢,鹽水炒),懷牛膝(三錢五分,鹽水炒),制首烏(四錢),沙苑子(三錢,鹽水炒),絲瓜絡(三錢五分),菟絲子(三錢,鹽水炒),當歸身(三錢),川斷(三錢,鹽水炒),淡木瓜(三錢五分),桑枝(一兩),生穀芽(五錢,絹包)
孫,癧痰:癧痰中頂軟,延防潰頭,胸悶。宜內外兩治。
白話文:
材料:
- 北沙參:兩錢
- 白蒺藜:四錢(炒熟後去刺)
- 杜仲:三錢(用鹽水炒過)
- 懷牛膝:三錢五分(用鹽水炒過)
- 制首烏:四錢
- 沙苑子:三錢(用鹽水炒過)
- 絲瓜絡:三錢五分
- 菟絲子:三錢(用鹽水炒過)
- 當歸身:三錢
- 川斷:三錢(用鹽水炒過)
- 淡木瓜:三錢五分
- 桑枝:一兩
- 生穀芽:五錢(用絹布包起來)
全當歸(三錢五分),桑葉(三錢),杜仲(三錢,鹽水炒),海蛤粉(七錢,包),赤芍(三錢),丹皮(三錢五分),川斷(三錢五分,鹽水炒),陳皮(一錢),土貝(四錢),白蒺藜(四錢),絲瓜絡(三錢五分),淡木瓜(一錢,切炒),生穀芽(五錢)
嚴,流注:流注發於左肩臂,痛楚著骨,舌黃膩,脈數。伏風深重,不易消散。
白話文:
服用全當歸、桑葉、杜仲、海蛤粉、赤芍、丹皮、川斷、陳皮、土貝、白蒺藜、絲瓜絡、淡木瓜、生穀芽等藥物,治療左肩臂疼痛,疼痛深入骨髓,舌苔黃膩,脈象數。風邪深入體內,不易消散。
歸鬚(三錢),白蒺藜(四錢,炒去刺),丹皮(三錢),桑枝(一兩,切),獨活(一錢),伸筋草(三錢五分),赤芍(三錢),片薑黃(三錢五分),鑽地風(三錢五分),淡木瓜(三錢五分,切炒),油松節(三錢五分),制甲末(三錢五分),忍冬藤(四錢)
錢,濕風瘡:濕風瘡,延蔓作癢。當以清化分利法。
白話文:
- 歸鬚:3 錢
- 白蒺藜:4 錢(炒熟後去除刺)
- 丹皮:3 錢
- 桑枝:1 兩(切段)
- 獨活:1 錢
- 伸筋草:3 錢 5 分
- 赤芍:3 錢
- 片薑黃:3 錢 5 分
- 鑽地風:3 錢 5 分
- 淡木瓜:3 錢 5 分(切片並炒熟)
- 油松節:3 錢 5 分
- 制甲末:3 錢 5 分
- 忍冬藤:4 錢
三妙丸(三錢,吞服),丹皮(二錢),粉萆薢(三錢),鮮生地(一兩),赤芍(二錢),豬苓(三錢五分),桑白皮(三錢),防己(三錢五分),澤瀉(三錢),地膚子(三錢五分)
許,積損:肝腎虛積損,痠痛入環跳,心悸。宜標本兩治。
白話文:
三妙丸(3錢,吞服),丹皮(2錢),粉萆薢(3錢),新鮮生地(1兩),赤芍(2錢),豬苓(3錢5分),桑白皮(3錢),防己(3錢5分),澤瀉(3錢),地膚子(3錢5分)
歸身(三錢五分),陳皮(一錢),陳佛手(一錢),懷牛膝(三錢五分),潞黨參(一錢),宋半夏(三錢五分),杜仲(三錢,鹽水炒),菟絲子(三錢,鹽水炒),川斷(三錢,鹽水炒),川石斛(三錢),絲瓜絡(三錢),桑寄生(四錢),生穀芽(五錢,絹包)
錢(右),鶴口疽(在尻骨之下,肛門之上。):鶴口疽,膿泄較少,宜再和營化濕。
白話文:
歸身、陳皮、陳佛手、懷牛膝、潞黨參、宋半夏、杜仲、菟絲子、川斷、川石斛、絲瓜絡、桑寄生、生穀芽各取適量,其中杜仲、菟絲子、川斷用鹽水炒過,生穀芽則用絹包好。針對鶴口疽,膿液分泌較少,應再配合藥物調理,以化解濕氣,促進血液循環。
