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滄洲醫案》~ 肝脾門 (15)
肝脾門 (15)
1. 肝脾門
右,氣急脹滿,腰痛,吐沫,脈不暢。擬順氣疏中。
旋覆花(三錢五分,包),炙雞金(三錢,去垢),川斷(三錢,鹽水炒)黑山梔(三錢五分),代赭石(四錢,煅,先煎),大腹皮(三錢,洗),枳殼(三錢五分,切),川楝子(三錢五分,炒),左金丸(一錢,吞服),沉香曲(三錢,包),連翹(三錢),川通草(一錢),陳佛手(三錢五分)
右,腰背痛,痛及心脘,腹瘕攻逆,脈弦細。治在三陰。
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火麻仁泥(一兩),川斷(三錢,鹽水炒),元明粉(三錢五分,後下),煅瓦楞粉(一兩,絹包),炙雞金(三錢,絹包),沙苑子(三錢,鹽水炒),陳佛手(三錢五分),瓜蔞皮(四錢,切),沉香曲(三錢,絹包),車前子(四錢,炒絹包),枳殼(三錢五分,切),炒穀芽(五錢,絹包)
右,嘔吐已,頭痛如故,寒從背起,因寒作抽,抽入脘肋,腰痛,咳嗽,脈軟弦細。肝腎兩虛,傷及陽分。須逐漸調理。
歸身(三錢,土炒),桂枝(七分),白蒺藜(四錢,炒去刺),杜仲(三錢),川斷(三錢,鹽水炒),款冬花(二錢,蜜水炙),淡乾薑(五分,蜜水炙),靈磁石(四錢,生,先煎),白杏仁(三錢,去尖),北五味(二分,鹽水炒),金毛脊(三錢,炙去毛),白芍(三錢五分),炒香穀芽(五錢,絹包)
右,腎虧肝升,發熱頭痛不已,筋絡抽掣,舌黃,脈軟。此非輕症,勿忽。
冬桑葉(三錢五分),鱉甲心(四錢,水炙),靈磁石(四錢,生,先煎),朱茯神(三錢),丹皮(三錢五分),石決明(一兩,鹽水煅,先煎),赤芍(三錢),鹽半夏(三錢五分),青蒿子(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炒去刺),川石斛(四錢),橘白(一錢),首烏藤(四錢)
左,當臍痛,二便不流利,脈弦。宜調和肝脾,疏利二便。
蘇梗(三錢五分),枳殼(三錢五分,切),廣木香(一錢),淡吳萸(二分,鹽水炒),四制香附(三錢五分),沉香曲(三錢,包),車前子(三錢,絹包),川通草(一錢),川楝子(三錢五分,小茴香七分同炒),炙雞金(三錢,去垢),香櫞皮(一錢)
右,肝氣撐脹,腰背痠,咯痰不利,脈弦。宜標本兩治。
全栝樓(四錢,切),杜仲(二錢,鹽水炒),旋覆花(三錢五分,包),生熟穀芽(各五錢,包),橘白(一錢),川斷(二錢,鹽水炒),煅瓦楞粉(一兩,包),川楝子(三錢五分),青鹽半夏(三錢五分),川石斛(四錢),陳佛手(三錢五分),路路通(三錢)
右,肝胃不和,痰飲氣機交郁,食下作噯,噯久悶脹稍松,易於泛酸,吐清痰,脈軟弦。嚴防隔氣,未可因循旁貸。
白話文:
肝脾門
一、氣急脹滿,腰痛,嘔吐,脈象不暢。擬定方劑以順氣疏通中焦。
處方:旋覆花(三錢五分,包)、炙雞金(三錢,去垢)、川斷(三錢,鹽水炒)、黑山梔(三錢五分)、代赭石(四錢,煅,先煎)、大腹皮(三錢,洗)、枳殼(三錢五分,切)、川楝子(三錢五分,炒)、左金丸(一錢,吞服)、沉香曲(三錢,包)、連翹(三錢)、川通草(一錢)、陳佛手(三錢五分)。
二、腰背疼痛,疼痛延伸至心窩,腹部脹痛絞痛,脈象弦細。治療應著重於三陰經。
處方:旋覆花(三錢五分,絹包)、火麻仁泥(一兩)、川斷(三錢,鹽水炒)、元明粉(三錢五分,後下)、煅瓦楞粉(一兩,絹包)、炙雞金(三錢,絹包)、沙苑子(三錢,鹽水炒)、陳佛手(三錢五分)、瓜蔞皮(四錢,切)、沉香曲(三錢,絹包)、車前子(四錢,炒絹包)、枳殼(三錢五分,切)、炒穀芽(五錢,絹包)。
三、嘔吐已止,頭痛持續,寒氣從背部上升,因受寒而抽搐,抽搐波及心窩和肋部,腰痛,咳嗽,脈象軟而弦細。肝腎兩虛,寒邪傷及陽氣。需逐步調理。
處方:歸身(三錢,土炒)、桂枝(七分)、白蒺藜(四錢,炒去刺)、杜仲(三錢)、川斷(三錢,鹽水炒)、款冬花(二錢,蜜水炙)、淡乾薑(五分,蜜水炙)、靈磁石(四錢,生,先煎)、白杏仁(三錢,去尖)、北五味子(二分,鹽水炒)、金毛狗脊(三錢,炙去毛)、白芍(三錢五分)、炒香穀芽(五錢,絹包)。
四、腎虛肝陽上亢,持續發熱頭痛,筋絡抽搐,舌苔黃,脈象軟弱。此病症較為嚴重,不可輕忽。
處方:冬桑葉(三錢五分)、鱉甲(四錢,水炙)、靈磁石(四錢,生,先煎)、茯苓(三錢)、丹皮(三錢五分)、石決明(一兩,鹽水煅,先煎)、赤芍(三錢)、法半夏(三錢五分)、青蒿子(三錢五分)、白蒺藜(四錢,炒去刺)、石斛(四錢)、橘皮(一錢)、何首烏藤(四錢)。
五、臍周疼痛,大小便不通暢,脈象弦細。宜調和肝脾,疏通二便。
處方:蘇梗(三錢五分)、枳殼(三錢五分,切)、廣木香(一錢)、吳茱萸(二分,鹽水炒)、香附(三錢五分)、沉香曲(三錢,包)、車前子(三錢,絹包)、川通草(一錢)、川楝子(三錢五分,小茴香七分同炒)、炙雞金(三錢,去垢)、香櫞皮(一錢)。
六、肝氣鬱滯,腰背酸痛,咳嗽痰多,脈象弦細。宜標本兼治。
處方:全栝樓(四錢,切)、杜仲(二錢,鹽水炒)、旋覆花(三錢五分,包)、生熟穀芽(各五錢,包)、橘皮(一錢)、川斷(二錢,鹽水炒)、煅瓦楞粉(一兩,包)、川楝子(三錢五分)、法半夏(三錢五分)、石斛(四錢)、陳佛手(三錢五分)、路路通(三錢)。
七、肝胃不和,痰飲及氣機鬱滯,飯後噯氣,噯氣久則脹滿稍緩解,容易反胃泛酸,吐出清稀痰液,脈象軟而弦細。應嚴防隔氣,不可延誤治療。