歸身(二錢),陳皮(一錢),茯苓(四錢),忍冬藤(四錢),甘草節(三分),料豆衣(三錢),絲瓜絡(三錢五分),土貝(四錢,去心),生米仁(三錢),象牙屑(一錢,研沖)
丁,體麻:瘍症收口之後,痰濁阻絡,氣血不能流利,左半體麻木,脈軟弦。宜標本兩治。
白話文:
歸身(2 錢),陳皮(1 錢),茯苓(4 錢),忍冬藤(4 錢),甘草節(0.3 錢),料豆衣(3 錢),絲瓜絡(3.5 錢),土貝母(4 錢,去心),生米仁(3 錢),象牙粉(1 錢,研磨後沖泡)
全當歸(三錢),淡木瓜(三錢五分),煅瓦楞粉(一兩,包),首烏藤(三錢),赤芍(三錢),絲瓜絡(三錢五分),陳皮(一錢),生米仁(三錢),白蒺藜(四錢),川斷(三錢),豨薟草(三錢五分),指迷茯苓丸(二錢,吞服)
鍾,橫痃:橫痃,腫勢較消,但中頂軟紅,內已有膿,勢防潰頭。
白話文:
當歸:3錢
淡木瓜:3錢5分
煅瓦楞粉:1兩(包起來用)
首烏藤:3錢
赤芍:3錢
絲瓜絡:3錢5分
陳皮:1錢
生米仁:3錢
白蒺藜:4錢
川斷:3錢
豨薟草:3錢5分
指迷茯苓丸:2錢(吞服)
歸尾(三錢),制甲末(三錢五分,包),花粉(三錢),滑石(四錢),赤芍(三錢),連翹(三錢),絲瓜絡(三錢五分),澤瀉(三錢),土貝(四錢),丹皮(三錢),忍冬藤(四錢),粉萆薢(四錢),清麟丸(四錢,包)
顧,風毒痰癰:風毒痰癰,其腫極堅,甚至痛不能睡,重症毋忽。
白話文:
歸尾三錢,制甲末三錢五分包,花粉三錢,滑石四錢,赤芍三錢,連翹三錢,絲瓜絡三錢五分,澤瀉三錢,土貝四錢,丹皮三錢,忍冬藤四錢,粉萆薢四錢,清麟丸四錢包。風毒痰癰腫塊堅硬,疼痛難忍,甚至痛到睡不著,重症不可輕忽。
大豆卷(三錢),石決明(一兩,煅,先煎),絲瓜絡(三錢五分),昆布(三錢),桑葉(三錢),朱連翹(三錢),澤瀉(三錢),海蛤粉(五錢,包),牛蒡子(三錢),忍冬藤(四錢),海浮石(五錢),小金(丹一粒,研沖)
葉,痰癰:痰癰潰頭,余腫僵伏,陰虛肝旺,未能旦夕計功也。
白話文:
- 黃豆卷:3錢
- 煅石決明:1兩(先煎煮)
- 絲瓜絡:3錢5分
- 海帶:3錢
- 桑葉:3錢
- 朱連翹:3錢
- 澤瀉:3錢
- 海蛤粉:5錢(包起來煎煮)
- 牛蒡子:3錢
- 忍冬藤:4錢
- 浮石:5錢
- 小金丹:1粒(研磨後沖泡)
西洋參(三錢五分),全當歸(三錢),桑葉(三錢),忍冬藤(四錢),海蛤粉(七錢,包),赤芍(三錢),丹皮(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合歡皮(四錢),土貝(五錢),連翹(三錢),生米仁(四錢),甘菊瓣(一錢)
陸,腳濕氣:腳濕氣,延腐胯間結塊,須作速消散,以防聚而成瘍。
白話文:
西洋參(21克),當歸(18克),桑葉(18克),忍冬藤(24克),海蛤粉(42克,研成粉末),赤芍(18克),丹皮(21克),白蒺藜(24克),合歡皮(24克),土貝(30克),連翹(18克),生米仁(24克),甘菊瓣(6克)
歸鬚(三錢),白蒺藜(四錢),川牛膝(三錢),陳皮(一錢),忍冬藤(四錢),赤芍(三錢),粉萆薢(四錢),生米仁(四錢),絲瓜絡(三錢五分),土貝(四錢),防己(三錢五分),連翹(三錢),小金丹(一粒,研沖)
嚴,流注:流注大勢漸消,當再流通氣血,解散風濕。
白話文:
- 山羊鬍鬚:3錢
- 白蒺藜:4錢
- 川牛膝:3錢
- 陳皮:1錢
- 忍冬藤:4錢
- 赤芍:3錢
- 粉葛:4錢
- 生米仁:4錢
- 絲瓜絡:3錢5分
- 土貝:4錢
- 防己:3錢5分
- 連翹:3錢
- 小金丹:1粒(研磨後沖泡)
歸鬚(四錢),威靈仙(三錢五分),秦艽(三錢五分),油松節(三錢五分),豨薟草(三錢五分),制甲末(三錢五分,包),丹皮(三錢),忍冬藤(四錢),獨活(一錢),伸筋草(三錢),赤芍(三錢),海風藤(三錢五分),淡木瓜(三錢五分),小金丹(一粒,研沖)
沈,跌破:跌破左手,腫勢大甚,氣血失宣,風濕互郁,以防糾纏生波。
白話文:
歸鬚(20克),威靈仙(17.5克),秦艽(17.5克),松節油(17.5克),豨薟草(17.5克),龜甲粉(17.5克,包入藥袋),丹皮(15克),忍冬藤(20克),獨活(5克),伸筋草(15克),赤芍(15克),海風藤(17.5克),淡木瓜(17.5克),小金丹(1 粒,研磨後加入水中服用)
桑葉(三錢),白蒺藜(四錢),陳皮(一錢),澤瀉(三錢),丹皮(三錢五分),忍冬藤(四錢),生米仁(四錢),白茅根(一兩),連翹(三錢),絲瓜絡(三錢五分),赤芍(三錢),桑枝(一兩)
徐,腋癰:便溏,傷風寒熱,腋癰高腫,潰膿氣穢。急當內外兩治。
白話文:
- 桑葉:三錢
- 白蒺藜:四錢
- 陳皮:一錢
- 澤瀉:三錢
- 丹皮:三錢五分
- 忍冬藤:四錢
- 生米仁:四錢
- 白茅根:一兩
- 連翹:三錢
- 絲瓜絡:三錢五分
- 赤芍:三錢
- 桑枝:一兩
桑葉(三錢五分),歸鬚(三錢),六曲(四錢),澤瀉(三錢),白蒺藜(四錢),忍冬藤(四錢),土貝(四錢),甘草節(五分),焦麥芽(五錢)
朱,四肢腫:發熱口乾,四肢腫痛,不能動,其勢危極,不獨慮成流注而已也。
白話文:
桑葉(10 克),當歸鬚(10 克),枳殼(13 克),澤瀉(10 克),白蒺藜(13 克),金銀花(13 克),貝母(13 克),甘草片(2 克),焦山楂(16 克)
桑葉(三錢),白蒺藜(四錢),忍冬藤(四錢),丹皮(三錢五分),土貝(五錢),絲瓜絡(三錢),連翹(三錢),赤芍(三錢),白茅根(二兩)
吳,足膝痠痛:右足膝痠痛及環跳,急宜宣通營絡,解散風濕,以防結成流痰。
白話文:
桑葉(18克),白蒺藜(24克),忍冬藤(24克),丹皮(21克),土貝母(30克),絲瓜絡(18克),連翹(18克),赤芍(18克),白茅根(120克)
全當歸(四錢),金毛脊(三錢),豨薟草(三錢),伸筋草(三錢),赤芍(三錢),懷牛膝(三錢五分),臭梧桐(三錢五分),淡木瓜(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川斷(三錢),五加皮(三錢),桑枝(三錢五分)
白話文:
當歸:4錢
金毛狗脊:3錢
豨薟草:3錢
伸筋草:3錢
赤芍藥:3錢
牛膝:3錢5分
臭梧桐:3錢5分
淡木瓜:3錢5分
蒺藜:4錢
川斷:3錢
五加皮:3錢
桑枝:3錢5分
吳,瘡後:日來咳痰較濃,咳聲時松,時窒,自患濕瘡以來,形疲色奪,脈數,近增寒熱,本症之外又有新感,須解散之。
白話文:
吳某,瘡後出現症狀:最近咳嗽咳出的痰液較濃稠,咳嗽聲音有時順暢,有時阻塞(痰聲低鳴)。自患有濕瘡以來,面色蒼白憔悴,脈搏跳動快速,最近還有發熱惡寒。除了本來的症狀之外,又增加了新的感受(風寒),需要用藥解散。
青蒿子(三錢五分),象貝(四錢),冬瓜子(七錢),懷山藥(三錢五分,炒),冬桑葉(三錢五分),茯苓(四錢),川石斛(三錢),生穀芽(五錢,包),白蒺藜(四錢),生甘草(四分),橘白(一錢),料豆衣(三錢),鮮荷梗(尺許)
陳,遊風膝癰:面部遊風腫脹,防轉爛皮風,兼之膝間腫腐,此膝癰也,法當兩顧。
白話文:
青蒿子:3.5錢
象貝:4錢
冬瓜子:7錢
淮山藥:3.5錢(炒過)
冬桑葉:3.5錢
茯苓:4錢
川石斛:3錢
生谷芽:5錢(包裹)
白蒺藜:4錢
生甘草:0.4錢
橘皮:1錢
料豆衣:3錢
新鮮荷梗:一尺長
桑葉(三錢),白蒺藜(四錢),赤苓(三錢),丹皮(三錢五分),石決明(一兩,先煎),澤瀉(三錢),連翹(三錢),赤芍(三錢),粉萆薢(四錢)
顧,火燙:火燙背腐,借因起天泡瘡,當清化主之。
白話文:
桑葉(15克),白蒺藜(20克),赤苓(15克),丹皮(17.5克),石決明(60克,先煎),澤瀉(15克),連翹(15克),赤芍(15克),粉萆薢(20克)
鮮生地(一兩打),滑石(三錢),生米仁(四錢),銀花(三錢),川通草(一錢),白茅根(一兩),甘中黃(三錢五分,包),茯苓(四錢),扁豆衣(三錢)
項,骨槽風:肝腎不足,風入筋骨間,右牙骱痠痛著骨,脈細。此骨槽風也。
白話文:
鮮生地:一兩(6錢)
滑石:三錢
生米仁:四錢
銀花:三錢
川通草:一錢
白茅根:一兩(6錢)
甘中黃:三錢五分(放入包裹中)
茯苓:四錢
扁豆衣:三錢
歸身(二錢),淡木瓜(一錢),土貝(四錢),蘇梗(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絲瓜絡(三錢五分),鑽地風(七分),煅瓦楞殼(一兩,先煎),秦艽(三錢五分),制殭蠶(三錢),伸筋草(三錢五分),桑枝(一兩)
葉,痰癰積久成癧,急急消腫宣絡,俾無續竄久纏之累。
白話文:
歸身(12 克),木瓜(6 克),土貝母(24 克),蘇梗(21 克),蒺藜(24 克),絲瓜絡(21 克),鑽地風(4.2 克),煅瓦楞殼(60 克,先煎),秦艽(21 克),殭蠶(18 克),伸筋草(21 克),桑枝(60 克)
西洋參(三錢五分),忍冬藤(四錢),白蒺藜(四錢),生穀芽(五錢,絹包),海蛤粉(七錢,包),絲瓜絡(三錢),橘白(一錢),歸身(三錢五分),丹皮(三錢五分),鹽半夏(三錢五分)
陳,遊風:頭痛,遊風又腫作癢,漸成爛皮風,非祛風利濕不可。
白話文:
西洋參(21克)
忍冬藤(24克)
白蒺藜(24克)
生穀芽(30克,用絹布包裹)
海蛤粉(42克,包裹)
絲瓜絡(18克)
橘皮(6克)
歸身(21克)
丹皮(21克)
半夏(21克,用鹽炒過)
上川連(五分),石決明(一兩,先煎),生米仁(四錢),連翹(三錢),桑葉(三錢),白蒺藜(四錢),赤苓(三錢),粉萆薢(四錢),丹皮(三錢),五分),知母(三錢五分),澤瀉(三錢),白茅根(一兩)
陸,碰碎:碰碎,轉為爛皮風,出水。濕熱為病,不易即松。
白話文:
上川連五分、石決明一兩(先煎)、生米仁四錢、連翹三錢、桑葉三錢、白蒺藜四錢、赤苓三錢、粉萆薢四錢、丹皮三錢五分、知母三錢五分、澤瀉三錢、白茅根一兩,碰碎之後,容易變成爛皮風,流出水液。濕熱導致的病症,不易迅速消除。
三妙丸(三錢,包),防風(三錢五分),茯苓(四錢),白茅根(一兩),丹皮(三錢),防己(三錢五分),陳皮(一錢),桑枝(一兩),赤芍(三錢),粉萆薢(四錢),五加皮(三錢五分)
林,馬刀癧:陰分虛,木少滋養,痰濁凝阻少陽絡,結為馬刀癧。淹纏之症,未易奏功。
白話文:
三妙丸(3錢,包起來)
防風(3錢5分)
茯苓(4錢)
白茅根(1兩)
丹皮(3錢)
防己(3錢5分)
陳皮(1錢)
桑枝(1兩)
赤芍(3錢)
粉萆薢(4錢)
五加皮(3錢5分)
蘇子(三錢),旋覆花(三錢五分,包),海藻(三錢五分),陳海蜇(一兩),白芥子(五分),煅瓦楞粉(一兩,包),昆布(三錢五分),大荸薺(七個),青蒿子(三錢五分),生牡蠣粉(一兩,先煎),絲瓜絡(三錢五分)
莊,漏肩風:右肩臂痠痛,不能高舉,此絡少血養,風邪遂得乘隙而入,漸成漏肩風,一時不易即松。
白話文:
-
蘇子:三錢
-
旋覆花:三錢五分(包紮)
-
海藻:三錢五分
-
陳海蜇:一兩
-
白芥子:五分
-
煅瓦楞粉:一兩(包紮)
-
昆布:三錢五分
-
大荸薺:七個
-
青蒿子:三錢五分
-
生牡蠣粉:一兩(先煎煮)
-
絲瓜絡:三錢五分
全當歸(三錢),豨薟草(三錢),絲瓜絡(三錢),生米仁(四錢),白蒺藜(四錢),秦艽(三錢),赤芍(三錢),茯苓(四錢),片薑黃(三錢五分),淡木瓜(三錢五分),伸筋草(三錢),獨活(一錢)
蔣,流注:左肩背腫硬,按之作酸,起經三日,最防延成流注,須速為消散。
白話文:
當歸 3 錢
豨薟草 3 錢
絲瓜絡 3 錢
生米仁 4 錢
白蒺藜 4 錢
秦艽 3 錢
赤芍 3 錢
茯苓 4 錢
薑黃 3.5 錢
木瓜 3.5 錢
伸筋草 3 錢
獨活 1 錢
歸鬚(三錢),白蒺藜(四錢),淡木瓜(三錢五分),制甲末(三錢五分,包),赤芍(三錢),忍冬藤(四錢),海浮石(四錢),桑枝(一兩),土貝(四錢),絲瓜絡(三錢),連翹(三錢)
施,痰癰:痰癰,腫硬不消,勢欲釀膿潰頭。急當引之外出。
白話文:
歸鬚(15克),白蒺藜(20克),淡木瓜(17.5克),制甲末(17.5克,包起來),赤芍(15克),忍冬藤(20克),海浮石(20克),桑枝(50克),土貝(20克),絲瓜絡(15克),連翹(15克)
歸尾(三錢),海浮石(四錢),忍冬藤(四錢),陳海蜇(四錢),赤芍(三錢),淡木瓜(三錢五分),絲瓜絡(三錢五分),桑枝(一兩),土貝(四錢),制甲末(三錢五分,包),白蒺藜(四錢)
幼,流痰:流痰潰膿不暢,腫勢如舊,此稟賦不足,陽和之氣失宣,一時未易奏效。
白話文:
當歸尾(3錢),浮石(4錢),忍冬藤(4錢),海蜇皮(4錢),赤芍藥(3錢),番木瓜(3錢5分),絲瓜絡(3錢5分),桑枝(1兩),土貝母(4錢),龜甲粉(3錢5分,包),白蒺藜(4錢)
潞黨參(三錢五分),當歸身(三錢),淡木瓜(三錢五分),桑寄生(四錢),上西耆(三錢五分),土貝(四錢),海浮石(四錢),炒穀芽(五錢),制首烏(三錢),絲瓜絡(三錢),茯苓(四錢)
陳,痰痹絡阻:郁痰腫硬板木,抽痛陣作。此水虧木鬱,痰痹絡阻,淹纏之症,不易奏效。
白話文:
潞黨蔘(17.5克),當歸身(15克),淡木瓜(17.5克),桑寄生(20克),上西耆(17.5克),土貝(20克),海浮石(20克),炒谷芽(25克),制首烏(15克),絲瓜絡(15克),茯苓(20克)
蘇子(三錢五分),海浮石(四錢),地慄(四枚,去芽),淡木瓜(三錢五分),白芥子(三錢五分),昆布(三錢五分),夏枯花(三錢五分),煅瓦楞粉(一兩,包),萊菔子(四錢,炒),海藻(三錢五分),絲瓜絡(三錢),陳海蜇(四錢),炒穀芽(五錢)
王,膿疥瘡:濕熱蒸郁營分,發為膿疥瘡,竄發不定,當清利濕熱,以防滋蔓難圖。
白話文:
-
蘇子:3.5錢
-
海浮石:4錢
-
地慄(去芽):4枚
-
淡木瓜:3.5錢
-
白芥子:3.5錢
-
昆布:3.5錢
-
夏枯花:3.5錢
-
煅瓦楞粉(用紙包):1兩
-
萊菔子(炒):4錢
-
海藻:3.5錢
-
絲瓜絡:3錢
-
陳海蜇:4錢
-
炒穀芽:5錢
鮮生地(一兩),丹皮(三錢),生米仁(四錢),黑山梔(三錢),川柏(三錢鹽水炒),赤芍(三錢),銀花(三錢),粉萆薢(四錢),知母(三錢鹽水炒),連翹(三錢),淡竹葉(三錢),滑石(四錢),白茅根(一兩),清麟丸(三錢,包)
蔡,濕風瘡:濕風瘡蔓延,癢甚多水,營分濕熱重,非清化分利不可。
白話文:
生地黃(60 克),丹皮(18 克),生米仁(24 克),黑梔子(18 克),川柏(18 克,用鹽水炒過),赤芍(18 克),金銀花(18 克),粉葛(24 克),知母(18 克,用鹽水炒過),連翹(18 克),淡竹葉(18 克),滑石(24 克),白茅根(60 克),清麟丸(18 克,包裹好)
三妙丸(三錢,包),桑白皮(三錢),銀花(三錢),粉萆薢(四錢),川柏(鹽水炒),丹皮(三錢),連翹(三錢),赤苓(三錢),知母(三錢,鹽水炒),赤芍(三錢),生米仁(四錢),澤瀉(三錢)
白話文:
- 三妙丸:三錢,包裹使用
- 桑白皮:三錢
- 銀花:三錢
- 粉萆薢:四錢
- 川柏(用鹽水炒)
- 丹皮:三錢
- 連翹:三錢
- 赤苓:三錢
- 知母(用鹽水炒):三錢
- 赤芍:三錢
- 生米仁:四錢
- 澤瀉:三錢
胡,痘毒:痘毒流注,初潰膿不暢,舌少苔,質小花毒痰濁凝阻,最防續竄不已。
歸鬚,白蒺藜,黃獨子,白茅根,赤芍,忍冬藤,連翹,桑枝,土貝,絲瓜絡,生甘草
邢,臂癰:臂癰腫硬較消,膿出如水,已經多日。不易即松。
全當歸,連翹,白蒺藜,生米仁,赤芍,丹皮,陳皮,桑枝,土貝,忍冬藤,甘草節,白茅根
陸,蛀節疔:蛀節疔,因戰傷而起,紅熱腫硬,其勢方張,當清化泄熱主之。
桑葉,土貝,忍冬藤,地丁草,丹皮,花粉,絲瓜絡,鮮蘆根,連翹,知母,赤芍
馮,肩搭疽:肩搭疽,膿泄不暢,腫硬極堅。當再托毒和營。
歸鬚,制殭蠶,連翹,桑枝,赤芍,忍冬藤,陳皮,茄子蒂,土貝,絲瓜絡,生米仁
俞,累累:頸核累累如連珠,按之堅,推之不移,最防滋大為患,須作速消散。
白話文:
胡氏方治痘毒,症狀是痘毒流注,初潰膿不暢,舌苔少且薄,脈象細小,顯示毒痰濁凝阻,最怕繼續蔓延。藥方用歸鬚、白蒺藜、黃獨子、白茅根、赤芍、忍冬藤、連翹、桑枝、土貝、絲瓜絡、生甘草。
邢氏方治臂癰,症狀是臂癰腫硬且難消,膿液如水,已持續多日,不易消退。藥方用全當歸、連翹、白蒺藜、生米仁、赤芍、丹皮、陳皮、桑枝、土貝、忍冬藤、甘草節、白茅根。
陸氏方治蛀節疔,症狀是蛀節疔因戰傷引起,紅熱腫硬,病情正在加重,需要清熱解毒为主。藥方用桑葉、土貝、忍冬藤、地丁草、丹皮、花粉、絲瓜絡、鮮蘆根、連翹、知母、赤芍。
馮氏方治肩搭疽,症狀是肩搭疽膿液不暢,腫硬極其堅固,需要繼續托毒和營。藥方用歸鬚、制殭蠶、連翹、桑枝、赤芍、忍冬藤、陳皮、茄子蒂、土貝、絲瓜絡、生米仁。
俞氏方治累累,症狀是頸部腫塊累累如連珠,按之堅硬,推之不移,最怕腫塊增大造成危害,需要尽快消散。
歸鬚(三錢),海浮石(四錢),夏枯花(三錢),陳海蜇(五錢),淡木瓜(三錢五分),昆布(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地慄(三枚),絲瓜絡(三錢),海藻(三錢),制甲末(三錢五分,包)
白話文:
- 歸鬚 (3 錢)
- 海浮石 (4 錢)
- 夏枯草 (3 錢)
- 陳海蜇 (5 錢)
- 淡木瓜 (3 錢 5 分)
- 昆布 (3 錢 5 分)
- 白蒺藜 (4 錢)
- 地慄 (3 枚)
- 絲瓜絡 (3 錢)
- 海藻 (3 錢)
- 制甲末 (3 錢 5 分,用布包裹)
徐,梅核流注:據述兩小腿起疙瘩,按之堅不痛不紅,此風濕熱下走三陰絡,防成梅核流注,當清營利濕。
全當歸,川牛膝,防己,生米仁,赤芍,忍冬藤,五加皮,赤苓,土貝,絲瓜絡,粉萆薢,白茅根
汪,腎俞發:據述腎俞發部位,紅腫作痛,防轉大瘍,急急解散為要,兼之食後腹脹,宜兩顧立方。
白話文:
徐氏醫案,梅核流注:根據描述,患者雙小腿出現疙瘩,按壓時堅硬但不痛不紅,這是風濕熱向下侵入三陰經絡,容易導致梅核流注,應該清熱利濕。
處方:全當歸、川牛膝、防己、生米仁、赤芍、忍冬藤、五加皮、赤苓、土貝、絲瓜絡、粉萆薢、白茅根。
汪氏醫案,腎俞發:根據描述,患者腎俞穴部位出現紅腫疼痛,要防治轉變為大瘡,應當緊急消散,同時患者飯後腹脹,宜兼顧兩方面進行治療。
全當歸(三錢),忍冬藤(四錢),炙雞金(三錢,去垢),大腹皮(三錢),赤芍(三錢),絲瓜絡(三錢),沉香曲(三錢,絹包),澤瀉(三錢),土貝(五錢),連翹(三錢),茯苓(四錢),佛手花(三錢五分),桑枝(五錢)
白話文:
全當歸(15克)
忍冬藤(20克)
炙雞金(15克,去除雜質)
大腹皮(15克)
赤芍(15克)
絲瓜絡(15克)
沉香曲(15克,用絹布包起)
澤瀉(15克)
土貝(25克)
連翹(15克)
茯苓(20克)
佛手花(17.5克)
桑枝(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